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古诗文填空。(5题限选4题)(8分) 1.引壶觞以自酌, 。 ,审容膝之易安。《...

古诗文填空。(5题限选4题)(8分)

1.引壶觞以自酌,                     ,审容膝之易安。《归去来兮辞》

2.______________________,终鲜兄弟,______________,晚有儿息。《陈情表》

3.云销雨霁,        。落霞与孤鹜齐飞,               。《滕王阁序》

4.悦亲戚之情话,                  。农人告余以春及,                。《归去来兮辞》

5.母孙二人,                                  。《陈情表》

 

1.眄庭柯以怡颜。倚南窗以寄傲 2.既无伯叔,门衰祚薄 3.彩彻区明  秋水共长天一色 4.乐琴书以消忧   将有事于西畴 5.更相为命  是以区区不能废远 【解析】 试题分析:默写题中有任何书写错误,则该题不得分。注意“眄、怡、祚、彩、畴”等字的写法。 考点: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能力层级为识记A。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这首诗按要求回答问题。(8分)

春居杂兴

[宋]王禹偁

两株桃杏映篱斜,妆点商州副使家。

何事春风容不得?和莺吹折数枝花。

【注】王禹偁因多次上书言事而得罪皇帝,宋太宗淳化二年,被贬官到商州,任团练副使。此诗系任所有感而作

1.请对首句中的“斜”字进行赏析。(4分)

2.这首诗使用了哪一种表现手法?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4分)

 

查看答案

把《逍遥游》中的选句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2分)

(1)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逍遥游》)(4分)

(2)出令不改,则民正矣。此爱民之道也。(4分)

(3)君若将欲霸王、举大事乎?则必从其本事矣。(4分)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题目。(每题3分,共9分)

桓公问治民于管子。管子对曰:“凡牧民者,必知其疾,而忧之以德,勿惧以罪,勿止以力。慎此四者,足以治民也。”桓公曰:“善。勿。如是,又何以行之?”管仲对曰:“质信极仁,严以有礼,慎此四者,所以行之也。”桓公曰:“请闻其说。”管仲对曰:“信也者,民信之;仁也者,民怀之;严也者,民畏之;礼也者,民美之。语曰:泽命不渝,信也;非其所欲,勿施于人,仁也;坚中外正,严也;质信以让,礼也。”桓公曰:“善哉!”

桓公又问曰:“寡人欲修政以干时于天下,其可乎?”管子对曰:“可。”公曰:“安始而可?”管子对曰:“始于爱民。”公曰:“爱民之道奈何?”管子对曰:“公公族,家修家族,使相连以事,相及以禄,则民相亲矣。省刑罚,薄赋敛,则民富矣。乡建贤士,使教于国,则民有礼矣。出令不改,则民正矣。此爱民之道也。”

桓公在位,管仲、隰朋见。立有间,有二鸿飞而过之。桓公叹曰:“仲父,今彼鸿鹄,有时而南,有时而北,有时而往,有时而来,四方无远,所欲至而至焉。非唯有羽翼之故,是以能通其意天下乎?”管仲、隰朋不对。桓公曰:“二子何故不对?”管子对曰:“君有霸王之心,而夷吾非霸王之臣也,是以不敢对。”桓公曰:“仲父胡为然?盍不当言,寡人岂有乡乎?寡人之有仲父也,犹飞鸿之有羽翼也,若大水有舟楫也。仲父不一言教寡人,寡人之有耳,将安闻道而得度哉?”管子对曰:“君若将欲霸王、举大事乎?则必从其本事矣。”桓公变躬迁席,拱手问曰:“敢问何谓其本?”管子曰:“齐国百姓,公之本也。人甚忧饥而税敛重,人甚惧死而刑政险,人甚伤劳而不上举事不时。公轻其税敛则人不忧饥,缓其刑政人不惧死,举事以时则人不伤劳。”桓公曰:“寡人闻仲父言此三者,闻命矣,不敢擅也,将荐之先君。”明日皆朝于太庙之门朝定令于百吏近者示之以忠信远者示之以礼义行此数年而民归之如流水。

(节选自《管子》,《四部丛刊》本,有删改)

[注]①管子:名仲,字夷吾,齐国国相。    ②干时:谋求定时会盟诸侯。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勿。如是,又何以行之            已:停止

B.泽命不,信也                    渝:坚持

C.公公族,家修家族                修:治理

D.若大水有舟楫也                  济:渡过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是以能通其意天下乎              故燕王欲结

B.拱手问曰                        风飘飘吹衣

C.缓其刑政人不惧死                欲苟顺私情,告诉不许

D.寡人闻仲父言此三者              二虫又何知

3.用“/”将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开,正确的一项是(    )

A.明日/皆朝于太庙之门/朝定令于百吏/近者示之/以忠信/远者示之/以礼义/行此数年/而民归之如流水。

B.明日皆朝于太庙之门/朝定令于百吏/近者示之/以忠信/远者示之/以礼义/行此数年/而民归之如流水。

C.明日/皆朝于太庙之门朝/定令于百吏/近者示之以忠信/远者示之以礼义/行此数年/而民归之如流水。

D.明日/皆朝于太庙之门/朝定令于百吏/近者示之以忠信/远者示之以礼义/行此数年/而民归之如流水。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9分,每小题3分)

大学教育的主旨,在于培育能积极推动民族进步的一代新人。“一代新人”是领受现代文明之精神、在道德上自觉自律的独立人格,具有民族关怀和社会责任感,同时又能够在平凡的工作中发挥其个性和才华,为社会的文明发展作出脚踏实地的贡献。因此,今天重提“知识分子”这一概念,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专家与知识分子这两个概念并不重合。术业有专攻,固然是重要的,但未必就能从中形成一个知识分子的精神气质、天下关怀的人生态度和敢于怀疑、敢为天下先的批判精神。如果大学只能培养出与社会的多元职业结构相一致的各类专家,那么,我们民族的精神存在将不再可能在一个特定的人群中获得其自我意识和自我表达。一旦民族的所有成员都被充分融入到社会的利益体系中去,社会的良知就将失去其表达器官,民族的命运将被无声地操纵于资本逻辑之手。

当然,在大学之外,仍然可能生长出我们说的知识分子,但这将以民族文化精神的自我放逐为其先行的代价。大学在精神上的萎缩,其后果是可怕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建立,需要真实的精神载体,这载体,在今天就是大学。

    大学通识教育的一个最重要的目标,就是守护知识分子代代相继的可能性。而这个目标,在今天已被逐渐遮蔽了。对大学的教学成果和学生的学习成绩的评价标准,已被纳入了学分制的轨道。这是一种单纯的功能主义的教学体制。要限制其弊端已经非常困难。因此,对于通识教育的培养目标和教学方法的探索,正是一条可以救治眼下的机械、呆板的学分制弊端的现实道路。

年轻一代的大学生不得不在市场经济中获得自己的一席之地,这是十分现实的事情。但这并不意味着一定与志存高远的人生理想相矛盾,绝不意味着他们将来仅仅是能够谋生或得到较高收入的专业人士。真正的青春饱含生命的热情,能够运用思想、提出理想并且为实现理想而从事生命奋斗。竺可桢先生当年说道:“诸君来到大学,万勿存心只要懂得了一点专门技术,以为日后谋生的地步就算满足”,“大学教育的目标,绝不仅是造就多少专家如工程师医生之类,而尤在乎养成公忠坚毅,能担当大任、主持风会、转移国运的领导人才。”

守护中国知识分子的继续存在,是理解大学推行通识教育意义的必要高度。通识教育成功与否,将对中国大学的前进和它们在全球化背景中的国际地位具有深远的影响。

一个没有文化自觉的大学,在国际竞争中的实力,在根本上就是可疑的。如果我们更关注的只是大学的当下排名,却遗忘了在这种排名背后的真实基础,这将是令人感到悲哀的。任何一所大学,其国际排名的真实基础,都在于有一个卓然自立、具备文化创造力的知识分子群体的存在,这个群体能够为自己民族的文化发展、并仅仅因此也能为人类文明的进展作出贡献。

1.下列对“今天重提‘知识分子’这一概念,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的原因解释最恰当的一项是(    )

A.知识分子具有独立的人格、民族关怀和社会责任感。

B.大学过分注重培养适应社会多元职业结构的各类专家。

C.知识分子是与专家并不重合的概念,具有独特含义。

D.大学要注重培养学生在市场经济中获取自己地位的能力。

2.下列对“文化自觉”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注重全球化背景下的国际地位与国际竞争中的实力。

B.重视对具有文化创造力的知识分子群体的培养。

C.注重培养大学生高远的人生理想并激发其生命热情。

D.重视对通识教育培养目标和教学方法的探索。

3.下列观点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

A.大学教育的重要目标在于培养具有民族精神的知识分子而非术业有专攻的专家。

B.目前大学教育的最大问题在于偏离社会良知,导致民族命运被操纵于资本逻辑之手。

C.通识教育的价值之一在于突破单纯功能主义的教学体制,力保知识分子群体的存在。

D.通识教育的推行,能够提升中国大学的国际地位和大学生在市场经济中的竞争力。

 

查看答案

下列关于名著的说明,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身长八尺,细眼长髯……好游猎,喜歌舞,有权谋,多机变。”“身长八尺,豹头环眼,燕颔虎须,声若巨雷,势如奔马。”“髯长二尺;面如重枣;唇若涂脂;丹凤眼,卧蚕眉。”这三处分别写的是刘备、张飞、关羽。

B、马谡自告奋勇守街亭,并立下军令状。然而马谡一意孤行,轻敌大意,终于导致了街亭失守。诸葛亮虽极其不舍,然而军法如山,于是挥泪斩了马谡。

C、唐吉可德沉迷于骑士小说,并且信以为真,成天幻想着小说中那些荒诞无稽的故事。

D、塞万提斯是文艺复兴时期西班牙小说家、剧作家、诗人,被誉为“现代小说之父”,长篇小说《唐吉可德》是他的代表作。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