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写一篇文章。 易中天教授在《闲话中国人》说,人生有三“得”,...

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写一篇文章。

易中天教授在《闲话中国人》说,人生有三,即学习时沉得住气,成功后弯得下腰,失败时抬得起头。这三也是一个人为人处世的准则和必备的素质。

对上述三得,你有何体验或思考?请选择其中的一得,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1)写记叙文或议论文。(2)不得透露个人信息。(3)不得抄袭,不得套作。(4)不得少于700字。

 

微笑着面对失败 失败总是不讨人喜欢。人们往往逃避失败,可即使是令人羡慕的 成功 者的身后也有走过失败的路。既然这样,何不微笑着面对失败? 美国令人闻风丧胆的五星上将麦克阿瑟曾两次被西点军校拒之门外;流行歌坛的无冕之王猫王曾被开除出剧团;韩国当红的人气天王Rain曾无数次被“你长得太丑”这句话拒绝;而现在中国流行乐坛的周杰伦成名前更是饱受失败的打击…… 现在,这些曾经的失败者们无一不站在成功的制高点上为人们所铭记。是什么令他们走出失败的深渊?微笑,是微笑改变了一切。我指的微笑不仅仅是一个表情,而是包含这个表情背后的乐观和坚毅。无论是麦克阿瑟还是周杰伦,他们为了梦想,付出着无数的努力。他们将追求成功的过程中遇到的磨难化作了一个个灿然的微笑,用乐观的心态迎接每一次失败的打击。于是命运终于垂青了他们,赐予他们与微笑等值的荣耀。 失败不会是一个人永远的烙印。渺小与伟大,断裂与永恒,瞬间与历史,全在于你面对失败的态度。悲观者说:“成功太难了,我做不到。”于是愁眉苦脸无精打采地将命运交付给时间;乐观者说:“失败有什么可怕的,我能行!”于是笑容可掬斗志昂扬地挑战命运。时间对于二者不同的态度,给出了最公正的判决:悲观者还是失败,而乐观者获得成功。 我们每个人都会面对失败,与其消极等待春暖花开,不如笑脸相迎。这样做有两个好处,首先,从心理上给自己减压,不会被失败压抑得喘不过气来;其次,有了精神支柱,微笑化作动力来征服失败。这两点带来的直接后果是你始终保有自信心,不为失败击溃。像诗人汪国真所说:“我微笑着走向生活,无论生活以什么方式回敬我。”微笑着面对失败,微笑着面对生活,有一天你一定能发现,笑一笑,没有什么烦恼抛不开。 微笑是人生路上独具特色的风景,常有自然之微笑则是一种气度和胸怀。用微笑去欣赏失败,仿佛用蜡笔为白纸着上色彩;微笑是成功的花,成功是微笑的果,花开了,果才会孕育。即使有一天成功没有降临你的果园,你也不要气馁,列夫托尔斯泰曾说:“菌子没有了,但是菌子的气味留在空气里”,你也应当这样想:成功还没有来,但是微笑的我已经嗅到了成功的气味。 微笑着面对失败,如同梧桐的碎片投入火中发出的烈烈绝响,这才是成功的至高境界。 【解析】 试题分析: 对上述材料的内容,可以从下面几个方面来审题立意: 1.学习时沉得住气——沉稳 2.成功后弯得下腰——谦逊 3.失败时抬得起头——坚强 考点:能写论述类、实用类和文学类文章。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 E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综合语言运用

假如你是一位导游,正好带着一些游客走到孔子的雕像前。请你写一段解说辞,介绍并评价孔子。

要求:(1)运用说明、议论表达方式。(2)运用引用修辞方法。(3)运用虽然……但是……”因为……所以……”句式。(4)结构相对完整,语言简明、连贯、得体。(5)不少于200字。

 

查看答案

名著简述。(3分)

赤壁之战前夕,东吴将领合演了苦肉计,让曹操相信了他的投降。请简述苦肉计的主要人物与情节。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18分)

一根绳子

[印度]塞素·BSR·夏马逖

街上空荡荡的,夜幕笼罩着大地,到处是黑沉沉的,陌生人独自一人走在这空荡荡的街上。今天他的计划落空了,这世界似乎一切都跟他过不去。就在前天,他将父亲的遗体送去火化了。他父亲生前的那些所谓至亲都纷纷前去吊唁。他们无不对这位逝去的老人交口称赞,颂扬他对每个人都是那么的真诚友善、和蔼可亲。毕竟他什么东西也没有留下,什么东西也没有带走。唯一被他和他们遗忘了的遗物是他这个四十岁的儿子。

那又有什么关系呢?陌生人心中暗想。多少次他死里逃生,但总算幸存了下来。如今,摆在他面前的不是什么问题。每当从铁路站台上他那临时凑合的床上醒来,他便面临一个不得不继续面对的严峻的现实世界。他是受过教育的,可是没有满足求职所需要的证书。他向很多部门递过自己的简历,但总是石沉大海。他原本可以谋到一份船员的差事,不料,那船却在一次撞击中沉没了。在这赤贫的年月里,知识又有何用?他不知道在这个世界上,还有什么不可能发生的事。

远处传来的一阵哨声打破了他的沉思。

嗨,伙计!这个时候你在街上干什么?你不知道这一带实行宵禁了吗?一个穿卡其布的警察挥动警棍吼道,你应该待在家内。没等陌生人回答,警察在他的身上乱搜了一阵,结果只在这个陌生人的后衣口袋里搜出了一根绳子。

这绳子是干什么用的?他问道。

长官,这根绳子是用来把我的灵魂从身体带走的!陌生人一本正经地答道。

别胡说!我相信你也没什么可申报的。穿卡其布的警察也一本正经地说。

是的,长官。现在我是身无分文,我所有的钱都买火车票给花光了。我想找份工作。陌生人只得改口。

听了这话,警察动了恻隐之心,邀请陌生人一起去吃饭。虽然只是四块厚厚的煎饼、一块烤土豆外加一点洋葱。陌生人吃了其中两块未加咖喱粉的煎饼。吃完后,陌生人对警察千恩万谢。

空荡荡的街上,依旧黑沉沉的,一阵寒风扫过街道。

突然间,一辆吉普车在路边嘎然而止。从车里走出一个看上去级别更高的警官,显然是奉命到此检查是否发生了什么新的情况。

在警官巡视过程中,陌生人蜷缩到沿街一家早已关门的铺面屋檐里去了。他将衣领裹得严严实实的,以此来阻挡那凛冽的寒风。

无意中,上级警官的话飘进了他的耳里。你听到最新消息了吗?一枚炸弹在邻近地区爆炸了,所以千万要提防那些陌生人,不能放过任何一个罪犯。如此交代了一番,上级警官匆匆上了车,之前还诡秘地丢了一句,这是个机会,别错过。

警察又回到陌生人身边,点燃一支烟。借着火光,警察仔细审视着陌生人的面孔,似乎觉得有点不对劲。这个人会不会是那个本市发生的一系列爆炸案件的幕后制造者?这可是一次近在眼前的机会,警察心里盘算着。他的面孔有点像,但身材不像。看他那副模样似乎在过去一整年里没有哪一天吃过两顿丰盛的饭菜似的,身上没有一丁点脂肪。他的下巴更是瘦得皮包骨,上面胡子拉碴的,可能有好几天都没有刮过了,就像是特意为了突出他的下巴似的。

你是谁?你是干什么的?你从哪儿来的?有谁可以证明你的身份?警察煞有介事地盘问道。

陌生人指着苍天,答道,瞧,我的父亲就在那天上。他给了我生命,但生命却没有了灵魂;他给了我一副身骨,然而它却没有什么肉体;他让我接受了教育却没起到任何作用;他教给了我做人的道德准则,却没有给我留下任何财富。我的口袋只剩下一根绳子还被你搜去了。

警察不由分说抓住陌生人的手,用那根原先装在他口袋里的绳子捆住了他。

别动,我想肯定没错的,你具备成为一名罪犯的所有条件。警察坦率而肯定地说道。

陌生人叹息了一声,他后悔自己带着一根绳子。于是他得出一条颇具哲理性的结论:如果一个人什么都有,他什么都可以夸耀;如果一个人一无所有,那么他最好就什么也别带。

哪怕只是一根绳子!             (选自《世界微型小说名家名作百年经典》)

1.小说没有直接交代陌生人的自杀念头,但在情节中却有暗示,请从文中找出。(4分)

2.文中两次写到街上空荡荡的,黑沉沉的,寒风吹过,请分析其作用。(4分)

3.小说中的警察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从他身上揭示了怎样的主旨?(6分)

4.下面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与概括,不正确的两项是(4分)

A.小说不仅情节上体现了作者的独具匠心,产生扣人心弦的效果,而且采用了倒叙、对比等多种艺术手法,对丰富文章内容与表现人物都有重要作用。

B.小说中陌生人的父亲去世,他一贫如洗;无人帮助,孤独流浪;一心想要自杀,却被警察诬蔑为罪犯被抓,他最终后悔的是带着这根绳子。

C.小说中警官言语不多,却至关重要,当警察对陌生人产生恻隐之心时,警官的出现为情 节制造了波澜,直接造成了警察对陌生人态度的转变。

D.作者以一根绳子为题目,具有以小见大的效果,既表现了主人公一贫如洗的境遇,又体现了主人公无法决定自己命运的卑微与可怜。

E.小说开头写陌生人的父亲去世后,父亲生前的至亲去吊唁,他们对父亲的颂扬赞美成为小说中唯一体现社会温情的人性美的亮点。

 

查看答案

古诗文填空(5题限选4题)(8分)

1)强秦之所以不敢加兵于赵者,           。(《廉颇蔺相如列传》)

山原旷其盈视,           。(《滕王阁序》)

2)携幼入室,           。(《归去来兮辞》)

           ,亦崎岖而经丘。(《归去来兮辞》)

3)薄雾浓云愁永昼,           。(《醉花阴》)

非独蜀之人士及二州牧伯所见明知,           。(《陈情表》)

4)羽扇纶巾,谈笑间,           。(《念奴娇·赤壁怀古》)

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           。(《定风波》

5)元嘉草草,封狼居胥,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休说鲈鱼堪脍,尽西风,           ?(《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两首诗,按要求回答问题。(8分)

江行赠雁    欧阳修

云间征雁水间栖,缯缴方多羽翼微。

岁晚江湖同是客,莫辞伴我更南飞。

归雁    杜甫

春来万时客,乱定几年归?

肠断江城雁,高高向北飞。

【注】此诗写于欧阳修被贬谪下夷陵的路上。缯(zēng)缴(zhuó):猎取飞鸟的射具。

1.两首诗都写到了雁,各自有什么特点?请结合诗句作分析。(4分)

2.两首诗借雁这个意象所表达的情感有何不同?请作分析。(4分)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