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下面甲、乙两幅漫画都表现了环保的主题,相比之下,你更喜欢哪一幅?请作出选择,并简...

下面甲、乙两幅漫画都表现了环保的主题,相比之下,你更喜欢哪一幅?请作出选择,并简要说明理由。(5分)

满分5 manfen5.com满分5 manfen5.com

(甲)                                                (乙)

 

(示例)①我更喜欢漫画甲。这幅漫画借用了大家熟悉的《西游记》故事,经历过千难万险的唐僧竟然被眼前的臭水沟熏晕过去了,可见水污染多么严重!漫画画面生动活泼,人物刻画细致传神,非常形象地表达了环保的主题。相比之下,漫画乙表现形式过于严肃,主题体现不直观,生活气息不浓。 ②我更喜欢漫画乙。在这幅漫画上,地球上的树木已被人类彻底伐光,两只鸟儿只好把月亮当成了它们“最后的鸟巢”。作者用夸张的手法,简洁大方的构图,展现了人类生存环境极度恶化后的可怕情景,从而突出了环保的主题。相比之下,漫画甲的表现形式不够新颖,对主题的体现缺乏深度。 【解析】 试题分析:首先抓住这两幅漫画的主题。这两幅漫画都是讽刺性漫画,都是针对环境问题的。这个信息是方向性信息,并且在题干中出现了,不可忽视。其次在选择并说明理由的时候,要注意联系画面内容,做到有理有据;同时表达上要清晰条理,最好是分条论述。 考点: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刘一新的爸爸为爷爷买了一款老年手机,但文化水平不高、视力又不好的爷爷看不懂使用说明书。请参照下面说明书的部分内容,替刘一新写一段话,向爷爷介绍手机的这两项功能。要求既简明扼要,又通俗易懂。(4分)

一键求救:可先预设指定号码,如有紧急情况,长按该键即可直接呼叫所设号码,同时发出预设语言信息,达到求救目的。

语音短信:收到短信后无需翻页查看,按OK键即可通过内设语音功能直接读取,再按再读,适合视力不佳者使用。

 

查看答案

下面是一家旅游公司对印尼巴厘岛的解说词,有些句子在语言表达上存在错误,请找出3处,先写出有错误句子的序号,然后加以修改。(3分)

①由于南太平洋清凉的海风给了巴厘岛最适宜的温度,使这里虽然地处赤道附近,②空气却并不让人觉得燥热。③这里一年四季都是青青草木,山花烂漫,④茂密的热带雨林和穿插其间的梯田,让游客好像在画中行走。

⑤巴厘岛到处洋溢着轻松快乐的氛围。⑥走在发生过爆炸案的当年的库塔街上,⑦丝毫不会有一点恐怖的感觉。⑧优越的自然条件使这里的人们有一种悠闲的气质,⑨岛上的约两万座庙宇又为它点缀了神秘的气息。

 

查看答案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任选3个小题)(6分)

1.故木受绳则直,                   。                (荀子《劝学》)

臣无祖母,            ;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     (李密《陈情表》)

2.                  ,齐彭殇为妄作。             (王羲之《兰亭集序》)

                ,江月年年望相似。                    (张若虚《春江花月夜》)

3.舞幽壑之潜蛟,                     。             (苏轼《赤壁赋》)

念去去、千里烟波,                     。          (柳永《雨霖铃》)

4.               ,任重而道远。                        (《论语》)

桃李不言,                。                     (司马迁《史记·李将军列传》)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回答问题。(8分)

春日郊外

唐 庚

城中未省有春光,城外榆槐已半黄。

山好更宜余积雪,水生看欲倒垂杨。

莺边日暖如人语,草际风来作药香。

疑此江头有佳句,为君寻取却茫茫。

1.这首诗用了哪些艺术手法来描绘郊外的春日景色?(4分)

2.最后两句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情感?这样写有什么好处?(4分)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题目。

李清时,字授侯,福建安溪人,大学士光地从孙。乾隆七年进士,选庶吉士,授编修。十四年,授浙江嘉兴知府。上南巡,或议自嘉兴至杭州别辟道行民舟,清时于官塘外求得水道相属,上通吴江平望,下达杭州坝子门,号为副河。丁父忧,去官。服除,授山东兖州知府。二十二年,擢运河道。

二十六年,河决孙家集,运河由夏镇至南阳两堤俱溃,清时督修筑。议者或拟用椿埽,费帑以六十万计;或拟建石堤,费以三百万计。清时少时行濒海间,见筑堤捍海为田者,掷碎石积水中,潮退则以木拦之,填土其上,坚筑成堤,因参用其法。以河东、西两岸皆水,得土难,令以石垒两旁,积葑其中,水涸,募夫起土置积葑上,费帑十四万有奇,而两堤成。曹县溢,水泻入微山湖,出韩庄湖口,闸隘,水不得泄,令于闸北毁石堤,掘地深之以泄水。事上闻,上命于其地建滚水坝,高一丈二尺余。清时请减低为一丈,令湖水落至丈,乃闭闸蓄水。泗水经兖州西流入府河,济宁城东旧有杨家坝,遏水使入马场湖,蓄以济运,遇伏秋水涨不能泄,淹民田,令改坝为闸,视水盛衰为启闭。汶水分流入蜀山、马踏两湖,旧制引水使南行少北行多,后乃反之,漕船经袁口、靳口,浅涩不能进。清时规分水口,令南坝加长,北坝收短,以为节宣,并减低何家坝,使汶水南弱而北增。

二十九年,调江南淮徐道。三十年,擢河东河道总督,赐其母大缎、貂皮。清时以河堤岁修,司其事者每不度形势,过高糜帑,而卑薄者不能大有增益,乃饬所司,当水涨具堤高水面尺寸呈报,择堤最薄者培之。迨伏秋水发,耿家寨(称十四堡)水及旧堤上,赖预增新筑以免。清厘河工征料诸弊,岁减派料至千余万斤。三十一年,运河东岸漫口,自请议处,原之。三十二年七月,授山东巡抚。高苑、博兴、乐安三县被水,清时谓小清河下流隘,故上游溢,檄所司勘验。遽疾作,乞解任,不许。三十三年,卒。

清时治水善相度情形,穷源竟委。每乘小舟出入荒陂丛泽、支流断港中,或徒步按行谘访,必得要领,乃见诸建置。 

(选自《清史稿·列传一百二十》)

         [注]①帑:国库中的钱币。②葑:芜菁,又名蔓菁。一种一年或二年生草本植物,十字花科。③节宣:节制和排放。

1.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清时于官塘外求得水道相         属:连接

B.过高帑                         糜:消耗

C.使汶水南而北增                 弱:减少

D.清时治水善度情形               相:治理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学科网(www.zxxk.com)--教育资源门户,提供试卷、教案、课件、论文、素材及各类教学资源下载,还有大量而丰富的教学相关资讯!学科网(www.zxxk.com)--教育资源门户,提供试卷、教案、课件、论文、素材及各类教学资源下载,还有大量而丰富的教学相关资讯!A.清时官塘外求得水道相属    B.遏水使入马场湖,蓄济运,

 嘉为先言秦王曰                焉用亡郑陪邻

C学科网(www.zxxk.com)--教育资源门户,提供试卷、教案、课件、论文、素材及各类教学资源下载,还有大量而丰富的教学相关资讯!学科网(www.zxxk.com)--教育资源门户,提供试卷、教案、课件、论文、素材及各类教学资源下载,还有大量而丰富的教学相关资讯!卑薄者不能大有增益         D.参用其法

   君子博学日参省乎己            或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       

3.下列句子分编为四组,全都能表现李清时善于治水的一项是

掷碎石积水中,潮退则以木拦之 

令以石垒两旁,积葑其中

③于其地建滚水坝,高一丈二尺余

④清时规分水口,令南坝加长,北坝收短 

⑤清厘河工征料诸弊,岁减派料至千余万斤

⑥徒步按行谘访,必得要领

A.①②⑤   B.①③④  C.②④⑥  D.③⑤⑥

4.下面对原文的叙述和分析,不正确的的一项是

A.乾隆皇帝南巡时,有人建议重新挖掘一条水道,便于民船通行,而李清时却力排他议,打通原有水道,改造出一条“副河”。

B.李清时小时在海边见人们先在海水中投入石块,潮水退后,用木桩拦住,然后在石块上填土,以此来造田,这给他治水以很大启发。

C.曹县发水时,大水流入微山湖,又从韩庄的湖口流出;而这里的闸口狭窄,水流受阻,清时下令毁掉北面的堤坝,挖沟排水。

D.李清时在任河东河道总督时,运河东岸曾经决口,他主动请求前往治理,广泛征求意见,采取得力措施,使大堤恢复了原貌。

5.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加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水涸,募夫起土置积葑上,费帑十四万有奇,而两堤成。(3分)

(2)旧制引水使南行少北行多,后乃反之,漕船经袁口、靳口,浅涩不能进。(3分)

(3)乃饬所司,当水涨具堤高水面尺寸呈报,择堤最薄者培之。(4分)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