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熟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几乎所有造假者都是这样,随便找...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熟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几乎所有造假者都是这样,随便找几间房子,拉上几个人就开始生产,于是大量的垃圾食品厂就雨后春笋般地冒出来了。

B.小周这次获得头奖那是预料之中的事,“项庄舞剑,意在沛公”嘛!组委会的颁奖是早就谋划好了的。

C.历来人们都称颂荆轲“士为知己者死”的精神,我认为如果单从这个角度理解“刺秦”的行为是远远不够的。

D.大堰河逢人便夸赞自己的儿子,就连做梦也情不自禁地盼望儿子得到幸福。

 

C 【解析】 试题分析:A项“雨后春笋”的意思是:春天下雨后竹笋长得很多很快,比喻新事物大量出现。褒义贬用 ,可以改为“接二连三”;B项“项庄舞剑,意在沛公”比喻说话或行动虽然表面上另有名目,其真实意图却在于对某人某事进行威胁或攻击。用在这里不合语境;D项“情不自禁”指控制不住自己的感情。这里做梦时不能说“情不自禁”,不合语境。 考点: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寥廓                            葱茏                            殒身不恤                            绿草如荫

B.黯然                            凄婉                            急不暇择                            风姿绰约

C.混沌                            戮力                            跚跚来迟                            人为刀俎

D.喋血                            噩梦                            嘻笑怒骂                            阴谋密计

 

查看答案

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部正确的一组是(

A(cuán)                            (chù)                            (chuán)                            怩不安(niǔ)

B(chàn)                            (pǐ)                                (ruǐ)                                风云(zhà)

C(xùn)                               (jū)                                          (lǐn)                               拐弯(mò)

D.婆(suō)                                (zǎi)                                (xiān)                            尽裂(z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50分)

迈克尔逊一莫雷实验(测量光速差值的实验)是相对论最有力的证据之一。有一次,爱因斯坦访问美国,在跟迈克尔逊聊天时问道:“对测光速这个实验为什么那么感兴趣?做了那么多工作?

迈克尔逊回答道:因为我觉得它很好玩。

无独有偶。被誉为中国语言学之父的赵元任先生告诉女儿,自已研究语言学也是为了玩儿”。

世界上很多大学者研究某种现象或理论时,常常是为了好玩。在今天看来,淡淡一句好玩儿”背后藏着颇多深意。

请围绕上述材料的内容与含义,结合自己的感悟,写一篇文章。

要求:(1)写议论文。(2)题目自拟。(3)不少于700字。(4)不得抄袭,不得套作。

 

查看答案

请依据下面的开头,续写一段文字。

要求:(1)以对话的形式,表现三位学生读书境界的不同;(2)运用比喻、引用两种修辞手法;(3)语言连贯得体;(4)不少于200字。

三位读书境界不一样的学生ABC在一起聊天,谈到读书的心得……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目

数字人生

吴鲁芹

人生已经沦落到仅剩几个数字。几个数字就可以道尽人生。

这一结论或者感慨是六七年前由一些琐事麻烦所引起的。当时觉得孔老夫子若是生活在所谓工业先进国家,恐怕会修正“小子何莫学夫诗”的理论的;至少会略为让步让小子先学会数一到九,学会运用这些数字,体认这些数字的变化无穷,光芒四射。

上段说起的琐事是指两次微不足道的车祸。一次是大小女从寒舍驾车下山,转弯时偷工减料,使左边来车无法不碰,车身受了一点微伤。可是祸不分大小,报起账来手续同等麻烦,尤其令我自尊心略有不安的是向保险公司报案时,报完姓甚名谁之后,对方说:“更重要的是阁下保险单号码。”好像贱名无足轻重,可以等闲视之。接着就问当事人驾驶执照号码、对方驾驶执照号码、保险单号码,以及判断是非责任警察的号码,总之在抄号码报号码的忙乱中,我忽然体悟到几个数字居然能有那么多的变化,那么多的代表作用,那么大的支配力量。

另一次不但是祸不单行,而且是祸从天外飞来。就在前祸未平之后两天,大小女携二小女去俱乐部游泳,车在停车场给人把尾灯撞坏了。回家带来一张闯祸人留字,文曰:“亲爱的会员同道,对不起,我倒车不慎把你的尾灯撞破了,请与我联络。我的电话号码(一堆数字)、我的保险单号码(一堆数字)、我的驾驶执照号码(又是一堆数字)。这次我有经验了,立刻用各种数字把自己武装起来。而且不再用“来将通名”的方式,不再等对方问有关数字,径行把各种号码像唱山歌一样报出去。

这一晚我似乎是意犹未尽,竟然起了历史考据癖,把皮夹中支配我生活的各种数字,分类排开,看看我是如何沦落到仅剩一堆数字的。呜呼,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数字亦如病茵,侵蚀的过程也是渐进的,渗透之后,就呼朋引类,扩张势力,日子一久,范围愈广,泥淖也就愈深了。回忆我初到异域定居,还十分遵从量入为出的好习惯,凡事都是银货两讫,不欠债是美德已经先入为主。我的一位老朋友说:“迟早你会发现你的美德是行不通的。”他的理论是:长安居,大不易,不赶快建立信用就更不易,而建立信用不能靠美德。美德是抽象的东西,不易捉摸,可以捉摸的是银钱往来。质言之:“欠债能还始有信。”

朋友预卜我的美德行不通,很快就灵验了。因为不出一两月,我进出加油站,付现钱等找钱,感觉的确不便,这一转念之间,就等于尼姑动了凡心,大势不好,抵挡不住诱惑了,于是自言自语“申请一张购油信用卡吧”,从此水闸一开,一泻千里,不可收拾了。有时是动了“方便”的凡心,自投罗网,有时是不请自来,多少表示阁下信用卓著,自愿来笼络投效了。不出两三年,我就有了三种不同牌子的加油站信用卡,两家大百货公司的信用卡,三家“放诸四海皆准”的信用卡。所谓“放诸四海皆准”者是指全球各地通行,无论飞机公司、观光旅馆、百货商店,以及盛宴小酌,一律可用。“方便”的结果是身无分文,身外有债,被一堆数字支配到俯首称臣,旧时常说忙来忙去为了开门七件事,现在是为了维持这一堆数字屹然无恙。而且日子一久,就成了习惯,几乎是相依为命了。

事实上,支配我们生活的还不仅仅是一堆与欠账有关的数字,证明我们身份的有驾驶执照号码(一堆数字),管我们病痛的有医药保险号码(一堆数字),还有一种保险是深恐我们身后过于萧条家属衣食不济的,当然又另是一个号码,又是一堆数字。我们读古人传略,常觉得古人名字真多,某公讳什么,号什么,字什么,又字什么,再加上斋名、笔名等等,写上一两行,不足为奇。百年后若有人考证,今人默默无名,而号码独多,一堆数字紧接着一堆数字,消欤盛哉,无义无情,比不上字与号、斋名、笔名能约略传出一个人的神采。可是一堆数字的魔力实在未可小觑,拿本人来说,代表我的各种数字,除去形容不出吴某人“语言无味面目可憎”以外,其他比较具体的事,如岁入若干、旅行次数多寡,买哪一类的衣服,吃哪一等的馆子,都可以有案可稽,一目了然。

我有时偶发奇想,觉得人类太不安分,小焉者如女人,上帝已经给她一张脸了,她硬要不惜工本另造一张;大焉者如男人(多半是男人),他相信人定胜天,于是把大地糟蹋得体无完肤,而且自鸣得意,说是进步,劝落后的地区赶快跟着工业起飞,飞起了之后再去担心空气污染吧,河流污染吧。凡是在大工业城市住过的人遇到风平浪静之日,污染的空气,特别浓得化不开,呼吸自然短促,很有点此恨难平的模样。东坡居士若是生在今朝,有幸住在工业先进地区,恐怕会把那首《临江仙》的下半阕改为:长恨此身非我有,一堆数字为凭,夜阑风静气难平,湖海污染尽,何处寄余生。

    (选自吴鲁芹作品集《师友·文章》,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91月,有删节)

1.结合全文,谈谈本文以数字人生为题有何寓意?(6分)

2.随着行文的发展,作者对数字的情感态度经历了怎样的变化?(4分)

3.文中多处改写名诗名言,产生了怎样的表达效果?试举一例作简要分析。(4分)

4.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恰当的两项是(4分)

A.文章开篇用两句顶针式的句子,开门见山点出所写对象,简明概括了作者的对人生感叹,从而奠定了全文的情感基调。

B.文章开始说数字变化无穷,光芒四射;然而,强烈的情感却是由于两次微不足道的车祸引起的。调侃的语言背后,说明作者实际上并不认为数字具有那么大的作用。

C.第段作者忽然体悟到几个数字居然能有那么多的变化,那么多的代表作用,那么大的支配力量,排比的句式,强烈地表达出作者对数字之于人生的作用的肃然起敬,接受了数字比姓名更重要的事实。

D.第段作者感叹今人默默无名,而号码独多,一堆数字紧接着一堆数字,消欤盛哉,无义无情,与古人的名号形成对比,写出数字的冰冷、生硬。

E.文章以改写的《临江仙》煞尾,从数字人生的角度呼应了开端,再一次强调了自己的情感,首尾相连,深化主旨。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