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3分) 中国的雕塑艺...

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3分)

中国的雕塑艺术主要是佛像,罗汉尤为杰出的代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只觉得他们是一些人,至少比较接近人

②当然,他们也是会引起善男善女顶礼皈依的虔敬感的

③他们是介乎佛、菩萨和人之间的那么一种理想的化身

④罗汉表现了较多的生活气息,较多的人性

⑤我们看彩塑罗汉,不大感觉他们是上座佛教所理想的最高果位

⑥不像三世佛那样超越了人性,只有佛性

A.③⑥④⑤①②   B.④⑥⑤①③②   C.③①②⑤⑥④  D.④③⑥⑤①②

 

B 【解析】 试题分析:解答此类题目,要先通读完题目提供的六句话,明确总体话题,然后结合材料的语境,注意前后语句的承接关系和对应关系,进行排序。本题的6句话中,只有④中有“罗汉”一词可同横线上文相连,故知应以④为首句,于是排除A、C两项。比较B、D,只有⑥才能同④中的“较多的人性”相关,于是得出正确答案。 考点: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3分)

A.为迎接伟大祖国的64周年华诞,《华商报》将在社会各界的支持下围绕“我与祖国的故事”为主题展开大型征文活动。

B.爆料人声称,他对涉及自己的一起民事案件判决有严重质疑,于是从开始收集赵明华涉嫌违纪的证据至今,他用了整整一年多的时间。

C.中新社记者看到,“桑迪”(飓风)带来的罕见狂风呼啸而过,凄厉的鸣叫令人心惊,大暴雨随着风势倾泻下来,漫天皆雨水……

D.空气净化器的净化原理主要有两种,即高压静电除尘和通过活性炭吸附空气中的污染物,但两种办法都不能完全清除甲醛。

 

查看答案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熟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高等教育在教育模式上有欠缺,在课程设置上也有诸多不足,加之要偿还基础教育的欠债,因此难免左支右绌

B.一些商家煞费苦心先以模糊的广告词来请君入瓮,然后再用若干霸王条款限制消费者,让消费者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

C.当中产阶级以暴力应对房产跌价、文人以暴力对待观点分歧时,要求小贩和城管相敬如宾,就显得有点儿幼稚了。

D.“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我们要刻苦学习,积极进取,以古人为楷模,焚琴煮鹤,磨炼坚强的意志。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问题。(25分)

臧克家:诗比人更长寿

“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2004年2月5日晚8点30分,

臧克家先生在北京协和医院与世长辞,正月十五的万家灯火伴他西行。中国当代诗坛大师臧克家的《有的人》教育了几代人追求真善美,以耐人寻味而深深“烙印”在亿万国人脑海里。

臧克家从小生活在一个诗的王国,家庭的文化空气很浓。父亲和祖父都好诗,他的庶祖母给他讲《聊斋》,说《水浒》,话《西游记》……“这些故事,常引出我同情的眼泪和美好的幻想。”臧克家永久也不能磨灭这些在心上打上的深深的印记。

臧克家喜欢整天跟穷人的孩子在一起,“我同情他们,热爱他们。童年的一段乡村生活,使我认识了人间的穷愁、疾苦和贫富的悬殊。他们的纯朴、刻苦、良善深深地影响了我……我的脉管里流入了农民的血。我高兴,有人说我是‘农民诗人’。不错,我是‘泥土里的人’。”

1923年,在山东省立第一师范,臧克家接受到“五四”新文学思潮的影响。这时期,他读的新诗很多,如饥似渴地吞咽下去,也写了不少诗作。1930年,臧克家被国立青岛大学破格录取。这期间,在闻先生的指导下,他以难民、洋车夫、渔翁等一些社会底层的小人物为着笔点,创作了不少好诗。并于1933年出版了轰动一时的诗集《烙印》。朱自清评曰:“从臧克家开始,我们才有了有血有肉的以农村为题材的诗。”王统照称道:“(臧克家的出现)真像在今日的诗坛上掠过一道火光。”

臧老经历了20世纪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及建设的全部过程,入过学,作过战,随军采访,主编杂志……这种生活境地、职业的变更,令诗人有了更丰富更鲜活的生活素材,也正是这些,触发了诗人的灵感。也正是这样,他在诗中抒发一个热血诗人的沸腾之情。激情勃发的臧克家,由“农民诗人”成了“人民诗人”。

臧老的床头高高的排放着一摞摞书刊,上面少不了他的圈圈点点或评论。他历来嗜书如命,到老年却自觉心里空虚,因此更以补课的心情拼命读书。他每天用于读书的时间不少于全部活动的三分之一,孤灯夜读,思接千载,名篇佳作,会心动情,是他生活的又一大乐趣。

他不仅读,而且写。其中,不少文章文情并茂,精辟独到颇有见地。臧克家从不想自己“来日无多”,只是笔耕不辍,依旧诗涌成潮,虽在文坛已耕耘了60多年,但他那颗跳动的诗心充满活力。他从未停止过写作,就是在病魔缠身、卧床不起的情况下仍不放下手中的笔。他把写作视为与病魔斗争的一种手段,进入九秩仍坚持天天定时伏案工作。近年,他还出版了《臧克家古典诗文欣赏集》、《臧克家序跋选》、《放歌新岁月》,并主编了《毛主席诗词鉴赏》等书籍。尽管因为年长,作品数量大为减少,但诗的内涵却愈加醇厚。诗作《我》寥寥10字,却滚热发烫:“我/一团火/灼人/也将自焚。”这诗是他性格、人格的写照。2000年1月20日,在人民大会堂,中国诗歌学会授予“世纪诗翁”臧克家“中国诗人奖——终身成就奖”,如此崇高的荣誉,中国诗歌届史无前例。

诗人还有一个特别而又不特别的爱好,那便是喜爱跟孩子在一块。老先生已经走过了99个春秋,虽经历了世间沧桑,饱览了人生百态,晚年的他依然童趣不失、笑声爽朗。以前每次散步,小朋友见到了他,总是老远就“臧爷爷”喊个不停。他们的臧爷爷也乐于与他们在一起捉迷藏或踢沙包,这时候,臧老也变成了“老天真”。当小孩有什么不快的事时,也乐意哭着找臧爷爷说个痛快。这时,臧老只得边哄小孩别哭边给他们吃糖果。在孩子们中间,他成了“孩子王”,童心十足。诗人甚为关心儿童事业的发展:在“希望工程”刚开始启动时,他便长期资助甘肃武威市失学女孩常清玉;中国少年儿童活动中心破土动工,他得知后无偿捐献自己刚收到的10000元著作稿酬……

臧克家,一个与诗并就而行的名字,一个和他的诗同样光辉着的名字,像明亮的星斗,高标于中国诗坛的天空。臧克家当年为纪念鲁迅而作的《有的人》,今天,用来送别诗人自己仍是最好的挽歌:“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

(摘编自《大地》)

1.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   )(5分)

A.少年时代的生活,对臧克家以后的职业选择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家庭浓厚的文化氛围使他很早就认识到了人间的穷愁、疾苦和贫富的悬殊。

B.臧克家被国立青岛大学录取时出版的诗集《烙印》,因其鲜明的现实主义风格给朱自清和王统照评价为“有血有肉”“今日的诗坛上掠过一道花光”。

C.尽管已在文坛上耕耘了60多年,取得了不小的成就,但年事已高的臧克家扔笔耕不辍,将生命的全部热情投入到阅读和创作中。

D.虽历经世间沧桑,饱览人生百态,晚年的臧克家依然笑对人生,像孩子一样天真单纯的生活着,他以极大的热情关心国家儿童事业的发展。

E.本文撷取成长经历、诗歌创作成就、读书写作的执着追求、童心未泯、爱心如火等侧面对臧克家的诗人生涯进行了清晰的介绍。

2.文章在开篇和结尾引用《有的人》中的诗句,请结合文本简析这样写的作用(6分)

3.文章说臧克家由“农民诗人”变成了“人民诗人”。请结合文本,简要概括其转变历程。(6分)

4.文章题目说:“诗比人更长寿。”请结合臧克家的生活经历,谈谈怎样成就卓越的艺术人生。(8分)

 

查看答案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                                      。固时俗之工巧兮,偭规矩而改错。(《离骚》)

2.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3.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                              。(《蜀道难》)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问题。

溪居①  柳宗元

久为簪组②累,幸此南夷谪。闲依农圃邻,偶似山林客。

晓耕翻露草,夜榜③响溪石。来往不逢人,长歌楚天碧。

注:①此溪后改为愚溪。②簪组:古代官吏的服饰。③榜(pēng):指摇船用具。此句指船行触石。

1.小题诗中描写了一种怎样的生活?请简要说明。(5分)

2.清代诗人沈德潜评价这首诗的思想感情时说:“不怨而怨。”你如何理解诗人的“不怨”与 “怨”?请结合诗句具体分析。(6分)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