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问题。 紫 貂 乔迁 猎貂,主猎紫貂。紫貂,俗名大叶子,...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问题。

紫 貂                           乔迁

猎貂,主猎紫貂。紫貂,俗名大叶子,毛皮珍贵。用紫貂皮制成的裘装,得风则暖,着水不濡,点雪即消。满清王朝规定:非皇室与二品以上王公大臣不得着貂皮。

据说,老辈人猎貂,为使貂皮无损,在风雪天赤身裸体躺在有紫貂的山里。紫貂心善,常以体覆盖冰冻主人,使其暖,便被捉。只是,十人捉貂,常十人不得生还。

三皮把脸贴在母亲的胸膛,一股凉意立即从他的脸皮传到心里,便禁不住心颤了一下,两行热泪夺眶而出。随着凉意而来的,还有母亲胸腔里那如风匣一般的呼嗒声。

老中医的话在三皮耳畔响起:这病,有张貂皮暖着就好了。

三皮起身去了猎人四爷家。

四爷望着下了决心要去猎貂的三皮,缓缓的从身后拽出一坛陈年老酒来,起了封皮,一股浓烈的酒香立刻溢满屋子。闻着酒香,三皮身子就暖暖的了。四爷把酒递给三皮说:喝了吧!能顶一阵子的。

三皮喝了酒,就去了红马山。四爷找到三皮时,三皮都冻僵了,可僵了的三皮没有死,嘴里一口一口地呼着白气呢!一只紫貂像一张小毯子似的把三皮的胸口捂个严严实实。

四爷把伏卧在三皮胸口的紫貂拾起,装进蛇皮口袋里。用雪擦了三皮的身体,又用狍皮袄裹了三皮,把三皮背了回来。

三皮醒过来,看到了母亲的眼泪和贴在母亲胸口的紫貂皮。三皮说:紫貂也疼咱母亲呢!

四爷说:是紫貂知道你有孝心呢!

日军占领东北,各地抗联勇击日寇。

一日,一抗联小分队路过,小住。三皮在四爷家里见到抗联队长不住捶腰,嘴里咝咝痛苦呻吟,一问得知,因天寒地冻腰处枪伤疼痛。

三皮便对四爷说:给我坛陈年老酒吧!

四爷含泪而起,亲自斟酒给三皮。

三皮顶着风雪上了山。

四爷寻上山来,远远便看见了三皮,惊奇万分,感叹不已。躺在雪地上的三皮身上覆盖着一层厚厚的貂毯,从头到脚,只留下两个鼻孔出气,数不清多少只紫貂卧在三皮身上……

四爷热泪长叹:仁心呢!

三皮参加了抗联。

参加了抗联的三皮在一次战斗中被日军俘虏。

三皮没熬得住日军的诱惑,成了汉奸。

汉奸三皮领着日军找到了抗联小分队的营地,上百条铮铮不屈的汉子血洒黑土。

清理抗联物品的时候,日军少佐发现了抗联队长腰间的紫貂皮,惊喜地扯下来。一看,却有四五个枪眼,可惜的哇哇直叫。

三皮过来,谄笑着,吹嘘说道:这还是我猎到的呢……”

少佐目露神采,寒光闪闪的战刀一指三皮:你的,再猎一只给我。

三皮惊出了一身冷汗。望着寒光闪闪的战刀,却又不得不硬着头皮脱光了衣衫。

四爷在山上发现了死去多日、冻得硬邦邦、光条条的三皮。

四爷来到三皮跟前,看到三皮胸口处有个碗大的洞。四爷往里面看了看,里面没有了心,早让紫貂掏吃了。 (《小小说精选》2011120

1.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两项是(5分)

A.小说开始介绍紫貂心善,常以体覆盖冰冻主人的习性,不仅表现其灵性,与小说结尾相呼应,而且富有神秘传奇色彩。

B老中医的话在三皮耳畔响起:这病,有张貂皮暖着就好了。这句话突出了貂皮的妙用,推动了故事情节的发展。

C紫貂也疼咱母亲呢!”“是紫貂知道你有孝心呢!三皮与四爷的对话,不仅映衬了三皮的孝心,而且为三皮的叛变投敌做了铺垫。

D.小说的结尾突兀诡谲,开头介绍紫貂有心善的习性,这里又写它残忍的掏吃人心,不合情理,自相矛盾,是一处明显的败笔。

E.小说中的四爷起着见证人与线索的作用,他的陈年老酒也如同紫貂一般,给小说带来传奇色彩。

2.联系文本,简析小说为何从对猎貂的介绍切入。(6分)

3.小说形象鲜明,词约义丰,试举例赏析小说刻画人物的技巧。(6分)

4.小说主人公,有的说是三皮,有的说是紫貂请结合文本谈谈自己的看法。(8分)

 

1.A、B(A项,3分;B项,2分;E项,1分) 2.一是交代背景,为情节发展铺垫蓄势;二是借猎貂的方式和结果来塑造人物形象;三是暗示小说主题,赞美忠孝节义,鞭挞变节辱行。(每答出一点给2分;意思答对,言之成理即可) 3.作者使用语言、动作、肖像、细节及环境烘托等方法来塑造人物。如“三皮把脸贴在母亲的胸膛,一股凉意立即从他的脸皮传到心里,便禁不住心颤了一下,两行热泪夺眶而出”,此处作者用“把脸贴在母亲胸膛”的动作,“便禁不住心颤了一下”的细节描写,突显了三皮的“孝”。再如“四爷把酒递给三皮说:‘喝了吧,能顶一阵子的。’”把对三皮的赞赏之情浓缩在简短的语句之中,可谓言简意赅,含蕴丰富。(每答出一点给2分。意思对即可) 4.(一)三皮是小说主人公。①从篇幅看,三皮是小说着墨最多的人物;②从情节看,三皮的三次“猎貂”就是小说的核心情节;③从主题思想看,三皮最能表现“赞美忠孝节义,鞭挞变节辱行”这一主题;④从表现手法看,紫貂着墨不多,只起到衬托三皮的作用。(二)“紫貂”是小说主人公。①从标题看,以“紫貂”为题,可见“紫貂” 是作者着力塑造的形象;②从情节看,“紫貂”贯穿小说始终,“两救”“一掏心”构成了小说的主要情节;③从主题看,“紫貂”寄寓了作者的价值倾向与情感寄托,鲜明地表达了“惩恶扬善”这一主题;④从表现手法看,三皮着墨虽多,却只是为了衬托“紫貂”这一正面形象。(不要求面面俱到,只要就以上任一观点进行探究,即可根据观点是否明确、论述是否合理、理由是否充分酌情给分。观点明确,给2分;论述合理、理由充分,给8分。) 【解析】 1. 试题分析:解答此题,可将各选项表述同文本有关内容比照,以发现正误。题中,E项所述“陈年老酒”“给小说带来传奇色彩”不妥,这没什么传奇色彩。C项“铺垫”之说不对,应是反衬。D项“自相矛盾”之说错误,不是败笔。 考点:分析作品结构,概括作品主题。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2. 试题分析:回答此题,可从小说以介绍紫貂为切入点对表现小说主题、推动情节发展、表现人物性格等方面的作用进行分析。 考点:分析作品结构,概括作品主题。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3. 试题分析:分析小说刻画人物的技巧,实际上就是要分析小说在对于人物肖像、人物行为动作和人物心理描写及语言描写等方面的方法。答题时,必须以文本中的具体语句为例,然后指出其作用。 考点:欣赏作品的形象,赏析作品的内涵,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4. 试题分析:这是道开放性探究试题,答案并不唯一。对于小说主人公的确定,一般多从某人物对表现小说主题的作用、小说中着墨的多少、对推动故事情节发展所起作用大小等方面进行分析。答题时,宜先点出自己的观点,然后从上述几方面进行分析,做到有理有据。 考点: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能力层级为探究F。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补写出下列古诗文中空缺的部分。(6分,每空1)

舳舻千里,旌旗蔽空, __________________,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苏轼《赤壁赋》)

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李商隐《锦瑟》)

陛下亦宜自谋,______________________。深追先帝遗诏,臣不胜受恩感激。 (诸葛亮《出师表》)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回答后面问题。

柳州开元寺夏雨

吕本中

风雨潇潇似晚秋, 鸦归门掩伴僧幽。 云深不见千岩秀, 水涨初闻万壑流。

钟唤梦回空怅望,人传书至竟沈浮。面如田字非吾相,莫羡班超封列侯。

【注释】()浮:遗失。田字:六朝名将李安民面方如田,封侯状也

1.首联描绘了什么样的景象?简要分析颔联用什么手法来写雨?(6分)

2.尾联运用了怎样的表现手法?抒发了诗人什么样的感慨?5分)

 

查看答案

文言文阅读,完成后面问题。

嵇绍字延祖,魏中散大夫康之子也。十岁而孤,事母孝谨。以父得罪,靖居私门。山涛领选,武帝曰:《康诰》有言父子罪不相及。嵇绍贤侔谷缺,宜加旌命,请为秘书郎。帝谓涛曰:如卿所言,乃为丞,何但郎也。乃发诏征之,起家为秘书丞。

绍入洛,累迁汝阴太守。尚书左仆射裴颜亦深之,每曰:使延祖为吏部尚书,可使天下无复遗才矣。沛国戴晞少有才智,时人以远致,绍以为必不成器。晞后为司州主簿,以无行被斥,州党称绍有知人之明。

  元康初,为给事黄门侍郎。时侍中贾谧以外戚之宠,年少居位,潘岳、杜斌等皆附托焉。谧求交于绍,绍拒而不答。及谧诛,绍时在省,以不阿比凶族,封弋阳子,迁散骑常侍。太尉、广陵公陈准薨,太常奏谥,绍驳曰:谥号所以垂之不朽,大行受大名,细行受细名。自顷礼宫协情,谥不依本。准谥为过。且谥曰缪。事下太常。时虽不从,进行惮焉。

齐王冏既辅政,大兴第舍,骄奢滋甚,绍以书谏曰:夏禹以卑室称美,唐虞以茅茨显德,宜省起造之烦,深思谦损之理。冏虽遂顺以报之,而卒不能用,绍尝诣冏谘事,遇冏宴会,召董艾等共论时政。艾言于冏曰:嵇侍中善千丝竹,公可令操之。左右进琴,绍推不受。冏曰:今日为欢,卿何吝此邪?绍对曰:公匡复社稷,当轨物作则,垂之于后。绍虽虚鄙,忝备常伯,腰绂冠冕,鸣玉殿省,岂可操执丝竹,以为伶人之事!若释公服从私宴,所不敢辞也。冏大惭。艾等不自得而退。

寻而朝廷复有北征之役,征绍。绍以天子蒙尘,承诏驰诣行在所[]。值王师败绩于荡阴,百官及侍卫莫不溃散,唯绍俨然端冕,以身捍卫,交兵御,飞箭雨集,绍遂被害于帝侧,血溅御服,天子深哀叹之。及事实,左右欲浣衣,帝曰:此嵇侍中血,勿去。

                                      (节选自《晋书·嵇绍传》)

[]行在所:天子所在的地方。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山涛领选,武帝曰                     启:禀告。

B. 如卿所言,乃为丞                     堪:能够。

C. 尚书左仆射裴颜亦深之                 器:看重。

D. 时人以远致                           许:答应。

2.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部说明嵇绍敢于直言谏劝的一组是(3分)

时人许以致远,绍以为必不成器   以不阿比凶族,封弋阳子

自顷礼官协情,谥不依本   宜省起造之烦,深思谦损之理

当轨物作则,垂之于后     若释公服从私宴,所不敢辞也。

A①②⑤    B①③⑥    C②④⑥    D③④⑤

3.下更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嵇绍是中散大夫嵇康之子,十岁而孤,与母亲居住在家。山海选拔官员时间武帝说到嵇绍的才能,嵇绍被任为秘书丞,升迁至汝阴太守,并表现出他的知人之前。

B.侍中贾谧以外戚而受宠信,居于高位,众人趋附。贾谧想与嵇绍交往。嵇绍拒而不答。广陵公陈准死后,太常上奏谥号,嵇绍反驳说,谥号不合实情,应予改谥。

C.齐王冏辅政,大兴土木,以广宅第,嵇绍不以为然,冏虽心中不悦,但也只能停息其事。齐王冏宴会时又要嵇绍操琴为欢,嵇绍却据理拒绝,使齐王冏大感羞惭。

D.朝廷北征时大败于荡阴,百官及侍卫全都溃散,只有嵇绍奋命捍卫,最终被害于皇帝之侧。事件平定后,有人欲为皇帝洗衣,皇帝说,是嵇侍中的血,不要洗去。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谥号所以垂之不朽,大行受大名,细行受细名。(4)

2)寻而朝廷复有北征之役,征绍。绍以天子蒙尘,承诺驰诣行在所。(6分)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问题。

谁能破解玛雅预言

美国导演罗兰·艾默里奇在他的电影《20l 2》中用1400个特技镜头为全球观众逼真地描绘了前所未见的末日景象。而这一末日景象的来源,则是古代玛雅人的一个神秘预言:在20121221日前后,地球将毁灭。研究玛雅文化的专家许必华向大家讲解了玛雅人的神秘预言。

从墨西哥东南角尤卡坦半岛向南延伸,到危地马拉、伯利兹、萨尔瓦多、洪都拉斯,在这片被当年玛雅人称之为美洲豹的神圣土地上,他们创造了在世界上占有重要地位的文明,其历史大概可追溯到公元前3000年,鼎盛时期是在公元600900年之间。玛雅文明创造了当时最先进的数学。玛雅人至少在公元前4世纪就掌握了“0”这个数字概念,创造了20进位计数法,他们还创作出至今未被破译的文字、记录其历史的精美壁画……

与其他古老文明不同的是,在政治上,玛雅人并没有一个统一的大帝国。玛雅人是靠着文化、语言和宗教彼此联系在一起的。有考古学家认为,玛雅的城市不是当代意义上的城市,而是一种祭祀、拜神、纪念,仪礼中心式的城邦式的城市。

玛雅人有着独特的生活方式和文化。如不同于亚洲和欧洲的审美观:在孩子出生时,玛雅父母会将孩子的头放在两块木板间,捆住加压,使脑袋变得扁平;在耳垂和鼻子的软骨上打洞;以斗鸡眼、罗圈腿和遍布全身的纹身作为美的标志。

到了公元9世纪,处于古典期的玛雅文明骤然衰落,巨大的太阳金字塔、祭祀的中心变得空荡、荒芜。玛雅居民到底是死于战争、瘟疫,抑或灾害?考古学家仅靠现在发掘出来的不完整的文物,还弄不清楚那些年代久远的事情。一部分玛雅文化研究家认为,人口增长、生产失调、贸易上的失败,农业生产者的赋税过重,以及地震、台风等,都可能成为玛雅文明消灭的解释。

在这之后,从墨西哥南下的托尔特克人征服尤卡坦半岛。玛雅文明进入后古典期,这一时期玛雅文明中出现了以活人为祭品的圣井,以及球场、天文台和目前保存最完整的高大的金字塔式台庙。1 6世纪,西班牙人入侵,最终使玛雅文明遭受了致命的破坏。玛雅文明的出现也好,消失也好,都是推测,许必华特别嘱咐说,一切都不能当做定论来看。

玛雅人给人类文明留下了两大谜案:一是消亡之谜,二是玛雅人的预言。玛雅文明消亡了,但玛雅人留下很多石碑,上面记载着玛雅的预言。其中有一句话流传甚广:地球并非人类所有,人类却是属于地球所有。在玛雅预言里,现在我们所生存的地球,已经处在所谓的第五太阳纪,而每个玛雅预言的最后一章,大多是年代的记录,而这些年代的记录全部都在第五太阳纪时终结。人们由此推断出,玛雅人的预言是:地球将在第五太阳纪走向完全灭亡的结局。

在《2012》中,最令观众胆战心惊的是,影片依据玛雅人的预言定下了末日时间——20121221。这是如何推算出来的呢?据玛雅历法,第五太阳纪始于公元前3113年,经历玛雅大周期的5125年后,第五太阳纪走向终结。与公历相对照,历史学家算出这个终结日就在20121221日前后。

关于末日的预言,并非玛雅文化独有。《圣经·启示录》和中国的《易经》都有类似记载。有研究者认为,《易经》中的数理及六十四卦与三百八十四爻,可以看做是囊括了已知的宇宙史、地球史、人类史、科学史上几乎所有决定性的宏大事件,包括预言了与玛雅人惊人一致的世界末日——20121221

(节选自《青年文摘》)20102月上半月刊)

1.下列对玛雅文明理解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玛雅文明创造了当时最先进的数学。玛雅人在公元前4世纪就掌握了“0”这个数字概念。

B.玛雅的城市不是当代意义上的城市,而是一种祭祀、拜神、纪念,仪礼中心式的城邦式的城市。

C.公元9世纪,古典期的玛雅文明骤然衰落,至今还弄不清楚其衰落的原因。

D.作者认为玛雅文明的出现和消失,都是建立在推测基础上的。

2.下列理解,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

A、电影《20l2》描绘的前所未见的末日景象源自古代玛雅人的一个神秘预言:20121221地球将毁灭。

B、玛雅人于公元前3000年,在被当年玛雅人称之为美洲豹的神圣土地上,创造了在世界上占有重要地位的文明。

C、玛雅文明消亡了,但玛雅人的预言却保留在玛雅人留下的石碑上,从而给人类文明留下谜案。

D、人们由玛雅预言的最后一章,大多是年代的记录推断出,玛雅人的预言是地球将在第五太阳纪走向完全灭亡的结局。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推断正确的一项是(3

A、玛雅文明的鼎盛时期是在公元600900年之间,地球将毁灭这一预言应该是这一时期的文明产物。

B、玛雅人以脑袋扁平、斗鸡眼、罗圈腿等作为美的标志。说明他们的审美观是低级庸俗的。

C、通过对玛雅文化的研究可以确定:人口增长、生产失调、贸易上的失败,农业生产者的赋税过重,以及地震、台风等,是玛雅文明消灭的解释。

D、因为有研究者认为中国的《易经》有与玛雅人惊人一致的世界末日20121221类似的预言记载,所以可以说明这个预言的广泛存在性。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古时候有个很有才能的人在朝里做官。一天,他接到皇帝旨意,安排他去放牛。这个人并不觉得委屈,而是一心一意地放养牛群。他早起晚睡,把牛喂得个个体格健硕,毛色顺亮。皇帝见他不计得失,不图名利,把养牛这样的小事都做得如此好,于是便委以大任,让他担任宰相。一下子从一个放牛的变为万人之上、一人之下的重臣,这个人依然全心为公,为人谦逊,一点架子也没有。他还常常深入民众中,了解民间疾苦,深得百姓爱戴,政绩非凡。

请根据以上材料,自定立意,自选文体,自拟标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作文。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