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7分) 2013年3月8日,某风景区举行“传递...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7)

201338某风景区举行传递正能量孝心大接力感恩活动景区大门口竖起一个醒目的牌子牌子上写有你给父母磕头表谢意我免全家门票作奖励等字样。据不完全统计截至当日下午6共有97家、450多名晚辈给长辈磕头获得免门票奖励。

请简要阐述你对上述材料的看法。(要求:表达简明连贯言之成理150 字左右。)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示例一:“给父母磕头免门票”有助于尊老敬老社会风气的形成。首先,现代的不少子女因为忙于工作和小家庭,经常没有时间陪父母,景区这一活动给子女搭建了一个表达敬意的平台。其次,这一活动还提醒子女们,孝敬父母不能只是常回家看看,还要经常带长辈出门转转。最后,这一活动传递的是正能量,即便有商家炒作的成分,仍利大于弊。示例二:爱心和孝道不能以是否磕头来衡量,更不能拿免门票来做交易。首先,给父母及长辈磕头,只是表达孝心和孝道精神的一种方式,晚辈磕个头并不代表就是孝子,就有孝道精神。其次,孝行是可以被引导的,但绝对不是被要求或被利诱出来的。真正的孝,是关心父母、照顾父母的日常行为,而绝不是为免除门票的偶然为之。 (如有其他答案,言之成理即可) 【解析】 试题分析:题干的要求较为宽泛,对“上述材料”的看法可以有许多种,为了避免泛泛空谈,考生最好先确定一个较容易入手的评论对象,然后再用一个简明的句子表明态度。在本题材料中,可以作为评论对象的有“风景区”“磕头表谢意”“门票作奖励”等几个方面,从阐述的难度看,后两个比较容易组织答案。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根据下面的语境在横线处补写出对话的内容。(2 )

黑人出租车司机载了一对白人母子,小孩问:“为什么司机伯伯的肤色和我们不同?”

母亲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到了目的地出租车司机坚持不收车费。他说:我小时候曾问过母亲同样的问题母亲说我们是黑人天生注定比别人低一等。若当时母亲可以像你一样说出爱的话语我一定会有不同的成就。我不收你的钱希望你能时时告诉别人不同是为了相爱。

 

查看答案

下面文段中有一处标点使用不当一处有语病请指出并提出修改意见。(2)

①“我给母校丢了脸抹了黑我是反面教材北京大学毕业生陆步轩日前站上母校的讲台说完这第一句话就几乎哽咽。这是他首次应北大官方邀请回校作为一名另类的创业成功者与面临就业压力的学生分享心得。大约在10年前左右他曾因北大学子卖猪肉而引发社会争论甚至遭到批评。

(1)序号________修改意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序号________修改意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根据要求在下面空缺处填上相应的文字。(2)

羊丢了才想起来修理羊圈虽说未为迟也毕竟不如把功课做在前面,事先把羊圈建得结实,并时时检查,及时补漏。正所谓“亡羊补牢”,不如“_____”一定要把不安全因素(è zhǐ)_______在萌芽状态。

1.请在处填入一个恰当的四字成语:______________

2.请在处根据拼音写词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后面的题目。(6)

唐多令

吴文英

何处合成愁?离人心上秋。纵芭蕉不雨也飕飕。都道晚凉天气好;有明月怕登楼。  年事梦中休花空烟水流。燕辞归、客尚淹留。垂柳不萦裙带住长是、系行舟。

【注】 吴文英号梦窗南宋词人。一生未第游幕终身晚年困顿而死。谩:空徒劳。

1.燕辞归、客尚淹留一句使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请简要分析。(3)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结合全诗请简要概括诗人的是由哪些原因造成的。(3)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一首古诗完成后面的题目。(6)

老 树

[]元好问

老树高留叶寒藤细作花。

沙平时泊雁野迥已攒鸦。

旅食秋看尽行吟日又斜。

干戈正飘忽不用苦思家。

【注】 金宣宗贞祐四年(1216)元好问为躲避战乱而移居河南不久蒙古军队入侵河南诗人因而又辗转漂泊该诗写于此间。旅食:客居异乡的生活。

1.

请简要赏析首联所营造的意境。(3)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结合全诗请简要分析末句不用苦思家所抒发的感情。(3)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