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悲陈陶① 杜 甫 孟冬十郡良家子,血作陈陶泽中...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悲陈陶

杜 甫

孟冬十郡良家子,血作陈陶泽中水。野旷天清无战声,四万义军同日死。

群胡归来血洗箭,仍唱胡歌饮都市。都人回面向北啼,日夜更望官军至。

注:①陈陶:地名,在长安西北。公元756年唐军跟安史叛军在此交战,几乎全军覆没。②都市:指唐都城长安。

1.本诗以一“悲”字贯穿全篇,请对此作具体说明。(4分)

                                                        

2.“野旷天清无战声”运用了哪种表现手法?有何作用?请简要分析。(3分)

                                                       

3.杜诗有“诗史”之称,这首诗是如何体现“以史入诗”的?(3分)

                                                       

 

1.4分)①首联:对战事惨败的悲痛;②颔联:对阵亡义军的悲悼;③颈联:对群胡骄横的悲愤;④尾联:对官军到来的悲切呼唤。 评分建议:每点1分。 2.(3分)借景抒情(或寓情于景、想像)(1分)。描写原野空旷、天空清虚、天地肃穆的凄凉景象(1分),渲染天地同悲的气氛和战事的惨烈,表达诗人心中哀痛之情(1分)。 【小题】3(3分)这首诗叙写了战争的时间、地点和结果(1分),以及阵亡将士的籍贯、身份(1分),描写了得胜者的骄狂、百姓的悲伤和期盼(1分),具体真实地再现了陈陶之战的历史。 【解析】 1. 试题分析:解答此题,需要学生抓住“悲”这个情感核心,逐联进行分析归纳概括。首联写对惨败的悲痛,颔联悼念阵亡将士,颈联抒发悲愤之情,尾联抒发对官军的盼望。 考点:评价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2. 试题分析:这句诗不是说人死了,野外没有声息了,而是写诗人的主观感受。是说战罢以后,原野显得格外空旷,天空显得清虚,天地间肃穆得连一点声息也没有,好像天地也在沉重哀悼“四万义军同日死”这样一个悲惨事件,渲染“天地同悲”的气氛和感受。作者借景抒情,表现对阵亡将士的哀悼之情。 考点: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3. 试题分析:所谓“诗史”是就杜甫的创作题材来说的,指的是唐代当时发生的大事件几乎都会在杜甫诗的内容找到反映。还就是针对杜甫创作的现实主义特点来强调的。杜甫这首诗中涉及了陈陶之战的时间、地点、战况、影响等。 考点:评价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题目。

尚书都官员外郎陈君墓志铭

曾巩

元丰元年,巩为福州,奏疏曰:“臣所领内,知泉州事、尚书屯田员外郎陈枢,质性纯笃,治民为循吏,积十有五年,不上其课,故为郎久不迁。宜优进其官,以奖恬退。”于是天子特迁君尚书都官员外郎。

君为人恂恂蹈规矩,有善不自伐。于势与利无秋毫顾计心,于义所在侃然自任,人莫能及也。所至必兴学校,以教化为先。初尉鄱阳,令得盗五人,属尉使为功,君辞不受。令旌德,旌德之民岁输米于芜湖县仓,路回远,费甚,君请输钱以便民。谯县民输豆于会亭仓,以给驿行者。君复请输钱,以直给驿行者。罢县,民绝桥闭门留君,以间乃得去。泉州岁凶,君筑室止穷民,饥者给食,病者给医,人忘其穷。使者搜兵于闽,以益戍广西,君建言兵当搜者,父母老,或疾,至无他子,皆可听免,诏定著于令。余尝闻繁昌有大姓杀人,州县不能正其罪。君时令旌德,或徙其狱属君,君验治僮客,尽得其隐伏。杀人者论死,人以为尽其情。又闻君之令旌德也,州有所赋调,他县皆奉行,至旌德,令独计曰:“非吾土之所有也,非吾人之所堪也,不敢以赋民。”争或至十反。守恚,出语诋君,君益争,州听然后止。后闻泉州旱,君图所以赈民者,欲预为具。或讥君近名,君不为动。此君之事,余得之于耳目者也。

君字慎之,湖州长兴人。君进士及第,初尉饶之鄱阳,用荐者令抚之宜黄,避亲嫌,令宣之旌德,用荐者迁秘书省著作佐郎,知亳之谯县。今上即位,恩迁尚书屯田员外郎,用荐者知越州司录。未至,丁父忧。服除,授三司盐铁判官。未至,丁母忧。服除,徙权发遣明州事。未至,又徙泉州,留再任,以疾请致仕,未报而卒。

君既行治高,世皆以谓宜不次用。然卒不得至中寿,而用止于此,其非命也夫!余与君好为最久,故不辞而铭君墓。辞曰:所处而安,绌外累也。所守而固,笃自强也。诗以铭之,其常存也。

(选自《元丰类稿》,有删节)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积十有五年,不上其课           课:考核

B.使者搜兵于闽                   搜:搜查

C.徙权发遣明州事                 权:暂代

D.诗以铭之,其常存也             存:思念

2.下列句子中,全都表现陈君“所守而固”的一组是(3分)

①所至必兴学校               ②属尉使为功,君辞不受

③君筑室止穷民               ④君验治僮客,尽得其隐伏

⑤守恚,出语诋君,君益争     ⑥或讥君近名,君不为动

A.①③⑤    B.①④⑥    C.②③④   D.②⑤⑥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陈枢生性淳厚笃实,为人谦恭低调,从不夸耀自己的善行德政;为官以民为本,注重教化,体恤民生疾苦,曾多次为民请命。

B.陈枢担任谯县县令期间,曾为了减轻百姓输粮的负担,多次请求以纳钱的方式方便百姓,结果被免职,而百姓却设法挽留他。

C.陈枢颇有吏才,当世的人都认为朝廷应该破格重用他,但事实上他却因为性格耿直、家庭屡遭变故等缘故,仕途并不顺达。

D.曾巩与陈枢友情深厚,曾上书朝廷为陈枢久不升迁鸣不平。文中所叙写的陈枢的事迹都是作者的所见所闻,因而真实可信。

4.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⑴于势与利无秋毫顾计心,于义所在侃然自任,人莫能及也。(4分)

                                                       

⑵后闻泉州旱,君图所以赈民者,欲预为具。(3分)

                                                        

⑶留再任,以疾请致仕,未报而卒。(3分)

                                                       

 

查看答案

某班准备举行“祖国在我心中”主题班会,在播放2012年“感动中国”人物李文波的相关资料时,将同步配发画外音。请根据下面的材料,设计抒情意味浓郁的画外音,至少运用一种修辞手法,不超过50个字。(5分)

李文波,海军某部气象工程师。21岁大学毕业后从军,赴南沙守礁20多年,创造了国内守礁次数最多、时间最长、成果最丰的纪录。长期恶劣环境下的生活使他的身体大不如前,但他仍然坚持一次不落地守礁,还经常替战友顶班。20多年来,为了守礁,他与妻子真正在一起的时间不到3年,母亲病逝时也没能在身边尽孝。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材料,简要概括我国智能手机存在安全隐患的三点原因,不超过25个字。(4分)

当前,我国超过90%的 智能手机使用国外手机操作系统,虽然国内手机生产企业可以对系统进行“二次加工”,但其核心技术仍掌握在国外公司手中。而手机用户下载使用来路不明的软件或盗版软件,则又将会面临病毒感染、信息泄露等更多的风险。同时,在移动互联网安全领域,迄今为止我国还没有建立对应用软件的安全审查机制,相关的法律条文还很少。因此,我国智能手机存在的诸多安全隐患不容小视。

                                                       

                                                       

 

查看答案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

A.已立项的连淮扬镇铁路一旦建成,不仅将徐州、南京、苏锡常等三大都市圈联系起来,而且将为连淮扬镇城市组团构建联系纽带。

B.携带出境的奶粉不得超过1.8公斤的限制令自2013年3月1日起在香港实施,违令者最高将被罚款50万港元及监禁两年的处罚。

C.在第85届奥斯卡颁奖典礼上,《少年派的奇幻漂流》获得了三项大奖,其导演李安继《断背山》获得“最佳导演奖”后再获此殊荣。

D.只要继续保障重要商品供给,进一步降低物流成本,加强市场价格监管,保持今年物价总水平基本稳定的目标就可以实现。

 

查看答案

下列词语中,字形和加点字的注音全部正确的一组是(3分)

A.精萃     临界点     吝(qiān)    然而止(ɡá)

B.报道     绊脚石     圭(niè)     手成春(zhuó)

C.微博     爆发力     热(zhì)     临深履薄(bó)

D. 震撼     流水帐     联(mèi)    别出机杼(zhù)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