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张惶 部署 一炷香 却之不恭
B.矍铄 作祟 天然气 出奇致胜
C.胁从 起迄 文绉绉 一筹莫展
D.浮浅 编纂 拉拉队 理屈词穷
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A.针灸(jiǔ) 癸丑(guǐ) 积攒(zǎn) 咫尺天涯(chǐ)
B.召开(zhāo) 模样(mú) 啜泣(chuò) 牵强附会(qiǎng)
C.夹克(jiā) 晕车(yùn) 溯源(sù) 病入膏肓(huāng)
D.付梓(zǐ) 档案(dàng) 供奉(gōng)令人咋舌(zé)
新东方英语培训学校的一位教师在课堂上讲过这样一段意味深长的话:将小小的汉堡做到世界各国的人都爱吃,就是麦当劳和肯德基;将一瓶汽水卖到世界各地去,就是可口可乐和百事可乐;将英语培训班做到美国纽约证券交易所上市,就是新东方。
阅读这则材料,根据你的联想或感悟写一篇记叙文或议论文。自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得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阅读以下新闻内容,完成题目。(12分)
①“遛狗不见狗,狗绳提在手,见绳不见手,狗叫我才走”“世界上最远的距离,是牵着你的手,却看不见你的脸”……各类关于雾霾的段子近期在网上广为流传。环保部专家认为,中国接下来将进入雾霾高发期。目前我国正在经历发达国家二三十年前的阶段,即由于城市化过程发展和城市布局不合理而导致的区域性的雾霾高发。假如城市的污染治理没有得到根本改观,城市化过程中不注意城市之间的相互影响,不留下足够的通道,不考虑污染物稀释扩散结构的话,这种局面在中国至少还会持续10-20年。
②“雾霾天”、“PM2.5”、“爆表”,刚刚过去的2013年,这些与空气质量有关的专业词汇在中华大地得以迅速普及。如果说2013年年初雾霾还是北京的专利,那么年底的那场蔓延全国的雾霾则让更多人领教了其威力。度假天堂海南岛也未能幸免。连日来,地方“两会”陆续召开,“治霾”成为会上最重要的议题。1月18日,北京人代会分组讨论中,旁听的北京市长王安顺透露,自己已向国务院立下治霾“生死状”,保证在2017年前实现空气污染治理目标,国务院领导则开玩笑称完不成任务就“提头来见”。
③中国人民大学环境政策研究所主任宋国君告诉时代周报记者,“可以说,现在的雾霾问题就是地方环保局不作为造成的。现在空气质量信息和企业污染排放信息数据缺失现象非常严重。没有数据,很多讨论都是没有意义的。”“事实上,和雾霾相关的就是排放,而目前在我国技术上是可以实现达标排放的。”
1.用一句话概括以上新闻材料的主要内容。(3分)
2.请针对主要新闻事实写一篇150字左右的新闻评论。(9分)
阅渎下面的文字,完成题目。(12分)
跨栏高手
[马来西亚]张依苹
小时候随母亲上街,母子俩总会比同时出门的邻居早到菜市场。我们从不顺着大路走,更不爱用斑马线和天桥。母亲最是会打算。
“喏,从这边到那边,至少得走一分钟。阿弟呀!你手脚灵巧,从栏杆爬过去得了!”她自己也应声跨了过去。母亲每天总忙得漏吃一二顿饭,也就比一般中年妇女轻盈,加上“训练有素”,手一撑,跳过及腰的围栏,根本易如等闲。孩子们渐渐长大,父亲的生意开始赚得多,家里生活水准大大提高,也就买起汽车来。母亲不再走路上街,当然也没再表演“跨栏”。我念小学,一直到初中,年幼时过马路的习惯还保留着。就在中四那年,同学广生被车撞得脚骨碎裂,听说是从街上的围栏跳下来时给货车碰到。结果,锯了一边脚,每天倚着拐杖。自此,我对“跨栏”敬而远之。近年,自己加入有车阶级行列,不知不觉对街上的“爬栏”、“跨栏”高手起了恶感。在高速公路上驾驶,忽地窜出一个人影,来个紧急煞车,不禁憋了一肚子气,不停下来么,难不成搞出第二个广生来!街上永远不乏此道中人。朝气蓬勃的青少年,略笨重的中年人,初出茅庐的儿童,老当益壮的老年人,围栏周遭一直都是热闹的。母亲已届不惑之数,身子日形瘦小,简直皮肉见骨,精神更是一年比一年差,医生说,必须做些轻便的运动。那天,带母亲上街散步,她见到围栏对面一间药铺,嘴里念着:“阿弟,我去前面买些参。”
说罢手已扶住栏杆。我忙阻止:“阿妈,走那边吧!”到底人老了,没能翻过去,我倒松了一口气。不经意地眼光飘到远处的围栏。一个残废者正靠着围栏休息,然后缓缓把拐杖放到另一面栏,吃力地压着围栏的横柱,把身体一弹,过去了,重新拿起拐杖,支在腋下,一跛一跛地横过马路。我转回头,母亲正小心地钻过围栏的空隙。啊!清瘦了的母亲竟能穿过半尺宽的栏格。何时,方才越栏的跛子已走至我们旁边。我下意识地看他一下,他的眼睛居然也盯着我。我不由得多看他一眼,脑海忽地闪出一个名字……“广生!”
1.谈谈本文是如何描写“母亲”这个形象的。(6分)
2.综观全文,作品表现了怎样的主旨感情?(6分)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后面题目。
记鸟语
林语堂
到了日月潭,每一个毛孔都舒服起来了。毛孔可以泄汗,泄汗就可以使汗化气,汗化气即减少热度,所以这是一副天然冷气机。人身有三万六千毛孔,就有三万六千架的小型冷气机。所以出得汗,就爽快。避暑要诀,倒不一定在不出汗,是必要出汗时,汗出得来。你穿上洋服,挂领带就有十一层布封在脖颈上,把冷气机堵住,汗出不来,气泄不得,非造物之罪也。(外衣领处必是夹的,故两层,再翻领是四层;衬衫此处又翻领又为四,合为八,领带二,又加当中铺垫一层为三,故为十一,即十一道封条,不许泄气。)假定不被封锁,清风徐来,轻轻吹过毛孔上小毛,就非常适意。若是不居山上而居城市,山风吹不到,是人为的,又非造物之罪也。领带之为物,乃北欧寒带演化出来的服装,与热带最不相宜。有时入乡随俗,不得不戴,真是无可奈何。这且表过不提,单说日月潭的鸟语。
公冶长懂鸟语,这不是不可能,只是常人不大理会而已。语言发源于诗歌,先有感叹吟唱,然后有文字语言。这是语言学上的Sing-SongTheory。世界文学史,都是先有诗歌,才有散文,所谓“诗亡然后春秋(散文)作”,本来是应当如此的。所谓语言,只是传达意思的方法。蜜蜂觅到好花盛开处,回来巢中向他蜂作特别跳舞,报道消息,并指示花园方向,是一种语言。两蚁相遇于途中,交须一会,亦是传达的意思。所以中文说鸟语,不说鸟歌,是对的,是能特别体会鸟类的生活。
新近我家买几只鸡来养。有一早晨一小雄鸡忽然学唱,负起他司晨的责任了。其声音嘶而促,绝不像大雄鸡的响澈。你绝对想不到,这一唱,把笼中的小姐都发昏了,个个心里乱跳,发出温柔缱绻的声音,说“我在此地”。其声音,有母鸡呼小鸡的温柔,而却没有老母鸡的粗鄙。
日月潭有各种野鸟。在晨光熹微、宇宙沉寂,可恶的人类尚在梦寐中之时,众鸟可以自由自在无忧无虑地开他们的交响乐会。大概日月潭的鸟语可分四五种,而最特别的是一种我所谓时哉鸟,唱的主调是“时哉——时哉!”重叠的唱,而加以啁啾的啭喉音。那天我没听见子规鸟的“思归!思归!”不知有没有。我想春天应该有的。江浙人说子规的叫是弟弟哭他被继母迫死的哥哥,泣血而死,化为杜鹃,因为江浙音呼“哥哥”为“孤孤”。众乌的语式不同,其中也有:
“快起来!快起来!”这是早眠早起很勤谨的一种小鸟,呼其同类,觅好虫吃。
“臊!臊!害臊!”声音非常粗暴。这是一种厌世的岩栖高士,以为举世沉浊,不足与庄语,无疑的,他是黄老派的。
“莫踌躇!莫要踌躇!可别胡涂!”——声音非常轻细而婉约动人。
其余还有仅发唧唧咄咄的短音。时哉鸟,唱的啭音特别多,夹杂别的话,再以“时哉!时哉!”主题为结束。这样此唱彼和,隔山相应,鸟音渡水而来,以湖山为背景,以林木为响声,透过破晓的蓝天,传到我的耳朵来,自然成一部天然的交响曲。这是在庭院内以鸟笼养鸟所领略不到的气象,其自然节奏及安插,连他们的静寂停顿而后再来,都是有生气的,百鸟齐鸣的情形,大率如下。
“啾啾!还不起?快起来!快起来!我说快起来!”忽然天上传来的美乐,SO,MI,RE,DO-SO,SO,MI,RE,DO……TR……TR,TR时哉!时哉……TR,可不是吗?……时哉!时哉!……不起,不起,还不起?SO,Ml,RE,DO-SO,SO,MI,RE,DO…… ……莫踌躇!别糊涂,莫要踌躇……TR……时哉,时哉,时哉!可不是吗?时哉!时哉!时哉!还不起,还不起?臊!臊!害臊!SO,MI,RE,DO-SO,SO,MI,RE,DO,(静默半分钟)……啾!……啾!啾,莫糊涂,莫踌躇……时哉!时哉!时哉!……”
1.文章第一段提到的日月潭有什么特点,写其有何作用?(3分)
2.请赏析文中划线的句子。(6分)
(1)所以中文说鸟语,不说鸟歌,是对的,是能特别体会鸟类的生活。(2分)
(2)在晨光熹微、宇宙沉寂,可恶的人类尚在梦寐中之时,众鸟可以自由自在无忧无
虑地开他们的交响乐会。(4分)
3.本文的语言很有特色,请结文章加以分析。(6分)
4.文章中开篇对于“泄汗”“领带”的描写,被人认为是“走题”之笔。你有何理解?请简要陈述。(6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