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3分) 有了风景,有...

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3分)

有了风景,有了诗情,有了意象,这种美好就足够了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这种艺术境界就是意境。

②在中国诗歌里,还要有意境。

③景物与人心,一静一动,互相映衬、互相呼应乃至融合。

④就是林语堂说的,“精神和自然融为一体” 。

⑤什么是意境呢?

⑥主观情谊和客观物境构成一个流动的空间。

A.②④⑤⑥③①   B.②⑤④③⑥①   C.④②⑤①⑥③   D.④⑤③⑥①②

 

B 【解析】 试题分析:连贯的题目应注意时空语序、逻辑语序、陈述对象一致、句子结构对称等问题,此题注意陈述对象的一直和前后的逻辑关系,根据句子中的“有了……有了……有了……就足够了吗”,可以判断下面句子中应该搭配“还要有”,所以排除C、D两项;提出问题后解决问题,如此才符合正常的逻辑顺序,5在4前,所以排除A项。 考点: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3分)

A.日本单方面制造的钓鱼岛事态升级,非常容易引发两国大面积军事冲突的结果发生,中方对此保持了高度警惕。

B.“光盘”行动的发起者说,“光盘”行动就是在饭店就餐时倡导人们讲究勤俭节约粮食,吃光盘子里的东西,吃不完的饭菜就打包带走。

C.在尼克斯与湖人队交锋时,林书豪超常发挥,表现出色,不仅抢走了科比的风头,还让科比认识到了自己究竟是怎样一个人。

 D.高三已进入冲刺阶段,同学们都在刻苦努力,能否取得高考的胜利,取决于同学们冷静沉稳的程度。

 

查看答案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山西的煤老板们拥有巨大的财富,其中很多人开着百万豪车,住着千万豪宅,一饭千金,却从不资助任何公益事业。

B.面对“义而致富,仁而致富”,如果颜渊、原宪依然选择栖于陋巷中,箪食瓢饮、安贫乐道,那应该没有什么值得称道的地方了。

C.著名歌唱家李双江之子李天一初生之犊,在无照驾驶、肇事打人之后,又因为轮奸罪再陷囹圄,其“坑爹”行为引起人们对“星二代”的热议。

D.网络已进入我们的生活,我们不可避免地要面对网络语言,但网上登载的一些文章有的文辞并不精美,有的不通文墨,词不达意。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目。

“几何爷爷”的立体人生

吴志菲

1931 年,苏步青毕业于日本东北帝国大学研究生院,亲友、同学、老师纷纷来挽留他:“中国军阀混战,政局动荡,回去后吃苦不说,学术上的辉煌前程也要被断送。” 苏步青却坚定的说:“我的祖国正处在水深火热之中,我不能袖手旁观。”苏步青毅然回国,投身于浙江大学数学系的创办。

正当浙大数学系开始出现欣欣向荣的大好局面时,抗日战争爆发了。为了浙大师生的安全,为了浙大学子能在战乱中继续学习,不致荒废学业,浙江大学在竺可桢校长的率领下举校西迁。苏步青一家住在遵义湄潭朝贺寺的一间破庙里,过着拮据的生活。由于生活条件恶劣,苏步青的一个儿子出世不久,因营养不良而夭折。作为数学系主任的苏步青教授,上课也没有一件完好的衣服,经常穿着一件满是补丁的衣服上讲台,当他在黑板上画几何图形时,学生们对着他的背指指点点说:“看,苏先生衣服上的三角形、梯形、正方形,样样俱全,还有螺旋曲线!”为了生存,苏步青上街买了锄头、粪桶等工具,在朝贺寺前开出半亩荒地,种上蔬菜、红苕。每天下班,忙着浇水、施肥、灭虫,俨然一位菜农。由于他的精心管理,蔬菜长势良好,弥补了家庭粮食之不足。他在一篇回忆录中写道:“一谈到菜根香,我就想起了抗战时期随浙江大学‘流亡’到遵义附近的湄潭的情景来。那时一家八口在破庙安身,生活困难,吃地瓜蘸盐巴过日子,总算熬过来了。”

苏步青是世界级大数学家,一生专攻几何。他从国外回来后首创微分几何这门学科,填补了我国高校学科的一个空白,随后几十年他在这个领域不断开拓创新,使这门学科走在了世界前沿,苏步青也因为“苏氏定理”“苏氏曲线”“苏氏锥面”等成就被誉为“东方第一几何学家”。

苏步青,70 余年的春风化雨,桃李满天下,栋梁架人间。他对学生的要求非常严格。一天夜里,一名叫熊全志的学生匆匆来到苏步青家里,怕第二天研讨班的报告过不了关特来请教,可他话音未落,苏步青就板起面孔训道:“你怎么不早点来?临时抱佛脚,还能有个好!”熊全志脸涨得通红,一声不吭,回到宿舍,熬了一个通宵,第二天论文终于过关了。熊全志后来到美国成了著名教授,40 多年后回国探望苏老,他不无深情地说:“当年多亏先生一顿痛骂,把我给骂醒了,否则我也不会有今天这样的成就。”

苏步青对自己要求更严。微分几何是他的专长,教了几十年,烂熟于心,但他每教一遍,都要重新备课,一方面把国际研究新成果及时写入教案,另一方面听取学生意见,改进教法。他的板书一笔一画,整齐美观,讲课娓娓动听,饶有风趣,许多抽象的数学概念和枯燥的数字,一从他嘴里道出就变得生动形象,通俗易懂。1978 年暑假的一天,苏步青当年创立的科学研讨班在停了十多年后在复旦大学开始恢复活动。可是一连几天暴雨不停,大水猛涨,复旦校园内齐膝的积水茫茫一片,到会的青年师生都为此发愁。有人说: “这回苏老不会来了。有人说:“他即使来恐怕也不会准时了。”正在大伙七嘴八舌、观望焦虑之时,一位老人高挽裤管,脚穿凉鞋,撑着一把雨伞出现在大家面前,四座唏嘘不已。76 岁的苏老抹去额头的雨水,向大家问了个好,看了看表正好8 点,与开会时间不差分毫。

几何寓真情,人生一卷诗。数学家苏步青,也是一位优秀的诗人,一生与诗结缘。从他的诗词中可以看到,热爱祖国、关心祖国命运、力求效力于振兴中华民族的事业,是苏先生漫长人生历程中的一个精神支柱。在抗日战争的八年离乱中,苏步青僻处西南小城,但他时时感慨的是:“画角声声催铁血,烽烟处处缺金瓯。”他念念不忘的是: “万里家乡隔战尘,江南烟雨梦归频。”苏步青是感情极为丰富之人,重亲情,重友谊,对周遭世界充满爱心。在他的诗词中,夫妻之爱,兄弟之情,朋友之谊,渲染出一片温馨。

1.下列对传记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 分) (   )(   )

A.在浙大教学期间,作为数学系主任的苏步青,不仅穿着补丁衣服,还擅长于田间劳作,表现出他对朴素生活的追求。

B.为了拯救处于水深火热中的祖国,苏步青放弃了日本安逸的生活以及辉煌的学术前程,不顾亲友的挽留回到中国,创办了浙江大学数学系。

C.作为一位杰出的数学家,苏步青的感情也极为丰富,在诗歌方面也有很高的造诣。从他创作的诗词中我们看到了他重亲情、重友谊的品质。

D.由于苏步青的严格要求和严谨教学,他的很多学生成就斐然,成了著名的数学家,熊全志就是其中的一个。

E.本文运用朴实自然的语言叙述了苏步青人生的几个片段,他不平凡的人生经历让读者看到了一位杰出科学家的丰富人生和独特风采。

2.苏步青对自己有着严格的要求,这一点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请简要概括。(6 分)

3.本文的标题为“‘几何爷爷’的立体人生”,为什么说苏步青的人生是立体的? 请简要分析。(6 分)

4.苏步青是一位杰出的数学家,他成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请选择你认为最关键的原因进行探究。(8 分)

 

查看答案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君问归期未有期,                          ,却话巴山夜雨时。(李商隐《夜雨寄北》)

2.我腾跃而上,                         ,此亦飞之至也。(庄子《逍遥游》)

3.元嘉草草,                           。(辛弃疾《永遇乐 京口北固亭怀古》)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一首宋诗完成完成题目。

二月二日出郊

[宋]王庭珪

日头欲出未出时,雾失江城雨脚微。

天忽作晴山卷幔,云犹含态石披衣。

烟村南北黄鹂语,麦垅高低紫燕飞。

谁似田家知此乐?呼儿吹笛跨牛归。

注:①雨脚:雨线。

1.请赏析颔联“天忽作晴山卷幔,云犹含态石披衣。”(5分)

2.诗中写到“谁似田家知此乐”,结合全诗看所乐的内容是什么?请具体回答。(6分)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