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认真观察下面一幅漫画,用简洁的语言介绍画面的内容,然后用一句话揭示漫画的寓意。要...

认真观察下面一幅漫画,用简洁的语言介绍画面的内容,然后用一句话揭示漫画的寓意。要求句子通顺,语意简明,内容不超过70个字,寓意不超过8个字。(5分)

满分5 manfen5.com

内容:(70字左右)                                                                            

                                                                                           

寓意:(不超过8个字)                                                                        

 

内容:画面上,一个中年男子侧着身子,嘴里叨着一支烟,右手举着打火机正在点烟;而投在墙上的巨大黑影则变成了他右手举着一只手枪正对着自己的嘴在扣动扳机。寓意:吸烟如同自杀。(意对即可)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实质考查压缩语段中的图文转述题。解答时要先简述构图要素,然后揭示寓意,句子表述要条理,短短的句子中不能有病句,语言尽量简洁,同时关注限制,不要超过规定字数。 考点:扩展语句,压缩语段。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出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2个字(6分)

水是植物主要的组成成分,植物体的含水量一般为60%~80%,有的甚至可达90%以上。         ,土壤中的矿物质、氧、二氧化碳等都必须先溶于水后,         。水还能维持细胞和组织的紧张度,以利于各种代谢的正常进行。水是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的原料,他还作为反应物参与植物体内很多生物化学过程。因此,        

 

查看答案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    )

A.很多企业都认识到,为了应对消费需求和竞争格局的变化,必须把改进服务提到与研发新产品同等重要的位置上。

B.一般人常常忽略的生活小事,作者却能够慧眼独具,将之信手拈来,寻找其叙述的价值,成为小说的有机组成部分。

C.在90后的青少年中,科幻迷越来越多,这显示了科幻文化正在崛起,是对长久以来孩子们缺失的想象力的呼唤。

D.数字化时代,文字记录方式发生了重大变化,致使很多人提笔忘字,从此以往,将影响到汉字文化能否很好的传承。

 

查看答案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熟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  )

A.正是严冬天气,彤云密布,朔风渐起,却早沸沸扬扬卷下一天大雪来。

B.便入去听了一个时辰,出来说道:“他那三四个交头接耳说话,正不听得说甚么。”

C.《水浒》里的英雄好汉是不堪忍受封建官府的压榨而逼上梁山的,毛泽东毛泽东所领导的工农革命战争也是人民不堪忍受国内外反动派的剥削和压迫而起来英勇抗争的。

D.亚洲传统文化中,妇女有嫁鸡随鸡嫁狗随狗、逆来顺受的观念,这也是导致许多亚裔妇女成为受害人的原因。

 

查看答案

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发(jī)   逦(yǐ)  连(lěi)    辱(zhān)

B.风(shuò) 须(zī)     倒(shuò)     酒(zhuàn)

C.仓(áo)          样(mú)   洗(shù)      奉(ɡōnɡ)

D.祐(bì)     少(qǐnɡ)  央(miǎn)     透(qīn)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后面题目。(25分)

滋 味

王开林

能吃东西才知味道如何。上帝造人时,特别设计了舌头这种精妙绝伦的零件,可见他的确充满了仁爱之心。有了这件宝贝,人就能咂摸出酸、甜、苦、辣、咸、涩等各种滋味,也就能把吃鱼跟吃肉的不同分辨出来。试想,如果鼻子先已闻到了美食的食气,入口之后却味同嚼蜡,那是何等扫兴。有了舌头,人也就变成了挑剔鬼,从最初的茹毛饮血,发展到后来的满汉全席,口腹之欲真是越来越膨胀。从古时神农尝百草到今天大开山海宴,算不算得上文明的进步呢?“吃”早已成为国人头等重要的事情,硕鼠和馋猫同席,或于觥筹交错之前握手言欢,或于酒酣耳热之后结为兄弟。舌头的功用可谓大矣。

品酒是一门学问,品茶则是一种风雅,都不是俗人做得来的事情。那滋味显然只可意会,不可言传,胡喝狂饮之辈也就只能用舌头舔舔嘴唇,随便说一声:“好!”

古人说:“百般滋味,要在心中滋味。”

表面看来,舌头对此鞭长莫及。其实不然,它完全可以调出心中的百味。岂不闻“甜言美语三春暖,恶语伤人六月寒?”舌头的功用比马尾巴的功能要强得多,切不可等闲视之。话讲得好听,就顺耳顺心顺意,一顺而再顺而三顺,就无所不顺,无往不利。为什么谄媚取容者屡屡得手(几乎没有失手的时候),因为这些专往舌头上抹蜜的人深明一个道理,那就是:好听的话往往才下舌头,便上心头。让别人受用了,自己的日子就肯定好过。你若问他的人格何在,他会说那只是一双烂草鞋,弃之不足为惜。世间那些为舌头抹蜜的人也是往鞋底抹油的人,一旦你失去了利用价值,他们就会像采尽了花粉的蜂群一样飞往别处。

舌头其实相当世故,至少比眼睛、鼻子要世故得多,它知道自己若说了直话真话,就不可能再吃香喝辣,因此,它最不济时也只是沉默。若硬是被认死理的主人派去说直话真话,就命该一辈子无可奈何地咬菜根,它一定含恨不已。

人人都知道“口蜜腹剑”是个成语,但又有几人识得甘言谄人者是别有居心用意呢?对一个假话连篇的人推心置腹是何等不值和危险呵,这是授人以柄,你忧乐的机枢就被他完全掌握了。他的那把藏于腹中的“剑”是迟早会抽出来的,同样的舌头到时候吐出来的就是蝮蛇的毒液了。

名利本身是好东西,无论以力取,以智取,只要手法干净漂亮,都令人悦服。但有时候好端端的名利被一群小人糟踏了,变成了猫腻滋味和腐鼠滋味,他们仍然争得头破血流,而且对谁都猜疑,生怕别人要来染指,要来分一杯羹。《论语》中说孔子“鱼馁、肉败、割不正,不食”。但在宵之小辈看来,那是圣人的臭讲究,他们才不顾什么变味不变味呢,先塞进口中再说。猫腻和腐鼠都有人食之津津有味,如此,就遑论其余了。

我们见了某人某事的龌龊之处,常说“心里真不是滋味”。其实,这“不是滋味”本身就是一种滋味,它至少表明了你的态度。

1.下列对这篇文章的赏析,正确的两项是(6分)       (        )

A.题目“滋味”的主要含义是,生活的滋味往往是辛酸和苦涩,只能在漫长的人生中慢慢品尝。

B.作者由舌头的饮食功用讲到舌头在人际关系中所发挥的种种“功用”,由此及彼,讽喻世人。

C.文章的主旨可以概括为讽刺人际关系上的不正之风,表达作者嫉恶如仇的处世态。

D.第五段末句“它一定含恨不已”,用拟人手法形象地写出了“认死理”“直说真话”的人必然得到的恶运,有一定的劝诫意味。

E.结尾说“‘不是滋味’本身就是一种滋味”,这里的“滋味”指的是在心里反感、鄙弃这类龌龊的行为。

2.第一段末句说:“舌头的功用可谓大矣。”请根据本段文意,从两方面概括“舌头的功用”。(6分)

                                                                          

                                                                         

3.第四段写道:“表面看来,舌头对此鞭长莫及。其实不然,它完全可以调和出心中的百味。”(6分)

①“舌头对此鞭长莫及”的含义是什么? 

答:                                                                          

②“它完全可以调和出心中的百味”的含义是什么?

答:                                                                          

4.请根据四、六、七段的文意,分别概括出作者所讽刺的三种人的行为特点。(7分)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