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习题。(12分,每小题3分) 白 居 易 传 [元]辛文...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习题。(12分,每小题3分)

白 居 易 传

[元]辛文房

居易字乐天,太原下邽人。弱冠,名未振,观光上国,谒顾况。况,吴人,恃才少所推可,因谑之曰:“长安百物皆贵,居大不易。”及览诗卷,至“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乃叹曰:“有句如此,居天下亦不难。老夫前言戏之耳。”贞元十六年,中书舍人高郢下进士、拔萃,皆中,补校书郎。元和元年,作乐府及诗百余篇,规讽时事,流闻禁中。上悦之,召拜翰林学士,历左拾遗。时盗杀宰相,京师汹汹。居易首上疏,请亟捕贼。权贵有嫌其出位,怒。俄有言:“居易母堕井死,而赋《新井篇》,言既浮华,行不可用。”贬江州司马。初以勋庸①暴露不宜,实无他肠,怫怒奸党,遂失志。亦能顺适所遇,托浮屠死生说忘形骸者。久之,转中书舍人,知制诰。河朔乱,兵出无功,又言事,不见听,乞外,除为杭州刺史。文宗立,召迁刑部侍郎。会昌初致仕,卒。

居易累以忠鲠遭摈,乃放纵诗酒。既复用,又皆幼君,仕情顿而索寞。卜居履道里,与香山僧如满等结净社。疏沼种树,构石楼,凿八节滩,为游赏之乐,茶铛酒杓不相离。尝科头②箕踞,谈禅咏古,晏如也。 自号醉吟先生,作传。酷好佛,亦经月不荤,称香山居士。与胡杲、吉皎、郑据、刘真、卢贞、张浑、如满、李文爽燕集,皆高年不仕,日相招致,时人慕之,绘《九老图》。

公诗以六义为主,不尚艰难。每成篇,必令其家老妪读之,问解则录。后人评白诗如山东父老课农桑,言言皆实者也。鸡林国③行贾售于其国相,率篇百金,伪者即能辨之。与元稹极善胶漆,音韵亦同,天下曰“元白”。元卒,与刘宾客齐名,曰“刘白”云。公好神仙,自制飞云履,焚香振足,如拔烟雾,冉冉生云。初来九江,居庐阜峰下,作草堂,烧丹。今尚存。

[注] ①勋庸:这里指被刺杀的宰相武元衡。②科头:不戴帽子,裸露发髻。③鸡林国:朝鲜半岛古国名。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会昌初致仕             致仕:做官

B.居易以忠鲠遭摈             累:屡次

C.与胡杲……李文爽集       燕:通“宴”,宴饮

D.不尚艰难                                      艰难:艰涩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3分)(  )

A. 权贵有嫌出位既其出       则或咎欲出者

B. 放纵诗酒                 今其智反不能及

C. 鸡林国行贾售其国相       是余有叹焉

D. 为游赏乐                 下有冲波逆折回川

3.下列各句括号中补出的省略成分,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及览(其)诗卷                          B.流闻(于)禁中

C.(老妪)问解则录                               D.伪者(国相)即能辨之

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本文开篇以顾况对白居易的前“谑”后“叹”,侧面表现了白居易在诗歌创作上的非凡才华。

B.白居易性格耿直,常上书直言论事,触怒了权贵奸党,这给他的仕途蒙上了阴影,也是他“放纵诗酒”的重要原因之一。

C.白居易的诗歌内容真实,辞句晓畅,风格平易,在当时流传甚广。内至宫廷,外达异邦,诗名远播。

D.白居易居庙堂之上,则“兼济天下”;处江湖之远,则“独善其身”。儒、释两家思想的影响,并存于他人生的各个阶段。

5.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况,吴人,恃才少所推可。(3分)

(2)既复用,又皆幼君,仕情顿而索寞。(5分)

 

1.答案:A 2.答案:D 3.答案:C 4.答案:D 5. (1)顾况是南方吴地人,自恃才华,很少有他推许认可的诗文(或诗人)。 (2)(白居易)被重新任用之后,遇到的又都是年幼的国君,做官的心情顿时消沉。 【解析】 1. 试题分析:A项中“致仕”应为“辞官归家”的意思。 考点: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B。 2. 试题分析:D项两个“之”均为结构助词,的;A项,前一个“其”代词,他;后一个“其”助词,无实义;B项,前一个“乃”连词,于是、就;后一个“乃”副词,竟然;C项,前一个“于”介词,给;后一个“于”介词,在。 考点: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B。 3. 试题分析:C项中“问解则录”主语应该为“白居易”,句子补充完整应为“(白居易)问(老妪),(老妪)解则录”。 考点: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能力层级为理解B。 4. 试题分析:D项“并存于他人生的各个阶段”错,他“独善其身”,信奉佛教,是在他仕途失意之后。 考点: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5.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文言翻译。答题技巧:粗知全文大意,把握文意的倾向性。详知译句上下文的含义。逐字对应翻译,做好换、留、删、补、调。抓住句子中关键字词翻译,要与上下文对应,这些字词是得分点。注意词类活用、倒装、通假、偏义复词。复杂句子要作句子成分分析,抓住主干,注意句间关系,注意特殊句式。意译词语根据上下文推导,不拘泥于原文结构,由实到虚。组合成句子,前后通顺。一定要直译,一般不允许意译,要字字落实,忠实于原文。①先将句子中的每个字都落实为现代汉语的解释。("信")②翻译个别字的最常用方法就是把古汉语中常用的单音节词换成现代汉语中常见的双音节词。人名地名等专用名词不要翻译,无须自作聪明。③再将这些字连成句,要求符合现代人说话习惯。("达")④连字成句时注意尽量多就少改,该补的一定要补出来,该调整顺序的也要落实。使一句话完整通顺。⑤个别字词实在无法说通,试试看是否是通假或者活用。本题翻译时应注意“恃”、“少”、“所”、“既”、“皆”、“仕”、“而”等字词的解释。 考点: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能力层级为理解B。 【参考译文】 白居易字乐天,太原下邽人。白居易在二十岁名声未起的时候,到京城游玩,去拜见顾况。顾况是南方吴地人,自恃才华,很少有他推许认可的诗文(或诗人),于是就戏弄白居易说:“长安什么东西都贵,想‘居’是很不容‘易’的。”等到顾况阅览白居易的诗卷, 读到“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的诗句时,才感慨地说:“能写出这样的诗句,想居天下也不难。我之前的话是跟你开玩笑的啊。”贞元十六年,中书舍人高郢主持的进士和拔萃考试,白居易都考中,于是补任校书郎。元和元年,作乐府和诗一百多篇,讽谏时事,诗歌流传到宫中。皇上(知道后)很高兴,于是召见他并授予他翰林学士的职位,后担任左拾遗。当时贼人杀了宰相,京师也显出喧扰不安的样子。白居易第一个上书,请求尽快捉拿贼人。权贵中有人嫌他做事超出了他的职责范围,非常恼怒。不久就有人说:“白居易的母亲掉到井里死了,但他却写了《新井篇》,文章语言浮华,白居易品行恶劣不可重用。”于是他被贬为江州司马。当初因为宰相武元衡被杀的事情而暴露自己不够适宜的行为,他确实没有其他的想法,却使奸党恼怒,于是也使他仕途失意。但他也能随遇而安,把自己的精神寄托在佛教生死的说法里而忘记自己形骸的劳顿。过了很久,又调任中书舍人,负责拟制诏书。黄河以北发生动乱的时候,朝廷出动军队平乱无功而返,他又谈论国事,意见没有被采取,于是请求到京师之外任职,被任命做杭州刺史。文宗即位后,白居易被召回升做刑部侍郎。会昌初年辞官归家,后去世。 白居易连续多次因为忠诚耿直而受到排斥,于是纵情诗酒之中。被重新任用之后,遇到的又都是年幼的国君,做官的心情顿时消沉。(他)选择居住在履道里,跟香山的僧人如满等结成净社。(他)疏浚淤塞的池塘,种植树木,建了石楼,开凿了八节滩,常去游赏玩乐,茶酒器具不离身边。(白居易)曾经不戴帽子,裸露发髻,张着两腿坐着,谈论禅道,咏怀古迹,自在快乐。自己号称醉吟先生,写了自传。(他)非常喜好佛事,也曾整月不食荤菜,自称香山居士。与胡杲、吉皎、郑据、刘真、卢贞、张浑、如满、李文爽等设宴集会,这些都是年岁已高没有做官的人,(他们)每天相互邀请,当时的人们很羡慕他们,为他们画了一幅《九老图》白公的诗以六义为主,不喜欢内容艰深。每次写好后,一定让自己家里的老婆婆读自己的诗句,询问得知她理解诗句了,才把诗句抄录下来。后人评价白诗就如同山东父老劝行农桑,字字都很实在。鸡林国商人把白居易的诗卖给他们的国相,大抵一篇价值百金,如果是伪造的诗句,国相都能辨别出来。白居易与元稹的关系非常好,写作风格也相同,天下人将他们合称为“元白”。元稹去世后,白居易与刘宾客齐名,人称“刘白”。白公喜好神仙之说,自制飞云履,焚香走路,像在烟雾里行进,飘忽迷离。(白居易)刚到九江的时候,居住在庐阜峰下,建了座草堂,炼制仙丹。这些现在还存在。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习题。(9分,每小题3分)

唐诗现在又开始让人感觉真切和亲切了,这是经历了和传统文化分别的痛苦之后才有的内心感觉。经历了千年,唐诗还留下那么多,可以想象当时的创作盛况。那么多唐诗显然不可能都是为了功名而写作的。它是一种流行的东西,是社会场合的一种交流方式,更多时候就像现在的歌词。王之涣和高适、王昌龄几个去歌台舞榭,听歌女唱他们的诗。几轮下来,独独听不到王之涣的诗。王之涣指着歌女中最美的一个,对在座的人说,如果她唱的不是他的诗,从此自己就不写诗了。那个最美的歌女出场唱的果然是王之涣的《凉州词》“黄河远上”那一首。这说明我们所景仰的唐诗,在当时很可能多是传唱的歌词。当时写诗的人太多了,即使是李白,也可能就是在盛唐被歌唱了一些年。在晚唐大概唱不过小李杜和温庭筠吧?杜甫的诗,可能文本些,难以流行;杜甫的崇高地位,在他死去数十年后才建立,应该和唐诗本真的歌词性质有关。

从这个意义上说,三十年来中国流行歌词的长盛不衰是值得欣喜的。人在这个世界上生活着,悲欢冷暖,酸甜苦辣,都会感动在心,用心去歌唱。歌唱的内容就是人的现实和梦想,譬如生命、爱情、母亲、故乡、离别、重逢、游历和从军等等。这些在唐诗里也都写遍了。李谷一首唱的《乡恋》,对于故乡的依恋和怀念,和李白的《静夜思》是一样的精致平实。谷建芬作曲的《烛光里的妈妈》和孟郊的《游子吟》可以匹敌,《思念》和李商隐的无题诗,美感是相通的。还有北京奥运会主题歌《我和你》和王勃的“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相比,也是不见逊色的。

 把现在的歌词和唐诗比较,只是想说明两者是同样的东西。尽管不在同一时空,两者的文化身份是一样的。虽然两个时代的作品无法混淆,同样的留别的诗,徐志摩的《再别康桥》和罗大佑的《追梦人》就不一样。但徐志摩的文本的诗无愧于时代,罗大佑的歌词同样无愧于时代。至于说历代的歌唱同样珍贵,为什么唐诗让我们心存景仰,甚至是徐志摩的诗总觉得要比现在的歌词好多了?且以唐三彩为例。唐人见到的唐三彩一定和我们见到的不一样。我们见到的唐三彩要美得多,是时间和距离产生了美。当时的唐三彩和唐诗一样流行,时尚,时时面对的东西美不到哪里去。迎面的歌唱可能不被看重,千百年前的歌唱,会滋润和鼓舞同样歌唱着的心。   

1. 下列对于唐诗的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让人们感到真切和亲切的唐诗,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中国人的情感所难以割舍。

B.在唐朝,人们盛行写诗和传唱诗,所以可以肯定,其中有一些诗并不是为了求取功名而创作的。

C.现在人们所景仰的唐诗,在唐朝既被用作一种社交方式,又被作为流行歌曲的歌词,其中尤以后者为多。

D.即使是大诗人李白的诗的传唱,到晚唐也就渐渐不再流行了,唐朝诗人之多,于此可见一斑。

2. 下列关于现在的流行歌词和唐诗的比较,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历史上唐诗最终为宋词元曲所取代,而三十年来中国的流行歌词却能长盛不衰,这是值得欣喜的。

B.现在的流行歌词和唐诗一样,写的都是人的现实和梦想,都会使人感动在心,用心去歌唱。

C.李谷一首唱的《乡恋》和李白的《静夜思》,在表现对故乡的依恋和怀念方面可谓异曲同工。

D.比起王勃的“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来,北京奥运会的主题歌《我和你》显得更为出色。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王之涣说,如果最美的歌女唱的不是他的诗,从此就不写诗了。这说明王之涣的诗当时曾被广泛传唱。

B.杜甫的诗,可能表现得文本一些,这应该跟唐诗本真的歌词性质有一定的关系,所以难以流行。

C.在唐代,唐三彩和唐诗一样也是流行的、时尚的东西,因而当时的人们是不会把它看得很珍贵的。

D.时间和距离能够产生美,可以想见,现在流行歌曲的歌词在若干年后应该也可能会被人们推崇的。

 

查看答案

下列各项中加点词的意思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  )

A.明年秋,送客湓浦口                 B.暮去秋来颜色

C.铁骑突出刀枪鸣                          D.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

 

查看答案

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

A.李白与杜甫齐名,贺知章曾经说他“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相传白居易读罢《蜀道难》,称李白为“谪仙”。

B.杜甫是我国文学史上最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登高》通过描绘秋江景色,倾诉诗人长年漂泊、老病孤愁的复杂感情。

C.白居易在文学上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强调继承我国古典诗歌的现实主义优良传统,是新乐府运动的倡导者。

D.李商隐《锦瑟》中“庄生迷蝶”“望帝托心”“沧海泣珠”烘托出诗人希望破灭后凄凉、孤寂而又沉郁的心境。

 

查看答案

下列句子的标点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这件事是你去做好呢?还是我去做好呢?

B.安排工作了吗?这些新来的同志。

C.我到了太湖,在江南,我才理解了“杂花生树,群莺乱飞”这两句的好处。

D.这部作品到底应该怎么写?这是我们文艺工作者应该反复思考的重要问题。

 

查看答案

下列顺序排列最恰当的一组是(  )

小河在月光照耀下就像一条乌黑而粼粼发光的大蛇蜿蜒在地面上,就这样它一直流到了尤尔坡瀑布,________________。在那白色的瀑布下面凸出几块大岩石,水流绕过它们,形成旋涡呼啸向前。

①然后挤进一条狭窄的峡谷奔流而出

②变成了无数闪闪发亮的水珠和四处飞溅的泡沫

③河水变得那么晶莹剔透,就像玻璃做的一般

④在那里先藏进了一条地下的沟壑

⑤从上面跌泻下来

⑥冲到谷底撞个粉碎

A.④①⑤③⑥②                              B.①⑤②⑥④③

C.③④①②⑤⑥                     D.②⑤⑥①③④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