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2009·全国Ⅱ)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题目。 第一次去长白山,是1995年...

(2009·全国Ⅱ)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题目。

第一次去长白山,是1995年的夏天。事后的记忆是模模糊糊的,只有那些岳桦树,对于我来说,是一个意外,也是一个惊奇。

接近山顶时,我无意中将疲惫的目光从嘈杂的人群转向车外,突然,我感觉到,有什么我不知道的事情正在发生或已经发生。那些树,纷纷沿着山体将身躯匍匐下去,并在斜上方把树梢吃力地翘起。在透明的、微微颤抖的空气里,我仿佛看到一种神秘的力量或意志,正加到这些树的躯干之上,使这些倔强的生命在挣扎中发出了粗重的喘息和尖利的叫喊。

这些树的名字,就叫做岳桦。

……

想当初,所有的桦都是长白森林里白衣白马的少年,峰顶谷底任由驰骋。后来,那场声势浩大的火山喷发,将所有的树逼下峰顶。就在向下奔逃的过程中,命运伸出了它无形的脚,一部分桦便应声跌倒。一个跟头跌下去,就掉入了时间的陷阱,再爬起来,一切都不似从前。前边已经是郁郁葱葱的一片,每一种树都沿着山坡占据了自己的有利地形,没有了空间,没有了去路;而后面,却是火山爆发后留下的遍地疮痍与废墟,以及高海拔的寒冷,但那里却有着绝地求生的巨大空间,尽管那里有风,有雪,有雷电,有滚烫的岩石和冰冷的水,最后,它们还是选择了调头向上。                                                                                                  (选自任林举《岳桦》,有删节)

解释下列两句话在文中的含意。

1.我仿佛看到一种神秘的力量或意志,正加到这些树的躯干之上,使这些倔强的生命在挣扎中发出了粗重的喘息和尖利的叫喊。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命运伸出了它无形的脚,一部分桦便应声跌倒。一个跟头跌下去,就掉入了时间的陷阱,再爬起来,一切都不似从前。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①绝地中的桦为了生存而迸发出巨大的生命能量。②生存挣扎的代价是沉重的。③生命的痛苦与希望同在。 2.①不幸的命运常常是在毫无准备中降临。②桦的生命轨迹与生存环境因灾难而发生了根本改变。③它们将面临新的抉择。 【解析】 试题分析:做此题要在把握语境的基础上通过抓住不同的关键词来实现。 1.中的“神秘的力量或意志”指来自外部的压力;“生命的挣扎”指对压力的一种反抗;“喘息”,“叫喊”,一个代表了苦痛,一个代表了希望。 2.中的“无形的脚”指人们难以觉察到的灾难;“陷阱”指灾难,“不似从前”指发生了根本的改变。 考点:本题考查理解句子的含意。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2012·重庆)《太阳梦》(原文见本专题高频考点一基础:整合·点拨部分)

怎样理解他的画里没画过一个太阳,然而,每幅画都能让人感到众山之上,那轮太阳充满理性的跳跃这句话的含意?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即时小练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题目。

黄河之水天上来,如果说往前往后的黄河都是平面的话,到了壶口,黄河一下子像愤怒像高昂像要直抒胸臆地站了起来。这时的黄河是立体的黄河了,像猴子站立起来是人进化的重要标志,黄河站立起来也是一个飞跃,就像个顶天立地的人活了。活了便要说话,那浪涛卷起雷鸣般的吼声,便是她第一声啼哭,第一声就不同凡响。注视着从上而下的水,第一次看到自然里的生命在毫无羁绊的状态下的兴奋和放纵。那啪啪的水击之声便是欢笑,真正的快感,真正的淋漓尽致。看久了,心也会溶进那飞溅的黄色水流里。

抬起头,极目四望,北方,阳光打过去,一片白色,水和天连在一起,汪洋恣肆在那里;下游水会渐渐宽阔,毕竟快到海了,快到生命的终结抑或是升华的地方了,便也心平气和。只有在这里,给予黄河的天地竟仅仅小到一个壶口,考验也就在这里了。过去了,黄河便拐了一直角,再往后便没有什么能挡住她的了,一泻千里,奔流到海不复回。

(《壶口的黄河》选段)

怎样理解画线句黄河站立起来也是一个飞跃这句话的含意?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题目。

不过,半农的忠厚,是还使我感动的。我前年曾到北平,后来有人通知我,半农是要来看我的,有谁恐吓了他一下,不敢来了。这使我很惭愧,因为我到北平后,实在未曾有过访问半农的心思。

现在他死去了,我对于他的感情,和他生时也并无变化。我爱十年前的半农,而憎恶他的近几年。这憎恶是朋友的憎恶,因为我希望他常是十年前的半农,他的为战士,即使罢,却于中国更为有益。我愿以愤火照出他的战绩,免使一群陷沙鬼将他先前的光荣和死尸一同拖入烂泥的深渊。                                                                                                                              (节选自鲁迅《忆刘半农君》)

联系最后一段,谈谈你对这憎恶是朋友的憎恶一句的理解。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题目。

村落在今天似乎已经成为一个符号。人们把村落、村庄、乡村等而视之,笼统解释为农民们聚居的地方。但若仔细辨认,村落、村庄、乡村似乎应该有些什么差别,比如说乡村必然是在偏僻的乡下,而村庄就有可能独立出现在繁闹的城市。许多大都市里至今还有村庄的存在,但那村庄里的主人却已不是农民了。然而,这些好像都不重要,人们都不会去刨根问底,重要的是农民聚居的地方和那个地方的人。

如何理解文中画线句子的含意?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题目。

那年轻的农夫领着我走到稻埕[]中间,伸手抓起一把向阳一面的谷子,叫我用力地嗅,那时稻子成熟的香气整个扑进我的胸腔,然后,他抓起一把向阴的埋在内部的谷子让我嗅,却是没有香味了。这个实验让我深深地吃惊,感觉到阳光的神奇,究竟为什么只有晒到阳光的谷子才有香味呢?年轻的农夫说他也不知道,是偶然在翻稻谷晒太阳时发现的,那时他还是大学学生,暑假偶尔帮忙农作,想象着都市里多彩多姿的生活,自从晒谷时发现了阳光的香味,竟使他下决心要留在家乡。我们坐在稻埕边,漫无边际地谈起阳光的香味来,然后我几乎闻到了幼时刚晒干的衣服上的味道,新晒的棉被、新晒的书画,阳光的香气就那样淡淡地从童年中流泄出来。自从有了烘干机,那种衣香就消失在记忆里,从未想过竟是阳光的关系。

农夫自有他的哲学,他说:你们都市人可不要小看阳光,有阳光的时候,空气的味道都是不同的。就说花香好了,你有没有分辨过阳光下的花与屋里的花,香气不同呢?

我说:那夜来香和昙花的香又作何解呢?

他笑得更得意了:是一种阴香,没有壮怀的。

我便那样坐在稻埕边,一再地深呼吸,希望能细细品味阳光的香气,看我那样正经庄重,农夫说:其实不必深呼吸也可以闻到,只是你的嗅觉在都市里退化了。

(林清玄《阳光的香味》节选)

注 稻埕:这里指晒谷场。

为什么农夫说夜来香和昙花的香是一种阴香,没有壮怀?请联系他在家乡务农的选择,分析这句话的含意。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