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目。 圆是中国文化中的一个重要精神原型,它与中国人的宇...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目。

圆是中国文化中的一个重要精神原型,它与中国人的宇宙意识、生命情调等有十分密切的关系,也是我们揭示中国艺术生命秘密的不可忽视的因素。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圆有时是相对于缺而言的。我们通常所说的“圆满”一语,原是中国哲学的一个重要概念,其中也可看出中国人重视艺术生命的一份用心。司空图《诗品•雄浑》中云:“超以象外,至大不可限制;得其环中,理之圆足混成无缺,如太极然。”在这里,圆即充满、周备、具足,体现在诗性艺心就是浑全充融。森罗万象,一尘沤,一片叶,一缕云,及至浩浩苍天、绵绵大地,都可以大道涵括。

中国哲学中有一个著名比喻“月印万川”,最能体现充满圆融的特点。这个比喻有两层重要的含义:一是万川之月,只是一月。江流宛转绕芳甸,何处春江无月明,湛然寰宇,月光朗照,天下万千江湖,无处不映出它的圆影。然万千个圆共有一圆,万种之月,只有一月相照,一圆贯穿了万川之圆,散在江湖各处的异在之圆联成一个整体,只有一个生命。二是自此一月,可观全月。由于散在江湖的万千之月均由一月相照,故自任何一月均可窥见万千之月的内在生命,任何江湖的月都是一个自我完足的生命世界。“万川之月”所透析出的哲学内蕴就是:一即一切,一切即一,它强调了万物都是一个自在圆足的生命这一重要特性。

中国哲学的圆满具足说散发着浓厚的艺术情调,它实际上是以审美的眼光看待世界。儒道佛中的充满圆融的生命哲学刺激了中国艺术家的创造精神。由于受天人合一哲学观念的影响,中国艺术家总有一种自觉的超越意识,要尽广大,极精微,自有限而观无限,由当下而观永恒。然而宇宙洪阔,天道苍苍,艺术要受到时空的限制,它总不能摆脱具体的实在,总在关注一人一事一时一物,这便制约了艺术家的绵绵长思。万川之月自在圆融的生命哲学却给了解脱这一难题的钥匙。艺术家既关心“一”,认为“山川即道”、“山水即天理”,万事万物均是道的化身,但更关心的是“一切”,因为“一切即一,一即一切”,一切都是自在圆足的生命整体。《文心雕龙》云“乘一总万”;《二十四诗品》云“万取一收”,其意大致相同。

故中国艺术家更重视当下直接的观照,更关心微观,在艺术倾向上,两汉时铺排山川云物的现象到了唐宋时越来越少,人们所创造的艺术世界更加精微、细致。中唐以后,追求精微细致的审美风尚渐渐弥散开来。如在中国园林中,人们普遍追求“壶纳天地”的妙处。一湾清泉,几条幽径,几处亭台,便俨然构成一自在圆足的世界。请看中国园林的命名:勺园,如一勺之大;蠡园,如一瓢之微;壶公楼,小得如茶壶一般;芥子园,微小得尤如一粒种子;一沤居,细微得如同大海中的一朵涟漪。但是,在中国人看来,一沤就是茫茫大海,一假山就是连绵峰峦,一亭就是浩浩天庭。故人们常常将园林景区叫做“小沧浪”“小蓬莱”“小瀛洲”。“小”是园林特点,“沧浪”“瀛洲”等则是人们远的心意,壶公有天地,芥子纳须弥,这成了中国艺术家不言的秘诀。

在中国山水画中,我们可以看到许多以“溪山无尽”为名的画,它反映了中国山水画家对山川无尽之妙的追求。王希孟的《千里江山图》和倪云林的《疏林秀石图》风格迥异,一是江山无限,一是片石只林,但所追求的却是一致的,人们在他们的画中无所憾,因为它们自身就是一个自我完足的宇宙。郭河阳“有人悟得丹青理,专向茅茨画山水”正谓此。若要能演成一个完整生命,“茅茨”也能成为灵区。     

1.下列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3分)

A.圆是中国哲学的一个重要概念,它是揭示中国艺术生命秘密的重要因素。

B.圆即圆满、周备、具足、万物之理、混成无缺,体现在诗性艺心上即浑全充融。

C.“超以象外,得其环中”,自然界中森罗万象,一尘沤、一片叶、一缕云……虽形态各异,但都一统于“道”的世界中。

D.“江流宛转绕芳甸,何处春江无月明”,到处春江的月明均由一月相照,故自任何一月都可窥见万千之月的内在生命。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是(   )(3分)

A.中国艺术家的自有限而观无限,由当下观永恒的观念,是受儒道佛中圆通生命哲学和天人合一哲学观念的影响。

B.自在圆通的生命哲学是解脱艺术家受时空和具体事物限制的钥匙。

C.“乘一总万”“万取一收” 与中国艺术家更重视当下的直接观照、关心微观等都体现了“山川即道”的哲理,都符合宇宙中的自在圆足的生命整体的哲学观点。

D.中国山水画中有许多以“溪山无尽”为名的画,它反映了中国山水画家追求在一山一水中去创造一个圆满自足的世界。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是   (   )    (3分)

A.“万川之月”所透析出的哲学内蕴是:一即一切,一切即一,它反映了物物均有其内在之理,而内在之理又是共通的道理。

B.“壶公有天地,芥子纳须弥”中,“天地”和“须弥”是人们远的心意。

C.两汉铺排山水云物的现象到唐宋越来越少,因为用精微、细致表现“涵盖乾坤”较铺排渲染更能体现所要追求的生命的博大精深。

D.画道之理体现哲学上圆通之说,故一草一木,一丘一壑都如同有灵光耀现,形成自我圆足的世界。

 

1.D 2.A 3.C 【解析】 1. 试题分析:论述类文体阅读的命题主要从概念、判断、推理三个角度命题,概念注意“答非所问”“内涵、外延不准”“误划类别”“张冠李戴”;判断类注意“范围不当”“偷换概念”“曲解文意”;推理注意“强加因果”“强行推理”等错误。答题的关键是审清题干、找准区位、对读原文、寻找细微的差别。D项对应的原文是“‘月印万川’有两层重要的含义:一是万川之月,只是一月;二是自此一月,可观全月。”“江流宛转绕芳甸,何处春江无月明”在第一层意思里面,“故自任何一月均可窥见万千之月的内在生命”在第二层意思里面,把二者混为一体,犯了“误划类别”的错误。 考点: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2. 试题分析:A项对应的原文“由于受天人合一哲学观念的影响,……自有限而观无限,由当下而观永恒”,而选项的原因加入了“受儒道佛中圆通生命哲学”,扩大了原因的范围,犯了“混淆范围”的错误。 考点: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3. 试题分析:文中只是列举了两汉和唐宋艺术家不同的追求,没有比较高下的论述,属“无中生有”。 考点: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作文(60分)

担当,在词典里的意思是“接受并负起责任”。担当是一种态度,也是一种行动。担当可以为自己、他人,也可以为国家、民族……

你对“担当”有怎样的体会或感悟,请以“担当”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

 

查看答案

阅读文言文,解释文中加点字

商於子家贫,无犊以耕,乃牵一大豕驾之而东。大豕不肯就轭①,既就复【解析】
终日不能破一畦。宁毋先生过而之曰:“子矣!耕当以牛,以其力之巨能起块也,蹄之坚能陷淖也。豕纵大,能耕耶?”商於子怒而弗应。宁毋先生曰:“今子以之代耕,不几颠之倒之乎?吾悯而诏子,子乃反怒而弗答,何也?”商於子日:“子予颠之倒之,予亦以子倒之颠之。吾岂不知服田必以牛,亦犹吾民者必以贤。不以牛,虽不得田,其害小;不以贤则天下受祸,其害大。子何不以尤我者尤牧民者耶?”宁毋先生谓弟子曰:“是盖有激者也。”

                                               (选自明·宋濂《宋学士文集》)

[注释] ①轭(è):牛拉东西时驾在颈上的曲木。

解释:①尤:      ②过 :     ③安 :      ④以:     ⑤牧:      ⑥顾:

 

查看答案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文言词语

1.秦王方还柱走,惶急不知所为

2.沛公不桮杓,不能辞

3.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

4.五亩之宅,之以桑,

5.夫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

6.余其能行古道

 

查看答案

名句名篇默写(10分)

1.                   ,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孟子《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2.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                       。(孔子《论语》)

3.生亦我所欲,                  ,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

                 。(孟子《鱼我所欲也》)

4.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                ,受中赏;               ,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邹忌讽齐王纳谏》)

5.公曰: “              ,弗敢加也,必以信。”(《曹刿论战》)

6.                    ,铁骑突出刀枪鸣。(白居易《琵琶行》)

7.                   ,抱明月而长终。(苏轼《赤壁赋》)

8.元嘉草草,封狼居胥,                 。(辛弃疾《永遇乐》)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后面问题。(11分)

                    南 歌 子

[宋]贺铸

疏雨池塘见,微风襟袖知。阴阴夏木啭黄鹂。何处飞来白鹭立移时。  

易醉扶头酒①,难逢敌手棋。日长偏与睡相宜。睡起芭蕉叶上自题诗。

【注】 ①扶头酒:醇厚浓烈易醉人之酒。

1.词的上阕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请简要分析。(5分)

2.这首词的下阕描写了哪些事情?抒发了词人怎样的情感?试作简要分析。(6分)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