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这两首诗,完成后面题目。(6分) 溪 亭 林景熙 清秋有馀思,日暮尚溪亭...

阅读下面这两首诗,完成后面题目。(6分)

 

                                         林景熙

清秋有馀思,日暮尚溪亭。

高树月初白,微风酒半醒。

独行穿落叶,闲坐数流萤。

何处渔歌起?孤灯隔远汀。

1.诗人运用了哪些反映时间变化的意象来表现其情感?(2)

2.请结合全诗,评析第三联中“穿”、“数”二字的艺术效果。(4)

 

1.(1)用“日暮”即落日,“月初白”即初升的月亮这两个意象,表现时间由傍晚到明月初升的变化,表现作者的孤独寂寞情感。( 2分) 2.“独行穿落叶,闲坐数流萤”句中“穿”字写出了在萧萧落叶中穿行,而无人相伴的孤独。一人独坐而无聊,一个“数”字表现了主人公的动作神态,更表现出闲极无聊的寂寞情感。( 4分) 【解析】 1.1】 试题分析:所谓意向就是指包含作者思想情感的物象,找出能够反映时间变化的意象不难,即“日”和“月”,日是落日,月是初升的月,时间上的变化是从傍晚到明月初升的夜晚。结合上下文,日暮时分作者还只身一人坐在溪亭里,月亮升高了,作者还在高树林里独行,可以看出作者是孤独寂寞的。 考点:评价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2. 试题分析:此类炼字题的解法是,首先弄明白要评析的字是什么意思,然后放到诗句中结合语境解释,最后要点出这个字的使用起到了什么效果,一般从意境、情感方面来分析。此题“穿”即穿行之意,在高林落叶中穿行,给人一种孤独落寞之感。“数”是指作者在夜晚闲坐数流萤,可以看出作者是无聊寂寞的。然后根据步骤规范答案即可。 考点: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题目。

关木匠传

 []袁中道

关木匠,名廷福,少与诸匠伍,无所知名。

予族有佣,病死。佣亦豪族也,啖佣儿为证,以诉于官。廷福方持斧凿为人架屋回,闻之,夜入城。至旦,私呼佣儿饮,携出城可四五里,复与饮。佣儿醉,夜乃卧之破庙中。是日晡,县官讯两家狱,佣家仓促失其儿。县官曰:“若状言有子可证者,今安在?”佣家无以应。县官以为欺己,反得罪。明日佣儿还,事已定,无所用之。知为关廷福所为,予族大德之。里中乃始知有关廷福也。

里中柞林潭边,有麦田数百亩,初为予家有,有周姓者云是己产,连年构讼。予家厌讼,乃贱其直以与一霍姓者。于是两家大争,麦熟时,周乃觅勇士数十人往刈,周人刀梃备至,颠踣满野。正困苦时,廷福为人伐木回,过见之不平。大怒,持手中斧向之。周人皆走,立杀其魁一人。霍氏惧,知周必诉于官,度廷福且走,己当独罪,乃急呼与饮。既至,霍楔其门,廷福笑曰:“我为公抱不平,杀人至死,罪自我当之,若走,非男子也。”

周果讼霍于官,不及廷福。县官讯两家狱,廷福从旁出曰:“杀人者关廷福也,周强霍弱,廷福一时见不平,提斧杀之。大丈夫自杀自当,岂以祸及平人,霍氏无罪。”县官壮而怜之,授以意,令以主谋归霍氏。廷福不易辞。县官不得已,定如律。每年讯,上官皆疑之,几经历十余讯,竟不易辞,卒死狱中。

廷福不识一字,亦不知何者为义侠,然其抱不平,至死不挠,大有男子气。今世士大夫,遇小小利害,即推诿他人,以宽己责,况生死之际乎!彼所谓读天下之书者也!乡人曰:“囚耳,乌足道?”予曰:“士大夫慷慨就义,即呼之曰忠臣,曰义士。惟曰‘囚耳,囚耳’。此所谓真意气也!”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知为关廷福所为,予族大之  德:感激

B.乃贱其以与一霍姓者          直:价值

C廷福且走,已当独罪          度:估计

D不易辞,卒死狱中            竟:竟然

2.以下六句话分编为四组,全都直接体现关廷福侠义的一组是(    3分)

   至旦,私呼佣儿饮,携出城可四五里,复与饮。

   大怒,持手中斧向之。

   度廷福且走,己当独罪,乃急呼与饮。

   周果诉霍于官,不及廷福。

   我为公抱不平,杀人至死,罪自我当之,若走,非男子也。

   每年讯,上官皆疑之,几经历十余讯,竟不易辞,卒死狱中。

   A①③⑤     B①④⑥    C②④⑤    D②⑤⑥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本文记叙一个普通木匠路见不平挺身相助,以及自作自担当、至死不挠的大丈夫行为。

B.关廷福持斧相救以解霍氏之困,而霍氏为求自保,欲借饮酒之名不让关廷福离开霍家。

C.关廷福锄强扶弱的义举感动了县官,他本想借关廷福报复私愤,但关廷福不改供词。

D.文末批评了当世士大夫见义不为和乡人不明大义,称赞了普通百姓真正的慷慨意气。

4.把原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

(1)若状言有子可证者,今安在?(3)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县官壮而怜之,授以意,令以主谋归霍氏。(3)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6分)

1)茕茕孑立,                      (李密《陈情表》) 

2                     ,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李煜《虞美人》)

3)寄蜉蝣于天地,                     (苏轼《赤壁赋》)

4)香远益清,                      (周敦颐《爱莲说》)

5                    ,恨别鸟惊心。  (杜甫《春 望》)

6                     ,此时无声胜有声。(白居易《琵琶行》)

 

查看答案

阅读以下材料,按要求作文。

乌鸦站在树上,整天无所事事,兔子看见乌鸦,就问:我能像你一样,整天什么事都不用干吗?乌鸦说:当然,有什么不可以呢?于是,兔子在树下的空地上开始休息,忽然,一只狐狸出现了,它跳起来抓住兔子,把它吞了下去。

如果自己想站着什么事情也不用干,那就必须得站得非常高,只有站得高的人,才有绝对的话语权!

要求:①立意自选    ②文体为记叙文或议论文   ③字数不少于800字。

 

查看答案

阅读以下选段,完成后面的问题。

①会议开幕式在学校体育馆举行,当曼德拉精神(huàn     发、笑盈盈地出现在主席台上时,使台下群众一片欢腾、雀跃。②欢呼声像一阵阵热浪激荡着整个体育馆,掌声和欢呼声长时间经久不息。③曼德拉频频招手致意,在群众的欢呼声中发表主旨讲话,(chǎn      述了新南非政府将以《重建和发展计划》建设南非,解决广大人民所关心的住房、水电、教育、就业等。④开幕式结束退场时,曼德拉被人们围得水泻不通,代表们纷纷争着要与自己爱戴的领袖握一握手。

1.根据文中括号内的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2分)

                                 

2.文中有一个错别字,请将它找出来并改正。(1分)

         改为            

3.文中有几句病句,请找出其中两句并改正。(4分)

         改为                          

         改为                          

 

查看答案

现代文阅读(15分)

隔窗相望

贺点松

一棵梧桐树的阴影下,蹲着一个黑瘦的中年汉子。他上穿一件皱巴巴的衬衫,下穿一件脏兮兮的黑裤子,脚上一双“踢死牛”布鞋,没穿袜子。他不断地取下脖子上的短毛巾揩额上、颊上大颗大颗的汗珠。他的脚旁放着一只鼓囊囊的塑料袋,塑料袋里装着一套衣服、几包方便面,还有许多鲜黄的杏子。

学校是新建的学校,梧桐树是去年才栽的,它投下的阴影勉勉强强地能遮住壮年汉子。

我经过他身旁时,他正又一次用短毛巾揩脸上的汗。

“找学生吧?”我问。

他赶紧站起来,脸上堆着笑:“是找学生。”

我又问:“在哪一班?”

他说:“二(3)班。”

“二(3)班?”

“嗯。”

 “学生叫什么名字?”

“赵飞。”

我心里“咯噔”一下。

“刚才下课没找着呀?”

“来得不巧,进校门时刚敲上堂(课)钟(铃)。”

我看看表,第二节课才上5分钟,就是说,这位父亲还得在酷暑中苦熬40分钟!

我说:“这儿太热,教学楼北边台阶上凉快,坐那儿去吧!”

不敢再多看这位父亲,赶紧走进教学楼。

赵飞是我班的“双差生”,学习差,成绩差。作为班主任,从高一到高三,我不知做了他多少思想工作,都没有什么效果,近来,顽劣程度还有增加。我上了二楼,走到班的教室外,隔窗观察。是语文课。王老师正在动情地讲着,学生们听得入神。可是,赵飞已趴在靠窗的课桌上睡觉。赵飞此举,我已见怪不怪,而今天却让我非常恼怒,真恨不得冲进去把他揪起来狠狠地揍一顿。

我点起一支烟,猛吸一口,有了一个主意。我轻敲一下窗子,示意赵飞的同桌叫醒他,让赵飞出来。

赵飞被叫醒了,揉着眼。“跟我来!”赵飞跟着我进了办公室。大概认为我又要教训他了,摆出一副水泼不进刀枪不入的满不在乎的架势。

我说:“往里边站点儿,赵飞。”

赵飞往里边站了点儿。

我说:“再往里边站点儿,站到窗户前。”

赵飞大大咧咧地站到窗前。

我说:“这节语文课,你在睡觉吧,赵飞?”

赵飞轻描淡写地说:“是。”

我说:“我想让你观察一个人。观察之前我想提醒你,今年夏天天气干旱,持续高温,今天的气温是38摄氏度。你要一边观察一边思考:那个人来干什么?他为什么蹲在那儿?他一生最大的愿望可能是什么——好啦,隔着你旁边的这扇窗户,那个人你抬眼就能看见——开始吧!”赵飞抬眼一望,转身就要出去。我用极其严厉的语气说:“站着!按我说的做!”

赵飞不敢再动。

办公室里静极了,只有吊扇转动的“呼呼”声。

赵飞的眼里有了亮晶晶的东西。

赵飞的喉头在蠕动。

赵飞的双肩剧烈地抖动着。

下课的铃声响了,赵飞终于“哇”的一声哭出声来。

“老师,我……”赵飞泣不成声。

我严厉而又语重心长地打断了他的话:“什么也别说,去吧,我相信你是一个善于思考的学生,我不想听你现在怎么说,我想看你今后怎么做!”赵飞咬着嘴唇重重地点点头,向我深深鞠了一躬,转身跑出办公室

从此,赵飞像换了一个人,期末考试,赵飞的成绩跃入了全班前列。

1.以下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5分)

A.文章的开头便对“中年汉子”进行的详细的描绘,其作用在于体现这位“汉子”的艰辛及其对孩子的深深的爱,同时也为后文故事情节的发展作好了铺垫。

B.作者在故事的细节上也费了很多心机,如“壮年汉子不停地揩脸上的汗”,侧面描写衬托出天气的炎热。“赵飞的眼里有亮晶晶的东西,他的喉头在蠕动”,细节描写使故事的描写得以开拓。

C.当赵飞来到办公室后,“我”让他站在了窗边,他抬头便看到了在外面苦苦等候自己的父亲,感动得流下了眼泪,并迅速向父亲冲去。

D.小说中的老师根据实际情况,对原本让人头疼的“双差生”——赵飞,采取了“另类”的教育,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E.本文通过人物与人物之间,人物前后之间的反差对比,产生了强烈的对比效果,突出了父爱伟大和师恩浩荡的主题。

2.请简要说说“我”在文中的作用?(4分)

 

3.结合全文,请说说题目“隔窗相望”的深刻内涵。(6分)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