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 ,雄飞雌从绕林间。 ,愁空山。 (《蜀道难》)
2.一夫作难而七庙隳,身死人手, ,何也? !(《过秦论》)
3.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 。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 。 (《定风波》)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题。(11分)
云阳馆与韩绅宿别
司空曙
故人江海别,几度隔山川。
乍见翻疑梦,相悲各问年。
孤灯寒照雨,湿竹暗浮烟。
更有明朝恨,离杯惜共传①。
[注]①共传:互相举杯。
1.如何理解“乍见翻疑梦”?又表达出诗人怎样的心情?(5分)
答:
2.请指出颈联所运用的表达技巧,并结合诗句分析其作用。(6分)
答: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题。
轨,字士则,周雍州牧、酂国公恭之子也。隋大业中,为资阳郡东曹掾,后去官归于家。义兵起,轨聚众千余人,迎谒于长春宫。高祖见之,大悦,降席①握手,语及平生,赐良马十匹,使掠地渭南。轨先下永丰仓,收兵得五千人。从平京城,封赞皇县公,拜大丞相谘议参军。时稽胡②贼五万余人掠宜春,轨讨之。行次黄钦山,与贼相遇,贼乘高纵火,王师稍却。轨斩其部将十四人,拔队中小帅以代之。轨自率数百骑殿于军后,令之曰:“闻鼓声有不进者,自后斩之。”既闻鼓,士卒争先赴敌,贼射之,不能止,因大破之,斩首千余级,虏男女二万口。
武德元年,授太子詹事。会赤排羌作乱,与薛举叛将钟俱仇同寇汉中。拜轨秦州总管,与贼连战皆捷,余党悉降。进封酂国公。三年,迁益州道行台左仆射,许以便宜从事。属党项③寇松州,诏轨援之,又令扶州刺史蒋善合与轨连势。时党项引吐谷浑④之众,其锋甚锐。轨师未至,善合先期至钳川,遇贼力战,走之。轨复军于临洮,进击左封,破其部众。寻令率所部兵从太宗讨王世充于洛阳。四年,还益州。时蜀土⑤寇往往聚结,悉讨平之。轨每临戎对寇,或经旬月,身不解甲。其部众无贵贱少长,不恭命即立斩之。每日吏士多被鞭挞,流血满庭,见者莫不重足股栗。轨初入蜀,将其甥以为心腹,尝夜出,呼之不以时至,怒而斩之。每诫家僮不得出外。尝遣奴就官厨取浆而悔之,谓奴曰:“我诚使汝,要当斩汝头以明法耳!”遣其部将收奴斩之。其奴称冤,监刑者犹豫未决,轨怒,俱斩之。后征入朝,赐坐御榻,轨容仪不肃,又坐而对诏,高祖大怒,诏下狱。俄而释之,还镇益州。
贞观元年,征授右卫大将军。二年,出为洛州都督。洛阳因隋末丧乱,人多浮伪。轨并遣务农,各令属县有游手怠惰者皆按之。由是人吏慑惮,风化整肃。四年,卒官,赠并州都督。
(节选自《旧唐书·列传第十一》)
[注]①降席:让出座席的西边。②稽胡:稽胡(jī hú ),古族名,“匈奴”的别种,又称“山胡”。③党项族是我国古代北方少数民族之一,属西羌族的一支,故有“党项族党项羌”的称谓。④吐谷浑(汉语拼音:tǔ yù hún)吐谷浑是鲜卑族的一支。⑤蜀土:四川。
1.对下列句中加点字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轨自率数百骑殿于军后 殿:冲锋,进攻
B.许以便宜从事 便宜:见机行事
C.见者莫不重足股栗 栗:颤栗,颤抖
D.人多浮伪 浮伪:虚伪
2.下列各组中,最能表现出窦轨军纪甚严的一项是
①轨斩其部将十四人,拔队中小帅以代之 ②与贼连战皆捷,余党悉降
③或经旬月,身不解甲 ④呼之不以时至,怒而斩之
⑤每诫家僮不得出外 ⑥监刑者犹豫未决,轨怒,俱斩之
A.①②④ B.①④⑥ C.②③⑤ D. ③⑤⑥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隋朝大业年中,窦轨辞官归家,后来各地义兵纷起反隋,窦轨也聚集了一千余人,后来前往长春宫归附唐高祖,得到唐高祖的礼遇,并得到高祖赐予的宝马。
B.当赤排羌作乱之际,身为太子詹事的窦轨与薛举手下的钟俱仇一同讨伐汉中。窦轨与叛贼连续作战大获全胜,剩下的叛贼全都投降了。因此窦轨被晋封为酂国公。
C.正当党项族侵犯松州时,窦轨应诏与扶州刺史蒋善合联手救援松州,蒋善合先到达钳川,奋力杀敌,打败了党项所率领的精锐部队吐谷浑大军。
D.窦轨军纪甚严,就连成为自己心腹的外甥夜出未及时回营,也按军法处死;在处死家奴时候,监刑人员因犹豫不定也被窦轨处死以示法令严明。
4.将文中画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行次黄钦山,与贼相遇,贼乘高纵火,王师稍却。(4分)
译文:
(2)轨并遣务农,各令属县有游手怠惰者皆按之。(4分)
译文: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
闹得沸沸扬扬的“火星移民”计划,最终却很可能是一场骗局。该项目负责人日前表示:“项目的复杂性远远超出了我们的想象,原定2023年移民的计划恐怕难以成行。”而记者调查发现,推出“移民火星”计划的公司“火星一号”是在2011年6月23日注册的机构,雇员仅1人,注册地址是荷兰阿默斯福特的一处民居,也是被诸多媒体称为“首席执行官”的巴斯·兰斯多普的个人登记的租住住址。
“火星移民”计划自4月22日招募移民人员开始,短短两个星期内就收到了78000份申请,其中,中国申请者10241人。按照组织方要求,中国人报名时需要缴纳11美元的费用。据此,有媒体测算,中国报名者支付的报名费高达10多万美元,但也有媒体报道,虽然有这么多的中国人通过邮件注册成为火星一号官网用户,但真正交费者可能不足100人。实际缴纳报名费的究竟有多少人,现在还是一个谜;但有一点可以肯定,11美元的报名费或很难退还,因为按照最初的报名约定,申请人已经交的报名费“永不退还”。
出租屋里忽悠出的“火星移民”计划,无疑让很多中国报名者感到失望,但他们似乎并不为此感到愤怒,反而高喊“我有航天梦,我愿意为它买单”。确实,越是虚无缥缈的东西似乎越能满足人们的浪漫想象;但在此之外,媒体推波助澜的因素同样存在。事实上,这个无厘头计划之所以能在国内造成如此大的影响,与很多媒体欠缺基本理性、毫无质疑精神的“宣传推广”密切相关。比如,有记者入选该计划的某媒体,就在头版头条发表了题为“愿做人类空间探索的小白鼠”的文章,为这个疯狂的计划放声鼓与呼,大有一种舍生取义的英雄气概。
1.不能成为“‘火星移民’计划很可能是一场骗局”原因的一项是
A.该项目负责人日前表示该项目的复杂性使得该移民计划难以成行。
B.记者调查发现“火星一号”公司2011年6月注册,雇员仅1人。
C.“火星一号”公司注册的地址是该公司“首席执行官”的巴斯·兰斯多普个人登记的租住住址。
D.虽然有1万余名中国人通过邮件注册成为火星一号官网用户,但真正交费者可能不足100人。
2.下列表述中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火星一号”计划自今年4月招募人员以来,短短两个星期内收到了近八万份申请。
B.从报名开始的两个星期内,中国报名参加该移民计划的人员已接近两万人。
C.据媒体测算,虽然有那么多的中国人注册成为火星一号的官网用户,但是真正交费的人员极少。
D.中国报名参加火星移民的人员所缴纳的11美元报名费,很难再退还给报名者。
3.对“火星移民”计划能让很多中国人积极报名的原因分析不准确的一项是
A.该移民计划是在一所出租屋里制定出来的。
B.正是火星移民计划带有虚无缥缈的特性,满足了一些中国报名者的浪漫想象。
C.媒体对此事件的报道欠缺基本理性又毫无怀疑精神,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D.很多中国报名者似乎坚守着愿为航天事业奉献的精神。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三个学习绘画的人在学艺途中将自己的得意之作以1000元标价出售,他们的第一位顾客均说了一句相同的话:“您的画怕是值不了那么多吧?”其中一个人听了后,对自己的画仔细掂量,最终以2000元售出,而他经过后来的刻苦努力,成为著名的画家。他就是丁托列托。另一个听后只是轻轻地将画撕毁,而从此改行,学习雕塑而成为一代宗师。他就是唐代著名雕塑家杨惠之。第三个呢,认为自己的画或许真的不值那个价,便降低了要求,以500元出售。至今,他也只是一个三流的画家,以卖画糊口,过着流浪的生活。他一直就生活在我们的身边。
要求全面理解材料,角度自选,立意自定,题目自拟,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目。(18分)
我所认识的梁漱溟
牟宗三
我是在梁先生于重庆北培创办“勉仁学院”时(1948年)认识他的。“勉仁”是梁先生的斋名,取儒家“勉于行仁”的意义;先前他也以“勉仁”办了一所中学。我是在建校以后去的,在那里待了一年多,所以对梁先生的学问与人格也有一些了解。
他是个了不起的人物,从性情、智慧、个人人格各方面来讲,在这种时代,要找这种人,已经不太容易了。他的议论不管是对是错,都有真知灼见。他和一般社会上的名人、名流不同,他对中国有极深的关怀,平生所志都在为中国未来的发展寻出一条恰当的途径,例如“乡村建设运动”,就是梁先生思想见之于行动的具体表现,不只是讲说学问而已。
“乡村建设”的实践,就他思想的渊源来看,可以《东西文化及其哲学》为代表。这本书是梁先生应王鸿一之邀,在山东以“东西文化及其哲学”为题的演讲稿合辑而成的。那时他还很年轻,不到30岁。这是当时非常了不起的一本著作,思辨性非常强,自成一家之言,不是东拉西扯、左拼右凑出来的,而是一条主脉贯串而下,像螺丝钉钻缝入几的深造自得之作,可说是第一流的。
梁先生没出过洋,又不是什么翰林学士,但一样可以讲中西文化问题;黑格尔没到过中国,也不认识中国字,但到现在为止,讲中西文化问题的,没有一个超过黑格尔的,谁能够像黑格尔了解到那种程度的?这就是哲学家的本事了。梁先生讲中西文化,完全出自于他对时代的体认及民族的情感,而这又是承续自他家庭中关心国事的传统。梁先生的父亲梁济(字巨川),在民国七年时,为抗议象征着固有文化的清朝之灭亡,而自杀身亡。这是一个时代的问题,也是梁先生格外关注的文化问题。
究竟,中国文化该何去何从?中国文化在满清统治了三百年之后,从辛亥革命到现在,一直难以步上正轨,而源始于17世纪近代文明的西方文化,就摆在眼前,应该如何作个抉择?
梁先生曾说过一句话,要读他的《中国文化要义》,保存中国传统。保存文化是对的,哪一个民族能否定自己的文化?但想了解中国文化并不容易,读《中国文化要义》恐怕不如读《东西文化及其哲学》。
《中国文化要义》是从他的《乡村建设理论》简约出来的,哲学味太重了,每一个项目都需要再加以申说,否则不易懂。而《乡村建设理论》虽是他最用心的著作,企图自农村风俗习惯的横剖面深刻剖析中,归结出中国文化的特征,但是纵贯性不够,在方法论上“从果说因”,是有问题的。这是梁先生一生吃亏的地方,也使他不可能真正了解到中国文化。
梁先生晚年观念已老,也有很多问题没有触及,尤其是文化上。
但是,在“文革”之时,他却表现了中国知识分子不屈不挠的风骨与气节,这是他最值得敬佩的地方。他被批斗时,家具和所有的藏书也都被摧残烧毁,他并没有反抗,只极力要求破坏者让他保留一部字典,因为那部字典是向朋友借来的,烧掉了会对不起他的朋友。虽然最后这部字典还是不能幸免,被烧掉了,但是从这件事上,也可以看到他那来自传统知识分子的忠厚的一面。
梁先生在近代中国是一个文化的复兴者,不但身体力行地宣扬了传统的儒家思想,更可以说是接续了清代断绝了三百年的中国文化。这是他的一生最有意义的地方,也正是他象征“文化中国”的意义所在。
1.文章第2段说“他是个了不起的人物”,“他和社会上一般的名人、名流不同”,这样评说梁漱溟的具体理由是什么?(4分)
2.文章第4段写到了梁漱溟父亲自杀身亡,这段文字在文中有何作用?(4分)
3.作者在评述《中国文化要义》等著作特点的同时,也指出了梁漱溟的不足。他的不足之处具体表现在哪几个方面?(4分)
4.作为一篇评传性文章,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认识”梁漱溟的?这样写对你的写作有何启示?(6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