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两首唐诗,回答其后问题。(5分) 秋 思(张籍) 秋夜曲(张仲素) 洛阳...

阅读下面两首唐诗,回答其后问题。(5分)

秋 思(张籍)                秋夜曲(张仲素)

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    丁丁漏水夜何长,漫漫轻云露月光。

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    秋逼暗虫通夕响,征衣未寄莫飞霜。

注:①漏:计时用的漏壸。

1.王安石评论张籍诗歌的风格是:“看似寻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却艰辛。”试析张诗写了生活中的哪个“寻常”细节?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感?(2分)

                                                   

2.两首七言绝句均以秋天为背景,以思念为内容,试比较两诗不同之处。(3分)  

                                                 

 

1.开封;表达了对家乡(或家人)的深切思念,恐怕匆忙中没把话说尽。 2.①描写的对象不同,前为游子,后为思妇;②感情不同,前为游子思念家乡之情,后为妻子思念牵挂丈夫之情;③写法上,前叙述为主,寄情于事,后描写为主,借景抒情。 【解析】 1. 试题分析:抓住题目“秋思”与“欲作家书意万重”就不难揣摩出诗歌的情感——思乡。 考点: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2. 试题分析:本题为比较鉴赏题。分析时可从表现对象、表现手法、思想感情、语言风格等角度切入,分析时要具体,要联系诗句内容展开。 考点: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文言短文,完成文后题目。

(前秦符融为冀州牧)有老姥逼劫于路,喝贼,路人为逐擒之。①贼反诬路人,时已昏黑,莫知其孰是,乃俱送之。融见而笑曰:“此易知耳,可二人并走,先出凤阳门者非贼。”既而还入,融正色谓后出者曰:“汝真贼也,何诬人乎?”贼遂服罪。②盖以贼若善走,必不被擒,故知不善走者贼也。                                《晋书·符融传》

翻译文中划线句子。(6分,每小题2分)

(1)贼反诬路人,时已昏黑,莫知其孰是,乃俱送之。

                                                                                  

(2)盖以贼若善走,必不被擒,故知不善走者贼也。

                                                                                    

(3)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也。”

                                             

 

查看答案

选出与“申之以孝悌之义”句式不同的一项(   )

A.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                       B.王好战,请以战喻

C.百亩之宅,树之以桑                       D.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查看答案

下列句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

A.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B.涂有饿莩而不知发

C.其君者皆欲赴愬于王                      D.谨庠序之教

 

查看答案

选出与例句中加点词用法不同的一句(    )

例句: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者,未之有也。

A.七十者帛食肉。    B.填然之。  

C.王无岁。          D.是使民养无憾也。

 

查看答案

下列加点的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河内(收成不好,荒年)             B.邻国之民不(更加)少

C.填然鼓(代词,代"鼓")             D.弃甲(拖着)兵而走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