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问题。 勇于表达中国人的文学口味 赵丽宏 ①你也许习以为...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问题。

勇于表达中国人的文学口味

赵丽宏

①你也许习以为常:中国几乎每一所高校都设有外国文学专业,研究外国文学的教授、学者多如过江之鲫,我们甚至有多家专门以翻译出版外国文学作品为主业的出版社,最近一个世纪里,几乎所有东西方的文学经典,都翻译成了中文,很多西方文学新作,也很快会在中国翻译出版。

②毫不夸张地说,对外国文学的这种接纳热情和推广力度,世界上没有哪个国家能与中国相提并论。遗憾的是,我们却很少将自己的文学向世界推广,即便有一些翻译成英文和法文的中国当代文学作品,在国外也没有多少人注意。

③是我们没有好的作家、没有世界水准的优秀作品吗?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就是一个有力的反证。何况,熟悉中国当代文学的读者可能都有这样一个共识:像莫言这类程度的作家我们还有不少。

④问题在哪?我认为,问题在于我们在虚心吸纳的过程中缺少文化自信,对经历风雨磨难后民族积累的文化精髓缺乏自知,因此我们羞于、也不习惯于亮出我们中国人的文学观。自己轻视自己,外人怎么可能看重你;况且由于语言的鸿沟,由于长期缺乏对外文化传播意识造成的信息缺失,也难以让世界看到中国文学的风貌、精髓和价值。

⑤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后,他的小说被译成各种语言,迅速在世界各地与读者见面。前不久我访问荷兰,在一个小城书店中,看到入口最显眼处就陈列着刚刚出版的《生死疲劳》英译本,让人又惊又喜。

⑥莫言获奖意义重大,但是为什么我们要通过瑞典人的颁奖来确认自己的判断、发现莫言的意义呢?为什么我们羞于告诉世界我们喜欢和推崇哪些作家--外国的和中国的,属于全人类的世界文学呢?通俗地讲,我们是世界文学的消费者,我们有必要告诉那些精神产品的“生产者”我们的文学口味,我们的“用户体验”。

⑦工业生产有国际标准,文学口味没有统一版本,但我们的文学口味应当参与到世界文学的格局中来,跟世界读者分享我们发现和推荐的中外文学精华。这也是我们对内引进外国文学和对外推介中国文学的一个重要目的。

⑧100多年来,我们的国际视野和文学累积已经为表达自己的文学观准备了充分的条件,现在是梳理我们的内心感受,组织我们的观念话语,通过文学评论、文学评奖等方式告诉世界,我们对当代世界文学的态度和评价的时候了。

⑨诺贝尔文学奖百多年来的坚持铸就了权威和品牌。中国的世界文学评奖现在不妨启程,用以鼓励和褒奖世界范围内的杰出作家。我相信,只要团结和依靠社会力量,秉持严肃公允的态度,坚持科学、有公信力的评奖方式,假以时日,可以成就一个具有世界影响的权威文学大奖。中国人应该做,也有能力做这样的事情。

⑩当然,设奖和评奖本身不是目的,目的是表达和主张。我们要扩大对外文化交流,扩大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在这方面,无须韬光养晦,更不能自损自贬,必须善于表达当代中国的文化深度,积极主张和传播自己的美学口味,做一些对世界文学有创意、有实效、有影响的工作,让世界有效地感知当代中国的魅力,让更多热爱中国文学的外国朋友自愿做中国文化的传播者。

(《人民日报》 2013年3月19日)

1.下列对原文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3 分)

A.与大量外国文学经典作品被翻译成中文的现实相比,中国文学缺乏向世界推广的热情与力度。

B.中华民族历经风雨飘摇后所积累的文化精髓,却不被世界所知,是因为语言鸿沟造成的信息缺失。

C.作者在荷兰看到书店陈列着刚刚出版的《生死疲劳》英译本,这引起他对中国文学如何向世界推广这一问题的思考。

D.对外文化交流需要有积极的态度,有创意、有实效的工作,而韬光养晦与自损自贬都不利于中国文化的传播。

2.请简要概括本文的思路。(3 分)

3.第⑨段中作者提出“中国的世界文学评奖现在不妨启程”这一主张的理由有哪些?请结合全文简要概括。(3分)

 

1.B 2.首先列举了重外国文学的接纳而轻本国文学对外推广的现象(l分);接着分析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在于缺少文化自信(l分);最后提出设立中国的世界文学评奖这个建议( l分)。 3.①长期以来我们缺少文化自信和自知,缺乏对外文化传播的意识,难以让世界了解中国文学的价值(l分);②如今,我们已经为表达自己的文学观准备了充分的条件(l分);让我们的文学口味融入世界文学格局,扩大对外文化文流,提升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1分)。(答对l点1分,答对3点,给3分) 【解析】 1. 试题分析:解答此类题目,要先确定各选项内容在文中的相关区域,然后再仔细对照两者之间的意思有无差别;同时要注意,题干是要求选出“不正确的一项”。本题中,B项对原因的分析不当。 考点: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2. 试题分析:要概括文章很的写作思路,可先逐段归纳短意。本文的第①-②段列举了当前国内重外国文学的接纳而轻本国文学对外推广的现象,第③-⑧段分析原因,第⑨-⑩段提出建议。 考点: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3. 试题分析:回答本题,要先根据题干要求把作者提出主张的理由找出来,然后归纳概括。文中,这些理由集中在第④-⑧段。 考点: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论语》《孟子》选段,完成后面的题目。(6分)

①子曰:“有教无类。”(《论语·卫灵公》)

②孟子曰:“教亦多术矣,予不屑之教诲也者,是亦教诲之而已矣。”(《孟子·告子下》)

③公都子曰:“滕更之在门也,若在所礼,而不答,何也?”孟子曰:“挟贵而问,挟贤而问,挟长而问,挟有勋劳而问,挟故而问,皆所不答也。滕更有二焉。”(《孟子·尽心上》)

【注】①滕更:滕国国君的弟弟。

1.从孟子“不答”滕更这件事,可以看出求学应抱有什么样的态度?请根据选段③简要说明。(2分)

2.孟子“不答”滕更,是否违背孔子“有教无类”的主张?请根据上面选段简要分析。(4分)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欧也妮· 葛朗台》选段,根据原著故事情节,回答问题。

客人散尽之后,欧也妮声音激动的说道:“所长,我知道你喜欢我的是什么。……我不应对你隐瞒,先生,我心里有一股熄灭不了的感情。……可是你得帮我一次大忙,才能得到我的婚约和产业。”

引文中的“所长”是谁?欧也妮让他帮忙的是什么事?请简述。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红楼梦》选段,,据原著故事情节,回答问题。。

一句话未了,忽见一个老婆子忙忙走来,说道:“这是那里说起!金钏儿姑娘好好的投井死了!”

金钏儿因何投井自尽?她死后,王夫人和宝钗对此作何反应?请简述。

 

查看答案

下列各项中,对作品故事情节的叙述不正确的两项是(    )(    )(5分)

A.王允先把貂蝉许给吕布,接着又把貂蝉献给董卓;貂蝉不满董卓,爱慕吕布的英勇,经常寻找机会与吕布私下相会。(《三国演义》)

B.对吴老太爷的死,范博文不以为奇,说老太爷在乡下已经是“古老的僵尸”,到了现代大都市上海,自然要“风化”。(《子夜》)

C.夜里,鸣凤打开自己“灵魂的一隅”,回忆过去,思索归宿,最后两个大字不住地在她的脑子里打转,就是“薄命”。(《家》)

D.圣母院是圣地,享有避难权,法庭不顾,要入内逮捕爱斯梅拉达;甘果瓦率流浪人和乞丐攻打圣母院,想救出爱斯梅拉达。(《巴黎圣母院》)

E.副检察官发了一通谬论,以犯罪遗传学来判定马丝洛娃有罪,他认为下层阶级天生是下贱的,下贱的人必然会犯罪。(《复活》)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回答问题。(6分)

东马塍

[宋] 朱淑贞

一塍芳草碧芊芊,活水穿花暗护田。

蚕事正忙农事急,不知春色为谁妍。

[注] ①东马塍:地名;塍,田间的土埂子。

1.第二句中“暗”字用得最传神,请简耍赏析。(3分)

2.第三、四两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请简要分析。(3分)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