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60分) 人生在世,往往会经历种种的痛。 有人说,...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60分)

人生在世,往往会经历种种的痛。

有人说,痛了,就直接说出来,这是本能。

又有人说,痛而不言,体现了人性的坚强。

还有人说,痛而善言,这是一种人生智慧。

上面的文字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结合自己的体验与感悟,写一篇记叙文或议论文。

要求:①自选角度,自拟标题。②不少于800字。③不得套作,不得抄袭。

 

                               沉默的内涵 我喜欢冬季,喜欢那白雪皑皑、冰天雪地的北国的冬季。因为那些花草树木、鸟兽虫鱼会随之变得沉默。寒冷将所有的喧嚣封杀,世界便会变得安静,万物也将得到休息。沉默带来的安静好似一片净土,给人留有生存的余地。 沉默是一种风度。高山的沉默自是一种成熟的稳重;松竹的沉默自是一种独立的坚强;水莲的沉默自是一种心灵的圣洁;月亮的沉默自是一种娇羞;星星的沉默自是一种夜夜的守候。它们将沉默用无言的表达晋升为一种风度,一种具有独特性格的风度。 沉默是一种铭记。历史的长河源远流长,奔向离我们很远的古古代代。历史远去了,它选择了沉默。不再炫耀曾经的大唐盛世、百家争鸣,不再计较曾经的低沉、腐朽,不再为***、南京大屠杀的悲恸无法自拔、痛不欲生。历史沉默了,不是它忘记了,而是它选择了铭记,选择了铭记繁荣昌盛,选择了铭记落寞低沉。这些是记忆,是教训,是警醒。我们铭记历史的点点滴滴,珍惜历史沉默带给我们的谆谆教诲。历史的沉默就是一座丰碑,永远屹立在我们每个人心中。 沉默是一种榜样。有的人活着,可是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却永远活在我们每个人心中。那些骁勇善战的将领,那些精忠报国的巾帼英雄,还有那些千千万万为国抗争的抗日英雄。他们沉默了,在另一个国度里看着我们如今的幸福生活满足地微笑。他们为我们开辟了新天地,牺牲了自己,却始终无怨无悔。这片用先驱们的血和泪出来的新天地给予我们的是力量,是感动,更是一种榜样。 沉默是一种无言的祈福。近年来,灾害频频出现,地震的袭击,台风的席卷,水灾的吞没,泥石流的吞噬……都对人民的生命财产构成了很大的威胁。面对受灾的群众,我们除了伸出援手之外,只能选择沉默。在心中,对离开的人默哀,为受伤的人祈福。沉默是一种无言的祈福,我们祈福所有受灾的人能够幸运,也祈福拯救生命的勇士们在与灾难抗争的过程中一路顺风,平安归来。让我们每个人在心中默默祈福。 沉默是一种最真诚的礼貌。当今社会,网络已经渗透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无论公开的还是私人的,总有那么一些人关注、八卦。舆论的声音越来越多,特别是人肉搜索,将一个人从外到内的彻底搜空,甚至夸大其词的引起轩然大波。我想,这些时候,我们需要一些沉默吧!给别人留一点私人生活的空间,这是对他人最起码的尊重吧!也为自己留一些余地。管好自己的嘴,用沉默给予别人最真诚的礼貌吧! 沉默是一种最有效的安慰。谁都会有不开心的时候。当你的朋友遇到不开心时,边哭边向你讲述不开心时,那么请你不要出声,保持沉默。不要试图用语言来安慰她。因为此时的他只想找一个人倾诉。静下来听他倾吐不愉快,必要的时候给他一个肩膀靠。这样会在他心里筑起坚固的城墙,让他觉得受到了保护。那么他随之就会变得安静。沉默此时就像是一支镇定剂,给受伤的人建立起保护层,将所有的不快乐都驱散。生活中适当的沉默一下吧!沉默会给你带来不一样的收获,也会给身边的人带来方便。 沉默就是一座丰碑,这种无言之美是任何东西都无法代替的。我相信在言论自由的社会里,我们同样也需要安静。需要安静带给我们的淡定,需要这一种成熟的稳重美! 【解析】 试题分析:阅读材料,提炼观点。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立意行文:沉默的内涵;沉默是一种坚强;聪明的表达是一种智慧。 参考湖南省作文等级评分标准  等级 一等(20-16分) 二等(15-1分) 三等(10-6分) 四等(5-0分) 基础等级 内容20分 符合题意 中心突出 内容充实 思想健康 感情真挚 符合题意 中心明确 内容较充实 思想健康 感情真实 基本符合题意 中心基本明确 内容单薄 思想基本健康 感情基本真实 偏离题意 中心不明确 内容不当 思想不健康 感情虚假 表达20分 符合文体要求 结构严谨 语言流畅 字迹工整 符合文体要求 结构完整 语文通顺 字迹清楚 基本符合文体要求 结构基本完整 语文基本通顺 字迹基本清楚 不符合文体要求 结构混乱 语文不通顺语病多 字迹了草难辨 发展等 级 特征20分 深刻 丰富 有文采 有创意 较深刻 较丰富 较有文采 较有创意 略显深刻 略显丰富 略有文采 略有创意 个别语句有深意 个别例子较好 个别语句较精彩 个别地方有新意 说明: (一)基础等级评分:“题意”项主要看选择角度是否符合材料内容及含意涉及的范围。选择的角度符合材料内容及含意范围的属于“符合题意”。与材料内容及含意范围沾边的,“基础等级”在第三等及以下评分。套作,“基础等级”在第三等及以下记分,“发展等级”不给分。抄袭的,“基础等级”在第四等之内评分,“发展等级”不给分。 (二)发展等级评分:不求全面,可根据“特征”4项16点中若干突出点按等评分。 1.深刻:(1)透过现象深入本质;(2)揭示事物内在的因果关系;(3)观点具有启发作用; 2.丰富:(4)材料丰富;(5)论据充足;(6)形象丰满;(7)意境深远; 3.有文采:(8)用词贴切;(9)句式灵活;(10)善于运用修辞手法;(11)文句有表现力; 4.有创意:(12)见解新颖;(13)材料新鲜;(14)构思新巧;(15)推断想象有独到之处;(16)有个性特征。 (三)分后评分(在作文评分后扣分):缺标 考点:能写论述类、实用类和文学类文章。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 E。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的经典选段,完成题目。(12分)

子曰:“奢则不孙,俭则固。与其不孙也,宁固。”(《论语·述而》)

御孙谏曰:“俭,德之共也;侈,恶之大也。”(《左传·庄公二十四年》)

适身行义,俭约恭敬,其唯无福,祸亦不来矣。骄傲侈泰,离度绝理,其唯无祸,福亦不至矣。(《管子·禁藏》)

节俭则昌,淫佚则亡。(《墨子·辞过》)

顾人之常情,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司马光《训俭示康》)

圣人去甚,去奢,去泰。(《老子·二十九章》)

【注】①孙:同逊,恭顺。不孙,即为不顺,这里的意思是“越礼”。固:简陋、鄙陋。这里是寒酸的意思。  ②甚:极端。奢:奢侈。泰:通“太”,过分。

1.由前四则可以看出,古代圣贤是如何看待“俭”的?(6分)

2.结合后两则,联系现实生活,谈谈当今我们应该如何做到节俭?(6分)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小说,完成题目。(12分)

身教言教

〔前苏联〕 B·勃罗多夫

阖家三口儿围坐在一张铺着天蓝色桌布的圆桌旁。爸爸在翻阅报纸,妈妈在绣座垫,8岁的维佳在看书。

“爸爸,我有个问题弄不清楚,”维佳突然向父亲发问,“请你给我解释一下,怎么有些人会吵嘴的?“

“这不难,”爸爸把报纸放置一旁说起来,“打个比方,我们房屋管理员与庭院清扫工之间有了意见……”

“没有那回事!”妈妈打断了爸爸的话,“我们房屋管理员与庭院清扫工相处得很好。”

                                               

“别吵了,”维佳插嘴说,“我明白了。”

1.联系小说内容,谈谈你对标题“身教言教”内涵的理解。(6分)

2.根据情节发展逻辑,补写出横线处所缺的对话内容。(6分,150字左右。)

 

查看答案

现代文(文学类)阅读(21分)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各题

雨落大海

鲍尔吉·原野

我终于明白,水化为雨是为了投身大海。水有水的愿景,最自由的领地莫过于海。雨落进海里,才伸手,就有海的千万只手抓住它,一起荡漾。谁说荡漾不是自由?自由正在随波逐流,“应无所住而生其心”。雨在海里见到了无数的兄弟姐妹,它们被称为海水,可以绿,可以蓝,可以灰,夜晚变成半透明的琉璃黑。雨落进海里,就开始周游世界的旅程,从不担心干涸。

我在泰国南部的皮皮岛潜泳,才知道海底有比陆上更美的景物。红色如盆景的珊瑚遍地都是,白珊瑚像不透明的冰糖。绚丽的热带鱼游来游去,一鱼眼神天真,一鱼唇如梦露。它们幼稚地、梦幻地游动,并不问自己往哪里游,就像鸟儿也不知自己往哪儿飞。

人到了海底却成了怪物,胳膊腿儿太长,没有美丽的鳞,只有裤衩,脑袋戴着泳镜和长鼻子呼吸器。可怜的鱼和贝类以为人就长这德行,这真是误会。我巴不得卸下呼吸器给它们展示嘴脸,但不行,还没修炼到那个份儿上,还没掌握用鳃呼吸水中氧气的要领。海底美啊,比九寨沟和西湖都美。假如我有机会当上一个军阀,就把军阀府邸修在海底,找我办事的人要穿潜水服游过来。海里的细沙雪白柔软,海葵像花儿摇摆,连章鱼也把自己开成了一朵花。

上天造海底时分外用心,运用了美术家全部的匠心。石头、草、贝壳和鱼的色彩都那么鲜明,像鹦鹉满天飞。上天造人为什么留一手,没让人像鸟和鱼那么漂亮?人,无论黄种人、黑人、白人,色调都挺闷,除了眼睛和须发,其余的皮肤都是单色,要靠衣服显示自己不单调。海里一片斑斓,上天造海底世界的时候,手边的色彩一定很富裕。

雨水跳进海里游泳,它们没有淹死的恐惧。雨水最怕落在黄土高坡,“啪”,一半蒸发,一半被土吸走,雨就是这么死的,就义。雨在海里见到城墙般的巨浪,它不知道水还可以造出城墙,转瞬垮塌,变成浪的碉堡、浪的山峰。雨点从浪尖往下看,谷底深不可测,雨冲下去依然是水。浪用怀抱兜着所有的水,摔不死也砸不扁。雨在浪里东奔西走,四海为家。

雨在云里遨游时,往下看海如万顷碧玉,它不知那是海,但知道那不是树,也不是土。雨接近了海,先感受到透明的风的拨弄。风把雨混合编队,像撒黄豆一样撒进海里。海的脸溅出一层麻子,又被风抚平。海鸥在浪尖叼着鱼飞。浪涛冲到最高处,卷起纷乱的白边。俯瞰海,看不清它的图案,大海没有耐心把一张画画完,画一半就抹去另画,象形的图案转为抽象的图案。雨钻进海里,舒服啊!海水清凉,雨抱着鲸鱼的身体潜入海水最深处,鱼群的腹侧如闪闪的刀光,海草头发飞旋似女巫。往上看,太阳融化了,像蛋黄摊在海的外层,晃晃悠悠。海里不需要视力,不需要躲藏。水是水的枕头和被褥,不怕蒸发,雨水进入大海之后就不再想念陆地。                          (摘自2013年2月1日《广州日报》)

1.“我终于明白,水化为雨是为了投身大海。”一句在文中有何作用?(3分)

2.请简要分析雨落大海的原因。(6分)

3.综观全文,作者运用了哪些的表现手法?有何表达效果?(6分)

4.文章结尾部分作者说“水是水的枕头和被褥”,这句话有什么深刻含义?这“深刻含义”中又蕴含着怎样的现实意义?(6分)

 

查看答案

现代文(论述类、实用类文章)阅读(10分,选择题每小题3分,填空题4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颠覆传统的读书方式——移动阅读

《2011年中国人移动阅读报告》显示,过去的一年中,国人共进行了9亿分钟(相当于17个世纪)、6亿次移动阅读。上班路上成为移动阅读的高峰期,其次人们也喜欢在床上、沙发上、洗手间、下班路上阅读。

移动阅读是什么?移动阅读是指人们用基于移动互联网的数码终端如手机、电纸书、平板电脑等进行阅读。阅读的内容包括数字化的书籍、报刊杂志,也包括博客微博、视频等。

谈到移动阅读,不得不提手机报,自从2004年7月中国首份手机报诞生以来,手机作为“装在口袋里的媒体”开始步入人们的生活。它的移动性、便携性、互动性、贴身性等优势,满足了信息时代受众在“碎片化时间”中阅读的习惯,用手机进行移动阅读得到认可和追捧。

但是,基于2.5G网络的手机报只能看做是移动阅读的“前世”。随着3G无线互联网时代来临,阅读必将朝着丰富化、个性化的方向发展。人们不再满足于阅读内容单一的手机报,在电纸书、智能平板、PSP等具有通信功能的移动终端上阅读成为潮流所向。这些基于移动互联网的平台,使得随时随地可读、海量信息聚集、声像图文并茂成为可能。移动阅读时代到来了。

移动阅读与传统的阅读方式相比,有许多不同的地方。目前,移动阅读可以分为电子阅读器(电纸书)和阅读客户端两大类。电纸书可以阅读PDF、TXT等大部分格式的电子书,一些电子阅读器的电子墨水技术使得辐射能耗低、不伤眼睛、效果逼真,阅读时好像玻璃下压着一本纸质书一样。而阅读客户端是通过阅读应用软件向读者推送电子书,用户可以下载或在线阅读。

历史上,人们常用汗牛充栋来形容藏书多,存放时可堆砌至屋顶,运书时让牛也出汗。然而在移动阅读时代,书房将不再“汗牛充栋”,一部普通的电子阅读器就可以存储成千上万本书籍,并把他们放入口袋中随身携带,这种方式使得阅读“飘”了起来。

同时,阅读器或阅读软件的书签、笔记、分享功能大大提高了阅读的效率和深度。读到精彩处,兴起时,轻点按钮,用微博等移动社交工具和他人分享阅读心得。这样,通过小小的阅读终端,便能以书会友。

《新民晚报》总编辑、上海市记协副主席陈保平在中国传媒领袖大讲堂演讲时说:“移动阅读将成为未来一种主要的生活方式。”CNNIC统计显示,截至2012年6月底,我国手机网民规模已达到3.88亿;手机首次超越台式电脑成为第一大上网终端。另据易观国际报告,手机阅读已成为我国移动互联网用户高频率使用的应用之一,每天阅读一次及以上的用户占比45%。摩尔定律预示着移动阅读将汇入这样的科技潮流:阅读器更便携,性价比更高,阅读体验更好,阅读量更大。可见,未来移动阅读将在手机上大有作为,“飘”起来阅读将成为一种生活方式。

然而,海量信息是把双刃剑,带来丰富选择的同时,也会带来负面影响。移动阅读让人们买的书越来越少,加上阅读器上从一本书切换到另一本书的功能很方便;使得读者更难从头到尾读完一本书。并且,在公交、地铁等嘈杂的环境中阅读;知识的吸收难免会大打折扣。因此陈保平也提出:这种碎片化的“浅阅读”是否会对人的思维方式、分析能力有负面影响,这也是人类每次拥抱新技术的同时,值得警醒的地方。

1.本文第二段给移动阅读      ,从第三段起介绍移动阅读的诞生和与传统阅读的不同,最后一段写移动阅读的      

2.下列表述不能支持“移动阅读被称为‘碎片化阅读’”这一说法的一项是

A.信息时代人们的生活节奏加快,业余时间呈“碎片化”形态,在这样的时间里很难长时间地连续阅读。

B.人们通过移动阅读很难从头到尾完整地阅读完一本书,甚至难以读完一篇并不长的文章。

C.人们通过这种阅读所接受的信息完全是零碎的,而零碎的信息给人的教益是断章取义的、不完整的,有害无益。

D.这种阅读是浅阅读,阅读的结果对人的思维方式、分析能力可能会产生负面影响,正所谓开“卷”未必有益。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随着3G无线互联网时代来临,基于移动互联网的数码终端技术的移动阅读可能会朝着丰富化、个性化的方向发展。

B.人们可以使用阅读终端的书签、笔记、分享功能,通过“微博”等社交工具与他人分享阅读心得,随时随地以书会友。

C.一些电子阅读器因为采用了电子墨水技术,使这类移动阅读没有辐射,不伤眼晴,效果逼真而被广泛应用。

D.传统阅读时代的书房藏书“汗牛充栋”,而移动阅读时代,一部普通的电子阅读器就可以装下成千上万本书,书房中不可能再有大量藏书。

 

查看答案

古诗文默写(5分,每空1分)

1.月明星稀,                       ,何枝可依?(曹操《短歌行》)

2.廉颇闻之,             ,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曰:“鄙贱之人,             !”(司马迁《廉颇蔺相如列传》)

3.             ,只是朱颜改。(李煜《虞美人》)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