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各题。(19分) 高柔字文惠,陈留人也。柔从兄干,袁绍...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各题。(19分)

高柔字文惠,陈留人也。柔从兄干,袁绍甥也,在河北呼柔,柔举家从之。太祖①平袁氏,以柔为管长。县中素闻其名,奸吏数人,皆自引去,柔教曰:“昔邴吉临政,吏尝有非,犹尚容之。况此诸吏,于吾未有失乎!其召复之。”咸还,皆自励,咸为佳吏。

高干既降,顷之以并州叛。柔自归太祖,太祖欲因诛之,以为刺奸令史;处法允当,狱无留滞,辟为丞相仓曹属。鼓吹②宋金等在合肥亡逃。旧法,军征士亡,考竟其妻子,太祖患犹不息,更重其刑。金有母妻及二弟皆给官,主者奏尽杀之。柔启曰:“士卒亡军,诚在可疾,然窃闻其中时有悔者。愚谓乃宜贷其妻子,一可使贼中不信,二可使诱其还心。正如前科,固已绝其意望,而猥复重之,柔恐自今在军之士,见一人亡逃,诛将及己,亦且相随而走,不可复得杀也。此重刑非所以止亡,乃所以益走耳。”太祖曰:“善。”即止不杀金母、弟,蒙活者甚众。

文帝③践阼,以柔为治书侍御史,赐爵关内侯。民间数有诽谤妖言,帝疾之,有妖言辄杀,而赏告者。柔上疏曰:“今妖言者必戮,告之者辄赏。既使过误无反善之路, 又将开凶狡之群相诬罔之渐,诚非所以息奸省讼,缉熙治道也,臣愚以为宜除妖谤赏告之法,以降天父养物之仁。”帝不即从,而相诬告得滋甚。帝乃下诏:“敢以诽谤相告者,以所告者罪罪之。”于是遂绝。帝以宿嫌,欲枉法诛治书执法④鲍勋,而柔固执不从诏命。帝怒甚,遂召柔诣台⑤;遣使者承指至廷尉考查勋,勋命乃遣柔还寺⑥。

初,公孙渊兄晃,为内侍。先渊未反,数陈其变。及渊谋逆,帝不忍市斩,欲就狱杀之。柔上疏曰:“晃及妻子,叛逆之类,诚应枭县,勿使遗育。而臣窃闻晃先数自归,陈渊祸萌,虽为凶族,原心可恕。臣以为晃信有言,宜贷其死;苟自无言,便当市斩。今进不赦其命,退不彰其罪,闭著囹圄,使自引分,四方观国,或疑此举也。”帝不听,竟遣使赍金屑饮晃及其妻子。赐以棺、衣,殡敛于宅。 

   景元四年,年九十薨。          (节选自《三国志·魏书》,有删改)

注:①太祖:曹操。②鼓吹:军中鼓吹手。③文帝:曹丕。④治书执法:官职。⑤台:尚书台。⑥寺:廷尉官署。

1.对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帝践阼                          登基

B.辟为丞相仓曹属 辟                 征召

C.诚应枭县                          首领

D.诚非所以息奸省讼                  诉讼、打官司

2.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能说明高柔看问题比常人深远的一组是(     ) 

①邴吉临政,吏尝有非,犹尚容之         ②高干叛,柔自归太祖    

③处法允当,狱无留滞                   ④愚谓乃宜贷其妻子   

⑤臣愚以为宜除妖谤赏告之法             ⑥帝欲诛鲍勋,柔固执不从诏命    

A. ①③⑤       B.①④⑥       C.②④⑤          D.②③⑥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高柔被曹操任命为管县长官后,一些奸邪的官员慑于他的名声都离开了,听到高柔宽容的教令后,又全都回来复职,并全都自勉成了好官。 

B.高柔直言敢谏,秉公执法,虽然不阿顺曹氏父子,但确是为巩固曹氏政权而竭忠尽智。 

C.曹氏父子信赖高柔,委以重任,高柔每有所谏,便即采纳,只在杀鲍勋一事上未采纳高柔的意见。   

D.公孙晃事前多次向朝廷告发其弟公孙渊谋逆,因此事发后明帝不忍将公孙晃公开处斩,想在狱中悄悄杀掉他,高柔上疏阻止这种不合法规的做法,可惜没有奏效。 

4.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旧法,军征士亡,考竟其妻子。太祖患犹不息,更重其刑。

                                                                          

(2)臣以为晃信有言,宜贷其死;苟自无言,便当市斩。

                                                                          

 

1.C 2.C 3.C 4.⑴按照旧法,军队出征时,士卒逃亡,要把他的妻子儿女拷打致死,太祖担心(这样)士卒还是逃亡不止,(想要)再加重刑罚。⑵臣以为公孙晃如果真有揭发公孙渊的言论,就应该恕其死罪,如果没有这样的言论,就应当公开处斩 【解析】 1. 试题分析:县:通“悬”,悬挂,示众。句中的“枭”是“斩首”的意思,“县”即将斩下的首级悬挂示众。 考点: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B。 2. 试题分析:本题宜采用排除的办法,要在弄清各句意思的基础上,根据筛选要求来排除。①句是表现高柔的宽柔,所以应该排除AB两选项;③句是表现高柔处理法律事情平允适当,这样就可排除AD两项,这样就可以得出答案了。 考点:筛选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C 3. 试题分析:“高柔每有所谏,便即采纳,只在杀鲍勋一事上未采纳高柔的意见”错,不只是杀鲍勋一事上未采纳高柔的意见,还有对于不能赏赐那些告发的人和对公孙晃问题上没有采纳高柔的意见。 考点: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4. 试题分析:对这两个句子的翻译,应先根据这两个句子的前后的具体语境,来了解这两句的大意,然后就要分析这两个句子的特点,把握句子中的关键词语。(1)句中旧法:名词活用作动词,按照旧法;考竞,拷打致死;妻子,古今异义词,在文中指妻子儿女。(2)句中以为:认为;贷,宽恕;苟,如果;市斩,公开处斩。 考点: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能力层级为理解B。 附:《高柔传》 翻译 高柔字文惠,是陈留郡圉县人。高柔的堂兄高干,是袁绍的外甥。在黄河以北召唤高柔。高柔率领全族的人跟随他。曹操平定袁绍后,任命高柔为管县县长。县里人平素听说过他的名声,一些奸邪的县吏,全都自动地引退离去。高柔发布教令说:“过去邴吉当政时,县吏曾经有过错,还能够宽容他们,何况这些县吏,对于我没有过失呢!还是召回他们复职吧!”(那些离去的县吏)全都回来,勉励自己,全都成了好县吏。 高柔自从归附太祖,处理法律事情平允适当,魏国刚建立时,授予官职丞相理曹掾。宋金等人在合肥逃跑。按照旧法,军队出征时,士卒逃亡,要把他的妻子儿女拷打致死,太祖担心(这样)士卒还是逃亡不止,(想要)再加重刑罚。宋金有母亲、妻子和两个弟弟都在官府中服役,主管这件事的人上奏将他们全部杀掉。高柔启奏说:“士卒逃离军队,实在是可恨,然而我私下里听说逃跑的士卒中也时常有后悔的,我认为应该宽恕他们的妻子儿女,这样第一可使与敌人不信任他们,第二可以引诱士卒产生归还之心。按照原来的旧法,本来已经断绝了他们归还的愿望,却再加重旧法,我恐怕从现在起正在从军的士卒,见一人逃亡,(怕)自己将被杀掉,也将要跟着逃走,(我们)就不能再杀掉他们了。这说明重刑不是制止士卒逃亡的办法,却反而是增加士卒逃跑数量的办法了。”曹操说:“好。”当即停止,没杀宋金的母亲和弟弟,蒙受(此恩)活下来的人很多。 文帝登级后,民间有很多妖言惑众,文帝很痛恨这件事,有散布妖言的就杀,并且赏赐那些告发的人。高柔上书说:“现在有散布妖言的就杀,有告发的就赏。这样使那些犯了过错想悔改的就没有了改正的机会,又打开了凶恶狡诈之人互相诬告的风气,这实在不是一个去掉奸恶减少案件,捉拿坏人治理好国家的办法。我认为应该除去这种赏赐告发妖言的法令,来开启您做为天子滋润万物的仁义之心。”文帝没有马上听众,而互相诬告的人更加增多。文帝才下诏书说:“胆敢用诽谤的话来诬告的,按所诬告的罪对他们治罪。”于是,诬告之风才断绝。魏文帝因为与治书执法鲍勋有旧隙,想违背法律诛杀他,而高柔坚决不服从诏命。魏文帝非常恼怒,便把他召到尚书台,派使者秉承自己意旨到廷尉署衙将鲍勋拷问致死,然后才放高柔回到廷尉官署。 起初,公孙渊的哥哥公孙晃,担任内侍。在公孙渊还没反叛之前,多次(向朝廷)陈说公孙渊要叛变的事。等到公孙渊反叛,明帝不忍心将公孙晃在街市处斩,想把他在狱中杀掉。高柔上书曰:“公孙晃及其妻子儿女,是叛逆的宗族,的确应该斩首悬挂示众,不使他留下后代。然而我私下听说公孙晃在公孙渊叛逆之前就已多次自首,陈述公孙渊正萌发的祸患,他虽然是凶逆的亲族,但根据其原本之心可以宽恕。臣以为公孙晃如果真有揭发公孙渊的言论,就应该恕其死罪,如果没有这样的言论,就应当公开处斩,现在进不能赦免他的死罪,退不能彰显他的罪行,把他关在监狱之中,让他自杀,这会使四方瞻望国家政治措施的人,有的会对我们这种行为产生怀疑。”明帝不听从高柔劝告,最后派使者送金屑给公孙晃和他的妻子儿女,让他们饮下(身亡),把棺木、衣服赐给他们,在其家中殡殓。    景元四年,高柔年龄90岁去世。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9分,每小题3分)

神秘独特的滇文化

公元前109年(西汉元丰二年),汉武帝刘彻为打通从四川到西域的“蜀身毒道”,发兵进攻滇国。滇王举国归附,汉武帝正式承认滇国,并赐刻有“滇王之印”字样的王印一枚。至此,滇国纳入汉朝版图。

西汉末年,汉族人大量移民云南,郡县制得到巩固,滇王的地方政权被逐步取代。到东汉中叶,滇国已完全销声匿迹了。

滇国地区土地肥沃,气候温和,适宜人类居住,而且因崇山峻岭与中原隔绝,因此孕育了独特的滇文化。

滇国人很少受中原传统礼教的束缚,这在青铜文化中就反映出来了。

滇国的青铜器,无论是艺术构思,还是表现手法,都显得更加开放和富有创造性,以丰富多彩的内容、生动活泼的表现形式、精湛的制作工艺和独特的民族风格在国内外享有盛誉。不管是生产工具、生活用具,乐器,还是装饰品,滇国人样样都用青铜制作,而在中原地区,青铜器多只限于兵器、礼器和乐器。滇国青铜器上的装饰图案,多为大自然中的动植物图像和人们日常生活中的典型情节,很少有艺术的夸张和神秘色彩,大到虎豹、小至蜜蜂甲虫,都刻画得十分逼真生动。滇国特有的青铜器——贮贝器,里面往往盛放贝壳。这种青铜器在我国其他地区都极为罕见。器内贮藏的贝壳,属“环纹货贝”,产于太平洋和印度洋,是云南各民族的重要货币。使用贮贝器来贮藏贝壳,就是滇人象征拥有财富的特有习俗。

与中原的国之重器——鼎相对应,滇国也有自己的国之重器——铜鼓。滇国铜鼓制作精美,纹饰繁缛;鼓面有太阳纹、晕圈;鼓身分为胴、腰、足三部分,胴、腰部分往往装饰羽人、舞人、舟船、牛等花纹。

铜鼓原本是权力的象征,是原始部落祭祀、赏赐、进贡的重器。在滇人的宗教信仰中,他们认为凡人可以通过击鼓与神灵沟通。因此,他们在祭祀中一定要击鼓。此外,铜鼓还是用于号召部众进行战争、传信集众、婚丧喜庆、歌舞娱乐等活动的重要工具。同时,铜鼓又是滇国贵族的重要乐器。

滇国人在制造青铜时,已经掌握了合适的铜锡比例,而且知道不同的器物有不同的配合比例,并知道用分范合铸的办法塑造人物、动物及壮观的场面,制范工艺及浇铸技术已达到较高水平。

图腾崇拜在滇文化中表现得非常强烈。图腾通常被视为吉祥物、灵物和氏族标志,是灵物崇拜的一种;而图腾神则被视为保护神,他们既是氏族、部族甚至民族的始祖,又是某种地位很高的自然神。它是多神崇拜中的祖先崇拜与自然崇拜的混合产物。各个部族、民族都有自己崇拜的图腾,以保佑安康、兴旺、发展和威慑邪恶。

中原人崇拜龙,契丹人崇拜狼,滇人则崇拜蛇,认为蛇是农耕之神,认为自己是蛇的子孙,并因此逐渐发展和形成了独特的蛇文化。从蛇图腾的超人的神力(如祭祀仪式所表现的)到震慑力(如青铜兵器反映的蛇头纹钺、蛇形剑鞘),一直普及到生产、生活中的蛇头纹叉和名目繁多的扣饰,以及蛇文身。他们视蛇为保护神,相信蛇神能保佑他们战胜敌人和灾难,能驱赶邪恶和疾病。

璀璨的滇文化,是云南各民族先民在历史长河中的伟大创造。它就像一颗耀眼的明珠,在历史的尘埃中沉睡了两千多年。今天,抹去尘埃的它再次发出夺目的光芒,为博大精深的中华民族增添了绚丽的色彩。                           (摘自《百科知识》)

1.本文认为滇文化是独特的,以下各项不能体现其独特的一项是 (  )

A.滇国青铜的构思、内容、形式等都与众不同。

B.用贮贝器来贮藏贝壳,这象征着拥有财富。

C.滇人在制造青铜器时,掌握了合适的铜锡比例。

D.滇人崇拜蛇,并因此而逐渐发展和形成了独特的蛇文化。

2.下列各项对铜鼓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

A.铜鼓是用于号召部众进行战争、婚丧喜庆、歌舞娱乐等活动的重要工具。

B.铜鼓鼓身分胴、腰、足三部分,胴、腰部分分别装饰羽人、舞人、舟船、牛等花纹。

C.人们普遍认为凡人可以通过击鼓和神灵交流。

D.滇国人在祭祀中一定要击铜鼓,铜鼓也是他们的重要乐器。

3.下列表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

A.中原传统礼教对滇人不起束缚作用,这在青铜文化中就有所反映。

B.贮贝器为滇国所独有,其中的贝壳是云南各民族的重要货币。

C.图腾神被滇人视为保护神,能保佑他们战胜敌人和灾难。

D.滇人认为蛇是农耕之神,视蛇为保护神,蛇文化在滇人生产、生活中的许多方面都有所体现。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40分)

有一副对联,上联是“若不撇开终是苦”,下联是“各能捺住就成名”,横批“撇捺人生”。“若”字如果不向左撇就是“苦”字,“各”字如果能把那一捺变成一点就是“名”字,一撇一捺即“人”字。

这副对联所蕴涵的人生哲理,引发了你怎样的思考或联想?根据你的思考或者联想写一篇文章,不少于800字。

注意:①立意自定:②题目自拟;③文体自选(诗歌除外);④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查看答案

阅读材料,回答下面问题。(4分)

4月20日,四川雅安发生7.0级强烈地震,全国人民和中国企业界纷纷捐款。受“郭美美炫富事件”及层出不穷的各种丑闻影响,截至当天晚上19时,中国红十字会共收到社会各界爱心人士个人善款835笔,共142843.12元:与此相反的是作为民间慈善机构的壹基金官方确认的救灾捐款已经超过千万元,还不断收到影视娱乐界的明星及大公司“定向”巨额捐款。当中国红十字总会通过官方微博号召大家向灾区捐款时,收到最多的却是“滚”和众多网民的痛骂;当深圳红十字会在街头为地震募捐,民众甚至纷纷绕行。而在上次的汶川地震中,中国红十字会共收到捐款180亿。

看了上述材料,你认为中国红十字会要怎么做才能走出当前的困境?要求观点鲜明,有较强的说服力,70字左右。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图片及文字材料,根据要求答题。(3分)

满分5 manfen5.com

中国人在餐桌上浪费的粮食一年高达2000亿元,被倒掉的食物相当于2亿多人一年的口粮,这种“舌尖上的浪费”引起人们的关注。2013年1月,徐侠客在腾讯微博上发起“光盘行动”,原文如下:有一种节约叫光盘,有一种公益叫光盘,有一种习惯叫光盘!所谓光盘,就是吃光你盘子里的东西!吃饭时间到,一起参与光盘行动吧!

根据所提供的材料,设计一句广告宣传语放在画面上方,形成一则完整的公益广告。要求:鲜明地表达广告主旨,有号召力;不超过15字。(3分)

 

查看答案

恰当排列下列语句的顺序,使语意完整顺畅。(只填序号)(3分)

①因此,在现实主义小说中,我们看到了大量的对社会环境、自然环境的真实描写。

②现实主义认为,环境与人有着牢不可破的关系,这是小说“真实”性的必要条件。

③强调对当代生活和风俗的“精微的观察”,势必要忠实于空间场景的描写。

④这些描写充满了物质感,追求细节的真实、具体.

⑤因而,现实主义作家之间常常互相挑剔,指出壁炉的摆放方向不对、百灵鸟是生活在草原上而不是森林里……

⑥西方19世纪对现实主义定义是“艺术应该忠实地表现这个真实的世界,因此,它应该通过精微的观察和仔细的辨析来研究当代生活和风俗。”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