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问题。 人才培养是整个教育工作的根本任务,把人才培养体制...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问题。

人才培养是整个教育工作的根本任务,把人才培养体制改革作为教育体制改革的核心,正是新的发展阶段教育改革深化的重要标志。人才培养体制主要是指人才培养的体系、制度和机制。《教育规划纲要》提出形成体系开放、机制灵活、渠道互通、选择多样的人才培养体制,并从更新人才培养观念、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教育质量评价和人才评价制度等多个方面提出了人才培养体制改革的任务措施。其中,适应经济社会和教育发展的新趋势新要求、转变人才培养观念是关键,按照学思结合、知行统一、因材施教的原则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是核心,遵循人才成长规律、改革教育质量评价和人才评价制度是重要保证。

改革人才培养体制的关键在于构建以能力建设为重的教育制度框架,建立与学历序列平行和沟通的能力序列。在制定各种人才和各种职业(岗位)的能力标准和资格证书体系的基础上,将能力建设作为贯穿于各级各类教育的共同要求,构建初中后教育和培训,建立全国统一的与职业、工作岗位相对应的资格证书体系;完善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学术型教育与应用型教育并重和相互衔接、沟通的人才培养体系。完善学生为本的教育教学管理制度,在中小学实行小班制、走班制、跳级、允许选修高一学段课程的制度,高等学校进一步完善弹性学制、学分制、主辅修制、学习与工作交替制等管理制度。推进小学、中学、大学有机衔接,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多向沟通,教学、科研、实践紧密结合,学校、家庭、社会密切配合,加强学校之间、校企之间、学校与科研机构之间合作以及中外合作等多种联合培养方式。改革考试招生制度、教育质量评价和人才评价制度。推进素质教育实施和创新人才培养,以考试招生制度改革为突破口,探索招生与考试相对分离的办法,政府宏观管理,专业机构组织实施,学校依法自主招生,学生多次选择,社会有效监督,逐步形成分类考试、综合评价、多元录取的考试招生制度。建立由政府、学校、家长及社会各方面参与的人才培养质量评价机制,建立以岗位职责要求为基础,以品德、能力和业绩为导向,科学化、社会化的人才评价选拔机制,克服社会用人单位单纯追求学历的倾向,形成有利于各类人才脱颖而出、充分施展才能的选人用人机制。

(摘自《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2年第5期)

1.下列关于人才培养体制改革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3分)

A.人才培养体制改革作为教育体制改革的核心,是新的发展阶段教育改革深化的重要标志,人才培养是整个教育工作的根本任务。

B.人才培养的体系、制度和机制是人才培养体制的主要内容,我们要形成体系开放、机制灵活、渠道互通、选择多样的人才培养体制。

C.改革人才培养体制,转变人才培养观念是关键,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是核心,改革教育质量评价和人才评价制度是重要保证。

D.为适应经济社会和教育发展的新趋势新要求,《教育规划纲要》从多方面提出了人才培养体制改革的任务措施。

2.改革人才培养体制的关键是什么?(3分)

3.结合原文说说教育质量评价和人才评价制度改革的意义。(3分)

 

1.A 2.①构建以能力建设为重的教育制度框架,建立与学历序列平行和沟通的能力序列。②改革考试招生制度、教育质量评价和人才评价制度。(一点2分,答对两点给3分) 3.①能克服社会用人单位单纯追求学历的倾向。(1分)②有利于各类人才脱颖而出。(1分)③是人才培养体制改革的重要保证。(1分) 【解析】 1. 试题分析:回答此题,要先把文本中关于人才培养体制改革的内容找出来,同各选项的表述进行对比。不难发现A项(其内容主要在第1段)表述错误:原文是说,把人才培养体制改革作为教育体制改革的核心是“……重要标志”,而不是如A项所说的“人才培养体制改革是……的重要标志”。 考点: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B。 2. 试题分析:回答此题,应该先将原文中的有关信息筛选出来。原文从第二段开始论述改革人才培养制度的关键,答题时要对此段内容进行归纳概括。该段第一句话总述了“关键”之一,接下来又以“推进素质教育实施和创新人才培养”一句为开端,论述“关键”之二。 考点: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3. 试题分析:解答此题,题干中“结合原文”一语值得注意,它提示我们在回答问题时不能脱离原文。原文第一段和第二段的结尾都是答题的关键之处。 考点: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列文化经典选段,完成后面的题目。(6分)

可与言而不与之言,失人;不可与之言而与之言,失言。知者不失人,亦不失言。

(《论语·卫灵公》)

士未可以言而言,是以言餂①之也;可以言而不言,是以不言餂之也。是皆穿窬②之类也。(《孟子·尽心下》)

【注】①餂:tiǎn 探取,获取。②窬:从墙上爬过去。

1.同样是“该不该说话”的问题,孔孟的观点有何异同?请简述。(3分)

2.结合两选段,谈谈你对“道听途说,德之弃也”的理解。(3分)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巴黎圣母院》选段,根据原著故事情节,回答问题。

伽西莫多不但不放开马缰,还打算让那匹马掉转头往回走,他不明白那队长为什么要拒绝,只得赶紧对他说:“来吧,队长,有个女人在等您呢。”他又添上句,“是一位爱您的女人。”

“女人”指谁?“有个女人在等您”指什么事?那个女人因为何事爱上队长?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三国演义》选段,根据原著故事情节,回答问题。

主簿左咸曰:“不可。昔曹操得此人时,封侯赐爵,三日一小宴,五日一大宴,上马一提金,下马一提银:如此恩礼,毕竟留之不住,听其斩关杀将而去,致使今日反为所逼,几欲迁都以避其锋。今主公既已擒之,若不即除,恐贻后患。”孙权沉吟半晌,曰:“斯言是也。”

“此人”指谁?“封侯”指什么事?孙权是如何“擒之”的?

 

查看答案

下列各项中对作品故事情节的叙述,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

A.凤姐小产,诸事不理,王夫人便觉失了臂膀,只得大事自己主张,而将家中琐事暂令探春协理,并命令李纨协助探春。(《红楼梦》)

B.因为双桥镇农民暴动,曾家驹逃到吴公馆,四小姐素来厌恶他,认出是他以后仍然不大愿意见他,更不愿意和他攀谈。(《子夜》)

C.梅和觉新等人在打牌,觉新心不在焉,时常发错牌,瑞珏在后面给他指点,两人态度亲密,梅看见这情形,心感酸痛。(《家》)

D.欧也妮继承财产之后,家里每晚都有客人来访,对她大唱赞歌,她很是反感。夏尔离开后很少来信,这令她痛苦不已。(《欧也妮.葛郎台》)

E.涅赫柳多夫拜访行政长官,托他把马斯洛娃调到医院工作,同时希望他能帮助那些因身份证过期而被关在监狱里的人。(《复活》)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6分)

舟泊汉江望黄鹤楼①

张居正

枫林霜叶净江烟,锦石游鱼清可怜。

贾客帆樯云里见,仙人楼阁镜中悬。

九秋槎影横②清汉,一笛梅花落远天。

无限沧州渔父意,夜深高咏独扣舷。

[注]①张居正初入政坛时,正值严嵩当政,官场昏暗。他深感理想无法实现,又因体弱多病,便产生暂时归田思想。嘉靖三十三年,他借口养病,离京归乡。②槎,同“查”。木筏或木船。传说中来往于海上和天河间的木筏。

(1)颔联和颈联在写景上用了多种表现手法,请指出其中一种并结合诗句简要分析。(4分)

(2)该诗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简要分析。(2分)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