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题目。 戚继光,字元敬,世登州卫指挥佥事。父景通,历官...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题目。

戚继光,字元敬,世登州卫指挥佥事。父景通,历官都指挥,署大宁都司,入为神机坐营,有操行。继光幼倜傥,负奇气。家贫,好读书,通经史大义。嘉靖中嗣职,用荐擢署都指挥佥事,备倭山东。改佥浙江都司,继光至浙时,见卫所军不习战,而金华、义乌俗称悍,请召募三千人,教以击刺法,长短兵迭用,由是继光一军特精。又以南方多薮泽,不利驰逐,乃因地形制阵法,审步伐便利,一切战舰、火器、兵械精求而更置之。“戚家军”名闻天下。四十年,倭大掠桃渚、圻头。继光急趋宁海,扼桃渚,败之龙山,追至雁门岭。贼遁去,乘虚袭台州。继光手歼其魁,蹙余贼瓜陵江尽死。而圻头倭复趋台州,继光邀击之仙居,道无脱者。先后九战皆捷,俘馘一千有奇,焚溺死者无算。继光为将号令严,赏罚信,士无敢不用命。与大猷均为名将。操行不如,而果毅过之。大猷老将务持重,继光则飙发电举,屡摧大寇,名更出大猷上。隆庆初,给事中吴时来以蓟门多警,请召大猷、继光专训边卒。部议独用继光,乃召为神机营副将。会谭纶督师辽、蓟,乃集步兵三万,征浙兵三千,请专属继光训练。帝可之。浙兵三千至,陈郊外,天大雨,自朝至日昃,植立不动。边军大骇,自是始知军令。寻以守边劳,进左都督。久之,炒蛮偕妻大嬖只袭掠边卒,官军追破之。土蛮犯辽东,继光急赴,偕辽东军拒退之。继光已加太子太保,录功加少保。张居正殁半岁,给事中张鼎思言继光不宜于北,当国者遽改之广东。继光悒悒不得志,强一赴,逾年即谢病。给事中张希皋等复劾之,竟罢归。居三年,御史傅光宅疏荐,反夺俸。继光亦遂卒。

                                                     (节选自《明史•戚继光传》)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大宁都司                      署:代理。

B.嘉靖中职                      嗣:继承。

C.长短兵用                      迭:交替。

D.继光击之仙居                  邀:邀请。

2.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都表现戚继光抗倭功绩内容的一组是(3分)

①人为神机坐营                 ②趋宁海,扼桃渚,败之龙山

③贼遁去,乘虚袭台州           ④手歼其魁,蹙余贼瓜陵江尽死

⑤俘馘一千有奇                 ⑥偕辽东军拒退之

A.①②③       B.②④⑤         C.①⑤⑥          D.③④⑥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戚继光自幼性格洒脱。虽家庭贫穷,但喜好读书,精通儒家经典中的大义,后来被提拔为都指挥佥事,到山东防御倭寇。

B.戚继光善于挑选土兵、训练士兵。他发现卫所军战斗力不强,就挑选精悍的士兵,运用独特的训练方法,配备精良的武器,练成了名闻天下的“戚家军”。

C.戚继光对倭寇战争屡次取得胜利。先后九次击溃敌军,这主要得益于他的士兵训练精良,而且号令严格,赏罚公平。

D.戚继光晚年境遇凄凉。尽管他军功显赫,但是在张居正死后,就被改任到广东,后又被弹劾罢官。傅光宅推荐他,可是戚继光反而被削夺了俸禄,不久死去。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乃因地形制阵法,审步伐便利,一切战舰、火器、兵械精求而更置之。

(2)浙兵三千至,陈郊外,天大雨,自朝至日昃,植立不动。

 

1.D 2.B 3.D 4.(1)于是就按照地形制成阵法,考虑步行作战的方便,所有战舰、火器、兵械都精心研制然后加以更换。(译出大意,给2分,“因”、“审”、“置”译对一处给1分。)(2)浙地士兵三千人到达蓟门,在郊外列阵,天空下起大雨,从早晨到傍晚,士兵像树木一样站立不动。(译出大意,给2分,“陈”、“日昃”、“植立”译对一处给1分。) 【解析】 1. 试题分析:邀:阻拦。实词题目近些年考核有难度加大的趋势,并且考题选项中夹杂出现通假字、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等文言现象。答题的方法有“结构分析法”“语法分析法”“形旁辨义法”“套用成语法”“套用课本法”但这些方法都需要一定的文言功底,最好方法是把所给的词义代到原文中去,看语意是否通顺来确定答案的正确与否,选项B对应的原文“而圻头倭复趋台州,继光邀击之仙居,道无脱者。”显然是和倭寇作战,没有解释成“邀请”的道理,大意是“而圻头的倭寇又再跑向台州,戚继光在仙居拦击,在路上的倭寇没有能逃脱的”,“邀”应解释为“拦截”。 考点: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B。 2. 试题分析:此类题目先看题干中有没有“直接表现”的字样,然后分析所给文段是否是题干中要求的人物的所作所为,再分析是否是题干中要求的性格,用排除法做准确率高还节省时间,此题对象是“戚继光”性格特征是“抗倭功绩”,①是职务和抗倭无关,③是倭寇,⑥是抗击土蛮,排除这三项可以得到答案。 考点:筛选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C。 3. 试题分析:此类题目一般不会太难,命题方向重要是人物、时间、地点、事件的混淆和关键词语的误译。抓住这几方面仔细对读原文找到错误,应该很简单。选项对应的原文“张居正殁半岁,给事中张鼎思言继光不宜于北,当国者遽改之广东”,选项“但是在张居正死后,就被改任到广东”,原文是“张居正殁半岁”,选项是“张居正死后,就”,时间错误。 考点: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4. 试题分析:翻译题是区分度较大的题目,一定要注意直译,因为判卷时间较紧,一般就看重点词语的翻译情况,所以如果不是直译有时意思对可能老师误判。还要注意文言句式,如果有考纲规定的“判断句”“被动句”“宾语前置句”“定语后置句”“介宾短语后置句”“省略句”在翻译中一定要有所体现。关键词语:(1)就因——按照,审——考虑,置——配置。(2)陈——列阵,日昃——傍晚,植——像树木一样(名词作状语)。 考点: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能力层级为理解B。 【参考译文】 戚继光,字元敬,家中历代担任登州卫指挥佥事。父名景通。曾任都指挥使,代理大宁都指挥使司事,召入京师任神机营坐营,品行很好。戚继光少年时便很洒脱,气度不凡。家穷,喜爱读书,通晓经史的要旨。嘉靖中承袭世职,由于推荐被提拔为代理都指挥佥事,在山东防御倭寇。改佥浙江都司衔,戚继光到浙江时,见防区的军队不习惯战斗,而金华、义乌民俗素有剽悍之称,于是请准招募三千人,教他们攻击、刺杀的方法,长短兵器轮番使用,从此戚继光这支部队特别精锐。又因为南方沼泽地很多,不利于骑马追逐,便按照地形制成阵法,考虑步行作战的方便,所有战舰、火药武器、兵械,都精心研制然后加以更换。“戚家军”驰名天下。嘉靖四十年,倭寇大肆抢掠桃渚、圻头。戚继光急忙赶到宁海,据守桃渚,在龙山把他们打败,追到雁门岭。倭寇逃脱后,趁机袭击台州。戚继光亲手消灭了他们的魁首,把其余的贼全部追到瓜陵江溺死。而圻头的倭寇又再跑向台州,戚继光在仙居拦击,在路上的倭寇没有能逃脱的。戚继光先后九次作战都大获全胜,俘虏、斩首的有一千多人,烧死溺死的无数。戚继光担任将领军令严明,赏罚有尺度,将士没有不听从命令的。戚继光和俞大猷都是当时的名将,戚的品行不如俞大猷,但果敢坚毅超过俞大猷。俞大猷是老将做事稳重,戚继光做事雷厉风行,多次打败倭寇,名声在俞大猷之上。隆庆元年(1567)十二月,给事中吴时来因为蓟门边防多次有紧急情况,请求让俞大猷和戚继光专门训练戍边士兵。军部商议后只用戚继光,于是让戚继光任神机营副将。恰逢谭论视察辽、蓟两地军队,于是召集步兵三万,并征募浙江的士兵三千,请求专门交付给戚继光训练。皇帝答应了这件事。征募的三千浙江兵到达蓟门,在郊外列阵,天空下起了大雨,从早上到傍晚,士兵像树木一样站立不动。边防的军队大惊失色,从这才了解戚继光军纪严明。不久,因为戍边有功,加升为左都督。过了一段时间,炒蛮带领他的妻子大嬖只侵袭掠夺边防财务,蓟门的官军打败了他们。后来土蛮侵犯辽东,戚继光急忙奔赴辽东援助辽东总兵李成梁大败蒙古插汉部首领土蛮(图们札萨克图汗)。戚继光已经是太子太保,又因功劳升任少保。张居正死后半年,给事中张鼎思上书说继光不适合在北方,皇帝立刻把他改派到广州。继光郁郁不得志,勉强赴任,过一年就因病请求辞官。给事中张希皋等人又弹劾他,最终遭诬陷罢归登州。在家呆了三年,御史傅光宅上书推荐他,竟被削夺了俸禄。不久戚继光就病死,终年61岁。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目。

《庄子》中自称其创作方法是“以卮言为曼衍,以重言为真,以寓言为广”(《天下》)。寓言即虚拟的寄寓于他人他物的言语。人们习惯于以“我”为是非标准,为避免主观片面,把道理讲清,取信于人,必须“藉外论之”(《寓言》)。重言即借重长者、尊者、名人的言语,为使自己的道理为他人接受,托已说于长者、尊者之言以自重。卮言即出于无心、自然流露之语言,这种言语层出无穷,散漫流衍地把道理传播开来,并能穷年无尽,永远流传下去。《庄子》一书,大都是用“三言”形式说理。这三种形式有时融为一体,难以分清。“三言”之中,“寓言十九”(《寓言》),寓言是最主要的表现方式。《庄子》内篇及外、杂篇中的许多篇目,都以寓言为文章的主干。大量运用充满“谬悠之说、荒唐之言、无端崖之辞”(《天下》)的寓言,使《庄子》的章法散漫断续,变化无穷,难以捉摸。如《逍遥游》前半部分,不惜笔墨,用大量寓言、重言铺张渲染,从鲲鹏展翅到列子御风而行的内容,并非作品的主旨,只是为了用他们的有待逍遥来陪衬、烘托至人的无待逍遥,而“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这个主题句,却如蜻蜓点水,一笔带过。《庄子》结构线索上的模糊隐秘,并不意味着文章结构缺乏内在联系,而是深邃的思想和浓郁的情感贯注于行文之中,形成一条纽带,把看似断断续续的孤立的寓言与寓言之间,段与段之间联结在一起,融为一个有机体。《逍遥游》的主题是追求一种“无待”的精神自由的逍遥境界。文章先为主题作铺垫,然后是主题的阐发,最后结束在至人游于无何有之乡的袅袅余音之中。内篇中的其他作品,也是在明确的内在主旨的统领之下,以各种各样的寓言,从不同角度、不同层面,加以形象的展示,最后完全避开逻辑推理下判断,而以抒情诗般的寓言作结。《庄子》内篇,可以说是哲理抒情散文。   

《庄子》一书的文学价值,不仅由于寓言数量多,全书仿佛是一部寓言故事集,还在于这些寓言表现出超常的想象力,构成了奇特的形象世界,“意出尘外,怪生笔端”(刘熙载《艺概•文概》)。《庄子》哲学思想博大精深,深奥玄妙,具有高深莫测、不可捉摸的神秘色彩,用概念和逻辑推理来直接表达,不如通过想象和虚构的形象世界来象征暗示。同时,从“道”的立场来看待万物,万物等齐一体,物与物之间可以互相转化。而且,庄子认识到了时间的无限、空间的无限、宇宙的无穷,他不仅站在个人的立场看待世界万物,也站在宇宙的高度看待世界万物,因而,《庄子》的想象虚构,往往超越时空的局限和物我的分别,恢诡谲怪,奇幻异常,变化万千。

                                                               (摘编自聂石樵《庄子》)

1.下列对于《庄子》风格的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庄子》的创作方法是“以卮言为曼衍,以重言为真,以寓言为广”,此书大都是用“三言”形式说理。这三种形式有时难以分清。

B.《庄子》的文章结构模糊,是以思想和情感为纽带,把断断续续的孤立的寓言与寓言之间,段与段之间联结在一起,融为一个有机体。

C.《庄子》内篇,可以说是哲理抒情散文。它在明确的内在主旨的统领下,以多样寓言展示,最后避开逻辑推理,以抒情诗般的寓言作结。

D.《庄子》全书仿佛是一部寓言故事集,其文学价值,不仅在于寓言数量多,也在于这些寓言表现出超常的想象力,构成了奇特的形象世界。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人们习惯于以“我”为是非标准,为避免主观片面,取信于人,必须“藉外论之”,因而寓言成为《庄子》采用的重要创作方法之一。

B.以寓言为主干,大量运用充满“谬悠之说、荒唐之言、无端崖之辞”的寓言,使《庄子》的章法散漫断续,变化无穷,难以捉摸。

C.《逍遥游》体现了《庄子》运用寓言的风格,从鲲鹏展翅到列子御风而行,是为了用他们的有待逍遥来烘托至人的无待逍遥。

D.《庄子》一书之所以寓言数量多,是因为庄子认为用想象和虚构的形象世界来象征暗示,胜于用概念和逻辑推理来直接表达。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卮言层出无穷,能够散漫流衍地把道理传播开来,并能穷年无尽,永远流传下去。它出于无心,自然流露,因而在庄子自称的创作方法中位列首位。

B.《逍遥游》先为主题作铺垫,然后阐发主题,最后结束在至人游于无何有之乡的余音之中。其主题是追求一种“无待”的精神自由的逍遥境界。

C.《庄子》哲学思想博大精深,深奥玄妙,具有高深莫测、不可捉摸的神秘色彩,也形成了《庄子》的想象虚构,恢诡谲怪,奇幻异常,变化万千的特点。

D.庄子认识到了时间的无限、空间的无限、宇宙的无穷,他不仅站在个人的立场看待世界万物,也站在宇宙的高度,可见庄子已经超越了当世的人。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城市夏日,大雨滂沱,一摩托车停在齐腰深的水中,车上坐着一个穿蓝色雨衣的人,在雨中一动不动待了好几个小时。一些路人见状,以为这个人疯了,纷盼拍照发微博,以示嘲笑。

后经记者调查,才发现他是市政管理所工作人员,他站在那里是为了守卫一个下水道旁的井口。原来该井盖被大水冲走,为了避免危及行人安全,他站在那里提醒过往行人绕行,知道真相后,大家纷纷盛赞他的忠于职守,认为他传递了“正能量”。当初自己为是地发微博的人也受到了大家的谴责。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查看答案

根据右面这幅画的内容,合理想象,写一段表现其意境的话,要求:①描写和抒情相结合。②至少运用一种修辞手法。③不超过100字。(5分)

满分5 manfen5.com

 

 

查看答案

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6分)

页岩气是从页岩层中开采出来的天然气,全球的页岩气不仅储量巨大(全球资源量约156万亿m3),  ①           ,中国、北美、拉美、中东、澳洲和独联体等等世界多数地区都有分布,堪称全球战略储备能源。长期以来,世界能源格局在相当大的程度上,构建在对中东石油和俄罗斯天然气的严重依赖上。一旦页岩气在全球范围实现大规模的商业开发,        ②  。近年来,凭借页岩气开采技术的重大突破,美国已实现了天然气自给。不过,         ③  ,诸如气井稳定性差、储运设施建设滞后、水资源消耗巨大等,前景尚不确定。

 

查看答案

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罗马消灭迦太基是城市毁灭的一个事例,公元前146年罗马人开始进攻迦太基,   ,它的语言、文化和宗教除了零星记载外都没有保留下来。

①但是迦太基人坚持战斗到底

②根据传记,城市的所在地被撒了盐,象征着永远成为不毛之地

③直至城内的神庙、住宅和城墙被夷为平地

④作为那个时代的经济中心,迦太基被彻底从历史上抹掉了

⑤罗马人有组织地铲平了整个城市

⑥他们允许所有的迦太基人在罗马洗劫城市时搬到十英里以外的地方

A.④⑤⑥③①②  B.⑥①③⑤②④  C.④⑥②①③⑤ D.⑥④⑤①②③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