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各题。 马 语 莫言 ①像一把粗大的鬃毛刷子在脸上拂过来...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各题。

马   语

莫言

像一把粗大的鬃毛刷子在脸上拂过来拂过去,使我从睡梦中醒来。眼前晃动着一个巍然的影子,宛如一堵厚重的黑墙。一股熟悉的气味令我怦然心动。我猛然惊醒,身后的现代生活背景悄然退去,阳光灿烂,照耀着三十多年前那堵枯黄的土墙。墙头上枯草瑟瑟,一只羽毛灿烂的公鸡站在上边引吭高歌。墙前有一个倾颓的麦草垛,一群母鸡在散草中刨食。还有一群牛在墙前的柱子上拴着,都垂着头反刍,看样子好像是在沉思默想。弯曲的木柱子上沾满了牛毛,土墙上涂满了牛屎。

我坐在草垛前,伸手就可触摸到那些鸡,稍稍一探身就可以触摸到那些牛。我没有摸鸡也没有摸牛,我仰脸望着它——我亲密的朋友——那匹黑色的、心事重重的、屁股上烙着“Z99”字样的、盲目的、据说是从野战军里退役下来的、现在为生产队驾辕的、以力大无穷任劳任怨闻名乡里的老骒马。

马,原来是你啊!我从草垛边上一跃而起,双臂抱住了它粗壮的脖子,我心潮起伏,泪珠在它光滑的皮上滚动。它耸耸削竹般的耳朵,用饱经沧桑的口气说:别这样,年轻人,别这样。我不喜欢这样子。没有必要这样子。好好坐着,听我跟你说话。它晃了一下脖子。我的身体就如鸿毛般脱离了地面,然后就跌坐在麦草垛边,伸手就可触摸那些鸡,稍稍一探身就可以触摸那些牛。

我端详着这个三十多年没有见面的老朋友。它依然是当年的样子:硕大的头颅、伟岸的身躯、修长的四肢、瓦蓝的四蹄、蓬松的华尾、紧闭着的不知道什么原因盲了的双目。于是,若干的情景就恍然如在眼前了。

我曾经多少次揪它的尾毛做琴弓,它默默肃立,犹如一堵墙。我曾经多少次坐在它宽阔平坦的背上看小人书,它一动也不动,好像一艘搁浅了的船。我曾经多少次对邻村的小孩子炫耀它,编造它的光荣历史,说它曾经驮着兵团司令冲锋陷阵,立过赫赫战功,它一声不吭,好像一块没有温度的铁。我还多少次向村里的老人请教,想了解它的历史,尤其想知道它是怎样瞎的,无人告诉我。我还多少次抚摸着它的脖子问:亲爱的马,你的眼睛是怎么瞎的?是炮弹皮子崩瞎的吗?是害红眼病弄瞎的吗?是老鹰啄瞎的吗?——任我千遍万遍地问,它不回答。

我现在回答你。马说。马说话时柔软的嘴唇笨拙地翻动着,不时地显露出被谷草磨损了的雪白的大牙。它的声音十分沉闷,仿佛通过一个曲折漫长的管道传递过来。这样的声音令我痴迷,令我陶醉,令我惊悚,令我如闻天籁,不敢不认真听讲。

马说:日本有一个著名的关于眼睛的故事。琴女春琴被人毁容盲目后,她的徒弟也是她的情人佐助,便自己刺瞎了眼睛。还有一个古老的故事,俄狄浦斯得知自己杀父娶母之后,悔恨交加,自毁了双目。你们村子里的马文才舍不下新婚的媳妇,为了逃避兵役,用石灰点瞎了双目。这说明,世界上有一类盲目者,为了逃避,为了占有,为了完美,为了惩罚,是心甘情愿自己把自己弄瞎了的。当然,你最想知道的,是我为什么瞎了眼睛……”马沉吟着,这个话题勾起了它的无限辛酸的往事。

马说:几十前年,我的确是一匹军马,我屁股上的烙印就是证明。我的主人是一个英武的军官,他不仅相貌出众,而且还满腹韬略。我对他一往情深,如同恋人。有一天,他竟然让一个散发着刺鼻脂粉气息的女人骑在我的背上。我心中恼怒,精力分散,穿越树林时,撞在了树上,把那个女人掀了下来。军官用皮鞭抽打着我,骂我你这匹马!从此,我决定再也不睁开我的眼睛……”

原来你是装我从麦草垛前一跃而起。

不,我……”马说着,调转身,向着那漫漫无尽的黑暗的道路,义无反顾地走去。

1.这篇文章中包含了马的三个故事,请根据文意按照故事发生的时间顺序简要概括。(6分)

2.选角度,赏析第⑤自然段中划线的句子。(4分)

我曾经多少次揪它的尾毛做琴弓,它默默肃立,犹如一堵墙。我曾经多少次坐在它宽阔平坦的背上看小人书,它一动也不动,好像一艘搁浅了的船。我曾经多少次对邻村的小孩子炫耀它,编造它的光荣历史,说它曾经驮着兵团司令冲锋陷阵,立过赫赫战功,它一声不吭,好像一块没有温度的铁。

3.释最后三段中出现的三个字在文中的含义。(4分)

你这匹马!   

原来你是装!   

不,我……

4.从全文看,作者用了怎样的写作手法?请结合文意简要分析。(4分)

 

1.(6分)①几十年前,军马因为主人的责骂不愿再睁开眼睛;②三十年前,少年的“我”与为生产队驾辕的马成为好朋友;③三十年后,我从梦中惊醒后又见到老马,听它讲“眼瞎”的故事。(评分标准:每条2分,意思正确即可酌情给分;顺序错误扣2分。) 2.(4分)答案示例:运用排比和比喻修辞手法;用“我曾经多少次……”排比写出三十年前“我”与马相处的具体细节,把马比作“墙、船、铁”,写出它静默肃立、不愿张扬的特点,表现了我对马的喜爱和敬重之情(1分)。(评分标准:手法2分,分析2分,意思对即可;其他赏析角度酌情给分。) 3.(4分)糊涂(或“不懂事”或“不明事”);丧失视力;心甘情愿的盲目,是一种高贵的清醒,是对个体尊严的维系。(评分标准:前两点每点1分,第三个2分。) 4.(4分)作者用了象征手法(“借物喻人”或“以马喻人”),借一匹因主人谩骂而毅 然装瞎的马(1分),表达了对那些在不公平的命运前保持气节、维系尊严的人的敬佩之情。(评分标准:手法2分,分析2分。) 【解析】 1. 试题分析:本题解答时要注意题干的暗示,一是“有关马的故事”,二是“三个故事”,三是“按照故事发生的时间顺序”,因此考生应首先从原文中筛选出有关马的三个故事,然后按时间顺序排列三个故事,整理答案。④⑤两段写30年前“我”和马成为朋友,⑧段写了马“瞎”原因,⑥—⑩段写了“我”听马讲述故事。 考点:分析作品结构,概括作品主题。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2. 试题分析:赏析句子可以从以下几个角度进行,语言表达上,是否运用手法(修辞手法、描写手法、表现手法),有无特殊句式,精妙词语运用等;写了什么内容,表达了怎样的情感或主旨;结构上有什么作用,例如,总领下文、承上启下、为后文作铺垫、前后呼应、总结上文或总结全文、点明中心或升华中心等。本题可以从修辞手法角度赏析,也可以从结构作用的角度赏析,无论哪一个角度,赏析时都要分析画线句子的内容、含义。 考点: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品味精彩的语言表达艺术。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3. 试题分析:理解词语含义,既要把握词语的表层含义,又要注意词语的比喻义、引申义,更要理解词语的语境义。本题中第一个“瞎”,是军官因马摔了女人而骂马的话,所以,不是取的本义,而是说马“糊涂、不明事理”;第二个“瞎”则是本义“眼睛看不见东西”;第三个“瞎”,是马在认清军官的丑恶嘴脸后,心甘情愿的不想去看,是马在被骂之后的清醒的反映。 考点: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品味精彩的语言表达艺术。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4. 试题分析:这类题目在解答时既要答出所用手法,又要分析使用这种手法表达了什么内容,有什么效果。本文是一则状物散文,写物的目的是为了抒情或说理。这类散文常用手法为托物言志、象征、比喻。本文就是用了象征手法表达了对像马一样能保持气节的人的崇敬和赞美之情。 考点:分析作品体裁的基本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探讨作者的创作背景和创作意图。能力层级为探究F。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为右面这幅漫画拟一个标题,然后说一说漫画讽刺了怎样的社会现象。(4分)

 

满分5 manfen5.com

    题:                 2分)

讽刺现象:                 2分)

 

查看答案

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2个字。(4分)

美国有一种蝉,每17年才叫一次,像钟表一样准确。这种蝉为什么选择在地下生活那么多年?原来,周期蝉最早出现在大约180万年前,那个时候北美正处于冰河期,气候极不稳定,经常会遇到冷夏。          ,假如它们出土后正好遇到低温,就死定了。科学家经过计算发现,假如在1500年的时间里每50年出现一次冷夏,那么7年蝉的成活率是7%,11年蝉的成活率是51%,17年蝉则是96%。显然,         

 

查看答案

趵突泉公园扩建后,有人题写了一副楹联。请用下面的词语组成这幅对联。(4分)

柳色  泉声  鸣环佩  展画屏  入耳  迎眸

 

查看答案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6分)

1子曰:           ,于我如浮云。(《论语·述而》)

2)穷且益坚,                     。 (王勃《滕王阁序》)

3                    ,两朝开济老臣心。(杜甫《蜀相》)

4              ,却话巴山夜雨时。(李商隐《夜雨寄北》)

5)马作的卢飞快,                  。(辛弃疾《破阵子》)

6                      ,尽荠麦青青。(姜夔《扬州慢》)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回答问题。(8分)

北 山

王安石

北山输绿涨横陂,直堑回塘滟滟时。

细数落花因坐久,缓寻芳草得归迟。

   []王安石晚年隐居金陵,筑室于钟山(今紫金山,又叫北山)的山腰中。②陂:池塘。③堑:护城河。

   1.第一句的输绿词别致典雅,试结合诗歌前两句分析该词的妙处。(4分)

   2.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诗人是如何表达的?请结合全诗加以分析。(4分)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