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数年前,雨果参观——毋宁说是搜索——...

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数年前,雨果参观——毋宁说是搜索——圣母院时,在一座尖顶钟楼的阴暗角落里,发现墙上有个手刻的字:ANATKH(希腊语“命运”的意思)。

B.包身工是一种“罐装了的劳动力”,可以“安全地”保藏,自由地使用。绝没有因为和空气接触而起变化的危险。

C.这是一个二十多岁的姑娘,长得丰满,可爱,皮肤细白,金发碧眼。

D.孔子对自己有过这样一个评价:“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这看上去很普通,但实际上没一点都不容易做到。(《论语·述而》)

 

D 【解析】 试题分析:将“(《论语•述而》)”放在后引号后面。 考点:正确使用标点符号。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在真正的民主拆迁中没有“强制”二字,一切都在相互尊重与协商中解决;而在所有的强制拆迁中也根本没有“民主”二字,这就是两种拆迁方式的云泥之别

B.现代社会,有些人心浮气躁,急于出名,总是做出一些突破道德底线的事,为自己的出名摇旗呐喊,唯恐不能吸引众人的眼球。

C.关于他的籍贯和生平,研究的人虽然很多,但一直言人人殊,始终没有一个定论,因此这个问题还可研究。

D.青年作家王十朋一直认为,文学应该直面时代最主要的真实。新时期以来的中国文学,最能直面时代真实的,打工文学肯定是当仁不让

 

查看答案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的一组是

A.白皙    大拇指    察言观色    众口铄金,积毁销骨

B.喋血    一炷香    轻歌曼舞    盛名之下,其实难符

C.端详    一摊血    不落言荃    黄钟毁弃,瓦釜雷鸣

D.气概    辨证法    春寒料峭    言者无罪,闻者足戒

 

查看答案

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A.躯kè)    门shuǎn)   发财(hèng)   便宜行事(biàn

B.结shù)   棹(zhào)夫    台词(qián)   踽独行(jú)

C闻(fěi)   猿náo)     出去(huō)    纵横阖(bǎi

D结(wǎn)   倒jiào)    汗涔(cén)    不边际(zhuó)

 

查看答案

材料概括分析题(15分)

与鲁迅相遇                程振兴

与鲁迅相遇,是与我的学生———中国当代80后、90后青年的相遇。

年过三旬的我,“身内的青春”已经逝去,“身外的青春”固在。是鲁迅,让我与世上的青年,保持着精神的联系。当代中国,社会病象依然存在,“潜规则”有时超越“显规则”,阻碍青年上升的通道。青年感慨“世界如此险恶,你要内心强大”,但如何才能强大?

时至今日,鲁迅式的“铁屋中的呐喊”,早已打破黑夜的沉寂,并已穿透“无声的中国”。国人不再沉默,他们竞相追逐着“中国好声音”。然而,娱乐界的“中国好声音”,绝非鲁迅式的“真的恶声”。

青年需要一个真正的、精神上的父亲。“俯首甘为孺子牛”的鲁迅,是在“大时代”里,一个肩住了黑暗的闸门,放青年到宽阔光明的地方去,此后“幸福的度日,合理的做人”的父亲的形象。今天的青年,遭遇的是一个“小时代”。他们或许有一个“小爸爸”,但“小爸爸”并非真正的父亲。青年们需要一个精神上的父亲,一个勇敢无畏的父亲,唯有鲁迅能当此重任。鲁迅告诉青年,要敢说,敢笑,敢哭,敢怒,敢骂,敢打,在这可诅咒的地方,击退了可诅咒的“小时代”!作为一个旷代的全智者,铁屋中的鲁迅,早已洞彻了人心的隐秘与幽微:你永远无法叫醒一个装睡的人。即便如此,他依然选择了倔强地反抗,反抗绝望。

于是,在遥远的南中国,一所最偏远的大学校园里,70后的我,向一群80后、90后的青年开讲鲁迅。因为鲁迅,我们相遇,见证精神生命的延续。

(选自《中华读书报》2013124

1.鲁迅式的“铁屋中的呐喊”与国人追逐的“中国好声音”有何不同?(4分)

2.作者为什么说今天的青年遭遇的是一个“小时代”?(5分)

3.你是如何看待作者向80后、90后青年开讲鲁迅这一做法的?(6分)

 

查看答案

简答题(10分)

1.在鲁迅的小说里,帮闲人物几乎无所不在。请列举出《药》、《明天》中的帮闲人物。(5分)

2.《三国演义》中,袁术部将纪灵领兵攻打刘备,当他得知吕布领兵来救刘备后,连忙派人致书吕布,责其无信。布笑曰:“我有一计,使袁、刘两家都不怨我。”(5分)

纪灵为什么责备吕布“无信”?吕布具体用什么计策“使袁、刘两家都不怨我”?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