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下列各项中加点成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我们捐出的这点财物对灾区人民来说...

下列各项中加点成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我们捐出的这点财物对灾区人民来说虽然只是杯水车薪,但它表达了我们的一份心意。

B.雁荡山的几个景点可以说是各有千秋,当然,要说印象最深刻的,还是大龙湫,高崖飞瀑,如白龙吸水,真是巧夺天工

C每日到局只要把照例的公事办完,立刻回公馆吃饭,一到下午,便一个人安步当车,出门逍遥自在去了。

D装饰在屋脊上的脊龙,原来缺角少须,那四只龙爪干枯得有如鸡爪,经他一革新,竟变成栩栩如生蛟龙

 

B 【解析】 试题分析:B巧夺天工:精巧的人工胜过天然,形容技艺极其精巧。这里用以形容自然美景,不恰当。A杯水车薪:用一杯水去救一车着了火的柴草,比喻力量太小,解决不了问题。C安步当车:安:安详,不慌忙;安步:缓缓步行。以从容的步行代替乘车。D栩栩如生:形容作品、画作生动逼真,就像活的一样。多指人工制造的艺术品。辨析成语可从以下五个方面入手:①要分辨成语的语义,有的成语有表层意和深层意,切忌望文生义。②要分清成语的适用范围和对象。③要分清成语的感情色彩。④要识别成语与其他词语的搭配。比如说修饰语与中心与不搭配,动词与宾语不搭配等。⑤要分析成语使用是否符合逻辑。成语使用的“不合逻辑”主要表现是自相矛盾。 考点: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下列各项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

A.熨帖   跌宕   无耻谰言   趋之如鹜

B.欠收   锢   口诛笔伐   计日成功

C.倾刻   沦陷   病入膏肓   变幻莫测

D.潸然   编篡   世外桃园   一筹莫展

 

查看答案

下列各项加点字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

Aqiè)意      xuǎn)赫    然(qiāo   jiá)然而止

B逅(j)       tāo)客     gèng)古   鳞次zhì)比

C伏(zhé)      气fèn)     酬(yìng)   铢必较(zhī

D祷(qí)      攻jié)     zài)体    一丘之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三个学习绘画的人在学艺途中将自己的得意之作以1000元的标价出售,他们的第一位顾客均说了一句相同的话:“您的画怕是值不了那么多吧?”

其中一个人听了后,对自己的画仔细掂量,最终以2000元售出,而他经过后来的刻苦努力,成为著名的画家。他就是丁托列托。

另一个听后只是轻轻地将画撕毁,而从此改行,学习雕塑而成为一代宗师。他就是唐代著名雕塑家杨惠之。

第三个呢,认为自己的画或许真的不值那个价,便降低了要求,以500元出售。至今,他也只是一个三流的画家,以卖画糊口,过着流浪的生活。他一直就生活在我们的身边。

综合上述材料,你有什么所思所感?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注意】①选好角度,确定立意,自拟题目。②不得脱离材料内容及含义的范围作文。③明确文体,但不得写成诗歌。④不得抄袭、套作。

 

查看答案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的空缺部分。(只选3小题)

1)凤兮!凤兮!何德之衰!                                           。(《论语》)

2)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                 ,旌旗蔽空,                 ,横槊赋诗,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苏轼《赤壁赋》) 

3          ,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                        。(李煜《虞美人》)

4)乃如左丘无目,孙子断足,终不可用,                           。(司马迁《报任安书》)

5七月七日长生殿,夜半无人私语时。                              。(《白居易《长恨歌》》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后面题目。(5分)

1)子曰:“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论语•为政》)

2)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

(《论语•颜渊》)

3)大将军邓骘闻其贤而辟之,举茂才,四迁荆州刺史、东莱太守。当之郡,道经昌邑,故所举荆州茂才王密为昌邑令,谒见,至夜怀金十斤以遗震。震曰:“故人知君,君不知故人,何也?”密曰:“暮夜无知者。”震曰:“天知,神知,我知,子知。何谓无知!”密愧而出。”  

(《后汉书•卷五十四•杨震传》)

1.孔子认为实践“仁”的途径是什么?(2分)

2.根据所给的三则材料,从个人修养角度谈谈儒家提出的德治的意义。(3分)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