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题目。 浪游记快 【清】沈复 山水怡情,云烟过眼,不过...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题目。

浪游记快

【清】沈复

山水怡情,云烟过眼,不过领略其大概,不能探僻寻幽也。余凡事喜独出己见,不屑随人是非。名胜所在,贵乎心得,有名胜而不觉其佳者,有非名胜自以为妙者。

余年十五时,吾父稼夫公馆于山阴赵明府幕中。有赵省斋先生名传者,杭之宿儒也。赵明府延教其子,吾父命余亦拜投门下。暇日出游,得至吼山。近山见一石洞,豁然空其中,四面皆峭壁,俗名之曰“水园”。临流建石阁五椽,对面石壁有“观鱼跃”三字,水深不测,相传有巨鳞潜伏,余投饵试之,仅见不盈尺者出而唼食焉。阁后有道通旱园,拳石乱矗,有横阔如掌者,有柱石平其顶而上加大石者,凿痕犹在,一无可取。游览既毕,宴于水阁,命从者放爆竹,轰然一响,万山齐应,如闻霹雳生。此幼时快游之始。

至山阴之明年,先生以亲老不远游,设帐于家,余遂从至杭,西湖之胜因得畅游。结构之妙,予以龙井为最,小有天园次之。石取天竺之飞来峰,城隍山之瑞石古洞。水取玉泉,以水清多鱼,有活泼趣也。大约至不堪者,葛岭之玛瑙寺。其余湖心亭,六一泉诸景,各有妙处,不能尽述,然皆不脱脂粉气,反不如小静室之幽僻,雅近天然。

苏小小墓在西泠桥侧,作八角形,上立一碑,大书曰“钱塘苏小小之墓”。从此吊古骚人不须徘徊探访矣。余思古来烈魄忠魂堙没不传者,固不可胜数,即传而不久者亦不为少,小小一歌妓耳,自南齐至今,尽人而知之,此殆灵气所钟,为湖山点缀耶?

桥北数武①有崇文书院,余曾与同学赵缉之投考其中。时值长夏,起极早,出钱塘门,过昭庆寺,上断桥,坐石阑上。旭日将升,朝霞映于柳外,尽态极妍;白莲香里,清风徐来,令人心骨皆清。步至书院,题犹未出也。午后交卷,偕缉之纳凉于紫云洞,大可容数十人,石窍上透日光。有人设短几矮凳,卖酒于此。解衣小酌,尝鹿脯甚妙,佐以鲜菱雪藕,微酣出洞。缉之曰:“上有朝阳台,颇高旷,盍往一游?”余亦兴发,奋勇登其巅,觉西湖如镜,杭城如丸,钱塘江如带,极目可数百里。此生平第一大观也。

(节选自《浮生六记》)

【注】①武:古时以六尺为步,半步为武。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吾父稼夫公于山阴赵明府幕中    馆:馆舍    B.赵明府延其子    延:请

C不可胜数                      固:本来    D.此殆灵气所      钟:集聚

2.下列全都能体现作者畅游风景“自以为妙”的一组是(3分)

①有柱石平其顶而上加大石者,凿痕犹在

②轰然一响,万山齐应,如闻霹雳生

③石取天竺之飞来峰,城隍山之瑞石古洞

④大约至不堪者,葛岭之玛瑙寺

⑤朝霞映于柳外,尽态极妍

⑥白莲香里,清风徐来

A.①②⑤    B.①③④    C.②③⑥    D.④⑤⑥

3.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概括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作者凡事都喜欢独出己见,不屑于人云亦云。有的名胜,并不觉得它有何妙处,有的虽不是名胜,却自认为妙不可言。

B.作者的父亲让他到杭州拜宿儒赵省斋先生为师,在杭州作者趁着闲暇之时游览了吼山的美景。

C.作者认为西湖的水最佳的是玉泉,因为那里水清鱼多,有活泼的趣味,而湖心亭,六一泉则不够“雅近天然”。

D.在紫云洞喝酒至微有醉意,作者登上紫云洞上面的朝阳台之顶极目远眺,觉得眼前是有生以来所见的最妙之景。

4.把文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

1)有赵省斋先生名传者,杭之宿儒也。

2)相传有巨鳞潜伏,余投饵试之,仅见不盈尺者出而唼食焉。

 

1.A 2.C 3.B 4.有一位赵省斋先生,名叫赵传,是杭州的名儒(或:有经验的儒者)。(“宿”1分,判断句1分,句意通顺1分)(2)相传有巨大的鱼潜伏其中,我投鱼饵来试探,仅仅见到不足一尺的鱼儿跃出水面来吃食。(“鳞”“盈”各1分,句意通顺1分) 【解析】 1. 试题分析:馆:住。回到语境中,此处馆为名词活用作动词。理解实词一定要回语境,结合上下文来理解。 考点: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B。 2.2】 试题分析:①属于毫无可取之处,原文已指出“一无可取”。 ④葛岭之玛瑙寺大概属于最不值得看的,原文已指出“大约至不堪”。解答类似题目要善于运用排除法,根据①可排除AB,再揣摩④就可选出正确答案。 考点:筛选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C。 3.3】 试题分析:作者到山阴拜师,吼山在山阴,不是杭州。解答此类题时,阅读一定要细致,要回到原文中逐句比较,阅读一定要沉得住气。 考点: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4.4】 试题分析:翻译第一句时注意“宿”此处应为老成博学的意思,宿儒意为名儒,整个句子为判断句,翻译时要体现;第二句时注意“鳞”根据语境理解为鱼,“盈”解释为足、满。做翻译题时,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然后思考命题者可能确定的赋分点,遵循“信、达、雅”的三字原则,运用“留、删、替、补、调”的五字方法进行翻译。 考点: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能力层级为理解B。 参考译文: 山水的怡情悦目,如云烟般在眼前飘逝,只不过领略其大概,不能尽兴探寻到幽僻的妙境。我凡事都喜欢独出己见,不屑于人云亦云。所谓名胜的标准,贵在心有所得,有些名胜,并不觉得它有何妙处,有的不是名胜,却自认为妙不可言。 我十五岁那年,父亲稼夫公住在绍兴赵县令的衙门里任幕僚。有一位赵省斋先生.名叫赵传,是杭州的名儒。赵县令延请他教授孩子的学业,我父亲也叫我投拜在先生门下。在闲暇的日子里出外游玩,我们来到吼山。靠近吼山看见一个石洞,里面豁然空阔,四面都是悬崖峭壁,俗名叫“水园”。临水建构了五间石阁,对面石壁上有“观鱼跃”三字。水流深不可测,相传有巨大的鱼潜伏其中,我投鱼饵来试探,仅仅见到不足一尺的鱼儿跃出水面来争食。石阁后面有条路通旱园,旱园内乱石林立,有的像拳头胡乱矗立,有的横向摊开如手掌,有的柱石削平了顶端,再在上面垒块大石头,人工雕凿的痕迹清晰可见,毫无可取之处。游览完毕,我们在水阁里设宴饮酒,叫随从燃放爆竹,轰然一响,千山万壑一齐回应,好像听到了打雷的声音,这是我小时候畅游的开始。 到绍兴的第二年,赵先生因为双亲年迈而不能远游他乡,所以在家中设馆授徒。我于是也跟着到了杭州,西湖胜景也因此得以饱览畅游。要说结构的精妙,我认为以龙井为最佳,若论小巧玲珑,天园排在第二位。山石的奇妙则首选天竺山的飞来峰和城隍山的瑞石古洞。水之佳则在玉泉,因为那里水清鱼多,有种活泼的趣味,大概最不值得看的,就是葛岭的玛瑙寺。其他像湖心亭、六一泉等景致,各有各的妙处,不能一一说尽,但都不脱脂粉气,反而不如小静室那样幽雅僻静,情趣接近于天然。 苏小小的墓在西冷桥旁边,成八角形,上面立了一块碑,用大字刻着“钱塘苏小小之墓”。从此,凭吊古迹的骚人墨客,再不用左右徘徊四处寻找了!我想自古以来湮没于世间而不能流传的忠烈们的魂魄,本来就不可数尽,即使流传但不能久远的也不在少数。小小一个歌妓罢了,从南齐到如今,却尽人皆知,这大概是灵气所聚集的地方,作了西湖山水点缀的缘故吧! 西冷桥北面几步远的地方有崇文书院,我曾经和同学赵缉之在这里投考。当时正值长夏,我们起得很早,出了钱塘门,过了昭庆寺,上了断桥,坐在石栏杆上。旭日即将升起,朝霞从柳叶外映照过来,枝条的形态充分展现,极其美丽。在白莲花的幽香里,一股清风徐徐吹来,令人身心都觉得清爽。走到崇文书院,考题还没有出。午后交了卷,和缉之在紫云洞纳凉。紫云洞很大,可以容纳几十人,洞顶的石孔可以透过日光。有人摆了些小桌子和矮凳子,在这里卖酒。我们便宽衣喝了点小酒,尝了尝干鹿肉,味道很好,用鲜嫩的菱角和雪白的莲藕下酒,微有醉意才走出紫云洞。缉之说:“上面有朝阳台,非常高旷,何不乘兴一游?”我也兴致大发,奋勇登上山巅,只觉西湖如明镜,杭州城如弹丸,钱塘江如练带,极目远望,可达数百里。这是我有生以来见到的第一大景观。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6分)

1)民生各有所乐兮,      。(屈原《离骚》)

2)水何澹澹,     。(曹操《观沧海》)

3     ,亦足以畅叙幽情。(王羲之《兰亭集序》)

4)连峰去天不盈尽,     。(李白《蜀道难》)

5)复道行空,     。(杜牧《阿房宫赋》)

6)雁过也,正伤心,     。(李清照《声声慢》)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草原上有对狮子母子。

小狮子问母狮子:妈,幸福在哪里?

母狮子说:幸福就在你的尾巴上。

于是小狮子不断追着尾巴跑,但始终咬不到。

母狮子笑道:傻瓜!幸福不是这样得到的!只要你昂首向前走,幸福就会一直跟随着你!

要求:(1)必须符合文体要求;(2)角度自选;(3)立意自定;(4)标题自拟;(5)不得抄袭,不得套作。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材料,完成后面题目。(7分)

杭州某校高二的一堂选修课上,老师与学生打开微信,上课时师生刷微信进行讨论交流。

把微信带进课堂,家长们又是怎么看的?记者做了一个小调查,意外发现,不少家长觉得是件好事。有的家长说,网络容易让人放松;有的父母就利用家校微信群,来和老师,甚至自己的孩子沟通。也有家长质疑:青春期的孩子需要更多地与人直接交往和沟通,现在学生在家的大部分时间已经花在电脑、手机上了。如果课堂上老师还以这些信息化手段为主,会不会让孩子变得只会用信息化手段进行交流?

你对微信带进课堂有何看法?请简要阐述。(要求:表达简明连贯,言之成理;150字左右。)

 

 

查看答案

下面两段文字均有一处语病,请加以修改。(2分)

从以上的事实中,告诉我们学好科学文化知识不是轻而易举的事,要刻苦努力才能过关。

 

他让出的房,解决了两户住房困难的居民。

 

 

查看答案

请以下列词语中的任意一个为话题写一句20字以内的话(至少用一种修辞手法),表达一定的哲理。(2分)

供选词语:黑板/钉子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