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请依据下面的开头,续写一段文字。 要求:(1)以对话的形式,表现三位学生读书境界...

请依据下面的开头,续写一段文字。

要求:(1)以对话的形式,表现三位学生读书境界的不同;(2)运用比喻、引用两种修辞手法;(3)语言连贯得体;(4)不少于200字。

三位读书境界不一样的学生ABC在一起聊天,谈到读书的心得……

 

A说:“‘书中自有黄金屋’,古人读书,多为仕途。在我看来,读书是安稳人生的保障,是幸福人生的地基,我读书是为开阔视野,寻求机遇。”B认为A太过功利:“今朝不似古昔,读书为的是知识,于我而言,书籍如同可自由遨游的知识海洋,我们应为国家发展而读书,不求利益回报。”听完他们的话,C微微一笑道:“我读书如陶渊明,不求甚解,亦不求学富五车。读书于我,是一种习惯,书就是我的米饭。在书中,我欣赏春花秋月,领悟人生百态,居一室而知天下,岂不快哉!想两鬓斑白时,我岂有悔矣!( 【解析】 试题分析:可围绕着“读书的三种境界”写。读书的境界应该指的是一种目标,一种品位或是一种追求。如:把读书的境界分为消遣性读书、功利性读书、鉴赏性读书三种。 考点: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目

数字人生

吴鲁芹

人生已经沦落到仅剩几个数字。几个数字就可以道尽人生。

这一结论或者感慨是六七年前由一些琐事麻烦所引起的。当时觉得孔老夫子若是生活在所谓工业先进国家,恐怕会修正“小子何莫学夫诗”的理论的;至少会略为让步让小子先学会数一到九,学会运用这些数字,体认这些数字的变化无穷,光芒四射。

上段说起的琐事是指两次微不足道的车祸。一次是大小女从寒舍驾车下山,转弯时偷工减料,使左边来车无法不碰,车身受了一点微伤。可是祸不分大小,报起账来手续同等麻烦,尤其令我自尊心略有不安的是向保险公司报案时,报完姓甚名谁之后,对方说:“更重要的是阁下保险单号码。”好像贱名无足轻重,可以等闲视之。接着就问当事人驾驶执照号码、对方驾驶执照号码、保险单号码,以及判断是非责任警察的号码,总之在抄号码报号码的忙乱中,我忽然体悟到几个数字居然能有那么多的变化,那么多的代表作用,那么大的支配力量。

另一次不但是祸不单行,而且是祸从天外飞来。就在前祸未平之后两天,大小女携二小女去俱乐部游泳,车在停车场给人把尾灯撞坏了。回家带来一张闯祸人留字,文曰:“亲爱的会员同道,对不起,我倒车不慎把你的尾灯撞破了,请与我联络。我的电话号码(一堆数字)、我的保险单号码(一堆数字)、我的驾驶执照号码(又是一堆数字)。这次我有经验了,立刻用各种数字把自己武装起来。而且不再用“来将通名”的方式,不再等对方问有关数字,径行把各种号码像唱山歌一样报出去。

这一晚我似乎是意犹未尽,竟然起了历史考据癖,把皮夹中支配我生活的各种数字,分类排开,看看我是如何沦落到仅剩一堆数字的。呜呼,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数字亦如病茵,侵蚀的过程也是渐进的,渗透之后,就呼朋引类,扩张势力,日子一久,范围愈广,泥淖也就愈深了。回忆我初到异域定居,还十分遵从量入为出的好习惯,凡事都是银货两讫,不欠债是美德已经先入为主。我的一位老朋友说:“迟早你会发现你的美德是行不通的。”他的理论是:长安居,大不易,不赶快建立信用就更不易,而建立信用不能靠美德。美德是抽象的东西,不易捉摸,可以捉摸的是银钱往来。质言之:“欠债能还始有信。”

朋友预卜我的美德行不通,很快就灵验了。因为不出一两月,我进出加油站,付现钱等找钱,感觉的确不便,这一转念之间,就等于尼姑动了凡心,大势不好,抵挡不住诱惑了,于是自言自语“申请一张购油信用卡吧”,从此水闸一开,一泻千里,不可收拾了。有时是动了“方便”的凡心,自投罗网,有时是不请自来,多少表示阁下信用卓著,自愿来笼络投效了。不出两三年,我就有了三种不同牌子的加油站信用卡,两家大百货公司的信用卡,三家“放诸四海皆准”的信用卡。所谓“放诸四海皆准”者是指全球各地通行,无论飞机公司、观光旅馆、百货商店,以及盛宴小酌,一律可用。“方便”的结果是身无分文,身外有债,被一堆数字支配到俯首称臣,旧时常说忙来忙去为了开门七件事,现在是为了维持这一堆数字屹然无恙。而且日子一久,就成了习惯,几乎是相依为命了。

事实上,支配我们生活的还不仅仅是一堆与欠账有关的数字,证明我们身份的有驾驶执照号码(一堆数字),管我们病痛的有医药保险号码(一堆数字),还有一种保险是深恐我们身后过于萧条家属衣食不济的,当然又另是一个号码,又是一堆数字。我们读古人传略,常觉得古人名字真多,某公讳什么,号什么,字什么,又字什么,再加上斋名、笔名等等,写上一两行,不足为奇。百年后若有人考证,今人默默无名,而号码独多,一堆数字紧接着一堆数字,消欤盛哉,无义无情,比不上字与号、斋名、笔名能约略传出一个人的神采。可是一堆数字的魔力实在未可小觑,拿本人来说,代表我的各种数字,除去形容不出吴某人“语言无味面目可憎”以外,其他比较具体的事,如岁入若干、旅行次数多寡,买哪一类的衣服,吃哪一等的馆子,都可以有案可稽,一目了然。

我有时偶发奇想,觉得人类太不安分,小焉者如女人,上帝已经给她一张脸了,她硬要不惜工本另造一张;大焉者如男人(多半是男人),他相信人定胜天,于是把大地糟蹋得体无完肤,而且自鸣得意,说是进步,劝落后的地区赶快跟着工业起飞,飞起了之后再去担心空气污染吧,河流污染吧。凡是在大工业城市住过的人遇到风平浪静之日,污染的空气,特别浓得化不开,呼吸自然短促,很有点此恨难平的模样。东坡居士若是生在今朝,有幸住在工业先进地区,恐怕会把那首《临江仙》的下半阕改为:长恨此身非我有,一堆数字为凭,夜阑风静气难平,湖海污染尽,何处寄余生。

    (选自吴鲁芹作品集《师友·文章》,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91月,有删节)

1.结合全文,谈谈本文以数字人生为题有何寓意?(6分)

2.随着行文的发展,作者对数字的情感态度经历了怎样的变化?(4分)

3.文中多处改写名诗名言,产生了怎样的表达效果?试举一例作简要分析。(4分)

4.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恰当的两项是(4分)

A.文章开篇用两句顶针式的句子,开门见山点出所写对象,简明概括了作者的对人生感叹,从而奠定了全文的情感基调。

B.文章开始说数字变化无穷,光芒四射;然而,强烈的情感却是由于两次微不足道的车祸引起的。调侃的语言背后,说明作者实际上并不认为数字具有那么大的作用。

C.第段作者忽然体悟到几个数字居然能有那么多的变化,那么多的代表作用,那么大的支配力量,排比的句式,强烈地表达出作者对数字之于人生的作用的肃然起敬,接受了数字比姓名更重要的事实。

D.第段作者感叹今人默默无名,而号码独多,一堆数字紧接着一堆数字,消欤盛哉,无义无情,与古人的名号形成对比,写出数字的冰冷、生硬。

E.文章以改写的《临江仙》煞尾,从数字人生的角度呼应了开端,再一次强调了自己的情感,首尾相连,深化主旨。

 

查看答案

《巴黎圣母院》第7卷中说,爱斯梅拉达每次提起那两个人都十分恐惧。这两个人除了克洛德之外,还有一个人是谁?这个人与爱斯梅拉达是什么关系?爱斯梅拉达恐惧这个人的原因是什么?(3分)

 

查看答案

名著阅读题6分)

15.下列关于名著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桑丘一上任,公爵的手下就布置了几件疑案来捉弄他,不料都被桑丘一一妥善解决了,判得又公正又清楚。桑丘还制订了一些有益手老百姓的法令,那地方至今遵守大总督·桑丘的宪法。(《堂吉诃德》)

  B.吕布被曹操击败后投奔刘备,屯扎小沛;乘刘备出兵抵御袁术时夺了徐州,把小沛还给刘备。袁术进攻刘备,吕布在辕门射中画戟,勒令双方讲和。不久吕布又攻小沛,刘备兵败,投奔曹操。(《三国演义》)

  C.大卫·科波菲尔在寄宿学校撒伦书院深受校长喜爱;但生日时母亲去世,后父把大卫送去当童工,房东夫妇又欠债入狱。大卫历尽艰辛,最后只能找到了姨婆贝西小姐。(《大卫·科波菲尔》)

D.探春提议凑份子给平儿过生日,众人射覆、行令、划拳,玩了个热闹。结果史湘云醉倒在青石板上;宝、黛于花下说话,黛玉为贾府后手不接忧虑,宝玉却说再后手不接也少不了他和黛玉两人的。(《红楼梦》)

 

查看答案

古诗文填空。(5题限选4题)(8分)

1)桑之落矣,其黄而陨。        。《诗经》

2)于是废先王之道,        。《过秦论》

3)可堪回首,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4        ;郡县逼迫,催臣上道。《陈情表》

5)燎沉香,消溽暑。        。《苏幕遮》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一首宋词,完成后面的题目。(8分)

浣溪沙

苏轼

旋抹红妆看使君,三三五五棘篱门。相挨踏破茜罗裙。

老幼扶携收麦社,乌鸢翔舞赛神村。道逢醉叟卧黄昏。

【注】公元1078年(元丰元年)徐州发生严重春旱,作者作为徐州太守,曾往石潭求雨,果然求得甘霖。初夏,又往石潭谢雨,沿途经过农村。这组《浣溪沙》词即纪途中观感,共五首,这是第二首。使君:苏轼。收麦社:夏天麦收后的祭祀谢恩仪式。赛神:用仪仗、箫鼓、杂戏迎神的活动,又称“赛会”。

1.上片写了一种怎样的情景?旋抹红妆写得极为精彩,请加以赏析。

2.下片用什么描写方式表现诗人的情感?请结合词的最后两句加以分析。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