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部署 厮杀 计日程功 缄口不语 B.妥帖...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部署  厮杀  计日程功  缄口不语  B.妥帖 坐阵 郑重其事 真知灼见

C.账目  悍卫  一筹莫展  和盘托出  D.发韧 陷阱 层峦叠嶂 美轮美奂

 

A 【解析】 试题分析:B项“坐阵”应为“坐镇”,C项“悍卫”应为“捍卫”,D项“发韧”应为“发轫”。 考点:识记并正确书写现代常用规范汉字。能力层级为识记A。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项是(    )

A、别/言             忸/拘           暮/和           劳/危如

B、编/写          颓/枸        息/肩      做/螳臂

C、如/好            薄/闻               陌/灭         弃/退避三

D、伤/惩          作/舟        射/积      维/尘不染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印度诗人泰戈尔说:“生命当如灿烂的夏日之花,不凋不败,妖冶如火。”

中国诗人汪国真说:“生命可以没有灿烂,不能失去的是平凡。”

上面的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思考?请结合自己的体验与感悟,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明确立意,自选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查看答案

请根据以下信息,拟写一则“招募启事”,邀请30名市民参加 “湛江‘创卫’大家谈”论坛。要求:内容准确、表达得体。正文不超过 100 个字(含标点符号,电话号码占两格)。(6分)

主办方:湛江市“创卫”办公室;

举办时间:2013年 7月6 日(星期六)上午9 时—11时;

举办地点:湛江市图书馆一楼演播厅;

论坛内容:①介绍本市公共卫生的现状,②讨论公众应如何参与“创卫”工作,③介绍城市卫生管理取得的成就与不足,④为湛江“创卫”献计献策;

报名时间:即日起至7月5号;

报名及咨询电话:1234567。 

 

查看答案

根据下面文字的主要信息,给“微信”下个定义,不超过40字。(6分)

微信是一款由腾讯公司推出的,支持多平台,旨在促进人与人沟通与交流的移动即时通讯软件。2011年1月21日,微信正式推出,微信具有零资费、跨平台、拍照发给好友、发手机图片、移动即时通信等功能。同时,可以显示对方实时打字状态,以实时掌握对方的响应情况。支持发送语音短信、视频、图片和文字,可以群聊,仅耗少量流量,适合大部分智能手机。微信支持多种语言,以及Wi-Fi,2G,3G和4G数据网络。截至2013年01月注册用户量已经突破3亿,是亚洲地区最大用户群体的移动即时通讯软件。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目。

以真性情做真学问(有删改)

——邓正来印象

周国平

①在当今中国学术界,邓正来是我特别欣赏的一个人。我之所以欣赏他,一是因为他有真学问,二是因为他有真性情。

②今日混迹学界的人多矣,但真学者甚少。有一些人俨然学界的大名人大忙人,挂着各种学术头衔,不停地举办或参加各种学术名目的活动,却永远坐不下来认真做一点学问。还有一些人仅仅因为职业的需要而在做着学问,但心里并不喜欢,学问只是谋取职业利益例如职称、津贴、课题经费的手段。人们常说,做学问要耐得寂寞,这当然不错,耐不得寂寞的人肯定与学问无缘。可是,倘若一件事本身不能使人感到愉快,所谓耐得寂寞就或者是荒唐的。一个真爱学问的人与其说是耐得寂寞,毋宁说这种寂寞是他的自觉选择,他在其中自得其乐,获得最大的心灵满足。

③邓正来正是这样。他本是一个活动能力极强的人,如果想到社会上折腾一番,一定风光十足,能闹出特大的动静。然而,事实上他比谁都坐得住,十几年如一日地坐在书桌前做学问。他喜欢用“闭关”一词描述他的这种状态,据我了解,他的“闭关”特别是针对各种打着学术旗号的非学术、准学术活动的,他决不去搀和这一类热闹。

④邓正来虽然“闭关”于书斋,可是,看一看十几年来他所思考和研究的课题,诸如中国市民社会的建构、中国社会科学的自主性、西方自由主义传统等,我们便可知道,其实他是一个有着强烈社会关切的学者。我特别要赞许的是,他用了五年时间潜心研究当代最重要的自由主义思想家哈耶克,阅读了哈氏的全部原著以及西方学者研究哈氏的全部重要著作。在研究过程中,邓正来还做了大量的翻译工作。目前业已出版的哈耶克的主要著作,包括《个人主义与经济秩序》、《自由秩序原理》、《法律、立法与自由》和《哈耶克论文集》,都是他翻译或主译的。由于他是在深入研究的基础上进行翻译的,因此,译文准确而流畅,实为学术译著中的精品。学界有一些才子不屑于从事翻译,仿佛那是大材小用,他们只喜欢领导翻译。邓正来不知道自己是一个大才子吗?当然不,在学术界,他的狂几乎尽人皆知,他看得上的人没有几个。那么,他为什么要乐此不疲地埋头于翻译呢?唯一合理的解释是,他是欲罢不能。他似乎意识到了一种责任,在一定的意义上,哈耶克的翻译非他莫属。这样想好像也很狂,其实是最自然的,当一个人深入研究一位国外思想家并领会了其独特魅力时,就会不由自主地要自己动手翻译其作品,给国人提供一个尽量可靠的汉语文本,同时也防止来自那些浅尝辄止的译手的损害。我完全相信,一切优秀的学术译著是中国学术宝库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学界那些弄潮儿统统被人遗忘之时,它们仍将长久被人阅读,滋养一代又一代学子。

⑤现在我要说到邓正来最可爱的地方了,就是他的真性情。乍看起来,他的生活是相当枯燥的,不是潜心做学问,便是和妻子女儿同享天伦之乐。然而,事业和家庭岂非最能见出人的性情的两个领域?他做学问的状态令人羡慕,始终饱满而快乐。用他的话来说,做学问做到最后就是心情,真正成了享受。他是一个多情的父亲,女儿的每一个可爱表现都令他欣喜不已,一看见干女儿——我的五岁的女儿——就忍不住大献殷勤。他舍得在孩子身上费心费力,为了使女儿具备抵制现行教育弊病的能力,他曾让成绩优异的女儿休学一年,每天自己授课。他又是一个极爱朋友的人,与性情投合的朋友相聚时兴高采烈,谈笑风生,喜聚不喜散。他的外表和谈吐皆粗犷,其实心特别细致,对朋友的事常常放心不下,周密思量。与人相交,他褒贬分明,看不上就是看不上,直言己见,从不虚与委蛇,落得了一个狂名,根源却是诚实。

1.联系全文,说说邓正来的“真学问”和“真性情”分别体现在哪些方面? (6分)

2.为什么说“他似乎意识到了一种责任,在一定的意义上,哈耶克的翻译非他莫属”?(4分)

3.文章第②和④段写到了学界的其他“一些人”,联系全文,说说作者这样写的意图。(5分)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