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60分) 小蜗牛曾经问过妈妈一个问题,它问,"为...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60分)   

小蜗牛曾经问过妈妈一个问题,它问,"为什么我们从生下来,就要背这么重硬的壳呢?"妈妈说:"因为我们的身体没有骨骼支撑,爬得又慢,所以就需要一个壳来保护我们呐。”

小蜗牛又问:“可是毛虫姐姐它也没有骨骼,爬得又慢,为什么它就不用背这么重又硬的壳呀?”妈妈说:“因为毛虫姐姐可以变成蝴蝶呀,天空会保护它。”

小蜗牛又说:"蚯蚓弟弟它也不会变成蝴蝶,那为什么它就不用背这么重又硬的壳呀?”妈妈说:“因为蚯蚓弟弟会钻土,大地会保护它。”

小蜗牛哭了:“它说我们好可怜呐。天空也不保护我们,大地也不保护我们。”蜗牛妈妈说:“我们有壳,我们不靠天不靠地,我们靠自己。”  

根据材料立意,自选文体,自拟题目,不少于800字。

 

苦难中,我们自救 程 露 也许,理想还搁浅在现实的海滩;也许,梦想在人生路上夭折了;也许,成功之舟还在流浪漂泊。人生往往如此,充满了艰难和苦涩。于是,我们累了,倦了,失意了,彷徨了。我们寻觅着,救命稻草在哪里? 是父母吗?不是。父母两尺长的胳膊哪能挽得起我们万里长的人生路?我们总要走出父母羽翼的庇护。是老师吗?不是。老师带着我们通向人生智慧的大门,可在开启那扇门后,我们终归要自己上路。是朋友吗?不是。朋友可以相互扶持走一段,但是踩在崎岖的人生路上、体会坎坷的终归是我们自己的脚。是陌生人吗?更不是。陌生人伸出援助之手可能会帮你一时,可是人生旅途中,谁又能邂逅那么多好心的陌生人? 苦难中,我们唯有自救。只有奋勇向上,才是强者的风范;只有自强不息,才是勇士的姿态。我们没有救命的稻草,能救我们的,只有自己。 霍金读大学的时候,身患绝症,如此美好的前途眼看着就要化为幻影,谁来救他?他自己!正是那超乎常人的坚持和努力,才将他摆渡到宇宙,同黑洞打交道,成为闻名于世的科学家。 勾践从一国之君沦为夫差的阶下囚,忍受着吴人的羞辱和嘲弄,谁来救他?他自己!卧薪尝胆,长期隐忍,一朝振兴,才一雪前耻。 比尔•盖茨曾说过,他不会留一个子儿给自己的孩子,因为他知道父母的财富并不能给孩子铺就金光大道,孩子成长中总要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和阻碍,而那时,能救他们的,只有我们自己。 跌倒了,我们自己爬起来,并像皮球一样跳得更高;失意了,我们自己安慰自己,并勉励自己奋勇向前。苦难中,我们自救。唯有这样,承载着理想的人生之舟,才会远离堤岸乘风破浪! 【解析】 试题分析:这是一则故事性强且富含哲理的童话故事,故事巧用对比、拟人等修辞手法,以对话的形式,让读者在轻松的阅读中得到教益。故事主旨突出,文末的“不靠天,不靠地,靠的是我们自己”明确地点出了材料的中心,扣题难度较小。但我们还应该讲究方法,将主题和内容细化,以拓展自由写作的空间。如:一、单刀直入。通过呈现自己的见闻,或再现他人的经历,或转述课本中的相关素材,直接表达“靠自己”的主旨。二、对比反衬。让依赖他人的失败和自我努力的成功形成对比,在比较中表现“困境中,求人不如求己”的主题。三、合理陪衬。成功往往需要外在的有利条件,但最关键的仍是自身的努力,两者兼顾,文章才更具思辨性。四、逆向同归。一味地依赖他人必将一事无成,失败的教训亦能给人以警示。 拟题时,我们可以在“靠自己”的前面加上适当的词语(如“学习”“生活”“快乐”“成长”等),可以在“靠自己”的后面填上贴切的词语(如“的滋味”“的经历”等),也可以在“靠自己”的前后同时补上相关的词语,还可以自己拟出新颖别致的题目来。只要作文表现的是“靠自己”的主题,就算符合题目要求。 考点:能写论述类、实用类和文学类文章。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 E。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按照要求,把下面的三句话改写成一句话,并保留原有信息(可酌情增减词语)。(6分)

《红楼梦》是我国古代最伟大的长篇小说。

曹雪芹是长篇小说《红楼梦》的作者。

封建制度的黑暗腐朽和没落被《红楼梦》揭露了。

(1)以《红楼梦》为主语

 (2)以曹雪芹为主语

 

查看答案

用古典诗词描述高中生活会得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比如:①早读——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

②公布成绩——月儿弯弯照九州,几家欢乐几家愁。

选取中学生活内容,用古典诗词进行描写。(任写两则)(4分)

(1)补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试卷: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自习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习题。(12分)

亲 亲 麦 子 

①麦子是一枝灿烂而实在的花朵,开在万里田畴之上,开在农民心坎上。

②麦子的颗粒很美,有土壤般朴素柔和的质地和本色。一粒麦子是美丽的,一颗麦子是美丽的,一地麦子还是美丽的。麦子生命的每一个过程都是美丽的。麦子原本是一粒种子,浸润了阳光、空气、水分,结出黄灿灿的麦粒,丰富了我们的血液和躯体。麦子用它的物质颗粒和精神内核书写着人类的历史。

③当秋阳拂照四野,耕耘完的田畴袒露出丰腴的肌肤,随着父亲手臂的挥动和铿锵的步伐,麦粒穿过深秋的空气落入土地。田野上空一阵又一阵金色的雨在秋阳里一闪一闪。父亲脸上荡漾着微笑的涟漪,把麦粒交给生命的家园。种子要想不丢失自己,就必须走回它生命的家园,走向疏松湿润的土壤,吸收大地的微温和芬芳。在秋雨的润泽下,绿色的剑刺破黑暗的泥土指向天空。嫩嫩的绿芽儿探出头来,它们挨挨挤挤地住在一起,以盛大的形式展开,以集体的力量显示其生存的意义。

④麦子从容地迈过冬天的门槛,第一个用绿色的手与春天紧握。清纯的麦苗相依相扶、牵牵连连,一直铺向遥远的远方。瞬间,万野绿遍,大地尽染。麦子在一望无际的田畴尽情地拓展绿色的海洋。大地融进了蓝天,蓝天陷进了绿海。此时的乡亲们忙着在麦海里除草施肥。麦子在人类的呵护下,展示着拔节吐穗、开花灌浆的生命过程。麦子和人类在和谐中相互期待、相互拥有。

⑤麦子把生命之花开在头部,最完美地接受阳光雨露。麦子终于完成了对生命的雕塑,不动声色地吐露出饱满的穗子。麦穗就是国徽上的那穗。麦穗是绝妙的艺术品。数十粒麦子团结起来,井然有序地排列成一个柱体。麦粒大头向下,小头尖尖向上,汗滴一般,而麦芒如剑直指蓝天。风来了,麦浪一波又一波,似乎整个大地都跳起了舞。父亲去看麦子的长势,怜惜地扯下几根麦穗搓着,然后眯起眼,吹起麦芒,将一手心鲜嫩的麦粒倒进嘴里。我去嗅麦子清香的味道,像掬起一捧水那样,用双手捧着几个麦穗,将脸贴在它们的上面,我手捧着它们表达我的亲近。在我心里,麦子就是我永远的亲人。

⑥看母亲割麦是一件赏心悦目的事。镰刀闪着星月一般俏丽的锋芒。母亲一手抡开镰刀,一手揽麦入怀。镰刀贴着地皮,挥出一道优美的弧线。瞬间,麦子便倒进母亲温暖的怀里。顺手,母亲抽出一绺作要子,就势将麦子翻转过来,捆好。麦捆从腋间滑落下来,躺在田垄上。这一连串的动作一气呵成。农民为麦子备好行囊,走进炊烟袅袅的村庄。麦子收后的田野静静的。母亲细心地寻找麦子,唯恐遗漏一粒,像在寻找土里的珍珠。融入了阳光、雨露、汗水的麦粒,是大地之树结出的鲜亮的果子,是大地母亲分泌的乳汁,哺育着人类。麦子是芸芸众生生命的基本元素,锻造着我们的灵魂。

⑦麦子从容地走完真善美的一生,生根,长叶,开花,结果,奉献……麦子,普通而神圣的麦子,朴素而雅致的麦子,养育我们血脉和精神的麦子,弥漫着文化意蕴,流淌进海子纯洁的诗篇。面对你,我俯首膜拜,诚谢敬仰!

(选自《诗意的栖居》)

1.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  ) (3分)

A.本文生动详细地记述了麦子生根、长叶、开花、结果的一生,用词优美,情深意浓,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B.本文主要运用了叙议结合的手法以及拟人、对比、夸张的修辞手法,使作品条理清楚,又显得很有文采。

C.本文安排文章的结构颇有匠心,如写父亲播种、母亲收割时各有侧重,行文富有变化。

D.从字里行间不难看出,“我”的父亲种麦子很有经验,例如在第⑤段,他吃下鲜嫩的麦子就能判断麦子的长势。

E.本文作者有很强的语言表达能力,如他在文中运用冷静客观、准确细致的语言,表达了对麦子的情感。

2.作者在第②段说:“麦子用它的物质颗粒和精神内核书写着人类的历史。”怎么理解这句话的含意?(2分)

3.本文第⑥段主要运用了什么表达技巧?各举一例说明其表达效果。(3分)

4.联系全文,探究作者主张“亲亲麦子”的理由。(4分)

 

查看答案

名句默写。(8分)

1.问君西游何时还?__________________。(李白《蜀道难》)

但见悲鸟号古木,__________________。(李白《蜀道难》)

2.__________________,孤舟一系故园心。[杜甫《秋兴八首》(其一)]

__________________,生长明妃尚有村。[杜甫《咏怀古迹》(其三)]

 3.转轴拨弦三两声,__________________。(白居易《琵琶行》)

座中泣下谁最多?__________________。(白居易《琵琶行》)

4.__________________,蓝田日暖玉生烟。(李商隐《锦瑟》)

__________________,不及卢家有莫愁。[李商隐《马嵬》(其二)]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后面的题目。(7分)

风 雨

          李商隐

凄凉宝剑篇①,羁泊欲穷年。

黄叶仍风雨,  青楼自管弦。

新知遭薄俗,  旧好隔良缘。

心断新丰酒②,销愁又几千。

[注] ①宝剑篇:初唐将领郭震,向武则天呈《宝剑篇》“何言中路遭弃捐,零落飘沦古岳边。虽复沉埋无所用,犹能夜夜气冲天”,武则天大为赞赏。②新丰酒:唐代马周游长安,宿新丰(今陕西省临潼县东)酒店,店主人对他很冷淡。马周要酒悠然独酌。后唐太宗召对,授监察御史。

1.发挥想象,描摹诗中诗人的形象。(3分)

2.本诗采用了对比手法,试作简要分析。(4分)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