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八年,周顷王崩,公卿争权,故不赴。晋使赵盾以车...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八年,周顷王崩,公卿争权,故不赴。晋使赵盾以车八百乘平周乱而立匡王。是年,楚庄王初即位。十二年,齐人弑其君懿公。十四年,灵公壮,侈,厚敛以彫墙。从台上弹人,观其避丸也。宰夫胹熊蹯不熟,灵公怒,杀宰夫,使妇人持其尸出弃之,过朝。赵盾、随会前数谏,不听。已又见死人手,二人前谏。随会先谏,不听。灵公患之,使鉏麑刺赵盾。盾闺门开,居处节,鉏麑退,叹曰:“杀忠臣,弃君命,罪一也。”遂触树而死

初,盾常田首山,见桑下有饿人。饿人,示眯明也。盾与之食,食其半。问其故,曰:“宦三年,未知母之存不,愿遗母。”盾义之,益与之饭肉。已而为晋宰夫,赵盾弗复知也。九月,晋灵公饮赵盾酒,伏甲将攻盾。公宰示眯明知之,恐盾醉不能起,而进曰:“君赐臣,觞三行可以罢。”欲以去赵盾,令先,毋及难。盾既去,灵公伏士未会,先纵齧狗名敖。明为盾搏杀狗。盾曰:“弃人用狗,虽猛何为。”然不知明之为阴德也。已而灵公纵伏士出逐赵盾,示眯明反击灵公之伏士,伏士不能进,而竟脱盾。盾问其故,曰:“我桑下饿人也。”问其名,弗告。明亦因亡去。

盾遂奔,未出晋境。乙丑,盾昆弟将军赵穿袭杀灵公于挑园而迎赵盾。赵盾素贵,得民和。灵公少,侈,民不附,故为弑易。盾复位。晋太史董狐书曰:“赵盾弑其君。”以视于朝。盾曰:“弑者赵穿,我无罪。”太史曰:“子为正卿,而亡不出境,反不诛国乱,非子而谁。”孔子闻之,曰:“董狐,古之良史也,书法不隐。宣子,良大夫也,为法受恶。惜也,出疆乃免。”

赵盾使赵穿迎襄公弟黑臀于周而立之,是为成公。成公者,文公少子,其母周女也。壬申,朝于武宫。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宰夫熊蹯不熟                :烧煮   

B初,盾常首山                田:耕种

C君赐臣,三行可以罢          觞:进酒

D宣子,良大夫也,为法受      恶:罪名

2.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都表明赵盾忠贵得民的一组是(3分)

使鉏麑刺赵盾            盾义之,益与之饭肉

晋灵公饮赵盾酒          盾遂奔,未出晋境 

得民和……盾复位        使赵穿迎襄公弟黑臀于周而立之

A       B     C       D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周顷王死后,周王室和诸候国都不安定。王室内公卿争位,诸候国内国君与臣下不协,赵盾为周王室及晋国都尽力改变。

B.晋灵公生活奢侈,对臣下百姓暴虐厚敛,不听忠言,残害忠良。导致臣民都不依附他,最后被将军赵穿袭杀而死。

C.赵盾有慈悯心肠。看到桑下有人挨饿,就送他饭吃;得知其孝,还增加饭肉。后来难中得此人相救并一同逃走。

D.孔子认为赵盾仍然是一位良好的大夫。后来赵盾让其弟赵穿从周王室回了黑臀,并拥立他当了国君,这就是晋成公。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鉏麑退,叹曰:“杀忠臣,弃君命,罪一也遂触树而死。

2太史曰子为正卿,而亡不出境,反不诛国乱,非子而谁

 

1.B 2.A 3.C 4. 【解析】 1. 试题分析: B项中的“田”在句中的含义是打猎。 考点: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B。 2. 试题分析:筛选标准是“全部表明赵盾忠贵得民”的一组。全部表明,包括直接和间接,即虽不是赵盾的言行举止,只要表现了其“忠贵得民”的都符合。忠,指对国君本人及晋国的忠;贵,指地位高受人尊敬;得民,指爱民并得民心。故此,其③④两句不符合,③句讲晋灵公谋害赵盾,④句讲赵盾避难逃亡但没有逃出国界。其①句是难点,主语不是赵盾而是晋灵公,且说的是刺杀赵盾,但究其原因可知是因为赵盾的进谏,恰好从侧面体现了赵盾对国君的忠。 考点:筛选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C。 3. 试题分析:桑下饿人救了赵盾,但并没有和赵盾一同逃走,而是自己也逃离了晋灵公。桑下饿人出于感恩和道义救了赵盾,最后连名字都不告诉赵盾,说明他并不求回报,所以不可能和赵盾一同逃走。 考点: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4. 试题分析:注意重要的文言现象:(1)弃:抛弃。一:相同。遂:于是。(2)子:你。亡:逃亡。反:同“返”。国乱:叛乱国家的人。 考点: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能力层级为理解B。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目

科学的实践活动──观察和实验等不是为了要达到什么实用目的,完全是为了认识:获取资料和进行验证。如果从中得到什么,那也不过是副产品而已。科学的特征是自由探索,到达什么领域,得到什么结果,预先所知甚少或根本一无所知。以明确的目的去限定科学就是预先设定了结果。著名科学史家萨顿称一部科学史“……描述了漫长而无止境的为思想自由,为思想免于暴力、专横错误和迷信可斗争的历史”。科学被捆绑的结果是,不仅科学,而且整个社会淡化甚至丧失了自由探索和批判的精神,丧失了对日常事物的怀疑和批判,以及对根本出发点和终极目标的探求。

科学为各种技术揭示普遍和一致的原理,提供共同的平台。与技术捆绑在一起的科学做不到这一点,难以为不同的技术找到普适的理论基础;相反被不同技术的个性、初始和边界条件所限定。技术若无理论指引,难免目光短浅,甚至与整体和长远目标相冲突,表面上达到了暂时和局部的目标,在各显神通的情况下,彼此间发生矛盾。同时,还要付出一再试错的成本或所谓“学费”,有些后果不可逆转。此外,这样的技术也只能就事论事,不能举一反三。没有达到原理层的“推己及人”,完全可能因缺乏共同的平台而不能适用甚至招致失败。

在科学和技术螺旋式的发展过程中,科学不仅以自然现象,而且也以技术所提供的经验素材为研究对象。只有科学对技术中出现的普遍问题进行提炼并上升到一般的高度,技术方能获得进一步的发展。尤其在当前,技术在各方面的负面效应逐步呈现出来,要求科学能提供生态学的观念和知识,以强化技术的生态和社会效益。显然,没有相对独立的自由研究的科学,技术就难以推动社会的持续发展。

科学将自然中各具个性、具有不同初始条件、处于各异的环境之中,以及由种种表现形式的对象抽象提炼为一致的事实和规律;然后技术在特定目的的引导下在各个环节──可行性研究、技术评价、设计、中试、投产以及售后服务等各个环节对科学原理和科学规律的选择,然后再作用于自然界,以得到能满足“本土”、“地方”及个人的特殊需要的产品和服务。在此意义上可以发现,科学与技术的关系就是要素与系统的关系。系统功能对要素及其属性起到协调、制约与选择的作用;也就是技术对科学所提供的知识进行选择。在科学与技术的关系中,科学越是自由,越具有自主性,技术选择的余地越大,也越有活力。如果把科学完全纳入技术的控制之下,科学一旦失去自主性和随机性而被引向确定、特定和狭窄的方向,难以提供广泛而多样的知识,技术也就失去了选择的余地,最终不利于技术自身的发展。

                                      (吕乃基《科技之累》有删节)

1.下列对“科学”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作为观察和实验等实践活动的科学,不是为了要达到什么实用目的,而完全是为了获取资料和进行验证的认识。

B.科学的特征是自由探索,不要用明确的目的去限定,如果从实践活动中得到什么,那也不过是副产品而已。

C.一部科学的历史,就是一部漫长而无止境斗争的历史,斗争的目的是为了思想自由,为了思想免于封建暴力专制及迷信的限定。

D.科学将自然中各具个性、具有不同初始条件、处于各异的环境之中的形式多样的对象抽象提炼为一致的事实和规律。

2.下列不属于作者反对科学被技术捆绑的理由的一项是

A.整个社会淡化甚至丧失了自由探索和批判的精神,丧失了对根本出发点和终极目标的探求,对日常事物的怀疑和批判。

B.与技术捆绑在一起的科学做不到为各种技术揭示普遍和一致的原理,为不同的技术找到普适的理论基础,为其提供共同的平台。

C.技术难免目光短浅,甚至与整体和长远目标相冲突,表面上达到了暂时和局部的目标,在各显神通的情况下,彼此间发生矛盾。

D.在科学和技术螺旋式的发展过程中,科学不仅以自然现象为研究对象,而且也以技术所提供的经验素材为研究对象。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对于自由探索和批判精神,整个社会都淡化甚至丧失了,科学也随之丧失了,因而技术便捆绑了科学。

B.技术如要获得进一步的发展,消除在当前各方面的负面效应,推动社会的持续发展,就需要相对独立的自由研究的科学。

C.在某种意义上,科学与技术的关系就是要素与系统的关系。在这里,系统对应的是科学,而要素对应的是技术。

D.如果把科学完全纳入自由、自主性的环境下,技术也就被引向确定、特定和狭窄的方向,也就失去了选择的余地。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有一年轻人跋山涉水历尽艰辛去寻找宝物,最终在热带雨林找到一种能散放香气,放在水里却沉到水底的植物,他想这肯定是宝物,就满怀信心地把香木运到市场去卖,可是却无人问津,隔壁的木炭总是很快卖光。于是年轻人改变了想法,把香木烧成木炭,结果很快一抢而空,他很高兴,回去告诉他父亲。父亲却老泪纵横。原来,青年烧成木炭的香木,正是这个世界上最珍贵的树木——沉香,只要切下一块磨成粉屑,价值就超过了一车的木炭。

要求全面理解材料,选择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自主立意,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查看答案

为进一步营造慈善友爱氛围,我市举办慈善爱心杯全国楹联征集活动。要求围绕弘扬慈善美德,推进慈善事业主题,单比字数715言(标点不计),短小精悍,易记易传。(4分)

上联:

 

 

 

 

 

 

 

 

 

 

 

 

 

 

 

下联: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漫画,按要求答题。(4分)

满分5 manfen5.com

1)给漫画拟出一个形象生动的标题,不超过6个字。(2分)

 

 

 

 

 

 

 

 

2)用一句话说明漫画给你的启示。要求:不超过25个字。(2分)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筛选并概括出我市农村环境污染突出表现在哪五个方面。(每点不超过6个字)(5分)

尽管我市从2010年起已先后对672个行政村实施了环境连片整治,但这个数字仅占全市行政村总数的8%。更令人揪心的是,目前,全市农村污水处理率和垃圾清运处理率分别只有21%和17%,污水四溢、垃圾遍地已成为不少农村地区的普遍现象。

此外,全市约13万家分散在农村的工业企业为节省成本,偷排漏排现象严重。地处山区的重庆土地复种指数较高,农药、化肥施用强度也较高,由此造成土壤污染不容小视。

随着农村养殖逐步规模化,畜禽养殖污染正在成为农村环境污染的主要来源。全市现有的近7万家规模化养殖场(户),其中只有1200家有较完善的污染治理设施,约2万家有简易的沼气处理设施,而近5万家小规模养殖户大多缺乏处理设施。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