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默写下列句子中的空缺。 1.天长地久有时尽, 。 (白居易《长恨歌》) 2.春风...

默写下列句子中的空缺。

1.天长地久有时尽,                    。   (白居易《长恨歌》)

2.春风桃李花开夜,                    。   (白居易《长恨歌》)

3.                    ,两处茫茫皆不见。   (白居易《长恨歌》)

4.                    ,在地愿为连理枝。   (白居易《长恨歌》)

5.出师未捷身先死,                    。   (杜甫《蜀相》)

6.                    ,千载谁堪伯仲间。   (陆游《书愤》)

7.宫女如花满春殿,                    。   (李白《越中览古》)

8.                    ?雁字回时,月满西楼。(李清照《一剪梅》)

9.千岩万转路不定,                    。   (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10.                    ,使我不得开心颜?  (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11.吴楚东南坼,                    。      (杜甫《登岳阳楼》)

12.                    ,月涌大江流。      (杜甫《旅夜书怀》)

13.                    ,千金散尽还复来。  (李白《将进酒》)

14.                    ,但愿长醉不愿醒。  (李白《将进酒》)

15.小楼昨夜又东风,                    。  (李煜《虞美人》)

16.                    ,只是朱颜改。      (李煜《虞美人》)

 

1.此恨绵绵无绝期 2.秋雨梧桐叶落时 3.上穷碧落下黄泉 4.在天愿作比翼鸟 5.长使英雄泪满襟 6.《出师》一表真名世 7.只今惟有鹧鸪飞 8.云中谁寄锦书来 9.迷花倚石忽已暝 10.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 11.乾坤日夜浮 12.星垂平野阔 13.天生我材必有用 14.钟鼓馔玉不足贵 15.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16.雕阑玉砌应犹在 【解析】 试题分析::注意重点字的写法。如:“绵绵”、“翼”、“长”、“满襟”、“鹧鸪”“锦书”“暝”“摧”“乾坤”“垂”“材”“馔”“堪”“雕阑玉砌”等。每句1分,句中有误该句不得分 考点: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能力层级为识记A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回答问题。(11分)

清平乐·检校山园书所见(辛弃疾)

连云松竹,万事从今足。拄杖东家分社肉,白酒床头初熟。

西风梨枣山园,儿童偷把长竿。莫遣旁人惊去,老夫静处闲看。

1.简要赏析“儿童偷把长竿”中“偷”字的妙处。(5分)

2.简要分析作者在这首词中表达的情感。(6分)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一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11分)

采桑子(吕本中)

恨君不似江楼月,南北东西。南北东西,只有相随无别离。

恨君却似江楼月,暂满还亏。暂满还亏,待得团圆是几时?

1.词的上阕有“恨君不似江楼月”,而下阕又有“恨君却似江楼月”。这是否矛盾?(5分)

2.本词在写作上的特点是什么?试加以分析。(6分)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回答后面题目。

路伯达,字仲显,冀州人也。性沉厚,有远识,博学能诗,登正隆五年进士第,调诸城主簿。由泗州榷场使补尚书省掾,除兴平军节度副使,入为大理司直。大定二十四年,世宗将幸上京,伯达上书谏曰:“人君以四海为家,岂独旧邦是思,空京师而事远巡,非重慎之道也。”书奏,不报。阅岁,改秘书郎,兼太子司经。时章宗初向学,伯达以文行知名,选为侍读,居无何以忧去。会安武军节度使王克温举伯达行义,起为同知西京路转运使事,召为尚书礼部员外郎,兼翰林修撰,敕与张行简进读陈言文字。

先是,右丞相襄奏移贺天寿节于九月一日,伯达论列以其非时,平章政事张汝霖、右丞刘玮及台谏亦皆言其不可,下尚书省议,伯达曰:“上始即政,当行正信之道,今易生辰非正,以绐四方非信。且贺非其时,是轻礼重物也。”因陈正名从谏之道。升尚书刑部郎中。上问群臣曰:“方今何道使民务本业、广储蓄?”伯达对曰:“布德流化,必自近始。请罢畿内采猎之禁,广农郊以示敦本,轻币重谷,去奢长俭,遵月令开籍田以率先天下,如是而农不劝、粟不广者未之有也。”是时,采捕禁严,自京畿至真定、沧、冀,北及飞狐,数百里内皆为禁地,民有盗杀狐兔者有罪,故伯达及之。累迁刑部侍郎、太常卿,拜安国军节度使,未几,改镇安武。

尝使宋回,献所得金二百五十两、银一千两以助边,表乞致仕,未及上而卒。其妻傅氏言之,上嘉其诚,赠太中大夫,仍以金银还之,傅泣请,弗许。傅以伯达尝修冀州学,乃市信都、枣强田以赡学,有司具以闻,上贤之,赐号成德夫人。

(《金史·列传第三十四》,有删节)

1.下列对加点字在文中的意思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阅岁,改秘书郎,兼太子司经        阅岁:过了一年

B.方今何道使民本业、广储蓄        务:致力于

C.如是而农不                      劝:劝说

D.傅以伯达尝冀州学                修:兴修

2.下列各组句子中,分别直接表明路伯达“远识”和“忠诚”的一组是(      )(2分)

A.因陈正名从谏之道             乃市信都、枣强田以赡学

B.伯达论列以其非时             献所得金二百五十两、银一千两以助边

C.布德流化,必自近始           上嘉其诚,赠太中大夫

D.敕与张行简进读陈言文字       表乞致仕,未及上而卒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路伯达以文章才华出众、品行高洁而出名,所以当时在章宗刚刚开始学习时,就被选为侍读,但是任职不久不知因为什么而离去了。

B.路伯达有高尚的品行和忠贞的义节,因而被安武军节度使王克温举荐。于是皇上起用路伯达为同知西京路转军使事,征召任命他为礼部员外郎,兼翰林修撰,并命令他和张行简进读上奏的文字。

C.路伯达处理政事时见解高远而深刻。当皇上问他如何才能国富民强时,他回答说:应该首先解决眼前最突出的主要矛盾。请求废除京畿内打柴打猎的禁令,扩大农民可以耕作的田土,轻钱重粮,除去奢侈培育节俭,遵从时令,开垦田地,做天下的表率。

D.路伯达的妻子傅氏哭着请求不要把捐赠给边用的钱退回来,这是从侧面表现路伯达忠诚的节操,并通过傅氏之口补叙了路伯达开学教民的远识和良苦用心,从而使人物形象更加丰满感人。

4.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划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人君以四海为家,岂独旧邦是思,空京师而事远巡,非重慎之道也。(5分)

(2)今易生辰非正,以绐四方非信。且贺非其时,是轻礼重物也。(5分)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两首唐诗,完成后面题目。

望洞庭(刘禹锡)

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遥望洞庭山水色,白银盘里一青螺。

题君山(雍陶)

烟波不动影沉沉,碧色全无翠色深。疑是水仙梳洗处,一螺青黛镜中心。

 [注]君山:在湖南省洞庭湖中。

1.对这两首诗的字句的解说,不恰当的一项是(    )

A.刘诗中“两相和”的“和”用字工稳,形象地勾画出秋夜中洞庭湖水和明月清光辉映成趣、水天一色的融和画面。

B.刘诗中“潭面无风”句和雍诗中“烟波不动”句,都贴切地描绘了月光下湖面风平浪静、山影凝重、朦胧而又静谧的景象。

C.雍诗中“碧”是湖色,“翠”是山色,因为是凝视君山映在湖中的倒影,所以给人感觉湖水的颜色没有君山倒影的颜色浓重。

D.雍诗中“水仙”指水中仙女,即娥皇和女英。她们是古代传说中尧的女儿、舜的妃子,死后化作湘水神,遨游于洞庭之上。

2.对这两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刘诗选择了月夜遥望的角度,通过极富想象力的描写,将洞庭的湖光山色别出心裁地再现于纸上。

B.雍诗从君山的倒影起笔,点出了湖山的色彩,继之又将神话传说融于景物描写之中,使山的秀美形神两谐地呈现在我们眼前。

C.两首诗都巧妙地以“螺”作比,但一首将皓月银辉下的山比成银盘中的青螺,一首将倒映湖中的山比成仙女青黛色的螺髻。

D.两首诗都将洞庭的山水景物描写得高旷超俗,使人读后油然生出范仲淹《岳阳楼记》中那种“心旷神怡,宠辱偕忘”的感觉。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完成后面题目。

题李凝幽居(贾岛)

闲居少邻并,草径入荒园。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

过桥分野色,移石动云根。暂去还来此,幽期不负言。

1.对这首诗中语句的解说,不恰当的一项是 ﹙   ﹚

A.“题李凝幽居”中“题”字的意思是“写”,“幽居”的意思是僻静的居处。

B.“闲居”句中“少邻并”的意思是说李凝自小就有邻居紧挨着作伴。

C.“僧敲”句中的“敲”,传说也曾想作“推”,“推敲”一词即来源于此。

D.“幽期”句中的“幽期”指归隐的约定,“不负言”表示不违背诺言。

2.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第一联用简洁的语言勾画出了李凝居处的环境,并暗示出他隐者的身份。

B.“僧敲月下门”句以响衬静,与名句“鸟鸣山更幽”有异曲同工之妙。

C.中间两联重在叙事和写景,首尾两联都明确写出了作者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D.全诗所写之事虽然不大,感情亦无跌宕,但由于注重炼字,故读来回味无穷。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