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材料概括分析题(15分) 孙犁论 贾平凹 读孙犁的文章,如读《石门铭》的书帖,其...

材料概括分析题(15分)

孙犁论                  贾平凹

读孙犁的文章,如读《石门铭》的书帖,其一笔一划,令人舒服,也能想见到书家书时的自在,是没有任何疾病的自在。好文章好在了不觉得它是文章,所以在孙犁那里难寻着技巧,也无法看到才华横溢处。孙犁一生有野心,不在官场,也不往热闹地去,却没有仙风道骨气,还是一个儒,一个大儒。

数十年的文坛,题材在决定着作品的高低,过去是,现在变个法儿仍是,以此走红过许多人。孙犁的文章从来是能发表了就好,不在乎什么报刊和报刊的什么位置,他是什么都能写得,写出来的又是文学。一生中凡是白纸上写出的黑字都敢堂皇而之地收在文集里,既不损其人亦不损其文,国中几个能如此?

评论界素有“荷花淀派”之说,其实哪里有派而流?他的模仿者只看到他的风格,看不到他的风格是他生命的外化,只看到他的语言,看不到他的语言有他情操的内涵,便把清误认为了浅,把简误认为了少。天下的好文章不是谁要怎么就可以怎么的,除了有天才,有夙命,还得有深厚的修养,佛是修出来的,不是练出来的。常常有这样的情形,初学者都喜欢拥集孙门,学到一定水平了,就背弃其师,甚至生轻看之心,待最后有了一定成就,又不得不再来尊他。

孙犁不是个写史诗的人,但他的作品直逼心灵。到了晚年,他的文章越发老辣得没有几个人能够匹敌。举一个例子,舞台上有人演诸葛,演得惟妙惟肖,可以称得“活诸葛”,但“活诸葛”毕竟不是真正的诸葛。明白了要做“活诸葛”和诸葛本身就是诸葛的含意,也就明白了孙犁的道行和价值所在。

1.简要说明文中划线语句的含意。(7分)

2.本文对孙犁的作品有怎样的评价?(8分)

 

1.执着(始终不渝)追求文学的最高境界;淡泊功名利禄;不追求时尚、赶热闹;不避世;有学问、品德高尚。(每点2分,答出4点满分) 2.孙犁的文章写得自在(2分);孙犁创作题材广(2分);孙犁的文章有深厚的修养(2分)(答“语言有情操的内涵”得1分);孙犁的作品直逼心灵,晚年的文章越发老辣(2分)。 【解析】 1. 试题分析:要说明文中画线语句的含意,需从语句本身的内容出发,联系上下文进行分析。题中,画线句子中的“野心”指孙犁执着追求文学的最高境界;“不在官场”说明孙犁淡泊功名利禄;“不往热闹地去”说明孙犁不追求时尚、不赶热闹;“没有仙风道骨”意思是他不避世;“是一个大儒”指出孙犁是有学问、品德高尚的人。 考点: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能力层级为理解B。 2. 试题分析:回答此题,要抓住题中“评价”一语,在文本中筛选有关信息。文章开头就写道:“读孙犁的文章,如读《石门铭》的书帖,其一笔一划,令人舒服,也能想见到书家书时的自在,是没有任何疾病的自在。”这说明孙犁的文章写得自在;文本中又有“他是什么都能写得”一语,这说明孙犁的创作题材广泛;文本中还有“他的语言有他情操的内涵”一语,这说明孙犁的文章有深厚的修养;此外,文本还写了孙犁的作品直逼心灵,晚年的文章越发老辣等。 考点: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简答题(10分)

1.《红楼梦》32回“诉肺腑心迷活宝玉”中湘云、袭人劝说宝玉,宝玉听了大觉逆耳,并称赞林黛玉从来不说这样的混账话。他们跟宝玉说了什么混账话?黛玉听到宝玉的表白后又喜又惊,又悲又叹,请具体说明原因。(6分)

2.“改良!改良!越改越凉,冰凉!”这是《茶馆》中谁的台词,他为什么要这样说?(4分)

 

查看答案

下列对有关名著的说明,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

A.《家》中,高家因高老太爷久病不愈便请巫师来捉鬼,巫师说要捉高公馆所有房间的鬼,但当捉鬼捉到觉慧的房间时,却被觉慧挡在了门外。

B.《子夜》中,当吴荪甫等待公债市场斗争能传来好消息时,王和甫却打电话告诉他,屠维岳已将资金投给了赵伯韬,这让吴荪甫深感大势已去。

C.《老人与海》的故事情节首尾呼应:开端是小男孩曼诺林在黎明时分送圣地亚哥出海;结尾是圣地亚哥扛着工具回来,小男孩再来看他。

D.《阿Q正传》中写阿Q临死前,感到最遗憾的事有两件:一是画押时,圆圈没有画圆;二是游街时,没有唱出几句戏。

E.《三国演义》中写诸葛亮出山时,先写司马徽推荐,后写徐庶再荐,之后用刘备三顾茅庐等情节来铺垫请出诸葛亮。

 

查看答案

阅读材料,完成后面问题。(10)

1.用斜线“/”给下面文言文中的画线部分断句。(限6处) 6分)

庄荀皆文士而有学者,其《说剑》《成相》《赋篇》,与屈骚何异。扬子云之文好奇,而卒不能奇也,故思苦而词艰。善为文者,因事以出奇。江 河 之 行 顺 下 而 已 至 其 触 山 赴 谷 风 博 物 激 然 后 尽 天 下 之 变 子 云 唯 奇 故 不 能 奇 也。 

(陈师道《后山诗话》)

2.文中提到的“庄荀”指谁?写出他们的姓名。(2分)

3.本文认为“扬子云之文好奇,而卒不能奇”的原因是什么。(2分)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照要求作文。

一个人可以走得很快,但不可能走得很远,只有一群人才能走得更远。(非洲谚语)

在这人世间有些路是非要单独一个人去面对,单独一个人去跋涉,路再长、再远,夜再黑、再暗也得独自默默地走下去。(席慕容)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不要写成诗歌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后面问题。

对悲剧的深沉纪念            王开岭

在对悲剧的日常感受上,除了重大轻小的不良嗜好,人们总惯于以整体印象代替个体的不幸——以集体的名义遮蔽最真实的生命单位。

数字仅仅描述体积,它往往巨大,但却被抽空了内涵和细节,它粗糙、笼统、简陋、轻率,缺乏细腻成分,无疼痛感,唤不起我们最深沉的人道主义的感受。过多过久地停留在数字上,往往使我们养成一种粗鲁的记忆方式,一种遥远的旁观者态度,一种徘徊在悲剧之外的客人立场,不幸仅仅被视为他者的不幸,被视为一种隔岸的彼在

如此,我们并非在关怀生命、体验悲剧,相反,是在疏离和排斥它。说到底,这是对生命的一种粗糙化、淡漠化的打量,我们把悲剧中的生命推得远远的,踢出了自己的生活视野和情感领地。久之,对悲剧太多的轻描淡写和迎来送往,便会麻木人的心灵,情感会变得吝啬、迟钝,太多的狭隘和不仁便繁殖起来了,生命间的良好印象与同胞精神也会悄悄恶化。

感受悲剧最人道和理性的做法:寻找现场感!为不幸找到真实的个体归属,找到那一个,又一个……”的载体。世界上,没有谁和谁是可以随意叠加和整合的,任何生命都唯一、绝对,其尊严、价值、命运都不可替代。生生死死只有落实在具体的身上才有意义,整体淹没个体、羊群淹没羊的做法,实际上是对生命、对悲剧主体的粗暴和不敬,也是背叛与遗忘真善的开始。

同样,叙述灾难和悲剧,也必须降落到实体和细节上,才有丰满的血肉,才有惊心动魄的痛感和震撼,它方不失为一个真正的悲剧,悲剧的人性和价值才不致白白流失。

记得有个地方的犹太人遇难者纪念馆,在设计上就注重了的清晰,它拒绝用抽象数字来控诉什么,而是费尽心机地搜录了大量个体遇难者的信息:日记、照片、证件、信件、日用品、纪念物、甚至还有声音资料……当你对某一个名字感兴趣时(比如你可以选一个和自己容貌酷似或生日相同的人),便可启动某个按钮,进入到这个个体的生命故事中去,与其一道重返半个世纪前或晴朗或阴霾的日子,体验那些欢笑和泪水、安乐和恐怖、幸福和屈辱……这样一来,你便完成了一次对他人的生命访问,一次珍贵的灵魂相遇。

记住了他,也就记住了恐怖和灾难,也就记住了历史、正义和真理。与这位逝者的会晤,相信会对你今后的每一天、你的信仰和价值观,产生某种影响。它会成为你生命中一个珍贵的密码——灵魂密码。这座纪念馆贡献了真正的悲剧

重视,重视那些不幸人群中的,爱护生也爱护死,严肃对待世上的每一份痛苦,这对每个人来说都意义重大。它教会我们一种打量生活、对待同胞、判断事物的方法和价值观,这是我们认知生命的起点,也是一个生命对待另一个生命的最正常态度。在世界眼里,我们也是一个,忽视了这个,也就丧失了对人和生命最深沉的感受。

其实,生命之间,命运之间,很近,很近。

1.请简要概括本文的论述思路。(6分)

2.文中写犹太人遇难者纪念馆有何作用?请简要分析。(6分)

3.本文题为对悲剧的深沉纪念,请联系全文说说深沉的内涵。(6分)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