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题目。 与于襄阳书 韩 愈 七月三日,将仕郎守国子四门...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题目。

与于襄阳书

韩  愈

七月三日,将仕郎守国子四门博士韩愈,谨奉书尚书阁下:

士之能享大名、显当世者,莫不有先达之士,负天下之望者为之前。士之能垂光,照后世者,亦莫不有后进之士,负天下之望者为之后焉。莫为之前,虽美而不彰;莫为之后,虽盛而不传。是二人者,未始不相须也。然而千百载一相遇焉!岂上人无可援,下之人无可推欤?何其相须之而相遇之疏也?其故在下之人其能不肯谄其上,上之人负其位不肯顾其下,故高材多戚戚之穷,盛往无赫赫之光。是二人者之所为皆过也。未尝之,不可谓上无其人;未尝求之,不可谓下无其人。愈之诵此言久矣,未尝敢以闻于人。

侧闻阁下抱不世之才特立而独行道方而事实卷舒不随乎时文武唯其所用岂愈所谓其人哉?抑未闻后进之士,有遇知于左右,获礼于门下者,岂求之而未得耶?将志存乎立功,而事专乎报主,虽遇其人,未暇礼邪?何其宜闻而久不闻也。

愈虽不材,其自处不敢后于恒人。阁下将求之而未得欤?古人有言:“请自隗始。”愈今者惟朝夕刍米、仆赁之资是急,不过费阁下一朝之享而足也。如曰“吾志存乎立功,而事专乎报主,虽遇其人,未暇礼焉”,则非愈之所敢知也。世之龌龊者,既不足以语之,磊落奇伟之人,又不能听焉,则信乎命之穷也!

谨献旧所为文一十八首。如赐览观,亦足知其志之所存。愈恐惧再拜。

   (选自《古文观止》)

[注]①于襄阳,名由页,字名元,深得唐德宗器重。因做过襄州大都督,故称于襄阳。②燕昭王欲招致天下贤才,问计于郭隗,郭隗回答:“王必欲致士,请自隗始!”

1.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士之能垂光休:停止 B.是二人者,未始不相也   须:依赖

C.是二人者之所为皆也过:不对 D.未尝之 干:请求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①然而千百载一相遇焉   ②今亡赵走燕

B.①负天下之望者为之前   ②积土成山,风雨兴

C.①岂上人无可援         ②行李往来

D.①亦足知志之所存       ②余亦悔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3.请用“/”给文中画波浪线部分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侧闻阁下抱不世之才特立而独行道方而事实卷舒不随乎时文武唯其所用岂愈所谓其人哉?

A.侧闻阁下/抱不世之才特立而独行/道方而事实卷舒/不随乎时文武/唯其所用/岂愈所谓其人哉?

B.侧闻阁下抱不世之才/特立而独行/道方而事实/卷舒不随乎时/文武唯其所用/岂愈所谓其人哉?

C.侧闻阁下抱不世之才/特立而独行道/方而事实卷舒/不随乎时文武/唯其所用/岂愈所谓其人哉?

D侧闻阁下抱不世之才/特立而独行/道方而事实卷舒不随乎时/文武唯其所用/岂愈所谓其人哉?

4.下列对原文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作者认为,自己虽然不是人才,可是立身处世从来不敢落后于那些一般的人。

B.作者认为,读书人享有大名的原因,是有先通显而负天下众望的人做其引导者。

C.作者认为,是下位之人恃才傲物、上位之人不肯屈尊下顾导致二者不能“相须"。

D.作者在文中既表现了自己积极仕进的心情,又对达官贵人提出了尖锐的批评。

5.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 莫为之前,虽美而不彰。(3分)

译文:  

(2) 故高材多戚戚之穷,盛往无赫赫之光。(3分)

译文: 

(3) 谨献旧所为文一十八首。如赐览观,亦足知其志之所存。(4分)

译文: 

 

1.A 2.D 3.B 4.D  5.(1) 没有人做他的引导者,即使有美好的德才也不会彰显。 (2) 因此有才能的人往往处于忧伤的困顿之中,身居高们的人也没有发出显赫的光辉。 (3) 我恭谨地呈上过去写的十八篇文章,如果承蒙您给看一下,也足够了解我的志向所在。 【解析】 1. 试题分析:此题可以将各个解释放入各自的中具体语境(上下文语境)中去贯通文意。休:壮美。 考点: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B。 2. 试题分析:A.副词,才;副词,竟、反而。 B.语气助词;兼词,于此。C.助词,的;助词,取消句子独立性。D.均为代词,代自己。 考点: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能力层级为理解B。 3. 试题分析:做“古文断句题”时,要在通读全文、了解文段主要意思的基础上,再根据文意和常用的断句方法加以判断。常用的断句方法有:①准确划分句子的结构成分;②弄清对话的施受和引语起止;③借助发语词、关联词、语气助词等划定句子的起始;④依据古文句式整齐的特点断句;⑤根据固定句式断句。本段文字,了解大意并不困难,断句主要看句子结构和语气词即可做出所断位置的判断。只需把握四个选项断句的区别点,再联系语境、句义的完整性,认真比较,便得出答案。 考点: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能力层级为理解B。 4. 试题分析:解答此题,需要学生通读全文,找到相关段落,从中概括、归纳人物的言行。文章并无批评之意。 考点: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5. 试题分析:文言翻译题通常涉及若干文言现象,重点是把握好关键词及特殊句式,了解阅读材料所涉及的文言现象。得分点分析:(1)“莫”、“美”、大意各1分。(2)“穷”、“赫赫”、大意各1分。(3)“谨”、“赐”、“足”、大意各1分。 考点: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能力层级为理解B。 【附参考译文】 七月三日,将仕郎、国子监四门博士韩愈,恭谨地上书给尚书阁下: 读书人能够享有大名、显荣于当世的原因,莫不有先通显而负天下重望的人做他们的引导者;读书人能够留下壮美的光辉,照耀着后世的原因,也莫不有后通显而负天下重望的人做他们的继承者。没有人做他的引导者,即使有美好的德才也不会彰显;没有人做他的继承者,即使功业盛大也不会流传。这两种人未尝不互相依赖。不过这种情况要经过千百年才能够碰上一次啊!难道是在上位的人没有可以攀缘的,在下位的人没有值得推举的吗?为什么互相依赖这样密切,而互相遇会却这样少呢?它的原因在于在下位的人仗恃他的才能不肯讨好他上面的人,在上位的人仗恃他的权位不肯关心他下面的人。因此有才能的人往往处于忧伤的困顿之中,身居高们的人也没有发出显赫的光辉。这两种人的行为都是不对的,没有去请求他,不可以说上面没有提携后进的人;没有去物色他,不可以说下面没有值得推举的人。我叨念这些话好久了,没有敢把它讲给别人听。 我从旁听说阁下具有不平凡的才能,立身行事不同一般,道德方正而办事讲究实际,进退不跟着时俗转,文武人才都加以使用,难道不正是我所说的那种能引导后进的人吗!但是没有听到哪个后进之士得到您的赏识,受到您重用,难道是物色人才而没有得到吗?或者是志向倾注在立功上,行事一心在报答君主上,虽然遇到可以推举的人却没有空闲以礼相待吗?为什么应该听到的举荐人才的消息而长久听不到呢? 我虽然不是人才,可是自己立身处世从来不敢落后于一般人。阁下可能是寻找人才却没有得到吧?古人有句话:“(招揽人才)请从我郭隗开始。”现在我急需早晚买草料、买口粮、雇佣仆人、租赁房屋的资金,这些只不过花上您一天享受的费用就足够了。如果您说“我的志向倾注在立功上,行事一心在报答君主上,虽然遇上可推举的人,却没有空闲以礼相待”,那就不是我韩愈所敢于知道的。社会上狭隘而无远见的人,既然不值得把情况告诉他,磊落而卓越伟大的人,又不肯听我的倾诉,那我就只好相信自己命运困顿了。我恭谨地呈上过去写的十八篇文章,如果承蒙您给看一下,也足够了解我的志向所在。韩愈惶恐地拜两次呈上。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与上下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古诗中常常将“树叶”写作“木叶”,这是为什么呢?                      于是“木叶”就自然而然有了落叶的微黄与干燥之感,它带来了整个疏朗的清秋的气息。

①至于“木” 呢,那就说不定,它可能是透着黄色,而且在触觉上它可能是干燥的而不是湿润的。

②“木”不但让我们容易想起了树干,而且还会带来了“木”所暗示的颜色属性。

③我们所习见的门栓、棍子、桅杆等,就都是这个样子。

④“木”是作为“树”这样一个特殊概念而出现的,而“木”的更为普遍的潜在的暗示,却依然左右着这个形象。

⑤树的颜色,即就树干而论,一般乃是褐绿色,这与叶也还是比较相近的。

⑥这里带着“木”字的更为普遍的性格。

A.⑤②①③④⑥ B.⑤②①④③⑥  C.②⑤③⑥①④ D.②⑤①③⑥④

 

查看答案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近年来光棍节成了一个流行的节日,商家自然也不希望错过这样的日子,便纷纷打出了促销的招牌,尤其是一些电子商务网站,早早就展开了打折促销的宣传攻势。

B.睡姿不当会导致视力受损,有时还会引发多种疾病,特别是趴着睡觉会造成眼压过高,不仅可能诱发青光眼,严重的还会影响视力。

C.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全面部署了今年的“三农”工作,并围绕促进农业稳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提出了一系列针对性强的政策措施。

D.专家认为,如果全国实行统一的药品编码,就可以建立药品信息系统及用计算机对种类繁多的药品进行科学管理打下坚实基础。

 

查看答案

下列句中,加横线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

龙门农民画创始于上个世纪70年代初期,是罕有的在内容上与时俱进的画种。它吸收和继承了传统的民间艺术形式,创新地以单线平涂手法,结合水墨画、水彩画、油画的表现形式并借鉴传统的民间刺绣、木雕、剪纸等艺术手法进行创作,大胆运用夸张变形的艺术手法。它突破了焦点透视、比例、结构等基本绘画方法的束缚,以轻描淡写渲染人们丰富多彩的劳动和生活。这种别具一格的表现手法和具有抽象风格和民间审美情趣的绘画技法,在审美视角上彰显着自身的特色,具有较高美学价值。

 A.与时俱进      B.轻描淡写   C.别具一格   D.彰显

 

查看答案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不相同的一项是 (   )

A.感乏        邻/将        夺/呼天

B.依/玫         悲吓         新/一而就

C.数/读        芳薄        阖/众周知

D.提意        击/龉        带/涸辙之

 

查看答案

作文 (50分)

马克·吐温与朋友郝威尔准备去远郊春游,出门时恰遇大雨。郝威尔见到大雨,不禁悒悒不乐,他问马克·吐温:“你看这雨会停么?”马克·吐温回答:“所有的雨都会停的。”

请以“雨过天会晴”为标题,写一篇文章。要求:①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②不少于800字。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