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为进一步营造慈善友爱氛围,我市举办慈善“爱心杯”全国楹联征集活动。要求围绕“弘扬...

为进一步营造慈善友爱氛围,我市举办慈善爱心杯全国楹联征集活动。要求围绕弘扬慈善美德,推进慈善事业主题,单比字数715言(标点不计),短小精悍,易记易传。(4分)

上联:

 

 

 

 

 

 

 

 

 

 

 

 

 

 

 

下联:

 

 

 

 

 

 

 

 

 

 

 

 

 

 

 

 

 

示例:①一份爱心添快乐 百般善事起慈心(4分) ②善政和谐春更好 慈怀处世月同圆 ③辞岁济贫承旧俗 迎春行善倡新风 ④扶危济困,恤老怜贫,延续民族传统 乐善好施,排忧解难,弘扬中华美德 【解析】 试题分析: 这是一道对联题,此类试题的答题思路是: 首先要注意审题。话题式对联题虽然强调了开放性,但其给出的话题,又是确定开放空间的一个限度。所以,我们必须仔细审题,确定对联应涉及的内容,保证其内容在话题范围之内。如:在雅典奥运会上,我国体育健儿努力拼搏,获得金牌第二的好成绩,请以此为内容,拟写一副对联,字数在20字以内。此话题涵盖三个方面的内容:雅典奥运会、中国、胜利,所以,“海外创佳绩,国内添光辉”,海外、国内指代不明,是跑题的。 其次“大题小做”,拟写上联,并匹配下联。话题式对联题给出的话题一般都是比较抽象的概念,其涵盖面较广,如果就话题而论话题,难度较大。所以,我们可以采取“大题小做”的方式来进行。所谓“小”,就是具体、典型,我们可以寻找和这个话题相关的人、事、物,或者强调这个概念的功能、作用,以此为内容,衍生上联,再匹配下联。 如以“恒心”为话题,可想到有愚公移山、老妇磨杵的故事,可拟成以下对联: 愚公移山功在不舍,老妇磨杵成于永恒; 再次,疏通文句、检查结构、锤炼字词,增加对联的表现力。 话题式对联题归根结底是一个语言表达题。明白晓畅的文意、精炼准确的用词、优美文雅的表达应该是语言表达能力的具体体现。因此,拟写出对联之后,应检查文句是否通顺,上下联的词性、结构、平仄是否符合要求,所用文字是否精当等。 考点: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的漫画,按要求答题。(4分)

满分5 manfen5.com

1)给漫画拟出一个形象生动的标题,不超过6个字。(2分)

 

 

 

 

 

 

 

 

2)用一句话说明漫画给你的启示。要求:不超过25个字。(2分)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筛选并概括出我市农村环境污染突出表现在哪五个方面。(每点不超过6个字)(5分)

尽管我市从2010年起已先后对672个行政村实施了环境连片整治,但这个数字仅占全市行政村总数的8%。更令人揪心的是,目前,全市农村污水处理率和垃圾清运处理率分别只有21%和17%,污水四溢、垃圾遍地已成为不少农村地区的普遍现象。

此外,全市约13万家分散在农村的工业企业为节省成本,偷排漏排现象严重。地处山区的重庆土地复种指数较高,农药、化肥施用强度也较高,由此造成土壤污染不容小视。

随着农村养殖逐步规模化,畜禽养殖污染正在成为农村环境污染的主要来源。全市现有的近7万家规模化养殖场(户),其中只有1200家有较完善的污染治理设施,约2万家有简易的沼气处理设施,而近5万家小规模养殖户大多缺乏处理设施。

 

 

 

 

 

 

 

 

 

 

 

 

 

 

 

 

 

 

 

 

 

 

 

 

 

 

 

 

 

 

 

 

查看答案

阅读下文,完成第小题。

梦里梦外的婺源

程越华

一如戏剧,再华丽的舞美,都不及一个动人心弦的故事所辐射的感染力。婺源的最大看点,其实是随着脚步的娓娓而来的民宅。那季季耐看、年年可赏的徽式古民居相伴着一株株古树名木,在小桥流水、青山萦岚的衬托下,如宋元风格的国画意境幽远,又似印象派莫奈的油画,处处流淌着光彩和色影融合的韵味。

婺源的民居与徽州古村落如出一辙,依山傍水,粉壁黛瓦马头墙,村头屹立着古牌坊,在河水微澜中,荡漾着岁月泛起的层层涟漪,也荡漾着远离尘嚣的神秘。

婺源的民宅中,随处可见明清时期的古建筑。如一个叫李坑的村庄,气势恢弘的官宅和雕梁画栋的商宅不胜枚举。看似不起眼的一扇小门,跨进门槛,才发现闯入的是明代某位尚书的客厅,梁坊隔扇上排山倒海的雕花尽显物是人非的沧桑,层层叠叠的宅院,像迷宫一样交织和连接,殷实而不嚣张。所有的屋宇,都有一种惊心动魄的儒雅之美。房屋的布局很讲究风水,即使一个小小的雕饰,也很强调寓意,如喜上梅(眉)梢荷 (合)鹤(和)美好鹿(禄)鸣幽谷

徽式民居中,最为考究的当算设在房屋内的天井,每家皆有,一进一天井,套间组合,环环相扣。因徽式民居山墙高筑,窗户很小,天井便成了高墙深院内的天窗,在四面八方的中轴瓦檐下,形成室内另有洞天的气势,仿佛能容纳大千世界,为屋中人提供了聊以舒心的视觉空间。那翘角走兽,似俯瞰守卫着方寸天地,在日月光辉的投射下,形成光与影交叠、气与流相通的理学,起到了屋内通风、采风、透气的调节作用。据说在徽州风水理论中,水是玉气和财富的象征。天井巧造四水归堂,锁型井底蓄水,寓意暗室生财,是想锁住来之不易的财气。在建筑技法上,天井是典型的虚实结合手法,借以慰示一种似有与似无、恍惚与朦胧的空间美,亦是徽州人无中生有,有中生无的哲学观,其间更隐含着临水成村,辟乾坤于洞里;因花结屋,驻日月于壶中的寓意。徽州人的聪明才气,在一方天井上,可窥一斑。

天井,堪称一种徽州人文现象,他们秉承先辈的一脉儒风,传承着程朱理学。天井,也表达了徽州商绅慎独与隐逸的处世心态,这种心态造就了徽商以文化人、以理服人的儒商之道。

婺源村落中的任何旮旯,总能感触到浓郁的古韵和醒目的沧桑。历经千百年风霜不朽,在人们的习惯思维中,是根基深厚、材质牢固;穿越史无前例的十年动乱,它们能安然守旧如今,则说明这方神奇的热土,曾经寂寞于喧嚣的红尘之外,曾经是纷争遗忘的世外桃源。

千载一梦,百年一瞬,世事的变迁没有苍白婺源千百年的固守,倒是讽刺了无所适从的世人。为了追求浮华,人们趋之若鹜涌向市尘;饱经灯红酒绿的眩晕和高楼大厦的压抑,复将渴望的目光投向红尘之外,显露返祖的本性。于是,一度落寞的婺源,如今便有了毫无预知的喧嚣。一如慈祥的祖母,敞开她望眼欲穿的大门,以其一成不变的敦厚和淳朴,感慨万端地安抚着一颗颗失措的心灵。

婺源是一幅画。我终于走进了这幅画,又走出了这幅画,以为画中的她,很像我那守了一辈子贞节牌坊的大祖母。然而,画中的她却不是随风秋树叶,对月老宫人”——她已成为了一幅现代版的清明上河图

也曾以为,婺源是永远沉寂于尘嚣之外、隐匿在史册里只属于名词的煊赫风光,像传说中的古徽州女子那样,永远恪守着她的宁静、矜持和典雅,没想到今天,满面沧桑的她,也被子孙们拖到众目睽睽下,当作商场门前的模特儿展示

(选自《散文选刊》2012年第10期,有删改)

1.怎样理解第5段中天井,堪称一种徽州人文现象的含意?(4分)

2.文章前5个自然段用了大量笔墨写婺源民居天井,有何作用?(4分)

3.文章最后一句没想到今天,满面沧桑的她,也被子孙们拖到众目睽睽下,当作商场门前的模特儿展示运用了哪些艺术手法?请作简要说明。(4分)

4.文章是围绕梦里梦外的婺源展开的,请梳理作者的思路。(6分)

5.8段最后一句她已成为了一幅现代版的清明上河图,揭示了怎样的社会现象?请联系现实生活,谈谈你对这一现象的看法并说明理由。(6分)

 

查看答案

(原创)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6分)

1)长太息以掩涕兮,                 。(《离骚》)

2)众女嫉余之蛾眉兮,                  。(《离骚》)

3)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                 。(《兰亭集序》)

4)固知一死生为虚诞,                 。(《兰亭集序》)

5)驾一叶之扁舟,                 。(《赤壁赋》)

6                 ,渺沧海之一粟。(《赤壁赋》)

 

查看答案

(本大题原创)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7分)

望月怀远

张九龄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

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

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

1.诗歌表现了一个传统佳节,是哪一个节日?颈联如何表达相思的?(3分)

2.尾联使用了什么手法,刻画了一个怎样的人物形象?(4分)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