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7分) 送别杜审言 宋之问 卧病人事绝,嗟君万里...

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7分)

送别杜审言

宋之问

卧病人事绝,嗟君万里行。河桥不相送,江树远含情。

别路追孙楚,维舟吊屈平。可惜龙泉剑,流落在丰城。

【注】①孙楚:西晋文学家,名重一时,但“多所凌傲,缺乡曲之誉”,年四十始参镇东军事。②龙泉剑:传说在豫章丰城有紫气,识宝之人挖地四余丈,得一石函,光气非常。中有双剑,一曰龙泉,一曰太阿。

1.请从景与情的角度赏析本诗的颔联。(3分)

2.有版本将首联的“嗟”字作“闻”字,你认为好不好。请结合全诗作简要分析。(4分)

 

1.颔联寓情于景(1分)。诗人卧病在床,只能想象送别的情景:河桥景色,一如平常,唯有那江边垂柳,临风依依,惜别之情,似无穷尽(1分)。友人远去,江边垂柳依依含情,形象而含蓄地写出了不能相送的遗憾和依依惜别之情(1分)。 2.不好。一个“嗟”字,直抒胸臆,直贯篇末,饱含了复杂而强烈的感情。(1分)一写与知己离别的怅惘惜别之情。(1分)二为故人不得志而抒感伤之情。用孙楚、屈原的典故,写友人仕途之坎坷,寄托了作者对友人的同情和惋惜。(1分)三写对友人的抚慰与希冀,以龙泉剑终被发现喻友人也终将再得起用,于愤懑不平中寄托了对友人的深情抚慰与热切期望。(1分)“闻”字则没有这样的效果。 【解析】 1. 试题分析:首先从颔联中找出写景的意象词“河桥”“江树”,写情的关键词有“不相送”“含情”,从表现手法角度可知,颔联运用了寓情于景的手法;再结合着诗人卧病在床的背景,可知,河桥边杨柳依依惜别是诗人想象的送别场面;借杨柳的依依惜别来表达诗人不能相送的遗憾和依依惜别之情。答题思路是:表现手法+诗句描述+情感抒发。 考点: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2. 试题分析:此题可从炼字的角度,从“嗟”字运用的表现手法、表达效果、抒发的诗人情感等角度分析,“嗟”运用直抒胸臆的表现手法,可根据诗中的背景及典故来体会诗人对友人复杂的情感,如惜别、感伤、抚慰与期望等情感内容。 考点: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后面题。

夏统,字仲御,会稽永兴人也。幼孤贫,养亲孝闻,睦于兄弟,善谈论。宗族劝之仕,谓之曰:“卿清亮质直,可作郡纲纪,与府朝接,自当显至,如何甘辛苦于山林,毕性命于海滨也?”统悖然作色曰:“诸君待我至此乎!使统属太平之时,当与元恺评议出处;遇浊代,念屈生同污共泥;若污隆之间,自当耦耕沮溺,岂有辱身曲意于郡府之间乎!”言者大惭。统自此遂不宗族相见。

后其母病笃,诣洛市药。会三月上巳,洛中王公已下并至浮桥,士女骈填,车服路。统时在船中曝所市药,诸贵人车乘来者如云,统并不之顾。太尉贾充怪问之,统初不应,重问,乃徐答曰:“会稽夏仲御也。”又问:“卿居海滨,颇能随水戏乎?”答曰:“可。”统乃操柂正橹,折旋中流,飞鹢首,掇兽尾,长梢而船直逝者三焉。于是风波振骇,云雾杳冥,俄而白鱼跳入船者有八九。观者皆悚遽,充心尤异之,乃更就船与语,其应如响,欲使之仕,即俯而不答。充又谓曰:“昔尧亦歌,舜亦歌。卿颇能作卿土地间曲乎?”统曰:“先公惟寓稽山,朝会万国,授化鄙邦,崩殂葬。恩泽云布,圣化犹存,百姓感咏,遂作《慕歌》。又孝女曹娥,年甫十四,其父堕江,娥仰天哀号,中流悲叹,投水而死,国人哀其孝义,为歌《河女》之章。伍子胥谏吴王,言不纳用,见戮投海,国人痛其忠烈,为作《小海唱》。今欲歌之。”众人佥曰:“善。”统于是足叩船,引声喉啭,清激慷慨,大风应至,含水漱天,云雨响集,雷电昼冥,沙尘烟起。众人皆恐,止之乃已。诸人顾相谓曰:“若不游洛水,安见是人!听《慕歌》之声,便仿佛见大禹之容。闻《河女》之音,不觉涕泪交流。聆《小海》之唱,谓子胥、屈平立吾左右矣。”充欲耀以文武卤簿其来观,遂命建朱旗,举幡校,分羽骑为队,军伍肃然。须臾鼓吹乱作胡葭长鸣车乘纷错纵横驰道又使妓女之徒服袿襡炫金翠绕其船三匝。统危坐如故,若无所闻。充等各散曰:“此吴儿是木人石心也。”统归会稽,竟不知所终。

                                 (选自《晋书·隐逸传·夏统》,有删改)

注:①元恺:“八元八恺”的省称。传说高辛氏有才子八人,称为八元;高阳氏有才子八人,称为八恺。后以元恺泛指辅佐帝王之大臣及贤人才子。②沮溺:指长沮和桀溺,春秋时的两位隐士。《论语·微子》:“长沮、桀溺耦而耕。”③中国古代王公大臣出外时的仪仗队。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睦于兄弟,善谈论           雅:文雅

B.士女骈填,车服路           烛:照亮

C.长梢而船直逝者三焉         奋:奋力

D.耀以文武卤簿,其来观       觊:贪图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项是(3分)

A.幼孤贫,养亲孝闻             B.诸君待我至此乎

统于是足叩船                     后其母病笃,诣洛市药

C.念屈生同污共泥               D.太尉贾充怪问之

统自此遂不宗族相见               崩殂

3.对文中划波浪线的句子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须臾/鼓吹乱作/胡葭长鸣/车乘纷错/纵横驰道/又使妓女之徒服袿襡/炫金翠/绕其船三匝

B.须臾鼓吹/乱作胡葭/长鸣车乘/纷错纵横驰道/又使妓女之徒/服袿襡/炫金翠/绕其船三匝

C.须臾/鼓吹乱作胡葭/长鸣车乘纷错/纵横驰道/又使妓女之徒服袿襡/炫金翠/绕其船三匝

D.须臾鼓吹/乱作胡葭长鸣/车乘纷错纵横驰道/又使妓女之徒/服袿襡/炫金翠/绕其船三匝

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与夏统同族的人认为他是一个清廉、正直的人,如果可以在郡府为官,和官府权贵结交,一定会很显贵。

B.夏统认为自己处在一个世事混浊的时代,因此应该像春秋时的长沮和桀溺一样避世隐居,不能出来做官。

C.夏统应太尉贾充的要求,展示了驾船在水面自如往来的本领,此时风大浪高,云雾缭绕,观者无不惊心。

D.夏统选唱了《慕歌》《河女》《小海》三首歌曲,歌声清越激昂,这也表现了他对忠孝等高洁情操的追求。

5.根据具体要求分别完成下列各题。(10分)

(1)将下列句子翻译为现代汉语。(7分)

①如何甘辛苦于山林,毕性命于海滨也!(3分)

②伍子胥谏吴王,言不纳用,见戮投海,国人痛其忠烈,为作《小海唱》。(4分)

(2)请用自己的话概括文中能表现夏统“木人石心”的两个具体事件。(3分)

 

查看答案

把下列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语段,排序最恰当的一组是

①象征和隐喻的运用使本诗语言的张力达到特别的高度,以至可以存在多种理解。

②诗歌要求表现心灵的理想境界,不可避免地要运用比喻和象征。

③通过比喻和象征,诗歌语言获得更大张力,本来难以言传的心的幻想得以再现和传达。

④中国古代诗歌是运用象征和比喻的典范,如李商隐的《锦瑟》。

⑤诗人美好的想象、敏锐的情感会以象征、比喻的形式在鲜明的语言形象中具体化、生动化。

⑥它韵味悠长,可打动不同时代有着不同人生经历的人们的心,从而获得超越时空的魅力。

A.②③⑤④①⑥     B.④①⑥②⑤③     C.④⑥①②⑤③     D.②④⑤⑥①③

 

查看答案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专家们认为,高校应当编写通识类教材,聘请校外高水平教授开设通识教育课程,并考虑采取设置研究小组为中心进行授课。

B.在英国巨石阵景区游客中心里,游客可以通过看电影来“穿越时空”,体验和探索巨石阵建造的奥秘和青铜时代人们的生活方式。

C.国内不少城市将“宜居”作为城市规划的重要目标,但大多数城市却只是把“宜居”简单理解为“绿化”,而对此缺少人文思考。

D.昨天,位于贵州省平塘县的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的主体圈梁合龙,这标志着世界最大的天文望远镜进入全面设备的安装。

 

查看答案

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珠算被誉为中国的第五大发明。“三下五除二”“打小算盘”等词语就与珠算休戚相关,珠算已经成为中国文化的一部分,渗透到中国文化和行为准则中去。然而时过境迁,珠算被日渐冷落。前几年,珠算甚至还被清除出小学的数学课程,这从某个方面也反映出珠算的式微。因此,我们对珠算的研究和传承不能裹足不前,而应与时俱进。

A.休戚相关      B.时过境迁      C.式微      D.裹足不前

 

查看答案

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组是

A.妒/讳      投波      辈/将就木

B.拜/摇      恻/红      窈灯夜战

C.滥/国      睨/美      愿/缺毋滥

D.届/答      铁酒      金/蜂而上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