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下列加点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 A.遗施(wèi) 给予(gěi) 桎梏(...

下列加点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

A.施(wèi)       予(gěi)        桎(gù)        信而古(hào)

B.永(jùn)       死(kè)         羡(xīn)       方圆凿(ruì)

C.丽(qǐ)          便言(pián)       天(mǔ)        济一堂(jǐ)

D.怏(yāng)      押(jiè)        遒(jìn)       榆枋(qiānɡ)

 

C 【解析】 试题分析:此类题主要考查多音字、形声字、形似字、生僻字的字音和字形,多音字要依照“据义定音,音随义转”的特点,区分一般词语与专用词语的读音、词性辨别读音等。答题时,要采用比较排除法,A给jǐ ,给,为多音字,作“一般是表扬和赞扬等”时,读jǐ yǔ;B隽 juàn ,隽,为多音字,作“意味深长 引人入胜”之意时,读juàn ;D怏yàng“不高兴;不满意”,遒劲,劲,为多音字,作“强劲有力;刚健有力”之意时,读jìng。所以选C。 考点: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常用字的字音。能力层级为识记A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近年来,中国游客在国外旅游时的种种缺少公德的表现,引爆关于国人素质低的讨论。以90后为代表的“新新人类”进入社会之后,在个人修养方面受到的非议也并不少见。中国要成为一个成熟的公民社会,就要求国人实现从“百姓”到“公民”的嬗变,这其中,如何提高公民的个人修养,尤其重要。

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论语  述而》

文明就是要造就有修养的人——英国作家 罗斯金。

许多思想是从一定的文化修养之上产生出来的,就如同幼芽是长在绿枝上一样。——歌德

要求:选准角度,明确立意,自选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义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查看答案

仿照下面的示例,自选话题,另写两句话,句式与示例相同。(4分)

示例:人生会有喜悦和悲痛存在,无论是与爱慕的人不期而遇,还是与热爱无比的人分别,他们都将注定会永远活在我的心中。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这则材料,按要求回答问题。(4分)

“墨菲定理”、“帕金森定理”和“彼德原理”并称为二十世纪西方文化三大发现。“墨菲定理”的原话是这样说的:“如果有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方式去做某件事情,而其中一种选择方式将导致灾难,则必定有人会作出这种选择。” 墨菲定理可以解读为:事情如果有变坏的可能,不管这种可能性有多小,它总会发生。墨菲定理的原句已经派生出各种版本:“如果你担心某种情况发生,那么它就更有可能发生”;“往往等公车太久没来,刚走开公车就来了”;“关键时刻掉链子”;“你看好五只股,买进其中的一只,结果除了你手中的那只外,其它四只涨得都很好”;“就只有一次违纪,恰好就被老板抓到”等等。

请根据“墨菲定理”的内涵,写出两条人生忠告。(每条2分)

 

查看答案

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每题1分,共10分)

1.                     ,不如登高之博见也。(荀子《劝学》)

2.                       ,渺沧海之一粟。(苏轼《赤壁赋》)

3.吾师道也,                        ?(韩愈《师说》)

4.                          ,不思其反。(《诗经·氓》)

5.惟草木之零落兮,                    。(屈原《离骚》)

6.黄鹤之飞尚不得过,                  。(李白《蜀道难》)

7.策扶老以流憩,                       。(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8.                        ,烟光凝而暮山紫。(王勃《滕王阁序》)

9.一肌一容,尽态极妍,                  ,而望幸焉。(杜牧《阿房宫赋》)

10.元嘉草草,封狼居胥,                。(辛弃疾《水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题

子瞻迁于齐安,庐于江上。 齐安无名山,而江之南武昌诸山,陂陁蔓延,涧谷深密,中有浮图精舍,西曰西山,东曰寒溪。依山临壑,隐蔽松枥,萧然绝俗,车马之迹不至。每风止日出,江水伏息,子瞻杖策载酒,乘渔舟,乱流而南。山中有二三子,好客而喜游。闻子瞻至,幅巾迎笑,相携徜徉而上。穷山之深,力极而息,扫叶席草,酌酒相劳。意适忘反,往往留宿于山上。以此居齐安三年,不知其久也。 

然将适西山,行于松柏之间,羊肠九曲,而获小平。游者至此必息,倚怪石,荫茂木,俯视大江,仰瞻陵阜,旁瞩溪谷,风云变化,林麓向背,皆效于左右。有废亭焉,其遗址甚狭,不足以席众客。其旁古木数十,其大皆百围千尺,不可加以斤斧。子瞻每至其下,辄睥睨终日。一旦大风雷雨,拔去其一,斥其所据,亭得以广。子瞻与客入山视之,笑曰:兹欲以成吾亭邪?”遂相与营之。亭成,而西山之胜始具。子瞻于是最乐。 

昔余少年,从子瞻游。有山可登,有水可浮,子瞻未始不褰裳先之。有不得至,为之怅然移日。至其翩然独往,逍遥泉石之上,撷林卉,拾涧实,酌水而饮之,见者以为仙也。盖天下之乐无穷,而以适意为悦。方其得意,万物无以易之。及其既厌,未有不洒然自笑者也。譬之饮食,杂陈于前,要之一饱,而同委于臭腐。夫孰知得失之所在?惟其无愧于中,无责于外,而姑寓焉。此子瞻之所以有乐于是也。

【注】①子瞻:苏轼。齐安,黄州。当时苏轼贬谪黄州,苏辙贬谪筠。②陁(tuó):山冈。③褰(qiān)裳:提起衣服。

1.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意适忘,往往留宿于山上    反:通“返”,返回

B.不足以众客                席:宴请

C.子瞻于是最乐                于是:对这件事

D.而以适意为悦                适意:心情畅快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皆效左右           得复见将军

B.有废亭             复驾言兮

C.酌水饮之           我腾跃

D.及既厌             若是,孰能御之

3.下面全都表现苏轼“适意而乐”的一项是

①穷山之深,力极而息。         ②意适忘反,往往留宿于山上。

③子瞻每至其下,辄睥睨终日。   ④有山可登,有水可浮,子瞻未始不褰裳先之。

⑤撷林卉,拾涧实,酌水而饮之。 ⑥及其既厌,未有不洒然自笑者也。

A.①②③④     B.③④⑤⑥      C.①②④⑤     D.②④⑤⑥

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开始叙述苏轼谪居齐安,好游武昌诸山,看似与九曲亭无关,实则介绍九曲亭周边的独特环境,同时写苏轼黄州三年“不知其久”的原因,为后面的议论作铺垫。

B.第二段叙写扩建九曲亭的过程,突出苏轼之“最乐”;第三段宕开一层,以往事印证苏轼“适意忘反”的性情,以点缀之笔走出“盖天下之乐无穷,而以适意为悦”的主旨。

C.本文语言明净,条理清晰,融写景、叙事、抒情、议论为一炉,情景相融,浑然一体。全文围绕着“乐”字展开,旷达超然,耐人寻味,字里行间流露出相知相慰的手足深情。

D.作者在文中特别强调“以适意为悦”之乐,不以物伤情,这是劝慰别人的话。但文章结尾说“孰知得失之所在”,却也表现了一种人生无常的消极的思想。

5.把文言文材料(二)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穷山之深,力极而息,扫叶席草,酌酒相劳。 (3分)

(2)子瞻与客入山视之,笑曰:“兹欲以成吾亭邪?”遂相与营之。(3分)

(3)撷林卉,拾涧实,酌水而饮之,见者以为仙也。(4分)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