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的漫画,根据情景补充人物的对话,要求简明得体。 主持人:您能用一句话描述...

阅读下面的漫画,根据情景补充人物的对话,要求简明得体。

满分5 manfen5.com

 

主持人:您能用一句话描述这幅画吗?

嘉宾:                                                                 

主持人:老人为什么喃喃自语这句话?

嘉宾:                                                                 

主持人:您觉得这反映了什么社会问题?

嘉宾:                                                                 

主持人:                                                               

嘉宾:最重要的是,还要常回家看看。

 

示例:① 一个老人对着镜子说:孩子们都忙……②孩子不在身边,老人非常孤独。③空巢老人缺少关怀。④您觉得孩子们能做些什么? 【解析】 试题分析: 这是一道图文转换试题的漫画题,解答漫画题,读懂漫画、理解其寓意是核心。具体说来,应遵循以下答题思路: 一、仔细观察画面 漫画的重要特点是用笔简洁,但不会缺少人或物的动作、表情、语言等;只有多个“要素”整合起来,才能形成特定情景,从而表现主题思想。所以,画面上的每一个“要素”都对表达寓意起着提示作用。审读试题时,一定要仔细察看画面,注意各个“要素”所提供的信息(比如看看画中有几个人、几件物,看清人物的神态、动作,把握人与物、人与人、物与物之间的关系等)。 二、看画中的语言文字 漫画为了更好地表达寓意,常配有言简意赅的文字,这对我们领会含意大有帮助。因此,面对一幅漫画,要仔细品味画中文字,认真思考其中隐含的观点。 三、看清漫画标题 有些漫画试题会展示漫画的标题。标题,很可能就是漫画的“眼睛”;而这个“画眼”,常常暗示了画旨。 四、联系生活实际而不就图论事 漫画是作者用图画的语言来表达自己对真善美的歌颂、对假恶丑的鞭挞的,是现实生活直接或间接的反映。因而,要深入理解漫画,不妨将直观图像所反映的内容与现实生活、社会实际联系起来,想一想自己的周围有没有画中歌颂(或讽刺)的对象,从而准确把握作品的要义。 五、其他几个答题要点 说明画面内容,要力求囊括整幅画的所有信息,不能丢三落四。组织答案时应做到:①抓住内容要点;②确定结构顺序;③选择恰当的说明方法。应防止的两种失误:①误将说明写成记叙文;②误将说明写成议论文。 揭示作品寓意,一般应从人的角度(比如道德品质、心理情感、保护环境等等)展开思考 考点: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文,完成第小题。

谁的故乡不沉沦

  

曾看到过一幅照片,一个农民在被拆迁房子的瓦砾上跌坐,茫然吃着午饭,只是一个馒头和一棵大葱。这是一副为农村上楼而配发的照片,看到这个片子,看到一片狼藉,只觉得无边的乡村在沉沦

我看到报道:一场让农民上楼的行动,无数村庄正从中国广袤的土地上消失,无数农民正在被上楼

农民被上楼,就如镰刀割下了谷子,这不是一次收割的事件,而是一个精神的事件。有人说这世界消失方式不是一声巨响,而是一声呜咽。我想镰刀碰到谷穗是呜咽,谷子倒下时也是呜咽,推土机的巨响脚手架的巨响龙门吊的巨响,他们听不到故乡的呜咽。农历没有了,节气没有了,一种生活方式一种生存伦理被改造了。

古人有揠苗助长的话头,也有夜雨剪春韭的诗意,乡村的消失在证明着一种东西——故乡的脆弱,美的危险,土地不再为农人服务,土地开始为GDP服务。但没有了故乡的人是无根的,离开了地气的脚步注定是走不稳而踉踉跄跄的。

有一成语叫背井离乡,背离,这是孩子都能理解的;但我宁愿理解背负,一个背负着故乡井水的人是有底气的,无论走到哪里都有故乡井水的滋润。记得,在一次文人雅集的酒桌上,有个人问我,你的眼睛为何这样亮?我说那是故乡的水井!你的头上隐隐像有什么东西,那是什么呢?我回答:那是故乡的屋檐。友人愣住了,不知如何回答,他有点黯然,然后醉了。他说:我没有故乡的屋檐!然后就伏在桌子上呜呜大哭起来。

故乡是一个人的血地,你离开了那空间,你离不开那里蒸腾的气场,那里的细节,虽然有时光的流逝和空间的隔阻。但任它草堆也好,破窑也好,你儿时放摇篮的地方,便是你死后最好的葬身之所。台湾把故乡叫做原乡,作家钟离和说原乡人的血,只有回到原乡,他的血才能停止沸腾,真是透到了骨髓,彻骨彻肤。

但原乡在哪里?即使你千里迢迢回到放摇篮的地方,但拆迁的速度,要比你的脚步快几倍。在某些趾高气扬者烟灰弹落的瞬间,无论老房子无论老城墙,都会谈笑间灰飞烟灭。故乡小桥的容颜你无法再睹物思情,没有铜雀台可以锁住那也叫小乔的恋人,即是铜雀台也会被拆迁成瓦砾。你有的不只是乡愁,而是目睹故乡的凌迟,故乡的死亡。

我想,拆迁的那仅仅是一座座老屋么?拆迁的是那些有形的表面的东西,那融入人生的部分呢?那故乡的气味呢?要是再向人回答三十前的故乡,你准会遇到听众的不解,因为你的斜阳流水,你的蛙鸣溪头荠菜早已无有踪影,大家以为你在说谎,说不曾存在的诗意,说你的梦呓。拆迁的巨响,它不仅仅伤到了我们的骨头,它给我们不能指认故乡的人一种暗伤,在咯血,你看不到那血丝,你感到那虚空,那是一种大地的整体失忆和乡村历史的短路。

故乡是一种容器,故乡是收藏我们童年哭声的地方,一石一础,一草一叶,井栏榆树,那都是我们的见证,那里勾留了我们的年轮,涂抹了黄昏时我们读书的影子,还有那塞满草的窗子。当我们夜晚背诵课文的时候,常仰着脖颈望着窗外的星空,像是背诵着夜。现在那里的夜还是那样纯净么?没有一丝的阴翳,没有污染没有毁容?

我不反对现代化,我反对的是过度和对故乡的损伤。我是怀念一种乡村的精神质地,一种氛围和一套完整的乡野价值观,那种安恬那种惬意。故乡是我们生命的一部分,也是我们人类历史的保姆,她提供的是一种见证,是我们的童年。但现代化现在成了一种不容商榷的规则,顺我者昌逆我者亡,有着吊民伐罪讨伐一切的权力。过去那种低碳的生活,那乡村的牛粪和泥泞,曾是我发誓逃离的,那不是矫情,当走过了人生,当失去了故乡,当看到沉沦的故乡,失去了的才知道珍重。

在我们人生的路上,应该有故乡

                                                    (有删节)

1.如何理解无边的乡村在沉沦的含义?(2分)

答:                                                                          

2.段记述文人雅集的酒桌上与友人的问答,有哪些作用?(3分)

答:                                                                          

3.仿照示例,请列举两种作者心目中故乡安恬惬意的美丽情景,以及分别让你想到的与之紧密相关的文学典故或名句。(4分)

示例:故乡有安静而古老的观景台,像铜雀台那样引人遐思。我想到了杜牧的《赤壁》一诗曾发出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的感慨。

1                                                                          

2                                                                          

4.“在某些趾高气扬者烟灰弹落的瞬间,无论老房子无论老城墙,都会谈笑间灰飞烟灭一句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有什么表达效果?(6分)

答:                                                                                                                                                  

5.作者说在我们人生的路上,应该有故乡的原因有哪些?你怎样看待现代化对故乡的损伤?(8分)

答:                                                                          

 

查看答案

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的空缺部分。(6分)

1                    ,芙蓉泣露香兰笑。(李贺《李凭箜篌引》)

2)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                 ,不知;以乱易整,不武。(《烛之武退秦师》)

3)仰观宇宙之大,                  ,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王羲之《兰亭集序》)

4)市列珠玑,户盈罗绮,                         。(柳永《望海潮》)

5)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                       。(苏轼《定风波》)

6)狗吠深巷中,                         。(陶渊明《归园田居》)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7分)

秋   怀

欧阳修

节物岂不好,秋怀何黯然!

西风酒旗市,细雨菊花天。

  感事悲双鬓,包羞食万钱。

鹿车何日驾?归去颍东田。

【注】包羞:于心不安,感到耻辱。

1.该诗第二联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来描绘秋景?这种手法的运用有什么作用?(3分)

答:                                                                         

2.有人评说本诗既表现了儒家的忧世之情,也表现了道家的超然之想,请结合该诗内容作简要分析。(4分)

答:                                                                         

 

查看答案

阅读下文,完成第小题。

南宫生,吴人,伟躯干,博涉书传。少任侠,喜击剑走马,尤善弹,指飞鸟下之。家素厚藏,生用之周养宾客,及与少年饮博遨戏,尽丧其赀。逮壮,见天下乱,思自树功业,乃谢酒徒,去学兵,得风后《握奇》阵法。将北走中原,从豪杰计事。会道梗,周流无所合。遂溯大江,游金陵,入金华、会稽诸山,搜览瑰怪;渡浙江,泛具区而归。家居以气节闻,衣冠慕之,争往迎候,门止车日数十辆。生亦善交,无贵贱皆倾身与相接。

有二将军,恃武横甚,数殴辱士类,号虎冠。其一尝召生饮。或曰:彼酗不可近也!生笑曰:使酒人恶能勇?吾将柔之矣!即命驾往。坐上座,为语古贤将事。其人竦听,居樽下拜,起为寿,至罢会,无失仪。

其一尝遇生客次,顾生不下己,目慴生而起。他日见生独骑出,从健儿带刀策马踵生后,若将肆暴者。生故缓辔,当中道进,不少避。知生非懦儒,遂引去,不敢突冒呵避。明旦,介客诣生谢,请结欢。生能以气服人类如此。性抗直多辩,好箴切友过。有忤己,则面数之,无留怨。与人论议,蕲必胜,然援事析理,众终莫能折。

家虽贫,然喜事故在,或馈酒肉,立召客与饮啖相乐。四方游士至吴者,生察其贤,必与周旋款曲,延誉上下。所知有丧疾不能葬疗者,以告生,辄令削牍疏所乏,为请诸公间营具之,终隐其德不言。故人皆多生,谓似楼君卿,原巨先,而贤过之。

久之,稍厌事,阖门寡将迎,辟一室,庋历代法书,周彝、汉砚、唐雷氏琴,日游其间以自娱。素工草隶,逼钟、王,患求者众,遂自闭,希复执笔。歆慕静退,时赋诗见志,怡然处约,若将终身。

——高启《南宫生传》(有删节)

【注】风后:相传为黄帝相。《握奇》:《握奇经》,古代的兵书。具区:太湖的古名。削牍:刻在木简上,这里指书写在纸上。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从健儿带刀策马生后     踵:跟随,尾随

B.故人皆生               多:称赞

C.素工草隶,钟、王       逼:逼迫,胁迫

D.遂自闭,复执笔         希:同,很少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指飞鸟下               竹始生,一寸之萌耳

B.有忤己,面数之         为之,难者亦易矣

C.生能气服人类如此       愿十五城请易璧

D.立召客饮啖相乐         夫子喟然叹曰:点也。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南宫生是位奇男子,少年时任侠好客,性格直率,喜欢饮酒赌博游玩嬉戏。等到壮年,立志建功立业,于是学得兵法,北上中原,与各位豪杰共商大计。

B.南宫生不仅豪侠仗义,胆识也过人。当时有两个武将非常蛮横,屡次殴辱读书人。南宫生听说后,气愤难平,在酒席上教训了其中一个恶人,为读书人出了一口气。

C.南宫生性格刚直,喜欢辩论。与人争论时,虽能引用事例、分析道理,但因他求胜心强,以势压人,所以众人没有哪个折服于他。

D.南宫生经历了三次变化,由早年的尚侠,变为壮年的思自树功业,学兵习武,且豪侠尚气,喜欢交游,助人之急,再变而为静退怡然处约

4.把第三大题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7分)

使酒人恶能勇?吾将柔之矣!(3分)

四方游士至吴者,生察其贤,必与周旋款曲,延誉上下。(4分)

5.用斜线(/)给下面一段文言文断句。(3分)

凡 今 天 下 之 论 议 我 者 苟 能 取 以 为 善 皆 是 砥 砺 切 磋 我 也 则 在

我 无 非 警 惕 修 省 进 德 之 地 矣 昔 人 谓 攻 吾 之 短 者 是 吾 师 师 又 可 恶 乎?

——节选自王阳明《传习录》

 

查看答案

阅读下文,完成第小题。

落月的短短十多分钟,耗费了研制团队惊心动魄的十年时间。落月指的是着陆探测器自距离月面15km高度的近月点开始,至降落到月面为止的全过程。由于月球周围几乎没有大气,因此在落月过程中不能依靠降落伞,只能依靠发动机反推,以达到制动减速的目的。由于地月距离远,测控延迟长,地面测控和人为干预基本无能为力。探测器系统副总指挥谭梅甚至把这十几分钟称为黑色750

这段过程需要制导、导航与控制(GNC分系统)三方面的完美结合,需要GNC创造性地依次解决三大难题:认路、选路、辨路。具体说来,认路就是给着陆器自身定位,即依靠着陆器自身携带的设备来确定其相对于月面的位置姿态;选路就是要事先规划好路径免走冤枉路,也就是说设计一条着陆轨迹,在满足姿态、光照等约束条件下尽量减少燃料的消耗;辨路就是要分辨并躲避路上的坑洼之处,自主分辨月面障碍并主动避开障碍,保证着陆器安全降落。

关于认路,着陆器面临的是一个几乎未知的目标月球。因此,着陆器需要有自问自答的能力,要求着陆器对被测的月面目标有去粗取精功能。为此,五院着陆器GNC团队全新研制了激光测距敏感器和微波测距测速敏感器两种不同谱段的相对导航敏感器,以适应不同飞行高度和飞行速度下对相对位置和速度测量精度的要求。多种测量信息融合导航算法也为落月过程的精确相对导航提供了保证。

关于选路,与以往轨道设计不同的是,落月过程是一个集制导导航控制于一体的过程。整个过程需要始终开启主发动机。嫦娥三号着陆器GNC在充分调研并借鉴阿波罗计划、航天飞机等成功设计经验的基础上,根据着陆过程不同飞行阶段的特点,形成了多制导律结合的优化轨迹设计方案,兼顾了各飞行阶段切换的平稳性和燃料的最优性。

关于辨路,与美国阿波罗登月计划不同的是,阿波罗依靠宇航员识别月面障碍,而我国的嫦娥三号则采用无人软着陆,因此必须具有自主障碍识别能力。为此,GNC团队全新研制了激光三维成像敏感器代替人眼,在距离月面较近时获得待着陆区域精确的三维高程图信息,可精确分辨月面上比较小的障碍。同时,在距离月面较远时还增加了一个光学成像敏感器,用于在较大范围内识别较大尺寸的障碍。如此一来,形成了一套远近结合、粗精并用的接力避障策略,大大提高了着陆的安全性。

20131214晚上911分,嫦娥三号成功登陆;1145分,地面发出指令,嫦娥三号着陆器与玉兔巡视器开始分离;15日凌晨435分,玉兔稳稳地站到了月球上。

1.下列不属于嫦娥三号卫星落月时辨路的一项是(3分)

A.采用无人软着陆,不依靠宇航员识别月面障碍。

B.在距月面近时用激光三维成像敏感器代替人眼,可精确分辨月面上比较小的障碍。

C.在距离月面较远时增加了光学成像敏感器,在较大范围内识别较大尺寸的障碍。

D.用激光测距敏感器和微波测距测速敏感器,形成了一套远近结合、粗精并用的接力避障策略,大大提高了着陆的安全性。

2.下列对落月的短短十多分钟被称为黑色750的原因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着陆探测器自距离月面15km高度的近月点开始,至降落到月面为止的全过程。

B月球周围几乎没有大气,因此在落月过程中不能依靠降落伞,只能依靠发动机反推减速。

C.地球与月球距离远,测控延迟的时间长。

D.无人驾驶登月器的着陆瞬间,目前人类还不具备精确及时制导的能力。

3.有人说嫦娥三号登月着陆的瞬间是黑色750,又有人说是黑色720,为什么会有数据上的不同?(5分)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