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查韦斯:从军队到政坛的传奇人生 查韦斯是...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查韦斯:从军队到政坛的传奇人生

查韦斯是拉丁美洲最引人注目和最有争议的领导人之一。对很多支持他的人来说,他是个充满社会主义理想的改革派总统,敢于向社会权贵挑战,给穷人带来希望。他对美国措辞严厉的批评也让他在拉丁美洲赢得支持。委内瑞拉丰富的石油资源成为他赢取国际支持的重要手段。

1954728,查韦斯出生在委内瑞拉的巴里纳斯州,他的父母是学校老师,有六个孩子,家境拮据。

查韦斯很早就形成了自己独立的政治理念。查韦斯在巴里纳斯的高中毕业后,就读首都加拉加斯的委内瑞拉军事学院,于1975年毕业。在军事学院期间,查韦斯的政治观念逐步形成,他认为如果平民政府不能保护社会中的贫民,军队就有责任介入。1981年,查韦斯在军事学院任教,他对年轻一代军事学院灌输他的政治理念。查韦斯的影响力引起上级的警觉,于是将他发配到偏远的阿普雷州,这样可以避免查韦斯添乱。查韦斯在那里与当地部族广泛接触,这段经历,影响到他日后当选总统后的原住民政策。

这位前陆军伞兵军官的首次出名,是因为在1992年领导了一次虽败犹荣的政变。19922月,他领导了试图推翻总统佩雷斯的政变。委内瑞拉当时经济衰退,民众广泛抗议。

这次政变最终失败,导致18人死亡、60人受伤,查韦斯随后自首,被关进军事监狱。9个月后,他的同盟们再次发动政变,再一次失败。查韦斯在被关两年后获释,随后创建了代表中下层老百姓利益的政党第五共和国运动,从军队走向政坛。

与大多数拉丁美洲国家不同,委内瑞拉的民主选举政府的传统自1958年以来就没有中断过。查韦斯后来改变武力推翻政权的立场,投入到1998年的大选中。查韦斯承诺革命性的社会政策,批评现政府的腐败、挥霍石油资源。查韦斯最终赢得199812月的总统大选,打破了委内瑞拉政坛长期由两大传统政党轮流执政的政局。他迅速得到支持,尤其是穷人和中产阶级的支持。查韦斯执政后,他改变竞选中的革命口号,采取相对温和政策,经济上也大致遵循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提议,加强政府廉政建设,对基础设施加大投入,建立免费医疗体系等。此后,查韦斯在一系列选举和全民公投中获胜,包括修改宪法,允许总统无限期连任。他的这种做法也遭到批评。查韦斯解释说,他需要更多时间,好让社会主义在委内瑞拉扎根。他的支持者们说,查韦斯代表了穷人的利益。

查韦斯演讲口才出色,这一才华充分显示在他的每周一次的国家电视台直播节目《你好,总统》中。他在《你好,总统》栏目中讲述他的政治理念,并鼓励民众打电话、直接向他提问,有时他甚至还唱歌跳舞。查韦斯从不错过任何对公众发表讲话的机会,他曾在演讲中把石油公司的高管们形容为住在豪华宅子里,一边喝着威士忌,一边荒唐淫乱。他还经常与教会的领导人发生争执,称教会领导人无视穷人利益,偏袒反对派,捍卫富豪,一度指责他们没有走耶稣基督的路。在美国为首的联军发起阿富汗战争后,他指责美国政府用恐怖行动打击恐怖主义,在联合国大会公开发言时称小布什是魔鬼,赖斯是文盲,致使委内瑞拉与美国的关系跌至谷底。但他的这种坚持正义的行为得到很多人的默认。

2002年,委内瑞拉发生短暂的反政府动乱,查韦斯被迫下台两天,事后他指责美国在幕后策划了这场政变。两年后,查韦斯重振雄风,在全民公投中获得更多公众的支持;2006年,他再次赢得总统大选,获连任。在201210月的大选中,查韦斯赢得另一个六年的连任。

查韦斯虽然连选连任,较长时间地掌管委内瑞拉大权,但也面临不少困境。尽管委内瑞拉拥有丰富的石油资源,但贫困和失业现象仍然普遍存在。20116月查韦斯首次确诊患癌,随后经常往返古巴和委内瑞拉接受手术和放疗。20125月,查韦斯总统府宣布,在经过手术和化疗后,他已经从癌症中康复,但未透露他患的是什么癌。2012128,查韦斯再次宣布,他需要做进一步手术,并提议副总统马杜罗在必要时作为他的继任者。查韦斯自从20132月结束在古巴的癌症治疗返回委内瑞拉之后便没有公开露面。

201335,查韦斯终因癌症不治去世。

(选自《参考消息》2013316,有删改)

1.下面对文章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5分)

A从军队到政坛的传奇人生这个标题既简练精要地概括了全文内容,又恰到好处地告诉读者查韦斯由一名军人通过政变成为委内瑞拉总统的传奇人生。

B.查韦斯之所以发动军事政变,是因为他认为如果平民政府不能保护社会中的贫民,军队就有责任介入。他也因为领导了这次虽败犹荣的政变而首次出名。

C.因为查韦斯代表着穷人的利益,所以他进行一系列有利于穷人的改革,这些改革得到了委内瑞拉全国人民的支持,因此他在1998年顺利地当选总统。

D.本文篇幅短小,语言简洁朴素,短短一千多字就把查韦斯从出生到死的全部经历展现在读者眼前,刻画出一个人民斗士形象。

E.全文从多个角度对查韦斯进行叙写,向我们展现了一位为民服务的英雄人物的成长过程,虽然他在事业未竟就英年早逝,但实在令人钦佩。

2.这篇传记主要从哪些方面介绍查韦斯的?请做简要概括。(6)

3.“没有走耶稣基督的路是查韦斯指责教会领导人的话,请结合基督教的知识和原文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6)

4.查韦斯自认为是一名社会主义革命者,一生都在为把委内瑞拉改造成社会主义国家努力,如果你是一名人民公仆,可以向查韦斯学习那些优秀品质?请结合文本和生活实际谈谈你的认识。(8)

 

1.B项3分,E项2分,D项1分 2.1、查韦斯的政治理念;2、查韦斯发动政变(失败);3、查韦斯通过民选当上总统;4、查韦斯出色的口才;5、查韦斯面临的困境。 3.基督教的教义是“博爱”,严于律己,宽以待人,爱人如己。(答“关心人民大众,拯救受苦受难的人们”给1分)(2分)而教会领导人“无视穷人利益,偏袒反对派,捍卫富豪”,没有严守教义,所以这句话是查韦斯对教会领导人提出的严厉批评,(2分)也表明他对穷人的同情关心,代表着穷人的利益。(2分) 4.主要优秀品质:1、批评政府腐败,加强廉政建设;2、代表穷人利益,为劳苦大众谋利益;3、坚持正义,敢于批评美国的霸权主义。观点2分,结合文本联系生活4分,总体语言组织2分。 【解析】 1. 试题分析: D项1分,“全部经历”言过其实,A项查韦斯是通过民选当上总统的,C项没有得到全国人民的支持,只有穷人和中产阶级支持。 考点: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2. 试题分析: 这是一道归纳概括题,只要将文章分层概括层意后即可,有的中心句即是主要内容,如“查韦斯很早就形成了自己独立的政治理念”“他领导了试图推翻总统佩雷斯的政变”“查韦斯最终赢得1998年12月的总统大选,打破了委内瑞拉政坛长期由两大传统政党轮流执政的政局”“查韦斯演讲口才出色,这一才华充分显示在他的每周一次的国家电视台直播节目《你好,总统》中”。 考点: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3. 试题分析: 原文“他还经常与教会的领导人发生争执,称教会领导人‘无视穷人利益,偏袒反对派,捍卫富豪’,一度指责他们‘没有走耶稣基督的路’”。从这句话中可以概括出“没有走耶稣基督的路”即“无视穷人利益,偏袒反对派,捍卫富豪”。至于耶稣基督的教义,学生应通过课外获取。 考点: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能力层级为理解B。 4. 试题分析: 这是一道分析概括题,“他是个充满社会主义理想的改革派总统,敢于向社会权贵挑战,给穷人带来希望”“批评现政府的腐败、挥霍石油资源”“他指责美国政府‘用恐怖行动打击恐怖主义’”等是主要信息。 考点: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孤城

浓雾锁城。不过才十几分钟,这座小城便成了孤城。

警察封锁了高速路、公路。雾太大了。得到警察封锁道路的消息,李生慌了。

他觉得害怕,好像自己一个人被扔在小城里,孤独无助。尽管他知道周围都是人,但这些人不是他的亲人。他的亲人在城外,在距离小城二十五公里的乡下,那里鸡鸭成群,小桥流水,李生迫切地想要回到那里,回到亲人的身边,那样才踏实。

李生跑下楼,掏出钥匙准备开车,想到警察已经封了路,又沮丧地收回钥匙。他只有走着回家了,警察总不至于连人都拦截吧。

浓雾遮蔽了周围所有的东西,除了身旁四五米的范围,其它什么也看不到。李生停下来,可以听到有高跟鞋叮叮叮敲击路面,有人在说话,隐约有人影影绰绰晃动。有人匆忙从他身边跑过,嘴里嘟嘟囔囔说着什么,一个人在身后喊着那人的名字,那人答应一声,没有回头。偶尔有一束黄的光缓慢地闪过,远远有嘟嘟的喇叭声。

李生心慌得厉害。他想看到熟悉的人,看到熙攘的汽车,想跟人说话,说什么都行。

过了一个路口,又过了一个路口,雾似乎越来越浓,像牛奶漫天倾泻,抹也抹不开。

李生掏出手机,试图找出一个人跟他聊天,很奇怪,显示有信号,手机就是打不出去。他一遍一遍地拨手机里存储的每一个号码,不管谁。110120119,甚至114,他都拨了,一个也拨不出去。

李生加快了步伐。总会走出去吧。越这样想,却似乎越陷入了迷宫,好像一直在原地打转。像被人施了魔法,所有的东西都消失在浓雾里,轻飘飘地,就没了。

突然,一条黑色的小腊肠狗从身边跑过,李生欣喜若狂,可爱的小狗,尽管它不会说话,但也是个伴。李生紧跟着脚步轻盈的小腊肠,生怕跟丢了。

小腊肠似乎明白李生的心思,它的脚步慢下来,李生可以很轻松地与它并行。李生默默地说:小狗,谢谢你。

也许是觉得没意思,和李生一起跑了一会儿,小狗叫了几声,突然往斜刺里窜过去,李生喊站住,但无济于事。少顷,他听到了两只狗的叫声,小腊肠找到了它的伙伴。

真是悲哀啊。

走,赶紧走。赶紧离开这座可怕的孤城。

终于,到达出城的路口了。警察背着手站成一排,如果不是身上米黄的荧光背心,李生根本看不到他们。

他跑过去,想从警察中间穿过。可他们站得实在太密,李生又太胖了,根本穿不过去。李生说:警察同志,请让我过去。这些威严的警察居然没有一个人搭理他。李生拉拉他们其中一个的衣服:求求你,让我过去,我要看我爸看我妈我妹看姬小凡。还是没人搭理他,好像他面对的是一排水泥砌的警察。

李生哭喊起来,他的恐惧已经到了顶点,一下爆发出来,孩子一样大声地哭,绝望地喊。但那些警察依然无动于衷。

喊过哭过,李生的心稍稍安定了些。既然哭喊没用,就要想别的办法,必须尽快离开这里,离开这座浓雾紧锁的孤城。时间一点一点过去,李生想破了脑袋也没想出什么好办法,他只能盯着那些米黄的背心,连成一条线的黄背心,从那里感觉到一点温暖的气息。

过去的日子,排山倒海一样来到李生眼前,和爸爸妈妈在一起,和妹妹在一起,和姬小凡在一起,快乐得到处都是和煦的阳光,多好啊。可现在,除了雾什么也没有。

就在李生一屁股坐到地上,丧失一切信心的时候,天居然一下放晴了。浓雾像缕缕的丝帛一样被轻轻抽走,霎时,阳光遍地。

他恍惚地站起来,看看前方,一条宽阔的道路,通往他家乡的路,路上全是等待进城的人和车。看看身后,一座座美丽的大楼高高挺立,楼上的招牌清晰可见。

一切就像梦一样。

一个小警察过来对他说:走吧,现在可以走了。

去哪儿?

你不是要回家吗?

我回去干嘛?又没事,我上个月刚回去过。

可是,你刚才哭着喊着说要回去的。

我现在又不想了。

李生转身向回走,一座大楼的十一楼上,有他打开的电脑,没干完的工作。

(选自2012年第5期《小小说》,略有删改)

1.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最恰当的两项是(     )(     )5分)

A.作者用词极其精妙,如被扔在小城里里的字和陷入了迷宫里的字,都极富表现力,写出了李生强烈的孤独感、失落感和恐慌心理。

B.文中提到了李生的爸妈妹妹和姬小凡,他们是李生的精神寄托,尤其在这样的大雾天,他们能让惊慌失措的李生感到踏实。

C.准备回家的李生被警察封路的消息吓慌了,他更加迫切地想回到家乡亲人身边,那样心里才踏实,所以就匆匆上路了。

D.李生的手机打不出去,充分说明在浓雾锁城之时,所有的人也像他一样,急切地想回到家乡回到亲人身边却又回不去。

E.作者写到一条黑色小腊肠狗时,用到了先扬后抑的手法,李生开始从小狗那里得到了些许安慰却很快被小狗抛弃,最终仍是孤独一人。

2.作者在小说中多次写到浓雾,这样写有什么作用?请你结合全文的内容简要地回答。(6分)

3.“孤城作为小说的标题,意蕴丰富。请结合全文内容谈谈你对孤城内涵的理解。(6分)

4.当大雾锁城时,李生拼命要出城回家,雾散之后又不想回家了。在现实生活中,许多人都有过这种矛盾的心理历程。请结合本文内容,探究一下李生产生这种矛盾心理的原因。(8分)

 

查看答案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6分)

1.                  ,则其负大翼也无力。         (庄子《逍遥游》)

2.                ,砯崖转石万壑雷。         (李白《蜀道难》)

3.故虽有名马,               ,骈死于槽枥之间。(韩愈《马说》)

4.                ,吾独穷困乎此时也。          (屈原《离骚》)

5.驾一叶之扁舟,               。           (苏轼《赤壁赋》)

6.                ,愁云惨淡万里凝。(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查看答案

古代诗歌阅读   (11分)

听筝

柳中庸

抽弦促柱听秦筝,无限秦人悲怨声。

似逐春风知柳态,如随啼鸟识花情。

谁家独夜愁灯影?何处空楼思月明?

更入几重离别恨,江南歧路洛阳城。

1.有人认为颈联两句中各有一字堪称诗人炼字的典范,请找出这两个字并作简要赏析。(5分)

2.请结合本诗颔联和颈联,简要分析作者是如何表现筝声悲怨的。(6分)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题目。

赵概,字叔平,南京虞城人。少笃学自力,器识宏远。中进士第,为集贤校理、开封府推官。奏事殿中,仁宗面赐银绯。

出知洪州,州城西南薄章江,有泛溢之虞,概作石堤二百丈,高五丈,以障其冲,水不为患。僚吏郑陶、饶奭挟持郡事,为不法,前守莫能制。州之归化卒,皆故时群盗。奭造飞语曰:卒得廪米陈恶,有怨言,不更给善米,且生变。概不答。卒有自容州戍逃归而犯夜者,斩之以徇,因收陶、奭抵罪,阖府股栗。加直集贤院。坐失举渑池令张诰免,久乃起。

召修起居注。欧阳修后至,朝廷欲骤用之,难于越次。概闻,请郡,除天章阁待制,修遂知制诰。逾岁,概始代之。苏舜钦等以群饮逐,概言:预会者皆馆阁名士,举而弃之,觖士大夫望,非国之福也。不报。谏官郭申锡论事忤旨,帝欲加罪,概曰:陛下始面谕申锡毋面从,今黜之,何以示天下?乃止。知郓州、应天府,代韩绛为御史中丞。绛以论张茂实不宜典宿卫罢,概至,首言之,茂实竟去。擢枢密使、参知政事。数以老求去。

熙宁初,拜观文殿学士、知徐州。自左丞转吏部尚书,前此,执政迁官,未有也。以太子少师致仕,退居十五年,尝集古今谏争事,为《谏林》百二十卷上之。神宗赐诏曰:请老而去者,类以声问不至朝廷为高。唯卿有志爱君,虽退处山林,未尝一日忘也。当置于坐右,时用省阅。元丰六年薨,年八十八。赠太子太师,谥曰康靖。

概秉心和平,与人无怨怒。虽在事如不言,然阴以利物者为不少,议者以比刘宽、娄师德。坐张诰贬六年,念之终不衰,诰死,恤其家备至。欧阳修遇概素薄,及修有狱,概独抗章明其罪,言为仇者所中伤,不可以天下法为人报怨。修得解,始服其长者。

(《宋史·赵概传》,有删节)

注:奭(shì:盛大的样子。请郡:指古代京官请求外放,任州郡长官。(jué):因不满意而怨恨。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以太子少师致仕                 致仕:官员退休

B.当置于坐右,时用省阅           省阅:审视阅览

C.概独抗章明其罪                 抗章:向皇帝上奏章

D.不可以天下法为人报怨           报怨:同抱怨

2.以下全都表现赵概是一位长者的一项是(  )(3分)

A奏事殿中,仁宗面赐银绯     概闻,请郡,除天章阁待制

B今黜之,何以示天下        前此,执政迁官,未有也

C为《谏林》百二十卷上之     概至,首言之,茂实竟去

D诰死,恤其家备至           概独抗章明其罪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洪州属官郑陶、饶奭把持郡里事务,并编造流言说士兵得到饷米都是陈旧腐烂之米。后来赵概斩杀了从容州驻地逃归的士卒,并趁机查办了陶、奭二人。

B.赵概编修起居注在先,欧阳修是后来被召编修起居注的,朝廷想破格任用欧阳修,但难在不好超越次序进行提拔。赵概知道后,虽然心有不快,但仍主动请求外放任郡官来让贤。

C.官员因年老辞官回家后,一般都是唯恐自己的一些说辞、议论等传到朝廷而获罪,但赵概即使退居在家,却依然能够忠耿尽职,编写《谏林》来提醒皇上注意纳谏。

D.赵概秉性平和,与人无怨怒。虽然在一些事情上表面上像是没有说什么,但暗地里做了不少对别人有利的事情,连一直对赵概冷淡的欧阳修最终也为之折服。

4.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绛以论张茂实不宜典宿卫罢,概至,首言之,茂实竟去。(5分)

2)坐张诰贬六年,念之终不衰,诰死,恤其家备至。(5分)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目。

圆是中国文化中的一个重要精神原型,它与中国人的宇宙意识、生命情调等有十分密切的关系,也是我们揭示中国艺术生命秘密的不可忽视的因素。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圆有时是相对于缺而言的。我们通常所说的圆满一语,原是中国哲学的一个重要概念,其中也可看出中国人重视艺术生命的一份用心。司空图《诗品·雄浑》超以象外,得其环中云:超以象外,至大不可限制;得其环中,理之圆足混成无缺,如太极然。在这里,圆即充满、周备、具足,体现在诗性艺心就是浑全充融。森罗万象,一尘沤,一片叶,一缕云,及至浩浩苍天、绵绵大地,都可以大道涵括。

中国哲学中有一个著名比喻:月印万川,最能体现充满圆融的特点。这个比喻有两层重要的含义:一是万川之月,只是一月。江流宛转绕芳甸,何处春江无月明,湛然寰宇,月光朗照,天下万千江湖,无处不映出它的圆影。然万千个圆共有一圆,万种之月,只有一月相照,一圆贯穿了万川之圆,散在江湖各处的异在之圆联成一个整体,只有一个生命。二是自此一月,可观全月。由于散在江湖的万千之月均由一月相照,故自任何一月均可窥见万千之月的内在生命,任何江湖的月都是一个自我完足的生命世界。万川之月所透析出的哲学内蕴就是:一即一切,一切即一,它强调了万物都是一个自在圆足的生命这一重要特性。

中国哲学的圆满具足说散发着浓厚的艺术情调,它实际上是以审美的眼光看待世界。儒道佛中的充满圆融的生命哲学刺激了中国艺术家的创造精神。由于受天人合一哲学观念的影响,中国艺术家总有一种自觉的超越意识,要尽广大,极精微,自有限而观无限,由当下而观永恒。然而宇宙洪阔,天道苍苍,艺术要受到时空的限制,它总不能摆脱具体的实在,总在关注一人一事一时一物,这便制约了艺术家的绵绵长思。万川之月自在圆融的生命哲学却给了破解这一难题的钥匙。艺术家既关心,认为山川即道山水即天理,万事万物均是道的化身,但更关心的是一切,因为一切即一,一即一切,一切都是自在圆足的生命整体。《文心雕龙》云:乘一总万;《二十四诗品》云:万取一收,其意大致相同。

故中国艺术家更重视当下直接的观照,更关心微观,在艺术倾向上,两汉时铺排山川云物的现象到了唐宋时越来越少,人们所创造的艺术世界更加精微、细致。中唐以后,追求精微细致的审美风尚渐渐弥散开来。如在中国园林中,人们普遍追求壶纳天地的妙处。一湾清泉,几条幽径,几处亭台,便俨然构成一自在圆足的世界。请看中国园林的命名:勺园,如一勺之大;蠡园,如一瓢之微;壶公楼,小得如茶壶一般;芥子园,微小得尤如一粒种子;一沤居,细微得如同大海中的一朵涟漪。但是,在中国人看来,一沤就是茫茫大海,一假山就是连绵峰峦,一亭就是浩浩天庭。故人们常常将园林景区叫做小沧浪小蓬莱小瀛洲是园林特点,沧浪”“瀛洲等则是人们远的心意,壶公有天地,芥子纳须弥,这成了中国艺术家不言的秘诀。

在中国山水画中,我们可以看到许多以溪山无尽为名的画,它反映了中国山水画家对山川无尽之妙的追求。王希孟的《千里江山图》和倪云林的《疏林秀石图》风格迥异,一是江山无限,一是片石只林,但所追求的却是一致的,人们在他们的画中无所憾,因为它们自身就是一个自我完足的宇宙。郭河阳有人悟得丹青理,专向茅茨画山水正谓此。若要能演成一个完整生命,茅茨也能成为灵区。

(节选自朱良志《论中国艺术论中的》,有修改)

1.下列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    (3分)

A.圆是中国哲学的一个重要概念,它是揭示中国艺术生命秘密的重要因素。

B.圆即圆满、周备、具足、万物之理、混成无缺,体现在诗性艺心上即浑全充融。

C超以象外,得其环中,自然界中森罗万象,一尘沤、一片叶、一缕云……虽形态各异,但都一统于的世界中。

D江流宛转绕芳甸,何处春江无月明,到处春江的月明均由一月相照,故自任何一月都可窥见万千之月的内在生命。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是   (   )    (3分)

A.中国艺术家的自有限而观无限,由当下观永恒的观念,是受儒道佛中圆通生命哲学和天人合一哲学观念的影响。

B.自在圆融的生命哲学是解脱艺术家受时空和具体事物限制的钥匙。

C乘一总万”“万取一收与中国艺术家更重视当下的直接观照、关心微观等都体现了山川即道的哲理,都符合宇宙中的自在圆足的生命整体的哲学观点。

D.中国山水画中有许多以溪山无尽为名的画,它反映了中国山水画家追求在一山一水中去创造一个圆满自足的世界。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是   (   )    (3分)

A万川之月所透析出的哲学内蕴是:一即一切,一切即一,它反映了万物均有其内在之理,而内在之理又是共通的道理。

B壶公有天地,芥子纳须弥中,天地须弥是人们远的心意。

C.两汉铺排山水云物的现象到唐宋越来越少,因为用精微、细致表现涵盖乾坤较铺排渲染更能体现所要追求的生命的博大精深。

D.画道之理体现哲学上圆通之说,故一草一木,一丘一壑都如同有灵光耀现,形成自我圆足的世界。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