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仿照下面的示例,自选话题,另写两个句子,要求修辞手法、句式与示例相同。(6分) ...

仿照下面的示例,自选话题,另写两个句子,要求修辞手法、句式与示例相同。(6分)

面对生活的苦难,有的人穷困潦倒,无所作为有的人积蓄力量,一举成功。

 

面对内心的烦恼,有的人神情沮丧,自甘沉沦,有的人重塑自我,意气焕发;面对友情的失落,有的人萎靡不振,意志消沉,有的人自我调节,精神振奋。(每写出一句给3分,其中内容合理、对比鲜明2分,句式相同给1分。) 【解析】 试题分析:解答仿写题,首先要弄清示例的句式特点和所用修辞方法,然后要明白题干要求。此题示例用了对比和对偶的的方法:两种“有的人”对比,“穷困潦倒,无所作为”和“积蓄力量,一举成功”对偶,其句式为:“面对……,有的人……,……;有的人……,……。” 考点:选用、仿用、变换句式。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出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20个字(5分)

心理学家为了测定儿童的勇敢,设计了一个名叫“拾柴火”的教育性试验。实验者以保育院的40个小朋友为对象,把一些湿的柴火放在离宿舍不远的地方,而把一些干柴火放在山沟里。在冬天的夜晚,实验者要求儿童去取柴火,发现有些孩子勇敢地到山沟里去取柴,  ①  。在几个月的时间里,通过教育,  ②  ,但仍有20多个孩子没有多大变化。这个实验使实验者观察到,    ③   

 

查看答案

把下列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语段,排序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①也就是说,阅读的心态和方式都应该是轻松的

②千万不要端起做学问的架子,刻意求解

③无论《论语》、柏拉图还是康德,不妨就当作闲书来读

④这里有一个浸染和熏陶的过程

⑤读不懂不要硬读,先读那些读得懂的、能够引起自己兴趣的著作和章节

⑥所谓人文修养就是这样熏染出来的

    A⑤③④①②⑥    B③②①④⑤⑥    C③①②⑤④⑥    D⑤⑥③②①④

 

查看答案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

A北势南气,山水大成,是在新的历史时期紧跟时代步伐而建立的中国画新体系,它像一面旗帜,向沉迷于“阴柔”者发出召唤。

B2013赛季亚冠联赛决赛次回合在广州天河体育场展开争夺,最终,广州恒大11战平首尔FC,凭借以客场进球多的优势夺冠。

C.《生死疲劳》自2006年出版后,沉寂了近四年的莫言终于推出了自己第十一部长篇小说《蛙》,该书登上了本年度畅销书的排行榜。

D.三年来,大连市政府以推进全域城市化,采用政府组织、部门负责、社会参与的运行模式,有效提升了青山生态系统工程建设水平。

 

查看答案

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3分)

A.安倍在对华关系上一贯玩弄两面手法,接连采取损害中日关系大局、伤害中国人民感情的行动,此次又变本加厉地参拜靖国神社。

B.当下,很多明星都怕述而不作而被历史忘记,所以不管会不会写,都纷纷发表自己的个人作品,一时间娱乐圈仿佛人人都成了作家。

C.这一次大赛所聘请的该市师范大学的教授和专业团体的专家,都是巧言令色的高手,他们的点评制造了令观众眼前一亮的效果。

D.殊不知黄药师一生纵横天下,对当时礼教世俗之见最是憎恨,行事说话,无不离经叛道,因此在江湖中获得了一个“邪”字的名号。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后面问题。(25分)

伏尔泰:抗争与幽默并存

伏尔泰是法国最伟大的哲学家、作家之一,被视为反暴政、残酷的英勇战士。有人形容他说,伏尔泰的名字享誉世界,总会引起生动的反应。也有人认为,在一个官僚、工程师和生产者的世界里,他是一位必不可少的哲学家。伏尔泰说:人类最宝贵的财富是希望,它减轻了生命的负担。

早在学生时代,伏尔泰就形成一种富有反抗精神的气质。有一次,他和一位同学进行辩论,争得脸红脖子粗时伸手一指说:走开,否则我就打发你到冥王爷那儿去取暖。同学挑逗说:为什么不去地狱?那儿挺暖和的!”伏尔泰诙谐地说:谁知道是不是真有地狱呢!”普鲁士国王弗里德利赫二世仰慕伏尔秦的才学和名望,邀请他到宫廷做事。伏尔泰希望得到普鲁士国王的支持推行改革,欣然应允赴任。但很快他就发现,弗里德利赫二世治国的专横和荒唐同历史上的暴君毫无二致。尽管国王对他礼遇有加,可他还是不愿意继续为他所用。就在这个时候,柏林科学院院长莫倍督依出版了一部荒谬绝伦的著作,主张建立一座城市,只许人们讲拉丁语;在地面挖一个窟窿,直通到地球的核心;将树脂涂抹在病人身上,借以防止其丧失生命力,如此等等。伏尔泰挺身而出写了一篇文章,对这些奇谈怪论进行了犀利的抨击和嘲讽,因此触怒了普鲁士国王。国王的亲信来到伏尔泰的门前,烧掉那篇檄文表示抗议。伏尔泰借坡下驴,把钥匙和勋章退回国王,毫不犹豫地离开了王宫。

伏尔泰是幽默大师。有一次,伏尔泰想要出门,开口吩咐仆人说:儒塞夫,去把我的鞋拿来。儒塞夫赶紧取来鞋子,伏尔泰见鞋上沾满泥土,就责怪说:早上你怎么忘了擦擦它。儒塞夫满不在乎地说:先生,我看用不着。走这条破土路,两个小时以后,您的鞋不又像现在一样脏了吗?伏尔泰穿好鞋,没说什么就走出家门。儒塞夫见食橱上着锁,就追出来喊了一声:先生慢走,给我钥匙!”伏尔泰反问道:钥匙?儒塞夫点头表示:对,食橱上的钥匙。我还要吃午饭呢!”伏尔泰奚落说:我的伙计,吃什么午饭呢?两个小时以后,你不也将和现在一样饿吗?伏尔泰跟朋友聊天,将一位作家大加赞扬一番。朋友当即告诉他说:听到您这样慷慨地赞扬此人,我感到很遗憾。要知道就是这位先生,老在背后说您的不是。伏尔泰付之一笑说:这样看来,我们两个人都说错了。伏尔泰成为文化名人,他的观点在社会上引起广泛共鸣。伏尔泰看不惯摄政王奥尔良的放荡,出言讽刺了几句,结果被逐出巴黎。不久他又被投入巴士底狱,蒙受了近一年的牢狱之灾。

伏尔泰84岁结束在国外的流亡生活,返回阔别多年的故乡。大哲学家归来的消息一经传开,前来拜访他的人络绎不绝,一天竟有上百位。有一个外地读者仰慕伏尔泰的大名,给他写了一封长信。接到伏尔泰的回信后,这位读者深感荣幸,从此不间断地与大师有书信往来。伏尔泰没有闲工夫应酬,回信了断说:读者阁下,我已经死了。孰料那位读者仍不死心,没过几天又有书信寄来云:谨呈伟大的伏尔泰先生于九泉之下。大思想家不得已,只好再次回信表示:望眼欲穿,请您快来。伏尔泰对咖啡情有独钟,到了上瘾离不开的程度。一位朋友关心他的健康,好心奉劝说:别再喝这种饮料了。这是一种慢性毒药,你是在慢性自杀!”伏尔泰潇洒一笑说:你说得一点不错。我想它一定是慢性的,不然为啥我已经喝了65年还没有死掉呢?

伏尔泰一生与专制和宗教偏见为敌,无论处境多么艰难他都坚信信仰自由和言论自由。临终前他拒领圣餐,不搞临终仪式,也不发表信仰声明。一位牧师前来为他祈祷,倾听他最后的忏悔。伏尔泰毫不客气地质问:牧师先生,是谁叫你来的?牧师自信地回答说:伏尔泰先生,我是受上帝的差遣,特来为你做临终祈祷的。伏尔泰毫不客气地说:请拿出你的证件来,让我检验一下,以防有人假冒!”看到床边的灯光忽明忽暗,他发出疑问:怎么,灵前的烛火已经点燃了?话音刚落,他就与世长辞了。

(选自高景轩《伏尔泰:大师的幽默人生》)

1.下列对传记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A人类最宝贵的财富是希望,它减轻了生命的负担,其中希望可以理解为理想追求,“负担”可以指精神和物质上的压力。

B.伏尔泰被逐出巴黎。又被投入巴士底狱,是由于他成为文化名人、其观点在社会上引起广泛共鸣,并出言讽刺了摄政王奥尔良。

C.那位仰慕伏尔泰的读者给伏尔泰寄信说谨呈伟大的伏尔泰先生于九泉之下,表示即使伏尔泰去世了,他也要写信表达情感。

D.伏尔泰临终前问怎么,灵前的烛火已经点燃了,这是伏尔泰奚落有人盼他早死,因为只有人死后,他灵前的烛火才会点燃。

E.本文选取伏尔泰生活中的几件事,有详有略,写出了一个具有反抗精神和幽默风格的伏尔泰,这其中语言描写起到了关键作用。

2.从文章的第二段(早在学生时代……离开了王宫)看,伏尔泰的反抗精神表现在哪些方面?请简要概括。(6分)

3.举三件表现伏尔泰幽默的事并加以分析,说明这些幽默表现了伏尔泰怎样的态度。6分)

4.作者以抗争与幽默并存为题,你认为在伏尔泰身上,抗争与幽默两者关联密切?请谈谈你的看法。(8分)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