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新闻,根据新闻内容补足题目。(4分)
留学专家建议:__________________
随着教育全球化进程,已经有越来越多的学生能自主选择去世界各地接受先进的教育,并能根据自身情况入读最适合自己发展的院校和专业。
艾迪留学公司谢杭东表示,对于大学排名每生和家长都不要太过在意,因为评定的标准不一样,有些是按照研究项目,有些是按照发表的论文多少.总的来说.多为研究型的院校排名较前.考虑到中国学生留学大都喜欢选择授课型的院校,所以排名的前后只能考。是做个参考。
新通国际公司总经理黄淑华说:“很多学生一味地‘追’名校,其实不好,择校时不仅仅要关注院校的排名,还应结合所选专业的排名,并要参考学校的历史、师资以及院校的整体发展和地理位置等因素,才能选出真正适合自己的院校。”
把下面6句话按恰当顺序填入横线处(只填序号),使之成为语意连贯的一段话。(4分)
充满整个夏天的是一个紧张、热烈、急促的旋律。____________________。火红的太阳烘烤着大地,麦浪翻滚着、扑打着公路上的汽车,像海浪涌着一艘艘的船舰。
①山坡上的芊芊细草渐渐织成一片密密的厚发
②这时轻飞曼舞的蜂蝶不多见了
③却换来烦人的蝉儿
④好像炉子上的一锅冷水在逐渐泛泡、冒气终于沸腾了一样
⑤下面林带的淡淡绿烟也凝成一堵黛色长墙
⑥潜在树叶间一声声在长鸣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12分)
1.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_____1_____。 《劝学》
2.故不积跬步______2_________,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劝学》
3. 3 ,不能十步, 4 ,功在不舍。 《劝学》
4. 5 , 6 ,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师说》
5.三人行, 7 。《论语 述而》
6. 8 ,知来者之可追。_____9_______,觉今是而昨非。(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7._________10_______,鸟倦飞而知还。(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8.既窈窕以寻壑,______11__________。 (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9. 12 ,怒向刀丛觅小诗。(鲁迅 《悼柔石》)
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2分)
1.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2分)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蚓无爪牙之力,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3分)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不拘于时,学于余。(2分)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3分)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悦亲戚之情话,乐琴书以消忧。(2分)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陶渊明《归去来兮辞》“序”,回答“序”后的问题
余家贫,耕植不足以自给幼稚盈室,瓶无储粟生生所资,未见其术亲故多劝余为长吏,脱然有怀,求之靡途会有四方之事①,诸侯以惠爱为德家叔以余贫苦,遂见用于小邑于时风波未静,心惮远役彭泽去家百里,公田之利,足以为酒,故便求之及少日,眷然有归欤②之情何则?质性自然,非矫厉所得饥冻虽切,违己交病尝从人事,皆口腹自役于是怅然慷慨,深愧平生之志犹望一稔,当敛裳宵逝寻程氏妹丧于武昌,情在骏奔③,自免去职仲秋至冬,在官八十余日因事顺心,命篇曰:《归去来兮》乙巳岁十一月也
1.对加粗加横线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生生所资(维持生活) B.脱然有怀(霍然,忽然)
C.寻程氏妹丧于武昌(寻找) D.因事顺心(顺遂心意)
2.判断“以”字用法,正确的选项是( )
①耕植不足以自给 ②诸侯以惠爱为德
③家叔以余贫苦 ④足以为酒
A.①②相同 ③④不同 B.①②不同 ③④不同
C.①②相同 ③④相同 D.①②不同 ③④相同
3.下列句子在文中的意思错误的一项是( )
A.及少日,眷然有归欤之情:等到过一些日子,便产生留恋故园的怀乡感情
B.质性自然,非矫厉所得:本性任其自然,这是勉强不得的
C.饥冻虽切,违己交病:饥寒虽然来得急迫,但是违背本意去做官,身心都感到痛苦
D.犹望一稔,当敛裳宵逝,就盼望遇上丰年,便辞官归乡
4.下列选项是对本文文意的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
A.陶渊明做官单纯是为了养家糊口他做彭泽令,仅以“有酒可饮”为理由
B.陶渊明去做官,既有家贫、求生无术的原由,也有亲故劝告、诸侯惠爱、家叔引荐、彭泽县离家不远的因素
C.陶辞官而去最根本的理由也是“质性自然”,感到官场拘束,出仕违背平生志向
D.当然其妹新亡,前去奔丧也应成为辞官因素之一
阅读《劝学》、《师说》中的两段文字,完成后面题。
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劝学》)
嗟乎!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士大夫之族,曰师曰弟子云者,则群聚而笑之。问之,则曰: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 呜呼!师道之不复可知矣!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 (《师说》)
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有错误的一项是 ( )
A.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 疾:强
B.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师道:从师的风尚
C.君子不齿 不齿:极度鄙视
D.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 惑:糊涂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顺风而呼 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
B.欲人之无惑也难矣 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
C.其皆出于此乎 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
D.于其身也,则耻师焉 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
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与现代汉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
A.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 B.不如须臾之所学也
C.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 D.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
4.下列对选文的理解,有错误的一项是( )
A.《劝学》选段以学习的作用来论述“学不可以已”。认为人变得聪明的一个重要的标志是“善假于物”。先用“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来阐说,只有摆正学和思的关系,才能提高学习的效率。
B.《劝学》选段连用四个生活中常有的经历来设喻,阐明借助外部条件和注重积累的重要作用,借此证明人通过学习,能弥补自身不足。
C.《师说》选段承接对师道的论述,用三组对比,写不同的认识、不同的做法和不同的结果,批判了当时耻于从师的不良风气。
D.《师说》选段最后对士大夫之族的评论批判的力度加深,“其可怪也欤!”一句对不肯从师而学的愚蠢作风表现出无法容忍的批判态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