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题。(9分,每小题3分) 邵雍字尧夫。其先范阳人,父古...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题。(9分,每小题3分)

邵雍字尧夫。其先范阳人,父古徙衡漳,又徙共城。雍年三十,游河南,葬其亲伊水上,遂为河南人。  

雍少时,自雄其才,慷慨欲树功名。于书无所不读,始为学,即坚苦刻厉,寒不炉,暑不扇,夜不就席者数年。已而叹曰:“昔人尚友于古,而吾独未及四方。”于是逾河、汾,涉淮、汉,周流齐、鲁、宋、郑之墟,久之,幡然来归,曰:“道在是矣。”遂不复出。  

初至洛,蓬荜环,不蔽风雨,躬樵爨以事父母,虽平居屡空,而怡然有所甚乐,人莫能窥也。及执亲丧,哀毁尽礼。富弼、司马光、吕公著诸贤退居洛中,雅敬雍,相从游,为市园宅。雍岁时耕稼,仅给衣食。名其居曰“安乐窝”,因自号安乐先生。旦则焚香燕坐,晡时酌酒三四瓯,微醺即止,常不及醉也,兴至辄哦诗自咏。春秋时出游城中,风雨常不出,出则乘小车,一人挽之,惟意所适。士大夫家识其车音,争相迎候,童孺厮隶皆欢相谓曰:“吾家先生至也。”不复称其姓字。或留信宿乃。好事者别作屋如雍所居,以候其至,名曰“行窝”。    

熙宁行新法,吏牵迫不可为,或投劾去。雍门生故友居州县者,皆书访雍,雍曰:“此贤者所当尽力之时,新法固严,能宽一分,则民受一分赐矣。投劾何益耶?”  

嘉佑诏求遗逸,留守王拱辰以雍应诏,授将作监主簿,复举逸士,补颍州团练推官,皆固辞乃受命,竟称疾不之官。熙宁十年,卒,年六十七,赠秘书省著作郎。元佑中赐谥康节。

1.对下列句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蓬荜环                 堵:墙壁      

B.相从游                 恒:经常

C.或留信宿乃             去:离开     

D.皆书访雍               贻:留下

2.下列各组句子中,全都能表现邵雍隐士风范的一项是 (   )(3分)

①夜不就席者数年                  ②蓬荜环堵,不蔽风雨  

③虽平居屡空,而怡然有所甚乐       ④雅敬雍,恒相从游  

⑤一人挽之,惟意所适               ⑥皆固辞乃受命,竟称疾不之官

A.①⑤⑥       B. ②③④       C. ②④⑤        D. ③⑤⑥

3.下列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邵雍曾经到齐、鲁、宋、郑等古国的旧址上游历,回来之后,认为“道已经在我这里了”,从此就不在出远门了。

B.富弼、司马光、吕公著等人退居洛阳时,都很敬重邵雍,为他买下田宅,邵雍常常耕种,养家糊口。

C.邵雍把自己的居所叫做“安乐窝”,有人仿照邵雍的住房为自己建造了一个房子,叫做“行窝’”。

D.邵雍认为新法比较严酷,如果能够宽缓一分,那么百姓就会受益一分,所以他希望他的门生故友不要辞官。

 

1.D 2.D 3.C 【解析】 1. 试题分析:在文言文阅读当中,辨析重要词语的含义正确与否,有时就需要结合具体的语境,根据上下文猜测出词义,即文言猜读法。D 解释不正确,由原文内容上下句“雍门生故友居州县者”大意可知,贻:送给。贻书:给……写信。所以选D。 考点: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B。 2. 试题分析:解答这类题的思路是,将所给例句逐句进行分析,筛选出符合题干要求的句子,然后再对照编组情况进行判断选择,答题时也可以用排除法。①表明邵鄘读书勤奋;④讲的是许多贤人敬重邵鄘。这两句均不能表现其隐士风范。所以选D。 考点:筛选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C。 3. 试题分析:此题要在准确把握文意的基础上,带着选项回到原文进行比较分析,作出判定。C “为自己建造了一个房子”表述不正确,原文说的是“以候其至”,他是为邵鄘建造的。所以选C。 考点: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参考译文: 邵雍,字尧夫。他的祖先是范阳人,他的父亲邵古带着家人来到衡漳,后来又迁到共城邵鄘三十岁那年,到河南游历,将他的双亲埋葬在伊水旁,于是成为河南人。 邵雍年少的时期,也是自称有雄才大志的人,慷慨激扬的欲求取功名。他读书没有什么不读的,开始治学时,坚毅刻苦自励,冬天不生炉子,夏天不打扇子,夜里不上床就寝有好几年。在苦读中他叹息道:“ 过去的古人们,为求学尚好访友拜师的,而唯独我还没有周游四方。”在这种情况之下,他就越过黄河、汾河、越过淮水、汉江。周游在齐、鲁、宋、郑等古国的遗址,游历了很长时间,然后幡然归来感叹地说道:“道已经在我这里了。”于是不再出行远游。  邵雍初到洛阳的时候,非常的贫寒,所居住的房屋四面用蓬草做成的,不能挡风避雨。他亲自打柴、烧火做饭来侍奉自己的父母。虽然总是很穷苦,什么也没有,但他很安然自得其乐的样子,周围的人不能理解。(人们不知道这样一个人在这样的环境里怎么就这样的安然生活的原因何在。)到了他主持双亲丧礼的时候,极尽礼仪,异常悲伤,以致伤了身体。         富弼、司马光、吕公著等退居洛中,敬重邵雍的儒雅高深的学问,经常与他交往,为邵雍置办了田宅。从此,邵雍依据时节耕种收获,收成仅能满足生活之需。他为自己的宅院起名叫“安乐窝”,于是自己起个道号叫“安乐先生”。 邵雍时常早上就焚香安适地坐着(思考问题),到吃晚饭时总要喝三四瓯酒,微醉就不再喝了,常常不至于大醉,兴起的时候就自己吟咏作诗。春秋农闲时节,常出入城乡游历、风雨天常不出门,出门就乘坐小车,一个人驾行,随意所行。士大夫家听到他那独特熟悉的车音,争相迎候,儿童仆役都欢呼相告“我家先生来到了。”不再直呼他的姓名。有时候留下连住两三天才离开。有好事者仿照邵鄘的住所另外为他建造了一个房子,等候他的到来,名字叫“行窝”。   熙宁时颁行新法,官吏认为新法紧迫难以推行,有的就递上引咎辞职的呈文离去。邵雍居住在州县的门生旧友纷纷致信询问邵雍,邵雍说:“这是有才德的人应当尽力的时候,新法固然苛严,能尽己之力宽厚一分,老百姓就会受一分恩赐。上书求去有什么用呢?” 嘉祐时,皇帝下诏访求隐逸贤才,西京留守王拱辰把邵雍上荐应诏,任命他为将作监主簿,后来朝廷又让推举杰出才能的人,补任颍州团练推官,都坚决推辞之后才接受任命,最后还是称病不赴任。熙宁十年,去世,终年六十七岁,追赠他秘书省著作郎。元祐时又赐予他谥号康节。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有人说,人生就是不断拥有和寻找的过程。不曾拥有,你会努力去寻找;失去拥有,你又会四处去追寻;有时,拼命寻找,你却失去了原来的拥有;有时,你苦寻不得,“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你有这样的体验、感受和认识吗?

要求:所写内容必须在材料范围之内,立意自定,文体自选,题目自拟,不少于800字。

 

查看答案

仿照示例,改写下列两条提示语,使之亲切、生动而不失原意。(4分)

提示语:(公园草坪)严禁入内    改写为:您珍惜我的生命,我绿化您的视野。

(1)提示语:(公共场所)节约用水   改写为: 

(2)提示语:(学校食堂)不得插队  改写为:

 

查看答案

将①-⑤句填入段间横线处,语序正确的一项是 (   )

据说清代有位读书人,因风吹乱了他的书页,引发诗兴,吟了一句“清风不识字,何事乱翻书”,便招致了杀身之祸。因为当权者认为          。这“清风”诗案,非常典型地反映了封建专制统治下,文字是极易招祸的。

①满族过去称女真,曾被视为未开化的落后民族

②“不识字”是诬蔑满族人文化水平低 

③满族入关后在武力上已征服了汉族

④但他们在心理上却常有民族自卑感,对汉族知识分子十分害怕

⑤“清风”是影射朝廷

A.③④①⑤②     B.⑤②③④①     C.⑤②①③④     D.①③④⑤②

 

查看答案

下列各句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尽管警方表示奥姆真理教负责人坦白该教手中已经没有了毒气,但是谁也不敢保证这一坦白是真是假。

B.腐败现象不是市场经济取向的改革造成的,不是市场经济的产物,而恰恰是由于尚未真正建立起平等竞争的市场经济。

C.我不同意购置这些高档家具,不仅因为这些东西对我们并不需要,更重要的是这样做不符合勤俭节约的原则。

D.当前和今后的一个相当长的时间内,每年进入就业年龄的人口数很大,安排城镇劳动力就业是一项相当繁重的任务。

 

查看答案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                (    )

A.这位博士学识渊博,不仅在免疫学领域有很深的造诣,而且在营养学等方面也有诸多独到见解,真可谓金玉满堂

B.近几年,叙利亚国内战争连续不断,导致大量难民毁家纾难,流离失所,这一现象已引起国际社会的极大关注。

C.人生道路上,犯错误是难免的,但如果犯而不校,那么就一定会陷入错误的泥淖,不能自拔。 

D.两个犯罪嫌疑人自以为法院还没有掌握他们的犯罪证据,于是利用机会订立城下之盟,企图负隅顽抗。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