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目。 项羽究竟死于何地 《史记》问世至今已两千年,随着...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目。

项羽究竟死于何地

《史记》问世至今已两千年,随着这部巨著的流传,项羽自杀于乌江似是无疑的了。其实,这是历史上的讹误。项羽真正的殉难地不是乌江而是东城,即今安徽定远东南(距乌江约三百里)。

《史记·项羽本纪》论赞中就曾点明,项王“五年卒亡其国,身死东城”。只不过一般人不去注意这点罢了。《汉书·灌婴传》也记载:“项籍败垓下去也,婴以御史大夫将车骑别追项籍至东城,破之。所将卒五人共斩项籍,皆赐爵列侯。”那么,司马迁何以在《史记》中有“于是项王乃欲东渡乌江,乌江亭长舣船待”一段生动的描述呢?

这段描述仅为民间传闻,理由有三。一、项王垓下被围时已兵疲食尽,“至东城,乃有二十八骑”,又“汉军围之数重”。当时,项羽已“自度不得脱”,又何以能忽而来到三百里之外的乌江呢?再说,项羽垓下之败,其势是急转直下的,纵乌江亭长有救籍之心,又何以会料事如神,预先舣船以待?二、《史记•项羽本纪》通篇叙事谨严而缜密,尤其是对战事的描述,双方渡江涉河、斩关夺隘时的地理形势,都能于回旋曲折之中,给人以条理分明、江山如望之感。东城之后却为何三百里沙场竟无所交待,情节亦淡然松驰了呢?司马迁只说“于是项王乃欲东渡乌江”,巧借一“欲”字将流传在乌江的一段民间佳话与东城真实的血战情节缝缀弥合了。这就是江淮一带的专家、学者多年来频频质疑并作出种种猜测的根源所在。三、项羽崛起于吴中,“与江东子弟八千人渡江而西”,在南征北战中,吴中子弟以及江东父老与项羽是建立了感情的。因而,在他死后即流传着“项王乃欲东渡乌江,乌江亭长舣船待”的佳话。司马迁曾游历过此地,自然有充分的机会采撷到这些民间传闻,以完善这个英雄形象,这实在是十分自然的。

其实,项羽“身死东城”,从来有史迹为证。高达数丈的虞姬墓至今犹在,《定远县志》载:“虞姬墓即嗟虞墩,县南六十里近东城。”关于阴陵、东城两地,《定远县志》记载得则更为明确:“阴陵城,县西北六十里,镆邪山南,周围二里。……羽溃围南驰,汉骑将灌婴追羽过淮,羽过阴陵迷失道即此。”“东城,县东南五十里。项羽至阴陵迷失道,汉追及之,羽复引而至东城即此。”

项羽殉难前在定远县境内留下的遗址遗迹,除阴陵、东城,至今仍存有十余处。从霸王寨(项王迷路处)到刘会桥(为汉军追及处),从下马铺到嗟虞墩,构成了项王在这块土地上与汉军周旋的一条完整路线。

 (摘自2007年第3期《新华文摘》,有删改)

1.从文中看,下列不属于项羽殉难于东城的证据的一项是(               )(3分)

A.《史记》《汉书》等史书中都有项羽兵败并死于东城的记载。

B.项羽崛起于吴中,兵败垓下,愧对江东父老,无颜东渡乌江

C.定远县内的许多遗址、遗迹均证实项羽“身死东城”。

D.据史料记载来看,项羽东城突围的可能性极小。

2.下列各项不属于对项羽同情或肯定的一项是(             )(3分)

A.《史记》中有“项王乃欲东渡乌江,乌江亭长舣船待”的生动描写。

B.乌江一带流传着项羽欲东渡,乌江亭长舣船待的佳话。

C.江淮一带的专家、学者频频质疑并作出种种猜测。

D.作者认为司马迁利用民间传闻来完善项羽这一英雄形象。

3.下列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3分)

A.司马迁知道项羽真正的殉难地不在乌江而在东城。

B.项羽从嗟虞墩到阴陵,再到东城,最后死在东城。

C.《史记》记述项羽败至东城和从东城到乌江的细致程度不一样。

D.项羽战死前的主要活动都在安徽定远县境内。

 

1.B 2.C 3.B 【解析】 1. 试题分析:文中无此信息,无中生有。其它选项均属文中信息的正确表述,且都属于项羽殉难于东城的证据。 考点: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2. 试题分析: A、B、D分别表现了司马迁、江东父老和本文作者的对项羽的同情或肯定,而C项却没有。C项只是表述众学者质疑项羽死地非乌江。 考点: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3. 试题分析:项羽应该是从阴陵到嗟虞墩,再到东城的。因“虞姬墓即嗟虞墩,县南六十里近东城。” “阴陵城,县西北六十里”文中又有“羽溃围南驰”,即项羽从南向北跑时应该先过阴陵,后至嗟虞墩,最后到东城。 考点: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依据下列材料,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文体不限。(60分)

广东省高级人民法院微博于8月23日开设问题征集栏目,向网友征集意见和建议。引用《左传》子产不毁乡校的典故,“其所善者,吾则行之,其所恶者,吾则改之,是吾师也”。

注意根据来自公众的意见,调整自己的政策和行为。这是子产留下的宝贵遗产,也是广东高院微博发出的听民意、讲真话、听问题的积极信息。

综观历史,历代统治者对民意民情的上传都予以相当重视,并留下不少纳谏利民的佳话。

附录:背景资料:

广东高院微博于8月23日开设问题征集栏目,向网友征集意见和建议,具体内容如下:

【问题征集】开网来纳谏,请君多"拍砖"。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就得听民意、讲真话、听问题。反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四风”问题,实现公正司法、为民司法,是人民群众的要求和广东高院的目标,现向网友征集意见和建议,您的每一句留言都将成为我们改进工作的动力。期待您参与!

《子产不毁乡校》原文:

子产不毁乡校的事迹记载于《左传·襄公三十一年》:“郑人游于乡校,以论执政。然明谓子产曰:‘毁乡校何如?’子产曰:‘何为?夫人朝夕退而游焉,以议执政之善否。其所善者,吾则行之,其所恶者,吾则改之,是吾师也,若之何毁之?我闻忠善以损怨,不闻作威以防怨。岂不遽止?然犹防川:大决所犯,伤人必多,吾不克救也;不如小决使道,不如吾闻而药之也。’”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不得抄袭。

 

查看答案

阅读下列有关数据,分别得出一个结论,再用一句话表达自己的观点。(6分)

(1)人均耕地:美国11.7亩,印度3.3亩,世界平均水平4.2亩;

(2)中国人均耕地1949年为3亩,目前1. 35亩。

结论(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结论(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自己的观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给下面一则新闻拟一条一句话新闻。(不超过25个字)(5分)

9月18日,中央第八巡视组向江西反馈巡视情况。据悉,2013年中央派出的10个巡视组已完成对派驻地方和单位的巡查,新一轮中央巡视进入收尾阶段,其余9个中央巡视组也将陆续公布巡视反馈情况。

中央巡视组主要是对被巡视的领导班子尤其是主要负责人的四方面情况进行了解。首先是看领导干部是否存在贪污受贿、腐化堕落问题,其次要看在贯彻落实“八项规定”方面是否有问题,还有严明党的政治纪律和执行民主集中制选人用人,也是巡视的重要内容。这些情况事关官员的政治品格和为官大节,即使有问题也不是听听报告、读读文件就能察觉的。为了获得最真实的信息,巡视组采取了“约谈”的工作方式。

 

查看答案

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

①我有垂钓的技巧,像我的同伴们一样,又天生有垂钓的嗜好,一再促使我钓鱼去,

②近年来我一再地发觉,我每钓一次鱼,总觉得我的自尊心降落了一些。

③我尝试又尝试。

④可是等到我这样做了,我就觉得还是不钓鱼更好些,我想我并没有错。

⑤无疑问的,我这种天生嗜好是属于造物中较低劣的一种,然而我的捕鱼兴趣每年都减少了一点儿,而人道观点,甚至于智慧却并没有增加,目前我已经不再是钓鱼人了。

⑥这是一个隐隐约约的暗示,好像黎明的微光一样。

节选自亨利·戴维·梭罗《瓦尔登湖》

A.②③①④⑥⑤          B.②①③⑥④⑤

C.①⑤②④③⑥          D.①②③④⑤⑥

 

查看答案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

A.美国塔夫茨大学18日就学校研究人员以中国儿童为对象进行转基因“黄金大米”人体试验致歉,承认该试验并非未完全遵循该校伦理审查委员会的规定和美国的联邦法规。

B.上海市人大法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丁伟表示,在地铁车厢内防止禁止饮食行为,有利于营造良好的乘车环境,修改稿三十条中因此增加了防止禁止在车厢内饮食的规定。

C.民政部昨天首次通过其官网公开回应称,“以房养老”只是通过完善投融资政策促进养老服务的举措是试点性举措,希望社会及媒体对国务院有关意见全面理解,勿以偏概全。

D.单从反腐机构来讲,可能世界上没有哪个国家有中国这样多的反腐部门。在党内,有纪检;在政府,有监察和审计;在司法,有检察。这三家反腐主体分工负责,相互配合,有序开展反腐工作。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