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目。(12分) 在过去20年里,北大保安队先后有500余...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目。(12分)

在过去20年里,北大保安队先后有500余名保安考学深造,有的考取大专或本科学历,有的甚至考上重点大学的研究生,有的毕业后当上了大学老师。针对北大保安考大学现象,北京理工大学教授胡星斗称,“大学本来应当是开放的,应当引导社会观念、社会潮流。现在只是有保安旁听他们的课,拿文凭。我想未来应该更加走向开放,有更多的市民去旁听他们的课,拿到文凭。”

北大保安、北大中文系学生、支教老师——— 在很长的时间里,甘相伟在这三个角色之间变换。来自湖北山区的甘相伟不是一名普通的保安,他有大专文凭,毕业于湖北经济管理大学长江职业学院法律系,曾在南方工作,后来怀着梦想来到北京,为了接近北大,转行当起了保安。在北大当保安期间,他以执著的精神通过成人高考,成为北大中文系的一名学生。

在过去的20年里,北大保安队先后有500余名保安考学深造,有的考取大专或本科学历,有的甚至考上重点大学的研究生,有的毕业后还回家乡当上了大学老师。

山西省的张君成被称为“北大保安读书第一人”,他1995年到北京大学做保安,1998年取得北大法律成人高考的专科文凭,后又修完一个自考本科文凭,如今是一所中专的副校长。同时,他还是一名兼职大学讲师,在长治学院讲授公关礼仪课程。

据报道,2010年9月,大学毕业的刘某一心想要考研究生,他来到了高等院校云集的京城。但是高昂的房租和生活费用让他犯了难。听说北京大学保安队鼓励队员考取学历,他来到这里当上了一名保安员。第二年4月,他通过了北京理工大学的面试,如愿以偿地成为一名研究生。

张国强家在河南洛阳农村,初中毕业后就来到北京找工作。幸运的是,他的第一份工作就是进入北京大学当保安。几年下来,每天出操锻炼,他都能看到未名湖畔正捧着书籍阅读的大学生们,每天晚上巡逻,他又能看到大学生们三五成群地走进自习室和图书馆。于是,他开始了学习之路,选择了没有门槛限制的自学考试,3年下来,他拿到了北大的大专学历,后来又报考了清华大学法学和中央党校经济管理两个专升本课程。

(2013年5月12日《 燕赵都市报》,有删改)

1. 请为上述消息拟一个标题。(2分)

2. 从上述消息中,自选一个角度,写一篇150字左右的新闻短评。(10分)

 

1.20年间500余北大保安成为本科生研究生 2.1.北大保安考大学,一个直接原因是,他们身处名牌大学的校园,得益于大学里丰富的教育资源,各个专业的课堂、藏书丰富的图书馆,都是宝贵而难得的教育资源。大学应当是开放的,应当引导社会观念、社会潮流。大学也应当在社区中为提高人们的素质和文化做出贡献。在发达国家,大学大多是没有围墙的,社区的人可以到大学来听课,拿到文凭的人就更多。在中国,过去大学是封闭的,有围墙的,像北大清华甚至都进不去。现在只是有保安旁听他们的课,拿文凭。未来应该更加走向开放,有更多的市民去旁听他们的课,拿到文凭。这样就体现了大学的社会责任。 2. 北大保安考大学不仅彰显名校资源的重要性,也体现了一个单位对青年梦想的支持度。许多时候,青年需要的可能并不是工资的多少、职务的高底,而是需要一个充满希望的舞台。如果整个社会都能像北大那样鼓励人们深造,如果每个小环境都允许人们通过奋斗改变处境,如果不同群体之间的平等交流更为通畅,就能唤醒更多人的进取渴望,一种活跃的、充满希望的力量就会在时代回荡。这一点,应该是北大保安上大学带来的最大启示。”  3.坚持梦想,挖掘潜力,成就自我。  4.良好的学习环境能激发人的求知欲。 (其它角度,言之有理亦可) 【解析】 1. 试题分析:“在过去20年里,北大保安队先后有500余名保安考学深造,有的考取大专或本科学历,有的甚至考上重点大学的研究生,有的毕业后当上了大学老师。”句子提取重要信息,“20年间500余北大保安成为本科生研究生”。 考点: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2. 试题分析:可以从个人方面分析考大学的原因;个人目标的实现;良好的环境能激发人的求知欲;从学校方面可以从群体的精神、开放的环境、平等的机会方面阐述。言之有理即可。 考点: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题目。(12分)

子曰:“士而怀居①,不足以为士矣。”——《论语•宪问》

子曰:“行己有耻,使于四方,不辱君命,可谓士矣。”——《论语•子路》

曾子②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论语•泰伯章》

【注】①怀居:指留恋家居的安逸生活。怀,思念,留恋;居,家居。

②曾子:孔子的学生,著有《大学》和《孝经》等儒家经典,后世儒家尊他为“宗圣”。

1.根据上述三个材料,简要概括“士”的特点。(4分)

2.儒家对“士”的要求在今天是否还有其现实意义?联系现实谈谈你的看法。(8分)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题目。(每小题3分)

中国历史上虽然没有出现类似埃及的“斯芬克斯”那样的人兽合体形象,但“人面鲵鱼纹”之类的艺术可以说与之异曲同工。有的学者认为,这一图形与《山海经·海外西经》所记轩辕之国“人面蛇身,尾交首上”完全吻合。赵宝沟文化中出现的鹿龙、鸟龙与野猪首牛角龙可以视为异兽崇拜的典型代表。多种动物功能的聚合,是泛神崇拜向多神崇拜的体现。这种异兽与人兽崇拜在《山海经》中也多有记载。比如《南山经》云:招摇之山,“有兽焉,其状如禺而白耳,伏行人走,其名曰狌狌”。《中山经》有“人面豺身,鸟翼蛇行”的怪物等等。 

这种异兽与人兽的崇拜时代,正是一个民族充满神话与幻想的时代。人们既没有理性的约束,也没有思想的禁锢,他们自由地面向自然,面向自身,面向过去,编织着民族的神话,激发起整体的创造欲望与创造意识。可惜的是这一进程在中国未能得到应有的发展。异兽与人兽崇拜出现不久,就被社会化、历史化的神仙崇拜所代替。它们或者被打入十八层地狱,被嗤之为志怪神异不登大雅之堂;或者被硕学大儒们阉割,改造得面目全非。后者要么把对这些异兽或怪兽的崇拜看作历史传说,其通常做法是把它们降为人的祖神,把神话故事当作史实看待,构成一些虚幻的始祖以及它的发展谱系;要么对它们进行歪曲的解释,使其成为某种现实事件,从而成为构筑远古历史的基石。比如黄帝这个四面怪兽,被改造成为一个伟岸的人主。再如夔,在《山海经·大荒东经》中被描绘成“状如牛,苍身而无角,一足,出入水则必风雨,其光如日月,其声如雷”的奇兽,但到后来却被改造成为尧(一说为舜)的乐正。 

在这种社会化、历史化的浪潮中,我们先民的崇拜与思维过早地被局限在某一框架内,个性未能充分地张扬,想象力受到了压抑,创造意识没得到充分的发挥。这种现象值得我们深思。我们认为,导致这种现象的根本原因是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化。近年考古发掘资料表明,中国先民的主体在冰河后期约距今七八千年以前就逐渐超越狩猎和采集经济阶段,进入以锄耕、种植经济为主要方式的农业社会。农业生产中季节的简单循环,整个生产过程中的平凡、呆板,使生产者的生活既辛苦、分散,又缺乏变化。这样,中国先民的性格理念便呈现出农业民族的特征:务实、厚重、本分,但拘泥、封闭、保守;表现在思维方式上则是“重实际而黜玄想”,多理性而乏激情,崇尚正统而卑视浪漫。那么,在这种背景下产生的作品也就可想而知,那些异兽、半人半兽的神性形象被抹杀,被历史化、社会化也就在情理之中了。一切不符合正统的、理性化原则的东西都会被改造、删削,都会随着历史的前进而消逝。 这一时期自然崇拜另一方面的变化是对土地崇拜的日益重视,祈年祭的内容开始凸显。所谓祈年祭,实际上就是土地崇拜,它是自然崇拜的高级形态。随着农业生产的出现,人们对土地本身的依赖越来越强烈,认为五谷粮蔬都是土地的恩赐,由此产生了土地崇拜。而对土地的崇拜仪式常与农事活动相关联,通常表现在播种前祈求丰收的仪式和获得丰收后的谢恩仪式上,这就是所谓的祈年与报功,这两点被后来的春社与秋社分别行使。(有删节)

(《史学月刊》 2006年08期 《原始崇拜体系与中国文化精神的起点》作者:马新(山东大学中国传统文化研究所)

1.对“异兽与人兽的崇拜”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异兽与人兽的崇拜表现出的是多种动物功能的聚合,泛神崇拜向多神崇拜。异兽与人兽的崇拜时代,也正是一个民族充满神话与幻想的时代。

B.异兽与人兽的崇拜时代,人们不受理性的约束,不需思想的禁锢,自由地面向自然,面向自身,面向过去,编织着民族的神话,激发起整体的创造欲望与创造意识。

C.异兽与人兽崇拜出现不久,就被社会化、历史化的神仙崇拜所代替。它们或者被打入十八层地狱,被嗤之为志怪神异不登大雅之堂;或者被硕学大儒们阉割,改造得面目全非。

D.异兽与人兽的崇拜的最终表现是对土地崇拜的日益重视,祈年祭的内容开始凸显,随着农业生产,人们认为五谷粮蔬都是土地的恩赐,由此产生了土地崇拜。

2.对“我们先民的崇拜与思维过早地被局限在某一框架内”产生的原因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因为所有不符合正统的、理性化原则的东西都会被改造、删削,都会随着历史的前进而消逝,所以,自然崇拜的高级形态,也就就是土地崇拜的过早出现,导致了我们先民的崇拜与思维过早地被局限在某一框架内。

B.因为人们把这些异兽或怪兽的崇拜看作是历史传说、降为人的祖神、当作史实看待等等行为,并对它们进行歪曲的解释,让它们成为现实事件,去构筑远古历史的基石。所以,我们先民的崇拜与思维过早地被局限在某一框架内

C.因为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化,中国先民的主体在冰河后期就进入了农业社会,农业生产过程中的平凡、呆板,使生产者的生活辛苦、分散,缺乏变化,呈现出农业民族的特征。思维方式上多理性而乏激情,崇尚正统而卑视浪漫,使得我们先民的崇拜与思维过早地被局限在某一框架内。

D.因为中国先民的主体的个性未能充分地张扬,想象力受到了压抑,创造意识没得到充分的发挥,所以我们先民的崇拜与思维过早地被局限在某一框架内。

3.根据原文所提供的信息,以下推断正确的一项是(   )

A.中国历史上虽然没有出现类似埃及的“斯芬克斯”那样的人兽合体形象,但“人面鲵鱼纹”之类的艺术可以说与之异曲同工,所以,东西方文化在根本上是一体的,没有什么太大的差异。

B.春社与秋社这种活动出现在农业社会,土地的崇拜仪式常与农事活动相关联,通常表现在播种前祈求丰收的仪式和获得丰收后的谢恩仪式上。所以社日农村祭祀的对象应当是土地神、五谷神等,祈求丰收、人畜平安。

C.如果我们的先民可以自由地面向自然,面向自身,面向过去,编织着民族的神话,激发起整体的创造欲望与创造意识,那么那些异兽、半人半兽的神性形象就不会被抹杀,被历史化、社会化。就不一定走向农业社会。

D.由本文可以推断出中国文化精神的起点,应当是土地崇拜,而不是异兽与人兽的崇拜,因为它们实在是太过短暂,不可能对中国后来的文化造成些微的影响。

 

查看答案

依次在下列横线处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1)如果能正确地了解我们对生活在我们周围的许多生物之间的 关系是如此无知,那么,对物种和变种的起源迄今仍得不到很多解释,我们就不应大惊小怪了。

(2)在伊朗新总统鲁哈尼即将上任之际,美国国会众议院通过制裁议案,寻求进一步 伊朗石油出口,以此迫使伊朗停止铀浓缩活动。

(3)像“穿花蛱蝶深深见,点水蜻蜓款款飞”“桃花细逐杨花落,黄鸟时兼白鸟飞”这些 的诗句,在杜甫许多瑰丽而沉郁的诗篇中,显得轻飘而悠扬,没有分量。

A.互相遏止一挥而就

B.相互遏制一挥而就

C.互相遏止信手拈来

D.相互遏制信手拈来

 

查看答案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青睐肄业以德抱怨白浪滔天

B.肖像披览雍容华贵班师回朝

C.临摹匮乏耳根清静礼义之邦

D.夜宵娴熟绿草如荫色彩谐调

 

查看答案

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项是

A.角/问/麦秸拓片/开

B.陌/脚/丽/妆信

C.子/立/收工/

D.臼/角/子/茶/石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