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儿子要把一袋种子扔掉。 “一袋好好的种子,为什么...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儿子要把一袋种子扔掉。

“一袋好好的种子,为什么要扔掉呢?”父亲问。

“春天过去了,种子留着有什么用?”儿子答。

“等到明年春天,把它们播种下去,不是照样可以发芽吗?”父亲说。

儿子……

请以“当我们错过播种的季节”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或记叙文,要求不得写成简单的材料扩写或续写,不得写成其他文体,不得另拟题目,不得抄袭和套作。

 

参考例文: 当我们错过播种的季节 错过了美丽的晨曦,别错过灿烂的朝阳;错过了灿烂的朝阳,别错过绚丽的晚霞;错过绚丽的晚霞,别错过漫天的星斗。 生命中总有那么多的错过。不经意间,我们或许错过了天真烂漫的童年,错过了激情飞扬的青年,甚至错过稳重严谨的中年。我们也或许会错过求学的大好时光,错过成功的良好机会,甚至错过美丽的爱情…… 朋友,错过了的东西是不能再回来的。许多东西错过了,会有难以承受的痛苦,可又有什么办法呢?生活本来就是这样残酷。我们不能沉溺在痛苦之中,不能生活在感慨里。我们应该挺起胸,昂起头,重拾信心,去追寻下一个希望,去实现下一个梦想。这样,我们或许能够拥有更多美好的东西。 大家应该记得我国北宋时期的文学家苏洵吧。他二十七岁才开始发奋读书。在我们看来,他是错过了最好的求学时光,可是他没有放弃,毅然拿起了书本。经过十几年的苦读,终于修成正果,成了北宋一代文学家。他的文章风采流传千古。 美国的著名政治家、科学家富兰克林,出身寒微,只念过两年书,为了生活,十岁就做了印刷工人。他错过了学校学习的好机会,可并没有放弃学习,没有止步于一个印刷工人。他一边工作,一边学习,刻苦勤奋,孜孜以求,终于成了美国赫赫有名的政治家、科学家。并积极参与革命,还亲自参加了美国《独立宣言》的起草工作。他对美国贡献是伟大的。他受到美国乃至世界人民的崇敬。 今天,当我们面对自己并不理想的境遇时,或许我们都在埋怨自己的过去。感叹自己没能好好抓紧时间学习,以至今天学习成绩不理想;感叹自己过去没能好好打拼,以至今天的工作不如意;感叹自己与美好爱情擦肩而过,以至今天常常陷在痛苦之中…… 生活中错过的实在太多了。几多愁思,几多无奈,但是,朋友,又何必为此耿耿于怀呢?就让他随风而逝,成为生活中美好的回忆吧,将它悄悄的收藏在心灵的深处。重要的是不要对未来失去希望和憧憬,不要让沮丧、痛苦阻止我们前进的步伐。正如刘欢唱的:“心若在,梦就在,天地之间还有真爱。看成败,人生豪迈,只不过是从头再来……” 当我们错过播种的季节,让我们扬起理想与信念的风帆,奋力前进,走过风雨,战胜风浪。我们定会拥有一个美好的明天。 【解析】 试题分析:这是一则材料作文,根据材料内容可以做以下审题: 1.对象上:“我们”可以泛指,也可以特指;可以实指,也可以虚指。因为“错过”是指人的行为与方式。我认为只要写“人”皆可。不过联系自己亲身实际写更好。 2.时间上:“当……”表时间状态,可以理解为当……时,当……后。我认为更应该侧重写错过以后的心态和行为。 3.事件上:“错过播种”,重在“错过”。时态重过去时。错过了,不是怎么错过 本义:错过播洒种子让其生长的机会→目的是收获硕果 引申义:错过了学习,考试,生活,就业,机会,知识,财富等方面。 比喻义:目标未遂,成功远逝,希望落空,梦想破灭,,机会失之交臂等 4.重点写什么:写错过以后我们该怎么做。 积极方面:积极的心态,坦然面对,蓄势待发,相机而动,永不放弃,永不言败,勇于拼搏,自信乐观等。消极方面:自暴自弃,盲目行动,胆怯退缩,颓废低迷,彷徨苦闷,懊悔失望,忧伤哭泣,无法自拔等。   考点:能写论述类、实用类和文学类文章。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 E。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目。(9分,每小题3分)

艺术批评与艺术市场

几乎每一位谈论中国艺术市场的人士,都会把艺术批评作为市场经营中的一个重要环节,还会认为著名的、有话语权的艺术批评家的言论能够决定和左右一个艺术家在艺术界和艺术市场中的地位以及作品的销售价格。

无论是传统中国画,还是现代绘画和当代艺术,当代的艺术批评给予了深刻细致的关注。各地艺术批评家们敏锐的艺术观察力和对艺术作品与思想的剖析已经涉及大大小小的艺术创作活动,那些真正表现优秀和思想内涵独特的艺术作品都必然会引起批评家们的关注。

但是批评不是万能的。批评首先应当是学术的,只有真正学术的艺术批评才是开启优秀艺术品的思想之匙。对于艺术批评能够影响作品市场交易观点的论据,实质上是一些艺术史论工作者对名家作品的鉴赏评价,以及对个别艺术家作品与创作试图予以定位的剖析解构,这些批评的文句语言与行文结构已经逐渐形成格式化的相似特征,谈不上有什么艺术和思想的标准。

因此,对于当下中国当代艺术和艺术市场,必须首先为批评正名才行。

真正的艺术批评只会看重优秀的艺术创作,决不会把平庸的作品推到大众之中去,更不能把庸俗的艺术作品介绍给艺术品收藏人士;批评家之间的观点差异会有助于人们从不同的角度多方面地了解一件艺术作品和艺术家的创作。

艺术批评必须是纯学术的,不可能也做不到为了某种商业的目的或人情师承关系,运用艺术批评来推动或压制一个艺术家作品的交易买卖。只是在当下的中国艺术品市场,买卖双方只看重名家的身份、名气,而不考虑作品本身,也不去关注在将来市场走红的作品。所以艺术批评家们应当担当起后者的这份责任。

随着国外艺术机构、买家和收藏家对于国内艺术批评家、策展人的依赖程度的不断提高,艺术家也倾向于相信艺术批评是艺术品走向市场交易的桥梁,批评家们也乐于在艺术品交易中担任这种交易顾问和艺术品估值的角色。

目前越来越多的艺术批评家们倾向于把自己当做一个职业,把艺术批评作为艺术市场的一个环节,或是一个首要的先行步骤。批评家们更多地转向艺术策展,组织艺术展览活动或为艺术家展览撰写前言,已经蔓延成为批评家的生存状态和获得收入的主要路径。这就是批评家们纷纷走向“出台”的戏言。

批评家属于学术的才对,市场的应该是属于策展人、艺术代理人。批评家的观点要坚持自己的艺术标准,坚持自己的艺术眼光;批评家要能以敏锐的智慧纵观当代中国的艺术创作与发展,以公正客观的立场去剖析一个艺术家作品的思想内涵;只有这样,才能得到艺术家的认同和尊重,才能推动艺术创作和艺术市场的发展,艺术品投资人士才会有信任。

1.本文关于“艺术批评”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艺术批评能够决定和左右艺术家在艺术界和艺术市场中的地位以及作品的销售价格。

B.艺术批评应该针对那些真正表现优秀和思想内涵独特的艺术作品。

C.艺术批评能够影响作品市场交易,因而也越来越有了功利色彩。

D.艺术批评的观点差异会有助于人们多角度多方面地了解艺术作品和艺术家的创作。

2.对“艺术批评与艺术市场的关系”阐述正确的一项是(   )

A.艺术批评是艺术市场经营的一个重要环节,对推动艺术市场的发展有重要作用。

B.在当下,因为艺术批评偏离了学术,导致艺术品市场的买卖双方只看重名家的身份、名气,而不考虑作品本身,也不去关注在将来市场走红的作品。

C.运用艺术批评来推动或压制一个艺术家作品的交易买卖的行为,会随着国外艺术机构、买家和收藏家对于国内艺术批评家、策展人的依赖程度的不断提高而得到缓解。

D.目前,艺术家倾向于相信艺术批评是艺术品走向市场交易的桥梁,批评家们也乐于在艺术品交易中担任这种交易顾问和艺术品估值的角色。

3.下列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作者就当今的中国艺术批评在艺术家和艺术市场中担任的角色,提出了为艺术批评正名的见解。

B.艺术批评家们应当担当起考虑作品本身且关注在将来市场走红的作品的责任,不能只看重名家的身份、名气。

C.目前越来越多的艺术批评家们倾向于把自己当做一个职业,把艺术批评作为艺术市场的一个环节,这成为批评家的生存状态和获得收入的主要路径。

D.批评家只要坚持自己的艺术标准,以公正客观的立场去剖析一个艺术作品的思想内涵,就能得到艺术家的认同和尊重以及艺术品投资人士的信任。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目。(17分)

林冲见差拨

沧州牢城营内收管林冲,发在单身房里,听候点视。却有那一般的罪人,都来看觑他,对林冲说道:“此间管营、差拨十分害人,只是要诈人钱物。若有人情钱物送与他时,便觑的你好;若是无钱,将你撇在土牢里,求生不生,求死不死。若得了人情,入门便不打你一百杀威棒,只说有病把来寄下;若不得人情时,这一百棒打得七死八活。”林冲道:“众兄长如此指教,且如要使钱,把多少与他?”众人道:“若要使得好时,管营把五两银子与他,差拨也得五两银子送他,十分好了。”正说之间,只见差拨过来,问道:“那个是新来配军?”林冲见问,向前答应道:“小人便是。”那差拨不见他把钱出来,变了面皮,指着林冲骂道:“你这个贼配军,见我如何不下拜,却来唱喏?你这厮可知在东京做出事来,见我还是大剌剌的。我看这贼配军满脸都是饿文,一世也不发迹。打不死、拷不杀的顽囚,你这把贼骨头好歹落在我手里,教你粉骨碎身,少间叫你便见功效。”林冲只骂的一佛出世,哪里敢抬头应答。众人见骂,各自散了。

林冲等他发作过了,却取五两银子,陪着笑脸告道:“差拨哥哥,些小薄礼,休嫌小微。”差拨看了道:“你教我送与管营和俺的都在里面?”林冲道:“只是送与差拨哥哥的。另有十两银子,就烦差拨哥哥送与管营。”差拨见了,看着林冲笑道:“林教头,我也闻你的好名字,端的是个好男子,想是高太尉陷害你了。虽然目下暂时受苦,久后必然发迹。据你的大名,这表人物,必不是等闲之人,久后必做大官。”林冲笑道:“皆赖差拨照顾。”差拨道:“你只管放心。”又取出柴大官人的书礼,说道:“相烦老哥将这两封书下一下。”差拨道:“既有柴大官人的书,烦恼做甚!这一封书值一锭金子。我一面与你下书,少间管营来点你,要打一百杀威棒时,你便只说你一路患病未曾痊可。我自来与你支吾,要瞒生人的眼目。”林冲道:“多谢指教。”差拨拿了银子并书,离了单身房自去了。林冲叹口气道:“有钱可以通神,此语不差。端的有这般的苦处。”原来差拨落了五两银子,只将五两银子并书来见管营,备说:“林冲是个好汉,柴大官人有书相荐在此呈上。已是高太尉陷害,配他到此,又无十分大事。”管营道:“况是柴大官人有书,必须要看顾他。”便教唤林冲来见。

且说林冲正在单身房里闷坐,只见牌头叫道:“管营在厅上叫唤新到罪人林冲来点视。”林冲听得呼唤,来到厅前。管营道:“你是新到犯人,太祖武德皇帝留下旧制,新入配军,须吃一百杀威棒。左右,与我驮起来。”林冲告道:“小人于路感冒风寒,未曾痊可,告寄打。”差拨道:“这人见今有病,乞赐怜恕。”管营道:“果是这人症候在身,权且寄下,待病痊可却打。”差拨道:“见今天王堂看守的多时满了,可叫林冲去替换他。”就厅上押了贴文,差拨领了林冲,单身房里取了行李,来天王堂交替。差拨道:“林教头,我十分周全你。教看天王堂时,这是营中第一样省力气的勾当,早晚只烧香扫地便了。你看别的囚徒,从早起直做到晚,尚不饶他。还有一等无人情的,拨他在土牢里,求生不生,求死不死。”林冲道:“谢得照顾。”(节选自《水浒传》第九回,有删改)

1.下列对选文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两项是(  )(5分)

A.选文写了林冲发配沧州,初入牢营的一段情节,作者将笔墨集中在对林冲见差拨的细节描写上。

B.由于被高太尉陷害,林冲一进牢营就得到了“一般的罪人”的同情和关照,却遭到差拨的辱骂和恐吓。

C.差拨一见林冲就破口大骂,是因为林冲只是“唱喏”,没有及早把柴大官人给管营等的书礼拿出来。

D.选文通过对管营、差拨、牌头等人相互勾结欺压犯人的具体描写,形象地反映了牢营的黑暗现实。

E.选文借“有钱可以通神”这句话,揭示了当时社会的世态人情,也表现了林冲的感慨和无奈。

2.选文第一段写林冲刚到牢营,就有犯人向他介绍牢营的情况,这样写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4分)

答:                                                                                       

3.差拨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作者采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来刻画这个人物?请简要分析。(4分)

答:                                                                                      

4.对第二段中“林冲等他发作过了,却取五两银子,陪着笑脸告道”这句话,明末清初文学批评家金圣叹评点道:“虽是播出奇文,然亦实是林冲身份。”依据小说内容,探究“亦实是林冲身份”指的是林冲的哪一种身份,表现出林冲什么样的性格和心理?(4分)

答: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目。(15分,其中选择题每题3分)

时维九月,序属三秋。潦水尽而寒潭清,烟光凝而暮山紫。骖騑于上路,访风景于崇阿;临帝子之长洲,得天人之旧馆。层峦耸翠,上出重霄;飞阁流丹,下无地。鹤汀凫渚,穷岛屿之萦回;桂殿兰宫,即冈峦之体势。

披绣闼,俯雕甍,山原旷其盈视,川泽其骇瞩。闾阎扑地,钟鸣鼎食之家;舸舰弥津,青雀黄龙之舳。云销雨,彩彻区明。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渔舟唱晚,响穷彭蠡之滨;雁阵惊寒,声断衡阳之浦。

遥襟甫畅,逸兴遄飞。爽籁发而清风生,纤歌凝而白云遏。睢园绿竹,气凌彭泽之樽;邺水朱华,光照临川之笔。四美具,二难并。穷睇眄于中天,极娱游于暇日。天高地迥,觉宇宙之无穷;兴尽悲来,识盈虚之有数。望长安于日下,目吴会于云间。地势极而南溟深,天柱高而北辰远。关山难越,谁悲失路之人?萍水相逢,尽是他乡之客。怀帝阍而不见,奉宣室以何年?

嗟乎!时运不齐,命途多舛。冯唐易老,李广难封。屈贾谊于长沙,非无圣主;窜梁鸿于海曲,岂乏明时?所赖君子见机,达人知命。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酌贪泉而觉爽,处涸辙以犹欢。北海虽赊,扶摇可接;东隅已逝,桑榆非晚。孟尝高洁,空余报国之情;阮籍猖狂,岂效穷途之哭?

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A.川泽其骇瞩    纡:纡回曲折        B.云销雨                 霁:雨过天晴

C.骖騑于上路       俨:整齐的样子      D.飞阁流丹,下无地       临:靠近

2.下列对有关语句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潦水尽而寒潭清,烟光凝而暮山紫”在色彩上,上句淡雅,下句浓重,浓淡对比,突出了秋日景物的特征。

B.“鹤汀凫渚,穷岛屿之萦回;桂殿兰宫,即冈峦之体势”写滕王阁周围景物,是近景。

C.“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写彩霞自上而下,写秋水自下而上,相映增辉;青天碧水,天水相接,上下浑然一色,写尽了晚秋暮色之美。

D.“渔舟唱晚,响穷彭蠡之滨;雁阵惊寒,声断衡阳之浦”所写为眼前所见之实景,登高远眺,目之所见,耳之所闻,集于笔端。

3.对文中运用的典故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怀帝阍而不见,奉宣室以何年”表明自己怀才不遇,似屈原和贾谊。

B.“屈贾谊于长沙,非无圣主”表明自己生不逢时,有对皇帝的怨恨之情。

C.“酌贪泉而觉爽,处涸辙以犹欢”表明自己身处逆境,仍然达观看待。

D.“阮籍猖狂,岂效穷途之哭”表明自己不会愤世嫉俗而放任自流。

4.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6分)

(1)遥襟甫畅,逸兴遄飞。(2分)

译文:                                                                                     

 (2)关山难越,谁悲失路之人?萍水相逢,尽是他乡之客。(4分)

译文:                                                                                      

 

查看答案

根据课文填空。

1.于是余有叹焉。        ,往往有得,       。(《游褒禅山记》)

2.余于仆碑                  ,何可胜道也哉!(《游褒禅山记》)

3.云销雨霁,彩彻区明             。(《滕王阁序》)

4.渔舟唱晚,         ;雁阵惊寒          。(《滕王阁序》) 

5.臣欲奉诏奔驰,则          ;欲苟顺私情,则告诉不许:臣之进退,         。(《陈情表》)

6.老当益壮,                    ,穷且益坚,                       。(《滕王阁序》)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元曲,完成后面题目。(8分)

【双调】水仙子    无名氏

青山隐隐水茫茫,时节登高却异乡。孤城孤客孤舟上,铁石人也断肠,

泪涟涟断送了秋光。黄花梦,一夜香,过了重阳。

1.诗中的“孤客”是一个什么样的形象?请结合全曲概要分析。(4分)

                                                                                           

2.赏析结尾句“黄花梦,一夜香,过了重阳”的妙处。(4分)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