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 知识分子与文化先觉 冯骥才 文化自觉是清醒地认...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

知识分子与文化先觉

冯骥才

文化自觉是清醒地认识到文化与文明的意义和必不可少。然而,对于知识界来说,只有自觉还不够,还要有先觉,即文化的先觉。

知识分子的性质之一就是前瞻性和先觉性。在全社会的文化自觉中,最先自觉的应是知识分子。文化先觉是知识分子的事。

文化先觉是指知识分子要自觉地站在时代的前沿,关切整个文化的现状、问题与走向,敏锐地觉察到社会进程中崭露出来的富于积极和进步意义的文化潮头,或是负面的倾向。当然,不只是发现它、提出它、判定它;还要推动它或纠正它,一句话——承担它,主动而积极地去引领文化的走向。

文化先觉首来自知识分子的文化责任。一个时代如果没有一批富于文化良心、淡薄功利的知识分子,没有他们的瞠目明察、苦苦思辩与敢于作为,这个时代的文化就会陷入混沌与迷茫。就像“五四”时期那一批优秀的知识分子,给那个困扰纠结的时代注入了进步与光明的力量。

知识分子要首先成为文化先觉的思想的实践者,在实践中修正自己、判定自己和验证自己,而不是坐而论道,指点江山,与现实风马牛不相及。任何有价值的思想都是大地里开出的花,而真正美丽的花除去美丽,还要结成种子,回落在大地里,开放出更加绚烂的花来。

先觉者都应是先行者。

文化先觉不是一种觉察,而是一种思想。它由广泛的形而下的文化观察与体验中,发现到时代性的新走向新问题,通过形而上的思辨而产生的一种具有思想意义的新认识。

这种先觉不一定都在国家民族文化层面上,也有生活、城市、习俗乃至审美等不同的文化层面与方面。关键是要对它保持锲而不舍地守望与关切。先觉又是一种境界一种状态;这种境界和状态产生于具有高度文化责任和知识精神的知识界。

当然,文化的先觉还要来自广阔的文化视野。没有对文化的博知与深究,对文化史的学养,对当代世界不同类型国家文化的广泛关照,敏锐、深刻和富于真知的文化先觉从何产生?在精神领域里,高度不会凭空而起,深度加上广度才会产生高度。

文化自觉与文化先觉有所不同。文化自觉的要求具有普遍性,而文化先觉——由于它具有发现性、进取性、引领性,它的要求似乎要更高一层。它不是某个人一定具备的,却是知识界应该努力追求的。或者说,知识分子本来就应有这种先觉性。失去这种责任和性质就不再是知识分子,而只是有知识的人

对于转型期间的当代中国,文化上充满内在的冲突与活力,问题与希望,文化现象无比纷繁,有待我们去思辨与认知。因此说,文化先觉,它既是文化发展的需要,更是知识分子的职责与使命。

(选自《人民日报》,略有改动)

1.下面对“文化先觉”的解说,不准确的一项是

A文化先觉是指知识分子自觉地站在时代的前沿,敏锐地觉察到社会进程中崭露出来的富于积极和进步意义的文化潮头。

B文化先觉是知识分子的事,是一种产生于知识分子中境界和状态,这些知识分子必须具有高度的文化责任。

C文化先觉不一定都体现在国家民族文化层面上,也体现在生活、城市、习俗乃至审美等不同的文化层面与方面。

D文化选觉是一种思想,产生于对文化的博知与深究,对文化史的学养,对当代世界不同类型国家文化的广泛观照。

2.关于“文化自觉”与“文化选觉”的区别,下列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A文化自觉是清醒地认识到文化的意义,知识分子不一定要有;文化先觉是文化的前瞻性和先觉性,知识分子必须要有。

B文化自觉的要求具有普遍性,而文化先觉的要求比文化自觉更高一层,因为文化先觉还具有发现性、进取性和引领性。

C文化自觉属于全社会,文化先觉则是知识分子本来就具有的,失去了文化先觉的责任和性质就不再是知识分子。

D文化自觉是每个人都有的,文化先觉则不是每个人一定具备的。文化先觉是知识分子的事,是知识界应该努力追求的。

3.根据文意,下列说法不恰当的一项是

A知识分子应走在全社会自觉的前列,自觉地承担起自身的文化责任,主动积极地引领文化的走向。

B先觉者都应是先行者,知识分子要首先成为文化先觉的思想的实践者,在实践中修正、判定和验证自己。

C“五四”时期的知识分子,都为那个时代注入了进步和光明的力量,今天的知识分子要以他们为榜样。

D当代中国正处于转型时期,文化上既充满活力和希望,也存在冲突和问题,有待于我们去思辨与认知。

 

1.A 2.B 3.C  【解析】 1.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考生对“文化先觉”的理解。解答此题要在原文中找到相应区间,将选项与原文进行比对,辨析它们的异同。A项在文本第三段,原文是这样的“文化先觉是指知识分子要自觉地站在时代的前沿,关切整个文化的现状、问题与走向,敏锐地觉察到社会进程中崭露出来的富于积极和进步意义的文化潮头,或是负面的倾向。”选项表述不全面,还应包括“负面的倾向”。 考点: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B。 2.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考生对“文化先觉”和“文化自觉”的区别。解答此题要在原文中找到相应区间,将选项与原文进行比对,辨析它们的异同。A项前半句在文本的第一段,“不一定要有文化自觉”误,原文意思是“只有自觉还不够”;C项在原文的第十段,文化先觉“是知识分子本来就具有的”误,原文是“知识分子本来就应有这种先觉性”;“文化自觉属于全社会”,也不准确; D项“文化自觉是每个人都有的”,原文无此意,也不符合实际。 考点: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B。 3. 试题分析: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就是将文章的整个内容和文章的主旨、思想用简明的语言表达出来,这是一个提炼与综合的过程。考生答题时,应该在整体感知的基础上要找到信息所在区间。C项以偏概全,“‘五四’时期的知识分子,都……”误,原文是“那一批优秀的知识分子”。 考点: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句是

A据不完全统计,中国17个省一年征收的“社会抚养费”高达165亿。对于这笔巨额款项的去向,却一直没有得到各省计生或财政部门的说明。

B要改变城管被“妖魔化”的现状,首先要为城管的职责准确到位,解决地方政府把“烫手山芋”都推给城管,“城管是个筐,啥都往里装”的怪现象。

C郅都忠于职守,公正清廉,对内不畏强暴,对外威震敌胆。后人对他评价皆很高,将他与廉颇、赵奢、李牧等名将并列,被誉为“战古之将,国之爪牙”。

D中国军舰险些相撞事件,引起国际社会广泛关注;也再次证明,在地区外交和安全政策发生显著变化之时,中美亟须在中国周边海域达成新的危机预防方案。

 

查看答案

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句是

A美国国家安全局局长表示,“监控门”事件揭秘者斯诺登辜负了美国人民的信任,他的所作所为“对美国国家形象造成了不可逆转的损害。”

B我国全民阅读工作存在很多问题:未成年人阅读状况不容乐观、亟待改善,国民阅读公共资源和设施不足、分布不均衡,阅读内容良莠不齐。

C要登台了,他将一把油纸伞——这种伞曾经出现在戴望舒的《雨巷》里——递过来,我不由惊叫起来:“呀!你从哪儿弄来的?”

D就在选秀、唱歌类节目泛滥电视荧之际,一些文化类节目已悄然兴起(如河南卫视“汉字英雄”、中央电视台“中国汉字听写大会”等)。

 

查看答案

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使用正确的一句是

A为什么有些年青人不是朝气蓬勃,积极进取,而且老气横秋,一副看破红尘的样子?这其中有个人性格的因素,也有家庭熏陶、社会影响的因素。

B一片高桂树枝的黄叶,一枚随风飘飞的羽毛,都会让他的内心有所触动。令他苦恼不已的是,他没有能力将这些感觉诉诸文字。

C要从根本上消除腐败,还是必须依靠制度。要使领导干部的行为时时处在监督之下,动辄得咎,从而不愿腐败,不敢腐败,不能腐败。

D日本的“购岛”闹剧丝毫不能改变钓鱼岛主权属于中国的事实,中国划设的东海防空识别区把钓鱼岛包含在内,有理有据,无可厚非

 

查看答案

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句是

A面对经济低迷、人心浮动的困局,安倍晋三本能地做起了邪恶的军国梦,蜇伏了半个多世纪的日本军国主义正在其鼓动下借尸还魂。

B节俭办晚会,朴而不拙,简而不陋,不仅不会影响节目的精彩性和内含的丰富性,反而会以一种本真和朴素彰显艺术本身的力量。

C市场监管者要未雨绸缪,做好市场监测,因为一些征兆显示,投机者近来有可能掀起炒卖中国金融资产的风潮,从而引发市场震荡。

D狂风肆虐,巨浪涛天,这样的极端天气让大多数人避之唯恐不及,但也有少数人专挑这样的日子去赏景拍照,他们被称为“追风族。”

 

查看答案

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A                                                                                    名信                            古不化

B                                                                                    添加                            人才

C                                                                                                                一劳永

D                                                                                    别针                            相形见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