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句子中没有错别字且加点字注音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当三个女子从容地转碾于文明人所发明的枪弹的攒【zăn】射中的时候,这是怎样的一个惊心动魄的伟大呵!
B.中国军人的屠戮妇婴的伟绩,八国联军的惩创【chuàng】学生的武功,不幸全被这几缕血痕抹杀了。
C.我厌恶那种号称铁石心肠的强者,蔑视他们一路棋开得胜的骄横。只有以软弱的天性勇敢地承受着寻常苦难的人们,才是我的兄弟姐妹。
D.我借着爱的轻翼飞过园墙,因为砖石的墙垣【yuán】是不能把爱情阻隔的。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狗被学者们评为最忠诚最勇敢的动物,而狼得到的评价却很低。
狼对狗说:“人的那些评价是以对他们驯服的程度作为标准的。我们是狼,我们宁可得到恶意的评价,也不希望享受你们那些辉煌的荣耀。”
狗说:“虽然我们驯服于人类,但更重要的是我们会看门,会守夜,会向他们摇尾巴,甚至还会搞侦察,这些是实实在在的成绩,我们因此感到荣耀。”
上面的材料,引发你怎样的感悟或联想?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注意】①选好角度,确定立意,自拟题目。②不得脱离材料及含义的范围作文。③明确文体,但不得写成诗歌。④不得抄袭、套作。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的空缺部分。 (只选3小题)
(1).仰之弥高,钻之弥坚。 , 。 (《论语》)
(2). ,非利足也, 。 (荀子《劝学》)
(3). ,葬于江鱼之腹中。 ,而蒙世俗之尘埃乎? (《渔父》)
(4).此去经年, 。 ,更与何人说! (柳永《雨霖铃》)
(5). , 。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杜甫《登岳阳楼》)
阅读下列语段,回答23—24题。(5分)
子曰:“子生三年,然后免于父母之怀。夫三年之丧,天下之通丧也。”(《论语》)
墨子曰:“君子战虽有陈,而勇为本焉;丧虽有礼,而哀为本焉;士虽有学,而行为本焉。”
(《墨子》)
1.上述材料中,孔子和墨子对“丧礼”有什么不同的看法?(2分)
2.你更认同谁的看法?简述理由。(3分)
阅读下面这首元曲,完成后面题目。(7分)
[双调]折桂令·西陵送别
(元)张可久
画船儿载不起离愁。人在西陵,恨满东州。懒上归鞍,慵开泪眼,怕倚层楼。
春去春来,管送别依依岸柳。潮生潮落,会忘机泛泛沙鸥。烟水悠悠,有句相酬,无计相留。
[注释]①忘机:忘却心计。②泛泛:在水面飘浮或浮行的样子。
1.画线句写的是 情景,“懒”状出 之情态,“慵”状出黯然神伤之情态,“怕”状出 之情态。(3分)
2.赏析本曲的主要表现手法。(4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题目。(共19分)
叙小修诗
弟小修,少也慧,独喜读老子、庄周、列御寇诸家言,皆自作注疏,多言外趣。既长,胆量愈廓,识见愈朗。的然①以豪杰自命视乡里小儿如牛马之尾行而不可与一日居也泛舟西陵走马塞上穷览天下而诗文亦因之以日进。大都独抒性灵,不拘格套,非从自己胸臆流出,不肯下笔。其间有佳处,亦有疵处,佳处自不必言,即疵处亦多本色独造语。然予则极喜其疵处,而所谓佳者,尚不能不以粉饰蹈袭为恨,以为未能尽脱近代文人气习故也。
盖诗文至近代而卑极矣,文欲准于秦、汉,诗则必欲准于盛唐,剿袭模拟,影响步趋,见人有一语不相肖者,划共指以为野狐外道。曾不知文准秦、汉矣,秦、汉人蜀尝字字学《六经》欤?诗准盛唐矣,盛唐人曷尝字字学汉、魏欤?唯夫代有升降,而法不相沿,各极其变,各穷其趣,所以可贵,原不可以优劣论也。且夫天下之物,孤行则必不可无,必不可无,虽欲废焉而不能;雷同则可以不有,可以不有,则虽欲存焉而不能。故吾谓今之诗文不传矣。其万一传者,或今闾阎妇人孺子所唱《擘破玉》《打草竿》之类,犹是无闻无识真人所作,故多真声,不效颦于汉、魏,不学步于盛唐,任性而发,尚能通于人之喜怒哀乐、嗜好情欲,是可喜也。
盖弟既不得志于时,多感慨;贫复不任贫,病复不任病,故多愁。愁极则吟,故尝以贫病无聊之苦,发之于诗,每每若哭若骂,不胜其哀生失路之感。予读而悲之。大概情至之语,自能感人,是谓真诗,可传也。而或者犹以太露病之,曾不知情随境变,字逐情生,但恐不达,何露之有?且《离骚》一经,忿怼之极,明示唾骂,安在所谓怨而不伤者乎?穷愁之时,痛哭流涕,颠倒反覆,不暇择音,怨矣,宁有不伤者?且燥湿异地,刚柔异性,若夫劲质而多怼,峭急而多露,是之谓楚风,又何疑焉?
(选自《袁宏道集笺校》)
[注释]①的然:鲜明的。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既长,胆量愈廓 廓:广大,开阔 B.文欲准于秦、汉 准:比较
C.见人有一语不相肖者 肖:模仿得像 D.而或者犹以太露病之 病:责备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然予则极喜其疵处 则直前诟虏帅失信
B.不效颦于汉、魏 辞楼下殿,辇来于秦
C.故尝以贫病无聊之苦 举以予人,如弃草芥
D.予读而悲之 不知东方之既白
3.下列对原文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作者用饱含感情的笔调为弟弟小修的诗作序,指出小修诗作的价值所在,进而引出并阐述自己“独抒性灵、不拘格套”的文学创作主张。
B.第二段以今之诗文不传与民间歌谣可以流传的判断,大胆批判近代蹈袭的习气,末段以《离骚》为例,连用反问,证明情至之语的重要。
C.作者认为秦汉文、盛唐诗之所以了不起,就在于他们对前人的超越,而小修诗“多本色独造语”的瑕疵之处恰恰就是一种创作上的超越。
D.作者认为坎坷的经历造就了小修与众不同的性格才情,他把贫病无奈的苦楚抒发于诗,这些诗是真情流露,虽然不雅,却可以流传于世。
4.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3分)
的然以豪杰自命视乡里小儿如牛马之尾行而不可与一日居也泛舟西陵走马塞上穷览天下而诗文亦因之以日进。
5.把文中画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7分)
(1)唯夫代有升降,而法不相沿,各极其变,各穷其趣,所以可贵,原不可以优劣论也。(4分)
(2)任性而发,尚能通于人之喜怒哀乐、嗜好情欲,是可喜也。(3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