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目。 从新石器时代的半坡遗址来看,当时方形的土木建筑体...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目。

从新石器时代的半坡遗址来看,当时方形的土木建筑体制已形成,并成为中国后世主要建筑形式。与世界许多古文明建筑不同,不是石建筑而是木建筑是中国建筑一大特色,《诗经》中“如翚”“作庙翼翼”之类的描写,可见当时木建筑颇具规模,并具有审美功能。中国建筑最大限度地利用了本结构的特点,不以单一的独立建筑物为目标,而以空间规模巨大、平面铺开、相互接连和配合的群体建筑为特征,重视各个建筑物之间的平面整体的有机安排。从发掘的极为片段的秦始皇陵的兵马俑坑情况看,雄伟壮观;从陶俑的状貌直到建筑材料的坚实也无不显示难以想象的宏大气魄。

“百代皆沿秦制度”,建筑亦然。汉、唐、宋、明、清基本保持和延续着相当一致的建筑美学风格,这个风格就是中国民族特点的实践理性精神。中国建筑主要是宫殿建筑,即供君主居住的场所,从新石器时代的“大房子”开始,祭拜神灵即在和现实生活紧密联系的世间居住中心,而不在脱离世俗生活的特别场所;自儒学替代宗教之后,在观念、情感和仪式中,更进一步发展了神人同在的倾向。于是,不是孤立的、摆脱世俗生活、象征超越人间的出世的宗教建筑,而是入世的、与世间生活环境联在一起的宫殿庙宇建筑成了中国建筑的代表。不是高耸入云、指向神秘的上苍观念,而是平面铺开、引向现实的人间联想;不是使人产生某种恐惧感的空旷的内部空间,而是平易的、接近日常生活的内部空间组合;不是阴冷的石头,而是暖和的本质等等,构成中国建筑的艺术特征。中国建筑的平面纵深空间,使人慢慢游历在复杂多样楼台亭阁的不断进程中,感受到生活的安适和与环境的和谐。瞬间直观把握的巨大空间感受在这里变成长久漫游的时间历程,实用的、入世的、理智的、历史的因素占着明显的优势,排斥了反理性的迷狂意识,正是这种迷狂意识构成许多宗教建筑的审美基本特征。

中国建筑的理性精神还表现在建筑物的严格对称结构上,展现严肃、方正、井井有条的特点。就单个建筑来说,比起基督教、伊斯兰教来,它确实相对低矮、平淡,甚至逊色一筹;但就整体建筑群来说,结构方正,逶迤交错,气势雄浑。它不是以单个建筑物的体状形貌取胜,而是以整体建筑群的结构布局、制约配合取胜,非常简单的基本单位组成了复杂的群体结构,形成在严格对称中仍有变化,在多样变化中又保持统一的风格。随着晚期封建社会中经济生活和意识形态的变化,显示威严庄重的宫殿建筑的严格的对称性被打破,迂回曲折、趣味盎然,以模拟和接近自然山林的建筑美出现了。空间有畅通,有阻隔,变化无常,“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这种仍然以整体有机布局为特点的园林建筑,通过“借景”“虚实”等方式,使建筑群与自然山水的美沟通汇合,表现了封建后期文人士大夫更为自由的审美理念,但仍然没有离开平面铺展的理性精神,仍然是把空间意识转化为时间过程,表达的仍然是现实世间的生活意绪,而不是超越现实的宗教神秘。

(摘编自李泽厚《建筑艺术》)

1.下列对于中国建筑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中国建筑的土木体制新石器时代就已经形成,并且成为后世的主要建筑形式;从秦到清一直保持、延续着一致的建筑艺术风格。

B.中国建筑最大限度地利用了木结构的特点,建筑材料暖和、坚实,建筑物之间相互接连和配合,平面铺开,雄伟壮观。

C.中国建筑的代表主要是君主居住的宫殿建筑,它威严庄重而高耸人云,给人以神秘、超越世俗的巨大空间感受。

D.中国建筑以平易的、接近日常生活的内部空间组合为特征,表现了中国人实用的、人世的、理智的、历史的生活意绪。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  )

A.《诗经》中“如翚”“作庙翼翼”之类的描写不仅说明当时木建筑具有一定的规模,而且表现了人们的审美情趣。

B.中国建筑讲究对称,重视各个建筑物之间的有机安排,因此,虽然它的风格严肃方正、缺少变化,但整体布局和谐统一。

C.中国建筑的平面纵深空间能使人在游历进程中感受到生活的安适和与环境的和谐,这是中国建筑理性精神的很好体现。

D.新石器时代,人们祭拜神灵就在和现实生活紧密联系的场所;儒学替代宗教后,神人同在的倾向得到进一步的发展。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中国建筑以逶迤交错、气势雄浑的建筑群取胜,基督教、伊斯兰教建筑则以孤立高耸、出世脱俗的单个建筑见长,二者各具特色。

B.封建社会晚期,以模拟和接近自然山林的建筑出现了,打破了以前建筑的严格对称性,这反映出当时社会经济生活、意识形态的变化。

C.“借景”“虚实”等方式把建筑群与自然山水的美沟通汇合,表明了更为自由的审美理念逐渐取代充满理性精神的美学思想。

D.以阴冷的石头、空旷的空间等体现出的反理性迷狂意识是西方宗教建筑的审美特征,这与中国建筑的审美观念有很大不同。

 

1.C 2.B 3.C 【解析】 1. 试题分析:“高耸人云,给人以神秘、超越世俗的巨大空间感受”理解错误,可根据文中第二段“不是……而是……”的内容判定。 考点: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B。 2. 试题分析:“缺少变化”分析有误,文章最后一段中“形成在严格对称中仍有变化”可知。 考点: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3. 试题分析:“表明了更为自由的审美理念逐渐取代充满理性精神的美学思想”分析错误,文章最后一段中“但仍然没有离开平面铺展的理性精神”可知。 考点: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在英国,小动物们有一个国家叫神密岛。神密岛里是无边的大森林,一望无际的绿地,开满了不知名的小黄花,森林的尽头是宏伟的大教堂。早晨,一只小兔瑞贝特去上学,很久才能见到一只小动物,森林里安静得出奇。它遇到了小马波尼,小兔问:“森林里有大灰狼吗?”小马说:“没见过。”小兔又见到了小狗道哥,小兔问:“森林里有大灰狼吗?”小狗说:“没见过。” 当小兔走近大教堂时,它放下心来。教堂里有美丽的风琴,还有好吃的小点心呢。瑞贝特心想:“世界上根本就没有大灰狼。”教堂边小动物欢蹦乱跳,像过节似的。一个带头巾的老婆婆笑咪咪地走过来,手里拿了一根红红的胡萝卜。小兔刚要接过胡萝卜,突然,看见老婆婆的裙子下面有一条尾巴。小兔笑着说“我吃饱了”就蹦蹦跳跳地跑走了。气得狼外婆嗷嗷叫……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查看答案

给下面的新闻加一个标题,要求句式整齐(对举),不超过15个字(5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中国天气网讯    8月以来,宁夏中北部高温天气频现,借助高温天气,被誉为“中部干旱带的精华,石头缝长出的西瓜珍品”硒砂瓜销量火爆,成为高温天气里的消暑佳品。

  近日,宁夏高温天气频现,8月上旬,大武口、银川、灵武、吴忠、青铜峡、中宁高温日数为2-4天,吴忠、银川、青铜峡、灵武达到或创1961年以来同期最高记录,吴忠持续高温天数位列1961年以来第二位。

炎热的夏季,口感甜美、营养丰富的宁夏特产硒砂瓜理所当然成为大家的消暑佳品。同时全国大部分地区也处在高温酷暑天气中,市场需求量很大,今年宁夏的硒砂瓜销售价格也适中,因此销售火爆。据统计,产区每天派出200辆车外运,外运量高达4000吨左右。

 

查看答案

仿照下列的例句另选描写对象,写一句话(6分)

例:快乐在人生里,好比引诱小孩子吃药的方糖,更像跑狗场里引诱狗赛跑的电兔子。

                                                                             

 

查看答案

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读朱自清的散文,                                                 

                                   

①以及由于执著人生而产生的“沉痛隐忧”

②他不论是抒情,是叙事,是写景,或是说理

③处处可见其诚挚、美好之襟怀,严谨、认真之作风

④颇有一些“温、柔、敦、厚”之风

⑤都使人感到是那么实在、平易、纯正、透彻

⑥而没有丝毫的虚、浮、躁、厉之气

A.⑤⑥③①②④     B.③①②⑤④⑥    C.③①②⑤⑥④     D.④⑥⑤②③①

 

查看答案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

A.在上帝面前,在我们的家人以及来自各界关注我们的见证人面前,我颜淑英愿意嫁给李康宇做我的丈夫,与你在神圣的婚约中共同生活。

B.爆料人声称,他对涉及自己的一起民事案件判决有严重质疑,于是从开始收集赵明华涉嫌违纪的证据至今,他用了整整一年多的时间。

C.中新社记者看到,“桑迪”(飓风)带来的罕见狂风呼啸而过,凄厉的鸣叫令人心惊,大暴雨随着风势倾泻下来,漫天皆雨水……

D.近日,有关延迟退休的多种备选方案已提交有关部门讨论,可是有一个非常现实却容易被忽视的问题,延退之后,有幼儿的家庭怎么办?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