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各题。 原形文化与伪形文化 刘再复 如果说《论语》是儒家...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各题

原形文化与伪形文化

刘再复

如果说《论语》是儒家文化的原形,那么《山海经》则是整个中华文化的形象性原形原典。它所凝聚、所体现的是一种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的中华文化精神,其中的英雄无私无畏、不知算计、不知功利,他们代表着中华民族最原始的精神气质。《红楼梦》也体现了中国的原形文化,不仅因为小说的开篇就紧连着《山海经》,而且因为《红楼梦》中的主人公和他心爱的诸女子,以及浸透于全书的赤子情怀,都远离《山海经》之后的巧取豪夺的世界。贾宝玉知其不可而为之,用他的天真挑战着一个庞大的泥浊世界,与夸父、精卫一样呆傻。《山海经》所呈现的中国原形文化精神是热爱、造福人的文化精神,是婴儿般拘囿质朴内心的精神。《红楼梦》连接、呈现并丰富化了的正是这种精神。《西游记》的主人公孙悟空及唐僧所呈现的也是这种精神,二人所形成的心灵结构,是童心和慈悲心融合为一的结构。孙悟空如同不死的刑天,而唐僧则给他以慈悲的规范,唐僧所要造化的英雄是造福的英雄,这一基本精神和《山海经》完全相同。

若以《山海经》为坐标和参照系,便可发现《水浒传》与《三国演义》这两部小说发生了严重的伪形。其英雄已不是建设性的英雄,而是破坏性的英雄,其生命宗旨是不断地砍杀人。他们不是要去补天,而是打着替天行道的旗号无法无天或自己想成为。他们已失去《山海经》时代的天真,或把天真编织为粗暴与凶狠,或埋葬天真与政治,走向天真无邪的极端反面,耍尽心术与权谋,智慧用于杀人与征服。两书袭用传统的忠义理念,但没有灵魂和精神指向——只有情绪,没有信念;只有政治沙场,没有审美秩序。鲁迅则用三国气水浒气来描述,实在恰切不过。中国文化的原始精神,到了这两部经典便走到了伪形的高峰。

中国原形文化系统中,早期又有一个女性文化的原形。女性在原形中具有创世的地位,既补天又造人的创世者女娲就是女性,这是中国文化原形的象征。《山海经》中另一女性精卫(炎帝之女),化为精卫鸟后以填海为目标,是补天的对应性行为。西周时期周人始祖后稷的母亲姜嫄,传说她于郊野践巨人足迹而怀孕生后稷。战国时期老子《道德经》中有知其雄,守其雌牝常以静胜牡雌性优胜理念,反映出其哲学精神指向是重性、柔性和雌性。这都为女性能站立于大地而奠定了哲学基础——英雄文化不等于雄性文化,真正的英雄必须把握刚与柔、雌与雄的合理关系;男性英雄应该充分尊重女性。这种雌性优胜的哲学是中国的原形哲学,是中国文化真正的精华。而《水浒传》和《三国演义》则是这种哲学的变形变质。两部经典在崇尚雄性暴力的同时蔑视、仇视雌性,砍杀和利用女性,从而展示了中国文化最黑暗的一页。

节选自刘再复《双典批判》,有删改)

1.下列原形文化的理解,最恰当的一项是

A.中国原形文化最具代表性的是《红楼梦》与《山海经》中的英雄,他们都具有赤子情怀,远污浊世界。

B国原形文化的精神,在《山海经》《红楼梦》和《西游记》里的英雄人物身上,都呈现出相同的精神实质。

C.中国原形文化认为女性具有创世的地位,这为女性站立于大地奠定了哲学基础,《山海经》里的女娲就是其中的代表。

D.中国原形文化系统,既包括能造福人类、内心慈悲、勇于担当的英雄文化,还包括体现雌性优胜的女性文化。

2.关于中国文化发生了伪形,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水浒传》里的英雄跟《山海经》里的英雄有所不同,主要是前者发生了伪形变为破坏性的英雄。

B.《三国演义》里的英雄自己想成,他们走向英雄文化的反面,耍尽心术与权谋,将智慧用于杀人与征服。

C鲁迅用来评价两部经典,充分说明传统的理念不可取,没有灵魂的作品将会发生伪形

D.《水浒传》和《三国演义》在崇尚雄性暴力的同时蔑视、仇视雌性,是雌性优胜哲学的变形与变质。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西游记》里的唐僧和孙悟空呈现出童心和慈悲心融合为一的心灵结构,这一基本精神与《山海经》的基本精神相同。

B.中国文化的原始精神,到了《水浒传》和《三国演义》便走到了以雄性暴力为主要内容的伪形文化的高峰。

C.《山海经》中炎帝之女精卫,是又一个女性文化原形代表,她化为鸟后的填海行为,与女蜗补天的行为相对应。

D.《道德经》中有牝常以静胜牡的理念,告诉我们真正的英雄必须把握刚与柔、雌与雄的合理关系。

 

1.D 2.C 3.D 【解析】 1. 试题分析:A、B、C三项都不全面,A、B说的是英雄文化,C项说的是女性文化,只有D项既包括了英雄文化也包括了女性文化,所以选D项。 考点: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B。 2. 试题分析:C项曲解原文,由原文“两书袭用传统的“忠义”理念,但没有灵魂和精神指向——只有情绪,没有信念;只有政治沙场,没有审美秩序”可知,并不是“传统的‘忠义’理念不可取”。 考点: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3. 试题分析:由原文“战国时期老子《道德经》……反映出其哲学精神指向是重‘水’性、柔性和雌性”可知D项错。 考点: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句是

A乐羊子妻的断织、大诗人李白的磨杵成等典故对我们耳熟能详,告诉我们的正是一个字,持之以恒终有所成。 

B.在会上,互联网商业大佬们认真分析了小米手机和某国外知名品牌手机在营销竞争时采取的策略,对此,达成了共识。

C.在千百年的流传中,声胜有声”“横看成岭侧成峰等名句成了家喻户晓的格言,这不仅是成功的诗歌创作,更是成功的哲理表达。

D.取适量的益母草,捣碎取出汁液,每天早晚涂抹在长斑的皮肤上,可以有效淡化已经生成的色斑,减少日晒对皮肤的损伤。

 

查看答案

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明朝陶宗仪在《辍耕录》中记载,黄道婆因辛苦织布而积劳成疾,返回乌泥泾数年后便猝谢世,村民莫不感恩洒泣而共葬之。

B.在老年人回忆中,三十年前的月亮是欢愉的,比眼前的月亮更大,更圆,更白;然而隔着三十年的辛苦路往回看,再好的月色也不免带点凄凉。

C漓江出版社出版的南美作家马尔克斯的《霍乱时期的爱情》,被列入《获诺贝尔文学奖作家丛书》。

D.人走茶凉伤感吗?不伤感!真正伤感的是:人走了,把我的茶杯也骗走了;王小波先生的这句经典话语让人回味不已。

 

查看答案

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使用正确的一句是

A.孔子带领弟子到处漂泊,甚至在陈国、蔡国的旷野荒郊饥饿彷徨,饱经艰险,虽然满腹经纶,却找不到安身之地,实在令人恻然鼻酸。

B.一次偶然的机,少年海涅在皇家花园的叹息小径读到《堂吉诃德》,这次阅读为他打下了他精神世界的底子,导致他日后多次重读这部巨著。

C.本场篮球赛,两队的比分紧咬,比赛处于胶着状态,直到最后一节辽宁队突然哑火,新疆队才水落石出,最终拿下了比赛。   

D汉人梁统主张治国用严刑重法,却因此获罪于天下,两个儿子死于非命,至孙辈家族被灭,可网恢恢疏而不漏。 

 

查看答案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发轫      掉书袋      步入正      轻歌曼舞

B.泄秘      绵里针      趋之若鹜      天随人愿

C临摹      壁上      竹报平安      凭心而

D.装潢      主旋律      稍纵既逝      一副春

 

查看答案

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怨(mán)    )       洗室(guàn)    叹(

B逐(jué)    发(bèng)   击手()       瓜熟落(

C菜(zhái)     本(shé)     产(pāo)      因废食(

D.湖)     xiù)      入quàn)    手成春(zhuó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