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将下面的句子排列成一段语意连贯、逻辑严密的话。(只需填番号)(5分) ①诸葛亮也...

将下面的句子排列成一段语意连贯、逻辑严密的话。(只需填番号)(5分)

①诸葛亮也曾经被人讥讽为“村夫”

②这些描写都使历史上的风云人物更接近普通人

③不过,《三国演义》毕竟不同于正史,作者的思想感情与下层民众是息息相通的

④刘备曾经“贩履织席为业”

⑤我们在《三国演义》中,除了帝王将相,确实看不到普通人的生活

⑥关羽“温酒斩华雄”时,只不过是个受人轻视的“弓手”

 

⑤③④⑥①②                              (错1处扣1分,扣完为止) 原文:我们在《三国演义》中,除了帝王将相,确实看不到普通人的生活,不过,《三国演义》毕竟不同于正史,作者的思想感情与下层民众是息息相通的,刘备曾经“贩履织席为业”,关羽“温酒斩华雄”时,只不过是个受人轻视的“弓手”,诸葛亮也曾经被人讥讽为“村夫”,这些描写都使历史上的风云人物更接近普通人。(人教社高中语文必修5,“名著导读”《三国演义》) 【解析】 试题分析:一般来说,语段的排序主要涉及到以下一些因素:①空间关系:或从上到下,或从左到右,或从里到外。②时间关系:或从早到晚,或从过去到现在等。若有回忆或描写上的使用插序手法等因素,那就更应该仔细分析和推敲。③人们认识事物的一般规律:或由易到难,或由浅入深,或由表及里,或由此及彼……④事物本身的发展规律。⑤思维规律:或由一般到个别,或由个别到一般;也可为由概括到具体,或由具体到概括……做题时一定要准确把握整体语段的基本内容,找到其中体现顺序的那道“线”,然后才能进行合理的排序。 考点:选用、仿用、变换句式及语句排序。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这篇文章,完成后面习题。(22分)

人性的弱点

周末上午,天气晴朗,非常适合到外面逛逛,但我一个人在家看NBA。今天的比赛对我喜欢的火箭队来说,非常关键。打胜这场比赛,火箭队将成为本赛季的冠军。到底是火箭队“道高一尺”,还是火箭队的对手小牛队“魔高一丈”呢?难以预料!为了怕打扰,我昨天晚上还特意编造了几个冠冕堂皇的借口,将老婆孩子送到丈母娘家里。

“咚”“咚”“咚”……

电视里,火箭队和小牛队正打到紧要处,双方比分在相持中交替上升,呈胶着状态,谁都无法将对手甩开。突然,一阵急促的敲门声响起。

“咚”“咚”“咚”……

“是谁这么煞风景?”我不耐烦地打开门。

“老板,打搅了。这本书您一定得看看……”

原来是个推销员!

真讨厌!我正要关门,那人麻利地把脚伸进门来,不由分说将书递到我手上,涎着脸嘻嘻地笑。“老板,这本书您一定得看看……”

看他的样子,不翻翻那本书他是不肯走了。为了让他死心,我接过书,准备装模作样地翻翻便还给他——我从不在新华书店以外的场所买书。

书是卡耐基写的,这本书我其实有,很薄的一本。不过眼前的这个版本应该还收录了卡耐基的其他文章,否则没那么厚,而且,装帧很是精致。翻着翻着,我突然发现书中夹着一张百元钞票。我脑子里闪过一个念头,顿时觉得面红耳赤,心狂跳不止。那人正低头翻着他的背包,应该没觉察到我表情的变化。

    我合上书,瞄了一眼封底,故作轻松地说:“这本书还不错,多少钱?——哦,200元。”

那人满脸堆笑:“本来要200元的,咱俩有缘,150元卖给你。”

我眼睛一眨,突然明白了:小样儿,弄张假币放在书中,想骗我买书!不过,也说不定是真钞。我打定主意,要把书价砍100元下来。如果书中夹着的是假币,花五十元买本这么厚的书也不错;如果是真钞,嘿嘿,我除了白得一本书,还可以倒赚五十元!

“五十块我就买!”我斩钉截铁地说。

“天哪!你总得让我喝口稀饭吧?这个价,我实在卖不了!”那人的样子很夸张,像是我在喝他的血。

“超过五十元就没得谈!”说完我就准备关门。

那人见状,用手一拦,作无比痛心状:“好吧,我卖了,谁叫咱俩有缘呢!”

付了钱,拿了书,关上门。我顾不上其他,急急忙忙找到书中那100块钱,拿出家中常备的小验钞机,一验,没叫!再放进去一验,还是没叫!我乐了,果然是真钱!抬眼一看,电视里我支持的火箭队也正领先着呢!胜券在握!势必要擒牛成功啊!今天真是个好日子啊!正在这时,敲门声又响起,我打开门,正是刚才的推销员。

那人焦急万分地说:“老板,太对不起了,我书中夹着300元钱,是我母亲寄给我的,有一张钞票的编号我还记得。”

“你这骗子!”我跳了起来,愤怒地几乎有些歇斯底里。

“钱肯定在你身上,不给我就报警啦,反正我记得钞票的编号!”推销员的音调也提高了,看他的表情,一脸正气还有些洋洋得意。

这时,楼上传来邻居家开门的声音。事情闹大影响不好,破财消灾吧!我不情愿地掏出300元钱。关上门,一屁股瘫坐在沙发上,半天缓不过神来。电视里,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发生了惊天大逆转,这会儿拥抱、欢呼的居然是小牛队的队员和球迷!我的心情也降到了冰点,看着桌上那本花了250元买来的《人性的弱点》,我不由感叹:“这本书还真适合我。”

1.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4分)

A.情节曲折是这篇小说一大特点。在双方的较量中,“我”貌似始终掌握主动,实则一直被对手牢牢牵制,落得个被“逆转”的下场。

B.小说对“我”与“推销员”的语言、动作、心理、神态进行了细致描写,塑造了两个个性鲜明的人物形象,给读者较深刻的印象。

C.“事情闹大影响不好,破财消灾吧!”这句话表现出“我”息事宁人的心理:多一事不如少一事,何必与骗子纠缠,用钱打发他算了。

D.本文篇幅短小,却构思巧妙,如买书花的钱是250元、书是《人性的弱点》等细节安排,非常耐人寻味,都能显出作者的独特匠心。

E.这篇小说告诉我们一个最朴素的道理:贪小便宜吃大亏。不是骗子的骗术有多高,而是人一旦被“贪欲”抓牢,骗子就会轻易得逞。

2.结合全文,梳理概括“我”的心理变化过程。(6分)

3.文中划线句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6分)

4.小说结局是“我”“偷鸡不成蚀把米”,骗子得逞。作者为什么要这样设计?结合小说,谈谈你的理解。(6分)

 

查看答案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限选6小题)(6分)

1.     ,食野之苹。                                      (曹操《短歌行》)

2.几处早莺争暖树,     。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3.履至尊而制六合,     。                                (贾谊《过秦论》)

4.           ,风正一帆悬。                          (王湾《次北固山下》)

5.莫听穿林打叶声,     。                                (苏轼《定风波》)

6.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     。                (王羲之《兰亭集序》)

7.顾吾念之,     ,徒以吾两人在也。             (司马迁《廉颇蔺相如列传》)

8.     ,烟光凝而暮山紫。                              (王勃《滕王阁序》)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唐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

 题岳阳楼①  

白居易

岳阳城下水漫漫,独上危楼凭曲阑。春岸绿时连梦泽②,夕波红处近长安。

猿攀树立啼何苦,雁点湖飞渡亦难。此地唯堪画图障③,华堂张与贵人看。

【注】①元和十四年春,白居易自江州赴任忠州刺史,经过岳阳时写下该诗。 ②梦泽:云梦泽。③图障:图画。

1.本诗怎样突出洞庭湖“漫漫”的特征?请结合颔联、颈联简要分析。(4分)

2.诗的尾联是什么意思?蕴含着诗人怎样的感情?(4分)

 

查看答案

用斜线(/)给下面的文段断句。(限8处)(4分)

孔子谓南宫敬叔曰吾闻老聃博学知古通礼乐之原明道德之归则吾师也今将往矣敬叔与俱至周问礼于老聃访乐于苌弘。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习题。(6分,每小题3分)

士君子取友岂不当自慎哉!得数贤人,不足匡勷不逮;得一不肖,生平德行皆失之。故非确然能辨人之泾渭,不如不与人见。然天下无块然独处之人,势不能不出而与人见也。士君子处此难矣哉!

南陵盛此公家故不赀,先世有义声,屋以内多藏书,外多良田。年十数龄,有声邑里;长,肆力为古文词,虽不中有司尺度,而声名盛。然是时,此公但闭户读书,不出与人见也。后,去而之秣陵,欲尽交东南士,东南士亦愿交此公。此公以为:“世且乱,吾当见天子,慷慨言当世事。彼经生何足语,会求其人于屠狗间。”于是益散金结客,遂为广陵儿所

是时边事急,广陵儿此公出家资,备公家缓急。久之,事卒不济,而金垂尽。嗒然与世无所合,退而返邑里,邑里又嗤笑之。此公益不复事事,产益落,所为文益不合有司尺度。侘傺无聊,不数年,病矣。

岁在辛未,予自大梁来秣陵省家大人。家大人好此公诗,语亮曰:“此间有盛此公,工为诗,儿识之。”亮因以父命往交此公。明年,此公目病,或不能视。予窃忧之,讽其勿读书饮酒。此公曰:“如是,不如其遂盲也!”会目病甚,又念母老,乃别予归,意怆然,不复与予见者。予私以为予当复见之,孰意遂不复见耶?

此公以目久不愈,愈愤激,家益窘乏,无从得医药,于是遂长盲矣。尝以书寄予大梁,至数千言。言“子当不长贫贱。他日节江上,取道南陵,魁湖之北,桃源之南,予墓在。子当为我书石曰‘盛此公埋骨处’,予愿足矣!他则子之事也,予何言。”予得其书,忽忽如失者数日,知此公将不永矣。

不数日,凶问至,予为位哭之。会予官山东,不能即至秣陵;比至,欲省盛母,会乱甚,又不果行。乃使掾往慰盛母。掾归,为予言盛母年且八十,妻倍孝谨。一老仆,樵以供两孀妇,糠豆不赡,裋褐不完,败屋数楹,不蔽风雨。嗟夫天乎!孰使此公而至此极耶!予解橐金,复促掾往,赎其田易人者,佐盛母饘粥。市石,檄南陵令碑其墓,予自书“盛此公埋骨处”,从其生时请也。

(节选自清·周亮工《南陵盛此公遗稿序》,有删改)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不出与人见也                固:本来  

B. 遂为广陵儿所                绐:欺骗

C. 广陵儿此公出家资            讽:劝说                   

D. 他日节江上                  拥:执持    

2.下列各句中,加点词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A. 不如不与人见

其负大舟也无力

B. 不复与予见者                

知我不降明            

C.予墓在

则耻师

D.赎其田易人者                    

亦犹今视昔    

3.把第Ⅰ卷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年十数龄,有声邑里;长,肆力为古文词,虽不中有司尺度,而声名盛。(5分)

(2)会予官山东,不能即至秣陵;比至,欲省盛母,会乱甚,又不果行。(5分)

4. 第Ⅰ卷文言文阅读材料中说“士君子取友岂不当自慎哉”,作者这样说的理由是什么?(3分)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