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作文。 王海桐在《北大是我美丽羞涩的梦》中提到,有人曾轻轻地...

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作文。

王海桐在《北大是我美丽羞涩的梦》中提到,有人曾轻轻地说“这孩子脑子还行,就手挺笨的”,这句话让她一直避免参加手工活动,长大后一直不会折纸手工。

生活中,有时候人家的一句话会深深地烙在我们的心里,让我们久久不能忘怀,激励我们奋斗;或束缚我们的手脚,让我们无法舒展……

请你根据自己的生活体验或感受,以“一句话的影响”为标题写一篇文章,文体自定,不少于700字,不得抄袭。

 

一句话的影响 从来不知道自己的一句话对一个人会有如此大的影响,让人铭记在心好久好久。 那天上网有网友给我留言说等了我好久,感觉很就礼貌性地问对方是否找错人了,因为那个QQ上面的人大多都是陌生人,很少会关注那些信息的。然而后面说的那些话让自己万分惊讶。 他说他每次上网都给我留言,只是简短的几句话,盼我盼了大半年却一直没能联系上,好不容易真的在网上见到了我,而我却不认识他了,很是伤感。我是听得一头雾水,仔细问清楚他才说,我曾经给他留言让他受益匪浅,就因为那几句话,让他一直找我寻我,从去年7月到最近。我仍表示怀疑,什么时候认识这样一号人自己真的是不记得了,于是去翻看他的空间才发现自己确实留过言,只是那些话语是在怎样的一种语境下写的已经完全记不起了。也许就是偶然看到了,就随便发表了一点自己的看法而已吧,而他竟然看得如此重要。 对于网络,我曾经无数次地相信,而事实一次又一次地告诉我不能够相信网络,那里面的东西太虚假了。除了对自己周围认识的人真正用心以外,其他的大都应付了事。于是将两个QQ明显地分开,其中一个只加现实中了解的人,另外一个再有选择地加一些与自己有话题的网友。而大多时候,那个陌生人的QQ都只是看看然后关掉。 在他的一番描述后终于想起我确实经常看到有留言,但是总以为是别人弄错了的,再加上反正是自己不熟悉的人,大概他也就是随便搭讪吧,于是不加理睬,谁知道,就这样的不在意,让一个人等了那么久。老实说,我被他感动了,真的是,从来不曾想过,原来自己就这样成为一个人的期待。被人期待是一种幸福,真的是,似乎难有这样的一种感受,有谁对我如此期盼的?一个陌生人对自己期待如此之久?一切就因为我留的言,翻看后发现大致就是“给别人机会也是给自己机会“之类的话,就这样几句话让他找寻了大半年? 感动之余还是没有失去理智,在聊了些许话语后他婉转地问了我电话号码,我没有告诉他,只因为我对网络还是不够信任,找个借口溜了。他也感受到了我的不信任,也下了。到现在仍感觉有些对不住他,他的那份期待与信任不曾经也在我身上真切地发生过吗?我就这样毁了一个人的信任? 如果仅此,我倒不会太多的感受自己的影响,而是昨天在与朋友的聚餐中他提到我在他空间说的某句话,他一直记忆犹新,说出的话我都不能够肯定真的是我说的,他告诉我现在的生活正印证了我说的那句话“也许某个人就是在你的不经意间就闯进了你的生活”,他曾经不懂也一直怀疑,现在终于相信了。也就是那么随意的留言,他们都记得如此清晰,而且对他们的人生观都有一定的影响。这又让我想到电视剧里有个男人认可某个人,对他的话认真理解然而又错误地理解了对方“完美人生“的含义,导致了后来杀人无数,就因为一句话。 一句话对一个人的影响如此可见一斑,所以自己不敢随意地许下承诺,如果因为你的一句话造就了一个人也就罢,切莫误人入歧途。 【解析】 试题分析: 这是一篇命题作文,从审题上来说,没有什么难度。从所提共的材料内容来看,“一句话”可以是名言警句,也可以是普普通通的一句话;可以是语重心长的一句话,也可以是有口无心的一句话。而“影响”,既可以是好的正面的影响,也可以是不良的反面的影响。因而写作立意上选择的余地较大。 考点:能写论述类、实用类和文学类文章。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 E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某中学考虑到部分学生因压力过大而产生心理问题,准备开办一个心理咨询室。请根据心理咨询室的意义为该咨询室设计一条宣传标语。要求句子对偶,用语简明。(5分)

 

查看答案

提取下列材料的要点,为“紧急避险”下定义。要求下定义的句子是一个单句。(5分)

①紧急避险是为了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发生的危险。

②紧急避险是一种行为。

③这里所说的紧急避险是指在紧急情况下不得已而实施的。

④它会损害另一个较小合法权益。

紧急避险是                                                              

 

查看答案

阅读下文,完成后面小题。

没有故乡的人是不幸的   

阮殿文

(1)这话本应该这么说:没有失去过故乡的人是不幸的。但细细一想,觉得这样说也有道理。没有离开过故乡,没有感受到故乡带来的多重滋味,跟没有故乡又有什么两样呢?  

(2)身在故乡,日子久了,你会觉得故乡是枷锁,是牢笼,是火焰山,是沼泽地,是魔鬼放在心上的一块巨石,是命运为你安排的一块绊脚石,是用火都烧不断的一根草绳,是每个失眠的夜晚一分一秒数着过的挣扎。这时的远方,则是音乐,是舞蹈,是天堂,是仙境,是沙滩,是海浪,是清风,是明月,是细雨,是彩虹,是陶醉,是浪漫,是鸟儿的歌唱,是草原的翠绿与辽阔,是你在梦中见到过几百遍的仙女……  

(3)于是,被你在婴儿时搁置起来的梦想的翅膀开始展开,开始跃跃欲飞。你要挣脱绳索,你要砸破牢笼,你要离开火焰山离开沼泽地离开这个让你虽生如死的地狱。你开始背叛和你一起长大的、你现在可以在下面乘凉的小树,你开始背叛给了你很多乐趣的大白狗,你开始背叛为你解了十多年甚至二十年的渴的水井,你开始背叛故乡的人——你一心想遗弃他们,只为走进远方那个被你编织了千百遍的场景。  

(4)你觉得自己是属于那个场景的,而不属于眼前巴掌之地。  

(5)一个天刚蒙蒙亮的清晨,你终于走了,头也不回,就背一个小包,别的什么也没带。似乎这里的一切都不是你想要的,你想要的都在远方,且已经在远方等着你了。  

(6)你走得很干脆,像英雄出征。 

(7)故乡就这样输给了远方。  

(8)终于在离故乡很远的地方呆了下来,一个月,两个月;一年,两年,再两年……你终于呆不住了,你终于想起了故乡,你终于发觉故乡离你太遥远,你身在故乡时,远方离你都没有这么遥远。你想靠近它,却早已无法靠近,梦中都很难抵达。  

(9)这时候,你突然发觉已身在其中的远方是牢笼,是枷锁,是牢笼,是火焰山,是沼泽地,是魔鬼放在心上的一块巨石,是命运为你安排的一块绊脚石,是用火都烧不断的一根草绳。而此刻的故乡,则成了你的音乐,你的舞蹈,你的沙滩你的海浪,你的清风你的明月,你的细雨你的彩虹,你的鸟儿的歌唱,你的草原的翠绿与辽阔,你在梦中见到过几百遍的仙女。  

(10)于是,你准备展开帮助你离开故乡的翅膀,准备在一夜之间——最好是眨眼之间——就飞回那个暖乎乎的地方。而这时,你突然发现翅膀不在了。你找遍了全身,还是没有。你摸摸自己的肩膀,摸摸自己的手臂,摸摸自己的手指和面孔,一切已经面目全非,你已经不再是原初的你。  

(11)你当然不知道翅膀是怎么离开你的,尤其是为什么离开你的,是呀,只因你一度沉醉于你已身在其中的远方而无暇照顾,翅膀在黯然神伤中回到了它起飞的地方。因为它只属于故乡。 

(12)你蹲在地上,你哭,你揩着眼角的泪水,谁也看不见。远方能让你尽情地流泪,却不会为你揩擦泪水。不像在故乡,那么多的目光看着你,那么多的手伸过来,你还没发现自己有泪,就已经有人为你擦干了。  

(13)你终于知道了故乡是什么味儿,也知道了远方是什么味儿。于是你开心地笑,觉得自己是个幸福的人。你安慰自己说,不幸福的人,是那些没有故乡的人或是没有失去过故乡的人。因为从严格意义上说,他们还不知道故乡是一种什么样的味道,除非他们也像你一样把故乡丢失。  

(14)此刻,你一下子发现,故乡的每一草一木都是自己的一个亲人,随便抱着故乡的一棵柳树,你都会毫不犹豫地叫上一声娘。

(15)这一次,远方输给了故乡。  

(16)你终于像个乞讨者突然获得了一块黄金一样,在一个无人的夜晚,独自向家的方向走去。你想,你的脚就是翅膀,你愿意这样走回故乡。

(17)哪怕累死在返乡的路上,也值得。

1.文章开头说“没有失去过故乡的人是不幸的”,请结合原文简要分析其原因。(4分)

2.如果把文章分成两个部分,应在哪一处分开?请概括这两个部分各写了什么? (5分)

3.文章第(15)自然段说“这一次,远方输给了故乡”,请结合原文谈谈作者为什么这样说。(4分)

4.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文中多次提到的“翅膀”是比喻对理想的追求,对幸福的向往,对成长的渴望以及回归故乡的急切心情。

B.故乡与远方遥远的距离,强化了作者对远方的憧憬,振起了梦想的翅膀,促使作者遗弃故乡,走进“那个被你编织了千百遍的场景”。

C.作者通过离开故乡时和准备从远方出发回归故乡时的对比,使作者对故乡的情感变得丰富与复杂,除了原来的厌弃,还增添了想念与爱恋。

D.在本文中,作者对故乡的情感态度由否定到肯定,是一种回归,更是一种深化与超越。对故乡情感态度的变化,使作者感知了故乡带来的“多重滋味”。

 

查看答案

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任选4题,多选则按前4题计分)(8分)

1.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 (王维《山居秋暝》)

2.                                 。飞湍瀑流争喧兀豕 ,砯崖转石万壑雷。(李白《蜀道难》)

3.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             ,              。 (李清照《声声慢》)

4.故不积跬步, _____________   ;不积小流,_________________。(荀子《劝学》)

5.彼童子之师,                                       。(韩愈《师说》)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元曲,然后回答问题。(6分)

〔中吕·红绣鞋〕天台瀑布寺        张可久①

绝顶峰攒雪剑,悬崖水挂冰帘。倚树哀猿弄云尖。血华啼杜宇,阴洞吼飞廉②。比人心,山未险。

【注】①张可久(约1270—1348后),元曲作家。多年任下级官吏,时官时隐,足迹遍及江、渐、皖、闽、湘、赣等地,一生坎坷不得志。②飞廉:传说中的风神。

这首曲子是怎样抓住景物的特点写天台山的?表达怎样的感情?(6分)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